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知道胡适是否作了回复。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家出版公司终究没有出版胡适的《先秦名学史》。这件事,胡适的反应实属蹊跷。出版社的契约都送上门来了,他却置之不理。到底是胡适觉得英国版不宜遽出呢,还是出版公司最后打了退堂鼓呢?除非有新的资料出现,此事暂时成谜。
胡适当了十年的“假”博士,这是否违反了他自己对韦莲司所说的原则:“名符其实,而不是徒拥虚名。”当然,所谓“名符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通融”的。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的时候,美国同学给他的绰号就是“博士”(Doc.)。换句话说,胡适在大学时代就已经被封为“博士”了。可以说,不是“博士”之前,他就是半个博士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考完博士资格考试以后,就是“准”博士了。从“半”博士,到“准”博士,再到“假”博士,其间隔几希矣。爱护胡适的人甚至可以说胡适已有博士之“实”,只是“实”至“名”还未归而已。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点是,胡适不能不好名。一个要争夺、巩固、扩张文化霸权的人,想要不好名都不行,这是因为“名声”就是他的文化资本。没有这个资本,不要说文化霸权,他连巴结文化霸权的门儿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胡适好名,硬着头皮冒充了十年的“假”博士,他可以无奈地说:为了文化霸业,“予不得已也!”
不管胡适是不是为了文化霸业而不得不好名,不得不求名,他处理“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票选活动的高明手法,就可以令人叹为观止了。
6.操纵媒体,当选“今日中国十二个大人物”
1922年年底开始的“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Who Are the Twelve Greatest Living Chinese)的票选活动,胡适在《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一文里作了介绍:
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The Weekly Review)现在举行一种投票,征求读者选举“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这种选举,定于明年1月1日截止;但每周的结果,在那报上发表的,已有四次了。
十一月四日的结果是:
1.王宠惠?2. 孙?文?3.顾维钧?4. 吴佩孚?5.冯玉祥
6.张?謇?7. 蔡元培?8. 阎锡山?9.王正廷?10. 陈炯明
11.余日章?12.颜惠庆
十一月十一日的次第和票数如下:
1.孙?文, 331票?2.顾维钧, 323票?3.冯玉祥, 313票
4.王宠惠, 313票?5. 吴佩孚, 286票?6.蔡元培, 246票
7.张?謇, 239票?8.阎锡山, 227票?9. 余日章, 187票
10. 王正廷, 185票?11. 黎元洪, 149票?12.陈炯明, 145票
胡适在这篇文章里没告诉读者:他自己在11月11日的票选结果是第十三名,得到138票,只比第十二名少7票。事实上,胡适还曾一度挤入“十二大人物”之列。他说这个票选活动的结果已经发表过四次了。这不准确,其实是五次: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11月4日、11月11日。但10月14日是第一周票选的结果,票数太少,没什么代表性。第一周得票最高的是王宠惠,10票,第二高票是孙文,8票,胡适则得2票。
值得指出的是,从第二周开始,这前十二名的名单开始成形了。到11月11日为止,被挤出“十二大人物”之列的只有两位:穆藕初与聂云台。10月21日的榜单里,这两位都在“十二大人物”之列。胡适则从10月21日的第22名,蹿升到10月28日的第十二名。然而,11月4日、11月11日的榜单,胡适都列第十三名。就那几票之差,暂时痛失“十二大人物”的名衔。
胡适的《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大人物》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发表在1922年11月19日的《努力》周报上。列出11月4日、11月11日的榜单以后,他以相当不屑的口吻说:
这种报是英文的周报,行销于寓居中国的美国人和其他英语人士的居多,故这种投票只可以表示这一派人的倾向,本不值得什么严重的注意。办理这次选举的人,似乎亦不很知道中国的情形;如10月28日的报上,章行严有一票,而章士钊另有四票;11月11日的报上,章炳麟有十九票,而章太炎另有五十四票:他们竟不知道这四个姓章的,原来只是两个人!
然而,胡适才说“本不值得什么严重的注意”,却马上笔锋一转,认为有抗议、纠正的必要:
但上海的一种有势力的英文报上竟因此大发其议论,说这一次投票的结果,是英美留学生占过半数,而且基督教徒占过半数,可见英美教育和基督教的影响之佳和势力之大了。这种论调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抗议了。
胡适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密勒氏评论报》是给上海的洋人看的,“故这种投票只可以表示这一派人的倾向”。只是,现在这批洋人居然搞起票选“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的活动。客居上海的洋人,对中国的国情一知半解,连章行严就是章士钊、章炳麟就是章太炎都不知道,居然就越俎代庖地选起“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不但如此,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偏见,说什么从这个票选结果,“可见英美教育和基督教的影响之佳和势力之大了!”真是此可忍,孰不可忍呢!
