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诵了坐凉
郑珍·夜深诵了坐凉
诗人幼时聪敏过人,誉有“过目成诵”之才。虽家境穷困,学习尤为刻苦用功,读书往往“食不离案,衣不解带”。此诗写于道光六年(1826),表现了诗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别号五尺道人,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中举后,曾任荔波县学训导,官小家贫,一生很不得志。郑受程恩泽等人影响很深,著有《巢经巢集》四卷,成为近代宋诗运动的重要诗人。天外一钩月,晚风吹到门。
开窗上灯幌幌:帷幔;窗帘,凉意幽无痕。
展诵四五卷,炉火余温黁温黁:温暖芳香。黁(nún):香气。
举头不见月,知归何处村。
惟闻溪水西,时时犬声喧。
缓步肆闲散肆:此处为任意之意,披衣坐篱根篱根:竹篱下的土堤。
不觉花上露,盈盈浩已繁。
此趣谁共领,欲说都忘言“忘言”句:此处活用东晋诗人陶潜《饮酒》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上月儿似弯钩,
夜风阵阵把门敲。
打开窗户挂上窗帘点上灯,
深夜凉意来得静悄悄。
翻开书已读完了四五卷,
房里炉火的温暖芳香仍未消。
此时走出室外抬头不见天上月,
归来时村落难辨已深宵。
只听到西边的溪水在流淌,
还有那连续的狗吠声如嚎。
独自漫步在外任意走,
披着衣服在竹篱边坐一遭。
不知不觉花枝上已沾上了露珠,
而且越来越多挂满了密密的枝条。
这中间的兴趣谁能同我领略,
想要说出可又不能用语言述描。
郑珍·君山二妃寺君山二妃寺
君山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屹立洞庭湖中,与岳阳楼相距三十里。二妃,传说为舜帝的妃子,即娥皇、女英,死后葬于君山。此诗作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诗歌通过用典及神话传说,使二妃寺充满了传奇色彩。山竹斑斑泪已枯山竹斑斑:传说二妃因痛哭舜帝,泪洒于竹,使竹出现斑纹,故名斑竹,寺门犹自向苍梧苍梧: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帝南巡死于此山。
老僧话罢当年事,龙鸟归来风满湖龙鸟:传说中的神鸟。
洒在竹枝上的泪痕早已干枯,
二妃寺大门仍然敞开向着苍梧。
老和尚说起当年二妃痛悼舜的故事,
此时只见风浪滔天神鸟飞来聚满湖。
郑珍·邵陵道中
邵陵道中
道光八年戊子(1828),作者于湖南邵阳地区的丘陵路途作。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农村傍晚时春意盎然的图景。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
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春雨过后漫山一片墨绿,
夕阳映着新抽枝叶的树林。
晚风习习令人如饮醇酒,
田垄里处处蛙声叫个不停。
郑珍·闲眺闲眺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1829),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农村春日的风光。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台笠:台草做成的斗笠。台:状似莎草。饷(xiǎng):送饭,比邻处处烟。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针水:谓秧苗出水,稻种发芽后,其尖如针,露出水面。
