教训案例
幼儿园教上小学课程
张女士最近正在为4岁的儿子不愿上幼儿园而苦恼。儿子不愿上幼儿园,找借口在家休息了几天之后,怎么都不愿再去,甚至变得有些“木讷”,总是发愣,仿佛总在思考什么。
原来,孩子正在“幼小衔接”,老师对家长说:“领跑的孩子一定有后劲。学习安排得很紧凑,每天作业写到九十点钟,一天不去,就不容易接上了;跟不上,就更不爱学习了……”
专家解析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关键是怎么学?早期的智力开发要有尺度,一味强调开发而忽视孩子的天性,会增加损害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一些不正规的“早教”成为“心理虐待”,很多“情感冷漠”与早年“爱的缺乏”有关。
有的家长误认为,“超前教育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过早教孩子识字、认数、做计算甚至背唐诗、学英语、做智力训练题,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导致孩子失去极其宝贵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学习就情绪紧张。因为所学的知识没有了新鲜感,随之而来的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学习态度浮躁,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下降,后劲不足,是许多上过学前班孩子共同的弱点,还会诱发厌学倾向,成为本末倒置的“揠苗助长型教育”。
学前教育重点不是学习专业知识,而重在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求知欲望。小学学的知识其实并不很难,培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有后劲。领跑的孩子不一定有优势和后劲,恰恰因为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既折腾了孩子,又折磨了老师和家长。幼儿的识字、背诗、算题多半是机械记忆,并不可能完全理解。如果孩子在学前班学了拼音但发音不准,学了写字但笔画不对,上小学以后,老师再纠正就会非常困难。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不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它深刻地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体制、社会观念、就业和升学压力的综合影响。应当从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办园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之策。
教育误区
1.狭隘的奋斗。只强调“刻苦”不重视“乐学”,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强加的目标。一厢情愿,给孩子制订上有名的小学、中学、大学的目标,忽视孩子的自身条件和全面素质。
3.不当的教法。或熟视无睹,或揠苗助长,或老生常谈,或诉诸武力,结果适得其反。
成长故事
我和女儿的“路程”
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吮手指头,屡禁不止,越不让她吮,她越吮得来劲。为了不让人看见,她一个人躲在小角落里,吧唧吧唧吮个不停。我和她爸爸商量后,允许她吮,但要按规定时间吮,吮不够时间还不行。于是放学后,她便在屋子里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吮。可是有一天,她吮着吮着,自己“噗嗤”一声笑了,从此,对吮手指头失去了兴趣……
她8岁的时候,非常喜欢划火柴,一盒火柴,一不小心,就会划个精光。我说:
“好啊,我们家所有用得着“点火”的事情都由你来做。”之后,家里点炉子,点灯的事情都要她来做。有时,她正在和小朋友玩耍,我们都喊她回来“点火”。没出两个星期,女儿对划火柴不仅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厌烦起来……
后来,我给她买了小黑板和粉笔,她每天都教邻居家的小孩子识字。她曾经得到我送的漂亮的芭比娃娃。接下来,她经常给娃娃做新衣服。她做的衣服剪裁还不够细致,针脚也不够整齐,可是非常有创意。在我的指导下,她渐渐学会搭配色彩和花纹。女儿从小喜欢随着伴奏的音乐唱歌,我给她买了录音机、磁带,后来又买了MP3、MP4……现在她已经出了自己的专辑,我是她忠实的歌迷。
相关链接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
速:快;达:达到。因为急躁鲁莽,一味求快,拔苗助长而招来失败,而非水到渠成,结果弄得昏天黑地,达不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