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主动、积极接触“同事圈”
现代职场中,仅靠自己卓绝的能力“杀出重围”或者因为领导的赏识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可能性不大,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完成一项工作不仅需要拥有足够的工作能力,能否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
投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往往需要面对新环境中已经存在的“老圈子”。通常情况下,加入一个团队,并不代表你能融入这个团队。如果你把自己封闭起来,总是不融入同事圈,就可能把自己变成职场里的“孤独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麻烦、纠纷甚至攻击,给自己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程子华是某公司的销售骨干,工作踏实,能力超群,他的个人业绩往往就能占到全部门的一半以上,领导经常在各种场合夸奖他。但他与同事的关系并不融洽,显得很不合群,整日奔走,做自己的业务,不关心同事。同事们认为他在走“上层路线”,只会拍上司马屁,瞧不起他们这些普通同事,不光不协助他提升业绩,反而给他设置障碍,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公司内部职位调整,程子华所在的部门空缺部门经理的职位,程子华认为,自己的工作成绩在部门内无人能比,又受到领导的赏识,这个位置应该非自己莫属。没想到,到最后一个业绩平平却人缘很好的同事坐上了经理宝座。据说,这是部门同事们一致评选的,他们说程子华原来就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一旦当了经理,就更加目中无同事了。领导也怕他维护不好团队和谐,影响工作,只好让他继续做单飞的“孤鹰”,提拔了一个善于团结同事同时协调好团队气氛的人来做部门经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领导对你印象不错,工作上也成绩突出,却常常感到工作不顺心,总有这样那样的小事扯你的后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或许你觉得维持与那些同事的关系很累,而他们又不能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索性少与他们来往,省下时间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即使别人给你的帮助很少,却也不可以小看别人可能为你造成的麻烦。当你成为被大家排斥、讨厌的人,你们的相处不融洽,你可能需要花几倍的精力来解决那些别人不协从、不配合带来的麻烦。你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那样的话,过分的精力被耗费,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往往效果也不理想。
郑冰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面对陌生人表现得很羞怯,因此总是不愿与人交往。大学毕业后,郑冰供职于一家业内知名的大公司。
进入职场之前,郑冰就常听人说,上班很累,人际关系更是复杂得让人难以应付,这让郑冰在开始接触同事之前就在心中产生了畏惧感。
刚刚开始工作时,郑冰对很多工作都比较陌生,虽然进来时老总告诉她,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同事。然而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由于对同事不熟悉,郑冰始终没有勇气张嘴,只好自己硬撑着一点点摸索,费了很大的工夫才使自己的工作上了轨道。
私下里,老员工们都有了自己的圈子,他们谈论的工作内容比较专业,郑冰根本插不上嘴,说起这个那个的私事,对大家都不了解的郑冰更是插不上话。看着别人工作之余相处得很愉快,自觉地位尴尬的郑冰更是不敢靠近,怕破坏了他们谈话的气氛,在办公室里一天到晚她都很沉默。
郑冰的羞怯、不善言辞落在别人眼里,却成了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表现。很多老员工都说,这个小姑娘怎么这么傲?整天就见她埋头装勤奋,成绩也并不突出,一副不屑于问你们的架势;整天独来独往,也不参与公司活动。一次项目分组的时候,别人很快都组好了团队,只有郑冰被排除在外,不敢开口说跟哪一组,也没有哪个组主动要她,场面十分尴尬。
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因为真正的自命清高而不愿与人交往,往往是因为羞怯、脸皮薄,不敢主动开口,于是给人留下了“不好沟通”“不愿意沟通”的印象,影响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喜欢独处、不愿意生活过于复杂是个人私事,在工作中却不能不与人打交道,必须与同事进行交流,融入集体中。这样,不但能使工作效率提高,也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
你进入某个固定的关系网中时,不光是你在观察别人对你的态度,别人也在观察着你。很多时候,未必是别人故意排挤你,将你隔绝在“圈子”之外,而是你自己的心理不够开放,总把自己当外人。其实要想和同事融洽相处很容易,只要你待人真诚、友善,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十分渴望被别人接受和了解;只要放下傲气,真诚地与人沟通,再坚固的圈子也不会把你排斥在外。
不要总在“同事圈”外转。
职场新人切忌与老员工攀比