雨后桑麻抽枝拔节地生长,
和煦阳光洒满了青绿色垄田。
人们行走在丰收在望的蚕豆地边,
彩蝶飞舞在盛开的油菜花前。
家家用台笠送饭到忙碌的田地里,
附近村落处处升起缕缕炊烟。
这里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里,
春日骄阳正温暖着秧苗如针丛的秧田。
郑珍·播州秧马歌并序
播州秧马歌并序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己丑(1829),时作者在家乡遵义。播州,古州名,在今贵州省遵义市。秧马,一种流行于贵州、湖南一带的农具,治秧田所用,似马,故名。此诗状写秧马的结构和使用,并抒写了操作时的乐趣。吾乡治秧田,刈戎菽等密布田内戎菽:豆之一种,一说为大豆类,一说为豌豆类,用秧马践入泥,俟烂,则播种,其力倍于粪力倍于粪:效力超过粪一倍,且不蠹不蠹:不生虫。蠹:作动词。
秧马制:以纵木二为端,菑四横菑(zī):插入。菑四横:插入四根横木,长倍长倍:长度加倍,广下旁杀广下旁杀:谓下面宽阔,二旁稍狭。杀:割削,俭省,令上面平如足榻状,底如四屐齿屐齿:木屐齿,用柔条一,或绳贯两端为系,高接手。踏时足各履一马,手提系摘系摘:绳索。行茎叶上,深陷之,甚便且速。为歌一篇,俟后谱农器者采焉谱:编写。
(序译略)谷雨方来雨如丝,春声布谷还驾犁驾犁:鸟名,因声取义而为名。
斩青杀绿粪秧畦斩青杀绿:割草入田沤作肥料,芜菁荏菽铺高低芜菁:又称蔓青,二年生草本植物。荏:荏菽,即戎菽,
层层密密若卧梯。外人顾此颇见疑,
足舂手筑无乃疲手筑:用手捣之使坚实。无乃:恐怕,大概。我有二马君未知,
无腹无尾无扼题扼题:驾于牛马颈项上的弯木。广背方坦健骨支,
四蹄锐削牡齿齐牡齿:秧马上用以耙田的齿。踏背立乘稳不危,
双缰在手左右持。
马首北向人首西“马首”句:谓人横站在秧马上,人站方向与秧马前进方向成直角形状,横行又如蟹爬泥。
前马住足后马提,后马方到前又移。
前不举后后不蹄,转头前者复后驰。
人在马上摇摇而而:语助词,蹊田远过牵牛蹊蹊田:耙田。蹊:踏。
绝似软屐行蒺藜,柳阴馈馌媚且依馈馌(huìyè):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媚且依:形容送饭人与秧马亲热的神态。
木对卧不解饥木(tí):即秧马,晚风摇波蹙水脐蹙水脐:形容水面生起波纹。
居然刷洗临清溪居然:安然,他日更借人乘之。
踏花小郎黄骢嘶踏花小郎:指骑马游春的年轻人。黄骢:小马,下鞍两髀红胭脂髀(bì):大腿。
岂知老子粪种时粪种:用秧马踏青治秧田,一足各有一马骑,
终身脚板无瘢胝瘢胝(bānzhī):脚底老茧。
谷雨初来濛濛细雨如丝,
在春天鸟鸣声中除了布谷还有驾犁。
割下青草沤入秧田做肥料,
芜青草荏菽草在田里铺得高高低低,
密密层层好像横躺着的云梯。
外来人看了这状况很是怀疑,
这些青草要靠足踏手捣,多么容易使人困疲?
殊不知我有可供两脚踩踏的秧马,
这秧马没腹没尾没有套在颈上的扼题。
它的背部广阔平坦骨架结实,
四个“蹄子”锐利耙泥的齿子整齐。
脚踏在它背面站着操作安稳而不危险,
两根缰绳握在手里可以左右操持。
人横立秧马马头向北人面向西,
秧马横行形同螃蟹在爬泥。
前马扎住脚后马脚才提,
后马刚一到前马又前移。
前马脚不举后马脚不提,
等到整个秧马掉转头前马又向后奔驰。
人在秧马上愉快地摇摇晃晃,
这样耙田远远胜过单纯的牵牛践踏泥。
这样用秧马治田很像穿软屐行走蒺藜,
耕作人在柳荫下吃饭送饭人趁此与秧马亲昵!
