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案例
“逃亡”的女孩
一位高二的女生姐弟四个,三女一男,由于家里重男轻女,父亲十分宠惯14岁的弟弟。这次,有个同学说看见弟弟带女孩在旅馆包房间,姐姐好意说了他几句,弟弟不高兴,骂姐姐是“多管闲事”,两人吵了起来。没想到爸爸不问青红皂白,走上来就打了姐姐一记耳光,骂她不给弟弟面子。母亲不但不制止,反而帮着父亲讲话,骂女儿“活该”。女儿气得不行,就和父母大吵起来,更没想到爸爸竟用力掐女儿的脖子,还说:
“叫你喊,叫你凶,掐死你!”
“看见爸妈这样对待我,我气得用头撞墙,用手拉自己头发。我哭到半夜,可他们根本不理我。我真失望,我是女孩子,爸妈不喜欢我。气得我半夜里坐火车到省城来找婶婶避难,在这里打工,不上学了。”满脸憔悴的女生边哭边说……
专家解析
“重男轻女”是一种“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而把女性定位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女性也被视为较为弱小,因此要负的责任比男性少,常伴随着性别分工的观念。
有些“重男轻女”观念较深的家庭,不顾子女的意愿,要女儿辍学劳动赚钱供她们的兄弟读书。平时也会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待遇,把儿子视为“宝贝”,偏爱娇惯,犹如“小皇帝”;女儿则被视为“多余的负担”“奴仆”,常常把矛盾转嫁到女儿身上,挨打受骂,极易产生疏远、记恨和对立的情绪状态,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
一些家庭对儿子或放荡不羁或严厉苛求,男性被重视的同时也常意味着要负较重的责任。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子女的逆反心理严重对立的局面。由于“重男轻女”老观念造成的亲子关系的恶化,一叶障目,一误再误,给子女脆弱的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教育误区
1.认为“女孩总归要嫁人,也没什么大出息,让她自己管自己,随她的便”。
2.认为“女孩事情多,学习后劲不大,培养也是白花钱,大人不必多费劲”。
3.认为“女孩感情脆弱,管多了要出问题,让她自由自在,不要任何约束”。
4.认为“男孩再差,也是传宗接代的,“顺风顺水”,比女孩珍贵得多”。
成长故事
轻松快乐的女儿
女儿慢慢长大了。面对13岁女儿的身体发育,爸妈都没有为此感到惊慌和异样。
当女儿的胸部开始突起时,妈妈对女儿说:“像妈妈一样,你应该穿胸衣了。”爸爸也在旁边慈祥地附和道:“星期天,让妈妈带你去商场买两个。”
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儿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发育而感到难堪,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后悔。相反,每次遇到来月经不舒服的时候,就说:“妈妈,我“倒霉”
来了!”妈妈说:“傻孩子,不来月经才“倒霉”呢,就要看医生了!”而爸爸恰好约她去打羽毛球,她会坦然地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今天来“例假”了,不舒服,不能陪你去打球了。”
这时,爸爸仍旧不忘关爱女儿:“以后再去!记得不要吃太凉的东西!”
相关链接为什么从中小学到大学普遍出现男性落后于女性的现象?为什么厌学、网瘾、暴力等行为总是男孩的比例居高不下?为什么中国2006~2008年5万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女性人数是男性的2倍?为什么在中国工读学校中,男生是女生的7.3倍?因为男孩的发育显着迟缓于同龄女生,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落后于女孩;而且男性具有容易冲动、控制力较低的特点。
由于学校和家庭长期忽视“因性施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男孩成长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因此加重了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
作为父母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儿子从不成熟的少年转变为有男性气质有爱心的男人,忠于事业,信守承诺,果敢有力,尊重女性,健康向上。新时代的男子汉要培养责任心、智商、体商、情商和逆商等重要品质。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同样脆弱的事实,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学校和家庭要“因性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