胡适接着就很技巧地说:
我们因此试问自己: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我们也拟一张名单,请大家看看。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意见比那三百多人的意见更能代表中国多数人的意见:我们至少可以说我们的意见似乎更公平一点。我们举的十二个人是:
第一组,学者三人:章炳麟(太炎)、罗振玉(叔蕴)、王国维(静庵);
第二组,影响近二十年的全国青年思想的人四人:康有为(长素)、梁启超(任公)、蔡元培(孑民)、陈独秀(仲甫);
第三组,影响虽限于较小的区域,而收效很大的,二人:吴敬恒(稚晖)、张謇(季直);
第四组,在近二十年的政治史上有很大的势力的,三人:孙文(中山)、段祺瑞(芝泉)、吴佩孚(子玉)。
第一组的三人,社会上只知道章太炎而很少知罗、王两位的;故《密勒氏评论报》的投票,章先生得七十三票,罗先生只得四票,而王先生一票也没有。其实章先生的创造时代似乎已过去了,而罗、王两位先生还在努力的时代。他们两位在历史学上和考古学上的贡献,已渐渐的得世界学者的承认了。
第二组的人是不须介绍的。但我们看《密勒氏评论报》上的选举结果。康有为只三十二票,比梅兰芳只多十票,而比宋汉章还少五票,未免有点不平。康先生近年来虽然老悖了,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位置是不能抹煞的。梁任公在《密勒报》上得的票数(105),只比聂云台多一票,这也不能使人心服。
第三组的两人,张季直之外,我们不举阎锡山而举吴稚晖,这一点自然要引起一些人的疑问。吴先生是最早有世界眼光的;他一生的大成绩在于提倡留学。他先劝无锡人留学,劝常州人留学,劝江苏人留学,现在还在那里劝中国人留学。无锡在人才上、在实业上,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县份,追溯回去,不能不算他为首功。东西洋留学生今日能有点成绩和声望的,内中有许多人都受过他的影响或帮助。他至今日还是一个穷书生;他在法国办勤工俭学的事,很受许多人(包括我在内)的责怪。但我们试问,今日可有第二个人敢去或肯去干这件“掮末梢”的事?吴稚晖的成绩是看不见的,是无名的,但是终久存在的;阎百川在山西的成绩是看得见的,然而究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舍阎而举吴了。
第四组的三人,也不用特别介绍。我们只要指出,段芝泉虽然失败了,但他在历史上的位置究竟在黎宋卿一群人之上;我们不愿用成败来论人,自然不能不把他列入十二人之数了。
胡适这篇文章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技巧的暗示。他先暗示中国人的“我们”来对比《密勒氏评论报》的外国人的“他们”。“不很知道中国的情形”的“他们”办了这个选举,让“我们”也来拟一张名单。表面上,他自谦地表示“我们”的意见不一定有代表性。然而,他的用字遣词就恰恰有意要在读者心中植入刚好相反的结论:“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意见比那三百多人的意见更能代表中国多数人的意见。”他高明的所在,就在让读者自己下结论说:“那三百多人”的意见怎么能代表“中国多数人”的意见呢!在读者都作了这样一个结论以后,他再顺水推舟地加上一句:“我们至少可以说我们的意见似乎更公平一点。”
胡适作完了通盘的暗示以后,又在他所拟的四组名单里作了很技巧的安排。第一组是学者,第二组是影响近二十年的全国青年思想的人。胡适虽然很自谦地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推荐名单里,那暗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十二大人物”如果要推荐学者,以及影响全国青年思想的人,声名如日中天的他,岂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胡适的焦急不是没有理由的。他在10月28日的榜单列第十二名,但在11月4日、11月11日的榜单里,他连续两周列名十三。投票要到12月31日才以邮戳为凭截止,他却大意不得。特别让他忧心的,可能是《密勒氏评论报》在11月11日榜单前所作的初步统计分析。
这个统计分析是根据四所中学学生的投票结果。这四所中学,三所是教会学校:苏州的东吴大学附中(Soochow Academy),上海的中西女塾(McTyeire School),安庆的圣保罗中学(St. Paul’s School)。最有意味的是第四所:华童公学(Shanghai Public School for Chinese)。华童公学是上海租界的工部局为中国人设立的第一所学校,也就是胡适留美以前最困顿时期所教的学校。醉打巡捕醉醒牢房,就发生在他执教华童公学期间。
这四所中学学生票选的结果,胡适的名字居然只在其中一所出现。东吴大学附中学生选出来的前二十四名,胡适居然不与列。中西女塾学生选出来的前二十名里,有后来贿赂议员当选总统的曹锟,胡适居然也不与列。华童公学的前二十三名,胡适仍然不与列。唯一可能让胡适稍感欣慰的是,圣保罗中学学生选的前十九名,他排名十三。即使如此,他还是输给名列第五的张作霖!胡适的焦虑可想而知。如果连最可能受到他影响的青年学生里,他都无法晋身“十二大人物”之列,则其余更是不用冀望了。
