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北城。
六月的阳光浓烈地洒满北城的街道。街道上车来人往,耀目的阳光为行人刻画出一个神秘独特的影像。
街道上空,纵横交错的浮空钢轨将天空织成一张大网。
大网在阳光下闪烁着白光,在白光的跃动中,无数列车呼啸而过。
钢轨右侧很远的地方,是一排掩映在树丛中的老建筑,这些建筑修建于2000年前,他们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四合院”。
张远搬了把陈旧的古椅,走进阳光浓郁的院落,暖光瞬间铺满了全身。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已经没人在住这些陈旧的房屋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元素较多的新兴住宅区。
这排老建筑的住户只有张远一个,虽然院子很大,但却不是很空旷。去年春季张远用智土在围墙边开辟了一个小花园,利用智土的自动调控功能,只一年花儿便已迎光怒放。
院子中央则栽种着一棵樱花树,每逢三月,樱花绚烂,微风拂过,散落一地“红尘”。
四合院共有八间房,千年前它的主人将它一间做大厅,一间做了卧室,剩下的统统做了书屋。当然,那些书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书籍,而是用油墨印刷,纸张装订的古书。虽然这个时代的电子阅读器已能模拟出纸质书籍的触感,甚至是气味。但仍难于真正的书籍比较。
在这个时代纸质书籍可是奢侈品。
张远一天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些书屋中度过。他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那句话使他印象深刻。
“记忆是藏有剧毒的花朵”。
如今的张远正被记忆毒害,并要将他蚕食净尽。他在梦中为自己编写好了结局,也许是只剩下一具空壳,也许是连同肉体一同堕入深渊。
五年前,张远从EAU辞职,心灰意冷的他只想找一个地方静静。不巧的是,一个EAU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了这一消息。一时间,无数记者,电视人包围了张远位于东12区的住宅,他们希望深挖出这位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辞职的原因。毕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八卦新闻的热情不会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减弱。
张远由于EAU的保密条例,所以他对于外界的猜测只能保持沉默。而那名工作人员却又无意中泄露了7200计划投票现场的一些细节。
半个月后,EAU正式向最高裁决园提交了对张远的审查申请。EAU此举再次将张远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这也是他选择住在老建筑的原因,躲避舆论压力。
张远躺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
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眉目清秀的男子推开了张远家的门。陈旧的木门在一阵吱呀乱叫中开启,男子靠墙站定,使自己的身体隐匿在阴影中。
“找我有事?”张远问。
男子想要站到张远身旁,他试着迈了几次脚,却又退了回去。
“她想让你回去”。
张远声音平静的说,“为什么?”
“她需要你。”
“可我不需要她。”张远的语气里透着几分怒火。
男子笑了笑,摇着头说,“真搞不懂你们两个。”
“这就是所谓爱情,各取所需罢了。”一辆列车从院子上空飞驰而过,发动机的声音普通咆哮着的巨兽。
张远记得这里很少有列车。
“EAU组建了特别小组。她提出的名单上有你。”
“调查裂缝?”
“对,裂缝。它已经出现一个月了,但我们依旧一无所知。”
“呵呵,鬼知道那是什么。”
“别人都可以不知道,但你不会不知道。”男子笑着说,像是谋定了一切。
“怎么?你就那么肯定?”
“对,就是这么肯定,因为你无法容忍这世界存在有你不知道的事物。这就是你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好奇心。
张远缓缓从口袋中摸出一包烟,先给自己点了一支,又递给男子一支。
“20世纪的古董。”
男子接过,一切答案已在其中。
“是否接收Mrs。Alice的**?”一个女声突兀响起。
“接收。”张远面前浮出一个窗口,一个美丽的脸孔生动地镶嵌在视窗内。
“好吗?”
“好。”
“加入吗?”
“加入。”
**切断,窗口消失。
“还真是简洁啊!”男子打趣道。“走吧,你去EAU,我去医院。”
“林风棉,那玩意的影响还没有解除?”
男子笑着说,“解除不了啦!没多少日子了。”
张远也笑着说,“我倒是希望你早日解脱,不过要在我之后。”
而在这时,四合院左上空的三条钢轨发出一声爆鸣,钢轨瞬间断裂,大网解体。在钢轨上行驶着的三辆列车像是脱缰的野马,冲向四合院,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宛若死神迎面而来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