比尔·盖茨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学着去适应它。”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没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能力的人怀才不遇;兢兢业业者却仕途不顺,有人靠旁门左道反倒平步青云;你每天加班到深夜,待遇却比清闲的同事少……很多人因此满心愤懑,人前人后唉声叹气,指责抱怨,但是这除了使你情绪更差外,并不能使你的情况得到改善,只能使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糕。
林跃和杜如涛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林跃来公司时,杜如涛的工龄已达10年了。
虽然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林跃第一次见到杜如涛却是在进入公司半个月之后。在外出差一个月刚刚回来的杜如涛很热情地向同事讲述他沿途的见闻,还挨个发送他带回的特产,仿佛他不是出去谈业务,而是去旅游的。林跃很奇怪:平日里连出门谈业务几十块的打车费都要审核半天才给签字报销的经理,面对这种看似是花公款去游玩的浪费行为却毫不在意的样子,还笑嘻嘻地和同事谈笑风生。
已经回到单位的杜如涛按说应该正式上班了,但他要么迟到,要么就是早早收拾包走人,甚至有时一整天都不在办公室。开始时林跃以为杜如涛是有什么事情请假了,就没太在意。
可是有一天,林跃在用QQ联系业务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杜如涛也在线,就问他为何不来上班,并提醒他这样做是要扣工资的,杜如涛却不以为然。出于好意,林跃询问杜如涛要不要自己去帮他请假,杜如涛却表示不必帮他请假。并且说,他不来上班从来就没请过假。
“从来都不请假?被经理发现可怎么办?”林跃心想,就经理那迟到一分钟就要扣工资的苛刻样,必定会让他走人。
可是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林跃却惊奇地发现杜如涛的工资反而比他多得多。林跃显然不满意了:杜如涛这么懒懒散散的反而拿高薪,自己兢兢业业,连周日都在公司加班,却只拿那么一点工资,那我不如也偷懒好了。于是,他也学杜如涛一周只来几天,可到再一次发工资的时候,林跃又大吃一惊,自己的工资有一半被扣掉了!
林跃很生气,觉得这件事不公平,于是便气呼呼地去找财务理论。财务却叫他去找经理解决问题。
于是,林跃便去找经理,他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说明原因之后,经理只说了一句:“人家是老员工,你一个新人,有什么资格跟他待遇一样?”说完就让他走人。
几天之后,杜如涛听说了这件事,严厉地指责林跃:“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给公司拉到第一笔生意的时候,你在哪儿?我连续几个月没有工资可拿,自己垫钱在外面跑销路的时候,你为公司做了什么?现在你跟我比,说不公平,要公平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公司辛辛苦苦做了10年,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才把公司做到现在这个规模,你一个刚来不到三个月,连公司为你出的培训费都没挣回来的人,有什么资格要求公平?”说完,杜如涛径直走进了老板办公室。半个小时后,老板的秘书过来通知林跃,他被解雇了。
既然你选择了去社会上打拼,就要事先知道这世界上没有100%的公平。不仅是职场,在其他领域里也是一样,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处处可见。有句老话说“各有前因莫羡人”,每个人当下的境遇都是自己要经历的。有些新人总觉得单位里的老员工做事不多,看似清闲,却拿着高工资、高福利,心中愤愤不平,却不去想想,老员工在单位多年,曾经为这份工作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他们在多年工作中积累出的经验和人脉,也让他们不需要再像新员工一样到处试探、摸索。只要他们稍加维持,就已经达到了工作要求。刚刚入职的新人其实是在老员工曾经的努力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这世上没有空中楼阁,没有老员工们打下的基础,新人也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赵爽1月份的时候进了一家大型公司,薪资水平还算不错,和同事的关系也不错。到了年底,赵爽发现,跟她一起进公司的同事都拿着不到1万元的奖金,而那些老员工的奖金却都有好几万。如果仅仅因为老员工资历深,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这点来说,老员工比新员工拿奖金多也无可厚非,况且,在公司里多待几年,他们也会变成老员工,他们也会拿高奖金。
但是除了奖金以外,老员工还有高额的分红,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有的高达上百万。公司前几年改组时,给自己发放了一些员工股,公司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老员工们凭借手中的员工股,每年拿到的分红比新人多得多。
眼看老员工们拿着高工资、高福利,新员工们心里难免不平,有人就向公司高层反应,希望能给最近几年入职的员工配发一些股票。一些新员工还在网络论坛中发泄不满,大骂老员工干活没他们多,却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完全是在压榨新人。老员工们不甘示弱、奋起反击,讥讽新员工不愿付出努力,说老员工们为公司付出了这么多年,当初公司股票不值钱的时候他们拿钱出来买股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了公司的发展,那时被眼前利益迷惑放弃股票的也很多,仍然持股的都是有见识的人,应该享受当初的投资赢得的回报。一时之间,两方争论不休。
论战从网上进行到网下,新老员工在工作中也尴尬得多。而老员工们在公司年数较多,管理层也多是公司多年的老员工,不久,赵爽就发现,新员工的工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工作却越来越难做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得不到老员工的热心指点,一旦犯了错,上司训起他们这些新人更是不遗余力。不少员工跳槽了,但大部分人都深知现在就业形势紧张,出去以后很难找到好工作,只好忍气吞声。赵爽心里不禁感到后悔,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跟着那些新员工起哄呢。