《密勒氏评论报》在11月11日刊登出来的这四所中学学生投票的统计分析,等于是戳破了胡适睁着眼睛说的谎话。胡适看了11月11日票选的结果--他列名十三,仅次于名列“十二大人物”骥尾的陈炯明,也读了当日的统计分析,知道有不小数目的中国学生参与票选活动,可他仍然睁着眼睛撒谎:“这种报是英文的周报,行销于寓居中国的美国人和其他英语人士的居多,故这种投票只可以表示这一派人的倾向。”胡适很清楚,读《努力》周报的人不会去读《密勒氏评论报》,而读《密勒氏评论报》的人大概也看不懂《努力》。所以,他的谎言不可能被人拆穿。为什么胡适会撒谎呢?因为他要当“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
针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第一人胡适的批评,《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密勒氏评论报》在12月2日没指名地回答了胡适的质疑。编辑承认,把推选人的名与号误作两个人,这种错误在所难免。他说从投票开始,已有三十几张票,因为名与号的混淆,其实是重复投给十二个人。这些重复的票已经被作废了。然而,错误仍然难免。因此,编辑恳请读者务必随时指正。
《密勒氏评论报》都已刊出中国学生票选的统计分析,胡适却执意认为投票活动是代表“寓居中国的美国人和其他英语人士”的倾向。《密勒氏评论报》于是在12月2日发表一篇更为详细的统计分析。这篇文章仍然没指出胡适的名字,但其主旨清楚:胡适错了。该文用统计数据证明票选活动绝对不是洋人的玩意儿,而是由中国人踊跃参与的:
根据我们对最先收到的七百张选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讯息如下:这七百张选票里,只有十二张是外国人投的,至少选票上是这样注明的。剩下来的六百八十八张选票都是中国人或中国学生投的。在这六百八十八张选票里,一半多一点是教师或学生投的,其余的则注明是中国人。
这七百张选票里会有那么多学生与教师参与,是因为票选活动的编辑把选票寄给了一些有名的学校的校长,请他们在高年级班上分发,让教师和学生填上他们心目中的“十二大人物”。另外还有相当大数目寄来的选票,信封上印着的是中国的银行、商行以及政府机构,例如海关、铁路、邮局等等,证明他们都是具有练达的判断力的人。
以城市来说,选票数目最多的自然是上海。北京次之,南京第三,苏州第四,天津第五,开封第六,长沙第七,福州第八,郑州第九,汉口第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票是住在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和日本的中国人寄来的。这七百个投票人里的十二个外国人分别住在福清、杭州、北京、上海、济南、天津、梧州。
《密勒氏评论报》这个“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的选票分中文、英文印在报上,让读者填好以后,剪下寄回。选票上列了十二栏,让人依心想的名次填写这十二个大人物的名字。然后,再由投票者在“投票者为外国人、中国人、中国学生”的项下勾选。从11月11日开始,《密勒氏评论报》每期除了列出被选者及其票数以外,并用显眼的框框列出了前十二名的名单。
胡适初次晋身“十二大人物”的榜单--第十二名--是在10月28日。虽然他在11月4日、11月11日的榜单里滑落到第十三名。然而,从11月18日开始,一直到票选活动结束,胡适都列名十二。
不管胡适在《努力》上发表的文章是否产生了暗示、催票的作用,他顺利地当选为“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的第十二名。从今天的民意调查的角度看去,这个票选活动当然是不够精确的。然而,对胡适来说,他被选上“十二大人物”的价值超于一切。以他当时在中国的声名来说,他已经不需要洋人的加持。然而,这不但对他在中国的声名有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会成为他闯荡西方世界的文化资本。
获选“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是胡适相当踌躇满志的一件事。他在1923年3月12日的一封长信里,就特别提出来告诉韦莲司。他先向韦莲司详细报告了回国几年来辉煌的成绩:回国五年,他发表了五十多万字的文章,主要讨论了文学、哲学、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哲学史大纲》三年内印了八版;诗集卖出了一万五千册,第五版正在付印;《胡适文存》第一集在1921年底出版,一年内就卖了一万套;《努力周报》,胡适昵称为自己的“小宠儿”(little pet son),出版了四十三期,每期的销售量达八千份。胡适说,成功的速度与幅度完全超过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