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間与所告者皆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商。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一般兴兵十万、征战千里,国民的供给,国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之巨,前后方骚扰不安,道路沿途疲于转运,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人将有七十万家之多。这样相持数年之久,只是为了能决胜于一旦,而如果吝惜爵禄钱财,不肯花在获得敌情的间谍工作上,从而导致失败,那这种人就是不仁到极点了,不配做国家的将帅,不配做君王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所以,圣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能求之于鬼神,不可能从象数占卜得知,也不可能从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而只可能问之于人,即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所以间谍的运用有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一起使用,能使人无从捉摸其奥妙,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秘莫测之处,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乡间,是利用敌人的乡野之民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使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死间,是故意制造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生间,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所以三军之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赏赐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事情没有比间谍更为秘密的。不是睿智英明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差遣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得到间谍提供的虚实。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间谍的计划还未展开,而预先就已泄露了风声,那么走漏消息的间谍和他告知的人都要处死。凡是要攻打敌方的军队,要攻占敌方的城池,要刺杀敌方的人物,都必须预先探知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接待官员、门禁守卫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务必要将这些情况刺探清楚。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务必要用重金收买,引导放归,这样,反间才可以被我使用。通过反间了解敌情,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就能让死间将假情报传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就可以让生间按时返回报告敌情了。有关这五种间谍的事情,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这些事情的关键在于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了解夏国情况的伊挚;周朝的兴起,在于重用了了解殷国情况的吕牙。所以,圣明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能凭过人的智慧驭使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三军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来决定其行动。
【解析】
用间,即使用间谍,在战争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乏成功的间谍影响战局甚至扭转历史进程的例子。“情报战”、“信息战”之波谲云诡甚至不亚于战场上的搏命厮杀。孙子说,用间的缘由是为了获知敌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知彼呢?当然要从一开始就做好计划,间谍战是在战争打响之前很早就开始进行的了,总不能等到敌人都出现在视野范围内再去观察敌情吧,所以,用间是必需的。用间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投入巨大的工程,所以孙子一开始就说,不肯往间谍工作上花钱的国君,简直就是不仁不义,不配做君王。为什么呢?战争本来就是日费万金的事,付出这么大代价为的是最后的胜利,身为一国之君,只要对这场战争取胜有利,还会吝惜开展间谍工作的那一点钱吗?
间谍工作举足轻重,然而也危险万分,不光间谍本身是在刀尖缝里干活,花重价培养和使用他们的国君或将领也不敢绝对保证一个间谍的忠诚度和情报的可信度,自己的间谍有被别人收买的可能(即反间),有被别人利用和欺骗的可能,假情报是敌人设下的致命圈套;另一方面,自己一方又要想方设法买通敌人的间谍、欺骗和利用敌人的间谍,为对手送上一份假情报。由此可见,间谍的运用是需要极为高明的手段、极为高超的智慧才能操控得了。