秧马对人卧下但不知饿饥,
晚风吹动水波水面泛起涟漪。
此时秧马靠近清水溪边安然刷洗,
供他日借人乘骑操持。
骑马春游年轻人骑着嘶叫的小马,
下马时大腿间被磨起红红的胭脂。
哪里知道我在用秧马治田时,
可以每脚各有一马骑,
我一生脚板都没有瘢胝。
郑珍·醉归
醉归
此诗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作者时在家乡遵义。此诗抒写作者夜行农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酒壮夜行胆,长歌声绕林。
入竹闻犬吠,遥看灯影深以上四句写夜行所闻所见。
虚堂聚学子,为说《梁父吟》《梁父吟》:又名《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今所传其词为诸葛亮作。《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古人不可见,弃置徒劳心。
酒力使夜行人气粗胆壮,
一路高歌声音绕着树林。
步入竹林后听到狗叫,
遥远处就看到竹林深处灯火通明。
宽敞的堂屋聚集着读书人,
有人在为他们讲述《梁父吟》。
古人的经典、观念已被抛弃,
先生的讲授岂不白白费心。
晚望
郑珍·晚望此诗作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此时作者在贵州,诗作在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之时,亦不忘插上一笔民生贫困的社会画图。向晚古原上“向晚”句:唐代李商隐《登乐游原》诗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句,此活用其意。向:接近、临近,悠然太古春太古:远古。太古春:借指古人所描绘的春色。
碧云收去鸟“碧云”句:活用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意。去鸟:归去之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客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临近黄昏时的古原上,
悠悠然呈现出古人所描绘的春光。
青色浮云载着晚归的鸟儿离去,
归家的农夫正走在青翠的稻田旁。
夏田傍晚的水流给人以悠然宁静之感,
雨后山林景象更是如此清新、苍茫。
但唯独令人怜悯的是溪流两边人家,
十户就有九户贫穷凄凉。
郑珍·山中杂诗山中杂诗(四首选二)
此诗作于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此处所选为四首中的第一首、第三首。萱花,乃“忘忧草”之花。前者诗人把“解忧”希望寄托于萱花即“忘忧草”之花的一开而聊以自慰。后者以“止贪饱”的群鸦来衬托朝暮不离其母巢之“乌子”,借以表达诗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
绿树成阴尽手栽,量枝数叶日徘徊。
夜深屡下风婆拜风婆:指风。此处拟人,为有萱花一朵开萱(xuān)花:萱草花,夏秋间开,古称萱草可以令人忘忧。又,萱草亦称“萱树”,故首句“绿树”即指萱草。
绿色成荫的萱草全是自己亲手栽培,
为打量草的长势而天天在草边徘徊。
每当夜深人静时对着萱草祷拜,
而换来的只有一朵萱花绽开。
(二)
绝怜乌子无朝暮绝怜:极爱。乌子:乌子鹊。据《易林》云:“乌子鹊雏常与母居,不离其巢。”,飞去飞来挂树间。
不似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须:等待。
乌子朝朝暮暮爱恋母巢,
终日不飞离筑有母巢的树林间。
不像只贪饱的群鸦,
一直到日落时才往巢边归还。
郑珍·恨词
恨词(二首选一)
此诗为《恨词》中的第二首,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抒写忧恨之情。岁暮天寒独倚楼,千秋亭畔古今愁千秋亭:在河北省柏乡县北。汉光武帝即位于此。一名“坛亭”。
何人欲补情天破情天:指情爱之境,我愿从君助石头石头:活用女娲补天之意。
年终天寒独自倚立亭楼上,
千秋亭的景状真令人感叹发愁。
有谁想要弥合感情上的裂缝,
我愿送他一块补天的石头。
山居夏晚
郑珍·山居夏晚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山居夏天傍晚时的景象及其生活情趣。
雨散暮天青,余光照远汀汀:水边平地。
草堂朝蝙蝠朝:聚合,瓜架织蜻蜓。
晚饭依花聚,林风入酒醒。
闲情更无暇,儿女上池亭。
雨后傍晚天空碧青如洗,
一丝余光照映着远处水边平地。
蝙蝠穿梭般来草堂聚合,
蜻蜓绕着瓜架如织网般没有停息。
一家人在花下池边吃着晚餐,
从树林吹来微风消除了我的醉意。
在此闲情中倒显得更没有空闲,
儿女们增添了要上池中亭榭的兴趣。
郑珍·渡桶口渡桶口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渡桶口,渡口名,在乌江畔。诗人牵挂居住江边的白发父母,这渡口水乃自故乡门前流来,曾照见过江边的白发父母。诗人把“江水”当做故乡的来人而询问自己父母的近况。其构思显得委婉而新颖。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津:渡口。
我向津头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白头人:白发老人,此处代作者的父母。
故乡门前溪水如飞奔的骏马,
流入乌江后直奔这渡口。
我深情地询问这渡口的江水,
清晨从故乡来时是否见到了我的父母?
