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留侯]张良(?—前186),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后被封为留侯。[见辱]被侮辱。[卒然]突然。卒,通“猝”。[所挟持者]指抱负、志向。[圯(yí)上之老人]桥上的老人。据说张良曾在下邳桥上遇见一老人(即黄石公),老人反复让张良为他拾鞋。张良照办,又经其他考验后老人授予张良《太公兵法》。[微]大致、隐约。[刀锯鼎镬]都是古代的杀人刑具。[贲、育]孟贲、夏育。战国时的勇士。[一击之间]指张良年轻时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的事。[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伊尹、太公]伊尹,商初大臣,助商灭夏。太公,吕尚(姜子牙),助周灭商。[荆轲、聂政]都是战国时有名的刺客。[鲜腆]少有赞美的语言。形容没有礼貌。[勾践]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困于会稽山。后卧薪尝胆,终于战胜吴国。[归臣妾于吴者]指勾践投降吴国后,他自己和妻子入吴国为质。[报人]向人报仇。[老人者]指圯上老人黄石公。[素]平常的交往。[油然]顺从的样子。[项籍]即项羽。[高祖]指汉高祖刘邦。[自王]自立为王。[太史公]指《史记》作者司马迁。
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释】[非才之难]人有才能并不难。[自用]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贾生]即贾谊。生: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王者之佐]辅助帝王的人。[可致之才]可以成就功业的才能。[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被誉为贤明的君主。[之荆]到楚国去。[去齐]离开齐国。[三宿而后出昼]等了三天后才离开昼。昼为齐国的地方。[绛侯]指周勃。刘邦的重要军事将领。后与陈平等一道平定了刘邦、吕后死后的诸吕叛乱。并亲自向汉文帝献上天子印玺。[灌婴]刘邦的重要军事将领,也是参加平定诸吕叛乱的功臣。[分]情分。[遽]骤然。[“痛哭”]指贾谊《治安策》中的语句:“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作者在此批评贾谊操之过急。[吊屈原]贾谊被朝中大臣所不容而被贬,路过湘水时作《吊屈原赋》。[趯]同“跃”。[夭绝]早逝。[处穷]面对穷困的境地。[遗俗]超越世俗。[苻坚得王猛]苻坚,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王猛,十六国时期苻坚的谋士,后被任命为司徒。苻坚任用王猛,大兴改革之风,并贬黜了反对王猛的臣僚。[狷介]洁身自好。[所发]所作所为。
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怨。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释】[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景帝时大臣,他提出“削藩”政策被景帝采纳,但吴、楚等藩王发动“七国之乱”,景帝杀掉了晁错。[所]处理。[狃(niǔ)]习以为常。[犯]冒犯,担当。[期月]一个月。[循循焉]有次序的样子。[以错为之说]以杀晁错来取悦于(山东诸侯)。说,通“悦”。[天子自将]天子亲自领兵。[发七国之难]引发七国之难。[袁盎]汉初大臣,因与吴王刘濞有关系而被晁错告发,被贬为庶人。七国之乱时,他趁机建议景帝杀掉晁错。[淬砺]磨炼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