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如果你过多地关注了公司或者老板的理想,就会丧失自己原来的理想,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平庸的人,也会因为目标模糊而最终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装傻是最不易犯错的
在各种职场危机中,一些女人争强好胜,出尽了风头,但最终却是以失败收场。而另外一些女人却能充耳不闻、装聋作哑,以沉默对之,最终大获全胜。前者是小聪明,后者才是真的聪明。
某公司有一个叫小梅的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不大喜欢讲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叫小吴的女孩子,她喜欢争强好胜、个性刚硬,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的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调离。最后,她又向小梅发起了挑战。某日,小吴抓到了一贯沉默的小梅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噼里啪啦一阵,哪知道小梅如往常一样安静,一句话也没说,只偶然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小吴主动鸣金收兵,但已被气得满脸通红,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过了半年,小吴自动辞职了。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但原因是那个女孩耳朵不太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于有困难,不过反应速度稍微有点慢,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很可能你发了半天脾气,她回复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对方要斗却斗不下去,只好草草收场了事。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面对沉默,一切语言的力量都微不足道!
在职场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傻的办法,避开他人的恶毒攻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做”,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一定要尽可能的逼真、生动。
装傻的妙用如下:
1.可用于挽回“失言”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尽管在职场来往中失言的情形经常发生,但失言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言所造成的尴尬局面,是一种必要的补救方法。
实习期间,小文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突然听到一个学生在下面喊:“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思维简单的学生怎么也想不到,此时后座听课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还是实习生的小文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确实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期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多亏小文急中生智,装做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哪一个同学在大喊大叫呢?”
此语一出,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由此产生的尴尬也烟消云散了。
其实小文是故意装作没听到,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以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不仅避免了两人以后产生矛盾的可能,同时又巧妙地批评了那个学生,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而再称赞几句,以致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尽管同事们私底下相处得很好,但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巧用“不知道”加以化解。
吴丽这个人的体型比一般人胖得多,同事李明、张峰“触景生情”,便“冬瓜”长“冬瓜”短地乱喊起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吴丽,扮鬼脸。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这一点让吴丽无法容忍,欲要制止,岂不是不打自招?如果对他们置之不理,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吴丽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语气十分缓和地问道:“李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然后又转身对张峰说:“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一时愣住,互相看着对方不知如何是好,刚才有声有色地讽刺调侃,现在却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心情。吴丽以“装聋作哑”之计化解了原本很尴尬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她与李、张二人的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贬损、揶揄对方的行为,容易让对方产生愤怒和仇恨。为避免大动肝火,出现双方都遭受损失的局面,我们可巧妙地运用“装做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总之,不仅是在职场,在别的人际交往场合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技巧。作为女人,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广交朋友。
不管在什么时候,装傻都是最不易犯错误的。
巧对职场欺生现象
我们先来看一个职场案例:
何丽曾经在一家知名外企上班,后来考虑到要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她跳槽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她选择这家企业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非常大,集团下面有很多欣欣向荣的新兴产业;二是何丽将负责公司很重要的一块业务。所以,何丽十分珍视这个机会。
然而,仅仅在新公司待了没几天,何丽就发现自己非常不适应这个新工作。按理来说,何丽工作能力非常强,又是从知名外企跳槽过来的,工作开展起来应该十分顺利,但是在这里无论她说什么,都没有人听,还有一些老员工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几个人聊天说她是“花瓶”,好看不中用,甚至还故意高声让她听见。何丽的工作需要其他同事协调配合,然而有些老员工根本不拿她当回事,她说她的,别人干别人的,何丽的工作根本没法进行,她感到十分委屈,想要辞职,又觉得不甘心。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职场欺生”。无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去新单位就职的跳槽者,都可能会碰到欺生问题——老员工故意刁难新员工。这些小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增加新员工的心理压力,甚至与同事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如果处理好了,则有利于新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同事,遇到欺生现象,你不能消极逃避,或者逆来顺受,而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欺生的原因,之后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欺生的人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性格冲动型
欺生的人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意,只是争强好胜,嘴上爱损人,欺生也只是想出风头,并非真的要为难新人,因此不必太在意他们的言语刺激。
2.老大自居型
这类人在单位里工作的时间长,无论是业绩还是工作能力都很出众,他们以老大自居,并对新人指手画脚。他们大多都瞧不起新员工,希望通过教训、指点新人来满足虚荣心,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作为新人,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方面逆来顺受,另一方面要通过努力工作来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适时、合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3.利益冲突型
在一些情况中,新员工的加入会触及某些老员工的利益,比如抢了老人的客户、削弱了一些老人的权力,尤其是新人的到来会替代一些老人的岗位时,欺生现象可能会更明显、更激烈。这种情况下的欺生对新人而言是最具威胁性的,双方的人际关系也更加难以处理,对此,最好的应对措施是:务必在领导规定的工作领域、任务要求、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尽可能快地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同与自己无利益冲突的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欺生现象产生的时候,在不妨碍自己开展工作的情况下,不要与之发生冲突,应坚定地公事公办、据理力争,甚至可以请领导来解决问题。
在和对方周旋之余,新员工要加倍用心工作,尽快在工作中提高业务水平,更多、更好地做出成绩。同时要和周围的同事多沟通,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加自己的“人气”,尽快融入集体当中。自己的业务水平越高、成绩越突出、亲和力越强,越会获得周围同事的尊重,而欺生的人对你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干一行爱一行
“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女人如果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有个女孩从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个出版社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可一开始,上司给她安排的任务只是校对文稿,这也是有意锻炼她的耐心与毅力。
可女孩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展现,所以对工作也终日提不起兴趣来,工作毫不认真,经她手校对的文稿错误百出。上司认为,连文稿都校对不好,还敢让她负责重要工作吗?
和这个女孩的经历正好相反的是,她的一个大学同学分配到一个政策理论研究中心,一开始上司让她到内部刊物处去做排版、校对工作,她的工作就是处理一下琐碎的事情,熟悉她的人都觉得是浪费人才,可这个女孩却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工作。她认为排版也是一门技术,想把校对工作做好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