一般来说,单位里做到领导位置的都是有些资历的老员工,如果新员工一味盲目与老员工较劲,很可能就直接触动了上司的利益,使上司对你产生不满,这对新员工工作的开展和职位的晋升是极其不利的。
一些由老员工持股的企业,公司效益好的时候老员工们能够享受到高额分红,公司陷入低谷时持股人同样要承担风险,老员工们承担了风险,也应该得到较大收益。在公司壮大以后进入的新人承担的风险较小,回报率必然低于担负较大风险的老员工。愿意承担高风险也就相应地得到高回报,考虑到这些因素,你不妨在入职之初就选择认为能够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小型企业,和公司一起承担风险,一起发展,和同事一起努力做大公司,届时作为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功臣”,自然待遇也比较好。
不愿意让自己过那样不稳定生活的人,干脆就安心逐步晋升,做好自己的工作,再过几年,等你自己也变成了老员工,也就会有相对较高的待遇了。
在团队中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几乎所有的书本、电视、电影中,英雄人物似乎总是独来独往,一个人担负起拯救武林、拯救天下、拯救世界、拯救地球的责任,独自一人排除万难完成大任务,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
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力超群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些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能力超过别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就能成功,其实这种想法很天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样也有缺点和不足。单打独斗最多只能将你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却不能消灭你的不足,长此以往,你和同事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名校毕业生任洋,在某业内知名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不久前,他从北京回到家乡太原,到某公司市场部就职。由于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大方开朗的他深得领导青睐。一次,公司在内部广征市场拓展方案,经理采取一项新举措:作为尝试,如果员工有独特想法,可以单独完成一份方案交上来作为参考。
眼看老员工按照以往的工作习惯已经组好了团队,和任洋一起进入公司的几个新人也商量着组成一个小团队分工合作。任洋却认为,自己有丰富的经验,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充分,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工作,而不用组成团队。而且,他也不希望别人来分享他的成果。于是,任洋就独立写出了方案。
任洋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细斟慢酌,终于把方案计划完成了。报告上呈后,任洋满心以为经理会欣赏自己的独特眼光,然而经理的评价却出乎他意料之外:“虽然你的宏观视野很开阔,但报告欠缺本地化特征,操作性不强。”
倒是另外几名表现不如任洋抢眼的新人组成的团队提交上来那份报告,尽管有许多不完美之处,但既有前瞻性的思维、开阔的视野,细节也处理得很好,思维缜密,被老总评优,和老员工提交的其他两份方案一起被经理看中了。
进行过合作的同事在团队工作中培养出了默契,各个小团队中成员彼此关系密切,而任洋因为没有加入任何小团队,在部门里也没有特别密切的朋友,只好选择继续单打独斗,虽然提交的方案时有创新,但因为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瑕疵,始终未被经理采纳。
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和严谨的工作纪律,人不可能擅长所有的工作,否则也不需要组成团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会合作才能获得进步空间,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将工作做到最好是有必要的。一个企业不需要你单独打斗,而是你与团队默契配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工作。
在职场上逞个人英雄主义,企图一人独占风头并非明智之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合作中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完成自己的工作,你能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尊重;而单打独斗,个性过于突显,只会让你变成众矢之的。
郑志是某酒店工程部经理,做事认真,工作能力强,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
但是,即便是他的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但也一直得不到提拔。
下属们都说他太过苛刻,下属的缺点会被他无限放大。有些员工行为不尽如人意,但大体上还是符合职业标准的,在他眼里就是“无可救药”。虽然很少有人比他的职业能力强,但同事们遇到什么工作难题却都不敢去请教他,与他合作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