郑珍·武陵烧书叹并序
武陵烧书叹并序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十二月,作者从桃源乘舟往武陵。诗即作于此时。桃源、武陵两地均在今湖南省境内。作者以自己心爱的孩子作比,慨叹自己书被烧之可惜,感情真挚深沉。十二月朔泊桃源朔: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夜半舷破,水没半船。翌抵武陵翌(yì):翌日,次日,启箱簏皆透渍启:打开。簏(lù):竹箱,烘书三昼夜。凡前所抄述者,或烧或焦或:有的书,半成残稿。为之浩叹。
(序译略)烘书之情何所似,有如老翁抚病子翁:父亲。
心知元气不可复,但求无死斯足矣。
书烧之时又何其,有如慈父怒啼儿怒:大声呼叫。
恨死掷去不回顾,徐徐复自摩抚之。
此情自痴还自笑,心血既干转烦恼。
上寿八十能几何上寿:高龄。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为尔所累何其多?
烘书的心情用什么可比,
真有如老翁抚摸自己有病的孩子。
心里知道孩子元气不可能恢复,
唯一心愿是保全孩子不咽气。
把书烧掉又是什么情形,
有如慈祥父亲大声哭儿子。
悔恨儿死自己抛开没照看,
于是自个儿悲伤抚摸儿尸体。
自知这情形愚蠢又好笑,
伤心过后烦恼已极。
八十高龄人世上有多少,
为何你要积累那么多书籍?
郑珍·铜仁江舟中杂诗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选一)
铜仁,今贵州省铜仁县,在沅江支流长江上游。作者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经此处记舟中所见江景。此诗选自六首中的第五首,寓有倦于旅途,急欲归家之意。烂石通纤路,荒塘落堠泥堠(hòu)泥:记里程的土堆。
潮收沙露尾,桨过水生脐脐:比喻旋涡。
鱼翠闲闲立鱼翠:水鸟名,青闪闪低(jiāo)青:水鸟名。
劳生惭对汝劳生:辛劳一生,作者自况,方忆漆园妻漆园妻:庄子在周时曾为漆园吏,其妻死,庄子鼓盆而歌。这里借指作者的妻子,有自比庄子之意。
纤夫行走在斑斓色彩的碎石路,
到达荒塘处即可见到记程的土堆。
潮退后沙滩露出条条水波痕,
桨划过后水面旋涡频飞。
鱼翠水鸟悠闲地站立,
青水鸟随着水波忽高忽低。
辛勤一生的我面对你们好生惭愧,
此时我正想起了自己的爱妻。
郑珍·邯郸
邯郸
这首诗为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春,作者北上应试,傍晚时途经河北邯郸所作。邯郸是战国时赵国建都之地,当时极为繁华。昔日繁华歌舞场,今朝荒芜草遮墙。诗作从鲜明的对照中,流露出作者对沧海桑田的慨叹,同时也发出了自己有才不售的委婉叹息。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客车:在外旅行的车。墙:城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少年老去:指自己不得意。才人:嫔妃的称号,独对春城看夕阳春城:春天的城,指邯郸。
都说邯郸是繁华热闹歌舞场,
客人车子停放地却是荒草遮满了城墙。
我的处境是如此不得意,
面对这春天城市看到的竟是西下的夕阳。
郑珍·望乡吟
望乡吟
道光十五年(1835)春,诗人由北京回家乡遵义,从武陵经沅水溯流而上,诗即作于此时。沅水是湘西的一条著名江流,铜溪是它的上游,地势高低悬殊,流急多滩,万山重叠。诗作为写景抒怀之作,多用夸张手法。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
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崖应当白云上铜崖:在沅水支流辰水上游大小铜仁江合流处双江渡,位于贵州铜仁县西。
崖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
待到铜崖望乡国乡国:家乡,始似从此看云间。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
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白发红绷:指老人小孩。绷:婴儿的袍被。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茗山:在湖北蒲圻县北十五里,作者北上及归途经此。
桐花落尽春风老春风老:指春天将要过去,杜宇催人坐白头杜宇:古蜀帝名,传说死后化为杜鹃,后来因称杜鹃为杜宇。其鸣声如“不如归去”。诗从此取义。坐:据《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犹遂也;顿也;遽也。”也就是“迅速”、“立刻”的意思。
一个滩高五尺,
十个滩高五丈。
走完了铜溪四百滩,
铜崖耸立在白云上。
这铜崖上还有千万座山,
一座山巅高出一山巅。
等到站在铜崖顶上望家乡,
又像远看天上的云一样。
山高如梯子水流似飞箭,
等我到家时已是樱花开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