间谍又是一种古老的工作,从很早以前,有了两军作战就有了刺探情报的间谍。
【故事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君主太康,本是开国君主启的儿子,他终日游猎,不理政事,最后被有穷氏的首领后羿夺去了政权。各部落首领都对太康的荒唐感到不满,又惧怕后羿的势力,谁也不来帮助他。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二十七年后,太康病死于阳夏。
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傀儡君主。然而后羿也同太康一样耽于逸乐,四出打猎,把政事都交给自己的亲信寒浞,结果寒浞使诡计将后羿杀死了,这还不算,他又到处追杀仲康的儿子相,最后相被寒浞逼迫自杀。不过,当时相的妻子已经有了身孕,相死时,她顾不得失去丈夫的悲痛从狗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又叫杜康,在外家逐渐长大。他发愤图强,立志夺回天下。后来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和军队。于是少康四处招揽人心,各方势力都归顺于他。少康先派自己的儿子季杼攻灭了寒浞的次子殪,以削弱敌方力量。
后来,少康又派将军女艾去侦察寒浞的长子浇的虚实。女艾不仅忠心耿耿,而且智勇双全。女艾接受任务后,便乔装打扮来到寒浞的统治中心,成功赢得了浇的信任,源源不断地把浇的情况报告给少康,女艾的间谍活动为少康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后来少康等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迅速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旧都,诛杀了寒浞,夺回王位,建都阳夏。
女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间谍,少康是我国第一个使用间谍的国君。
【故事二】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继老将廉颇之后的著名将领,因长期驻守赵国北方边防,拯救赵国于危难之中,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和杨端分兵两路进攻赵国,赵王迁命李牧和将军司马尚领兵阻击秦军。秦将王翦久经沙场,李牧与他交战一年之久,双方各有胜负,相持不下。
秦军攻战,远离本土,时间长了,后勤供应发生了困难,而且士兵厌战情绪高涨。秦王嬴政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决心用离间计除掉李牧。赵国的谋士王敖是受秦王嬴政的命令潜伏在赵国的间谍。王敖接到嬴政的密令后,借故来到王翦的军营,让王翦给李牧写一封讲和罢战的书信,派使者去送给李牧。王翦心领神会,王敖走后他立刻就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李牧营中,李牧不知是计,于是回了封信,派使者送给王翦。从此以后,双方的使者频繁往来,为和谈的条件“讨价还价”。
王敖回到赵国都城邯郸,拿出秦王派人送来的金银珠宝,四处活动。王敖早就探知赵王最宠信的大臣郭开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于是便投其所好,大批大批的奇珍异宝往郭开府上送去。郭开每每设宴款待,酒酣之后,无所不谈。一天,王敖对郭开说:“李牧在与王翦秘密来往,据说,秦王答应李牧,破赵之后,会封李牧为代王。”
郭开得知这一消息,认为是向赵王邀宠的好时机,急忙报告给赵王。赵王半信半疑,派人去李牧处察访,果然发现了李牧与王翦来往的许多信件。王敖乘机对赵王说:“李牧驻守北疆,十几万匈奴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四年前肥下一战,把占优势的秦军打得大败而退。如今王翦只有几万人马,他却按兵不动。这不是有心叛变投敌是什么?”赵王迁认为王敖的话有道理,派使者到李牧大营中传令:升赵葱为大将,接替李牧的兵权。赵葱倚仗郭开做靠山,强行接管了李牧的兵权并将李牧杀害。王翦得知李牧已死,挥兵长驱直入。赵葱指挥不利,赵军大败,赵葱也死了,秦军大获全胜。
因为间谍的圈套而错杀大将,这个结果实在过于沉重,由此也可证明间谍可以发挥何其大的作用。
【故事三】
公元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封宋朝的投降官员刘豫做大齐皇帝。以后刘豫多次配合金人攻打宋军,成为宋军北伐的最大障碍。于是宋将岳飞决定设法除去刘豫。他了解到刘豫与金将粘罕狼狈为奸,金国元帅金兀术对此十分嫉恨。于是就想利用敌人的矛盾来铲除刘豫。恰好宋军捉到一个金兀术派来的间谍,岳飞便故意将他当作是自己派出去的使者,责问他说:“你不是张斌吗?前些日子派你送信给刘豫,要他设法把金兀术引诱出来。不料你竟一去不复返。我只好又派人去联系,刘豫已经答应到冬天把金兀术引诱到清河和我共同夹击。”间谍怕岳飞杀死他,也就顺水推舟,冒认张斌,岳飞要他再给刘豫送信,信中叙述谋杀金兀术的事,封成蜡丸。然后嘱咐间谍说:“我饶恕了你,这回你一定要把信送到。”这个间谍以为既保住了性命,又窃得重要情报,心里暗暗得意。回到金国,就迫不及待把信献给兀术。兀术一看,勃然大怒,立即撤销了刘豫的皇帝名号,并将他充军到临潢,清除了宋军的一个心腹大患。
五种间谍中有一类叫做死间,是故意制造假情报,通过己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岳飞所使用的方法类似于这种,只不过中间省略了己方间谍,而是直接由大将出马,装作不辨敌我,其目的是务必让敌人将自己故意“泄露”的假情报当做珍贵不易获得的真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