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6500000046

第46章 试论明宁献王朱权的道教思想(2)

以上相继发生的三件事,头两件是对朱权的重大打击,后一件则是对朱权敲响警钟,告诉他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到处都隐藏着陷阱,继续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会遭灭顶之灾。所以在第三件事出现之后,朱权决心改弦易辙,走韬晦退隐之路,以致逐渐接近道教并信仰道教。《明史·诸王·权传》说:“自是日韬晦,构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终成祖世得无患。”何乔远《名山藏》卷三七说:“自是不敢有求。请覆殿瓴?,用瓦而已,不琉璃。而构精庐一区,莳花艺竹,鼓琴读书其间。用是得终成祖世。”到成祖逝世,仁宗、宣宗在位期间,又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使他信奉道教之心更坚定了。《明史·诸王·权传》说:“仁宗时,法禁稍减(可见成祖时对他的防范禁令很严——引者注),乃上书言南昌非其封国。帝答书曰:‘南昌,叔父受之皇考二十余年,非封国而何?’宣德三年(1428),请乞近郭灌城乡土田。明年,又论宗室不应定品级。帝怒,颇有所诘责,权上书谢过。时年已老,有司多龀以示威重。权日与文学士相往还,托志冲举,自号馰仙。”由上可见,朱权之隐退和信仰道教,是事业遭挫折和明成祖、仁宗、宣宗等朝对他不予信任并严加防范的恶劣环境促成的,他一生走过的是一条由王爷到准道士的曲折之路。他在进入老年后,对自己的一生经历作了这样的概括:“予生于疆宇宴安之日,值幽闲娱老之年,缅思曩昔经涉之务,勃然惩怆,是以心日已灰,志日愈馁矣。于是屏绝尘境,游泳道学,身虽汩于华衮,心已外于!极。但日常飞神玄漠,出入天表,纵神辔,策罡飚,乘白云,谒虚皇,稳岸天巾,振衣霄汉,长啸则海天失色,謦縕则万籁风生,俯视寰壤,渺焉一点青烟,半泓秋水,是时天地在吾腹,宇宙在吾身,造化在吾手,与人不同者矣。”(《神隐》卷上,《藏外道书》第18册)

史载,朱权知识渊博,著作甚多,“所论著及于卜筮、修炼、琴弈诸书”( 《名山藏》卷三七)单是与道教有关的著作就不下二十种,如:《洞天秘典》、《太清玉册》、《神隐》、《净明奥论》、《阴符性命集解》、《道德性命全集》、《救命索》、《命宗大乘五字诀》、《肘后奇方》、《吉星便览》、《肘后神枢》、《内丹节要》、《运化玄枢》、《乾坤生意》、《寿域神方》、《庚辛玉册》、《造化钳槌》、《馰仙斗经》、《洞天清录》、《原始秘书》等(据《明史·艺文志》、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净明朱真人传》等汇集)可惜大部佚失,目前尚能见到的,只有《太清玉册》、《神隐》、《原始秘书》、《肘后经》等几种。现仅能根据这十分有限的几本书来对朱权的道教思想作分析了。

一、道论

朱权出身帝王之家,本人又是藩王,虽信仰道教,其道教思想内容仍与一般道士有别。他对道教之“道”的解释就很特殊。他称道教之道,以天为主,是奉天之道。他说:“道教之来,自太始太素之先,鸿未兆之初,天地溟腷混沌始芽于是时也。……无形无名,杳杳邈邈,毕竟莫知之其名。然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者,何物也?老子始发其妙,包举二仪,乃强立其名曰道。”(《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正统道藏》本)至道生天地以后,“凡帝王所受天命者曰天子,是以子之事天,以天为父。故仲虺之诰有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太甲曰:先王顾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是以受天明命,奄有四海,上以奉天道,下以治人事,又曰上天眷命,又曰奉天承运,是皆奉天也。故其殿曰奉天门,曰奉天承天,未尝不以天言也。是以道之为教,以天为主,故曰奉天之道,名曰道教”(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

从同一思想出发,他把道教的三清尊神,与所谓“上三皇”相比拟,曰:“上三皇”之“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地皇即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地皇是也”,“人皇即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人皇是也”。又把道教的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与所谓“中三皇”相比拟,曰:“中三皇”之“天皇即天宝君也,以元始之玄?化生中三皇之天皇氏也;地皇即灵宝君也,得元始之元?化生中三皇之地皇氏也;人皇即神宝君也,受元始之始?化生中三皇之人皇也”。还将道教所尊始祖黄帝置入所谓“下三皇”中,与伏羲、神农相并列,曰:“下三皇”之“天皇即太昊伏羲氏”,“地皇即神农炎帝氏”,“人皇即黄帝轩辕氏”(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以上说法,表现出朱权根深蒂固的皇权至上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十分勉强地把道教称为奉天之道,又十分勉强地把道教尊神与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捏和在一起,以示神权不能超出皇权,只能臣服于皇权之意。

其次,朱权又具有强烈的尊夏贱夷思想。从此思想出发,又称道教之“道”为“正道”。他说,道教源于黄帝和老子,黄帝、老子之教,“皆中国圣人之道也,故曰正道。所谓正道者何?中国者,居天地之中,得天地之正气,其人形貌正,音声正。其教也,不异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是无翻译假托之辞也;不异服,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所服者黄帝之衣冠,是以有黄冠之称也;不毁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之始也,得其道者,白日上升,飞腾就天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去姓,不忘其亲,不灭其祖……行君臣之礼,臣事上帝,人臣之义也。读圣人之书,行圣人之道,循乎礼义,儒道一礼也。”“反此道者,则不正矣。”(《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

从上述思想出发,他极力反对在中国传行佛教。他说:“逮乎汉明(帝)之时,气运渐衰,天道盈虚消息之理,至此湮没者太半矣,而有西胡夷狄之教入焉。乃以死后祸福之说而惑世愚,以为西胡之国有名极乐者,如能奉吾西胡之教,死后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是中国愚迷之人,甘心背弃上天而从胡教,而又毁灭天道,作书以骂之,但愿生西方为其幸也。……自是风传俗习,变夏为夷,不可复正矣。……自此天地之间,正气消而邪气盛矣,以夏变夷,于此可见也。”(《原始秘书》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力主在排三教座次时,以天帝居中,反对以胡神(按指佛教释迦牟尼)居中。他说:“凡中国帝王君天下者,其中国之人,皆以天帝居中,孔子居左,胡神居右。其辽、金、元三朝为君,皆以胡神居中,各尊其土神为主也。自晋五胡乱华,姚苌、石勒始之,而后无道之世,背弃上天,谄事胡神,皆以胡神居中,而使天帝、孔子坐于其侧,是中国人而自灭中国之道也。君天下者,既为天子,而又自灭天帝,是子之灭父,可乎!(《原始秘书》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二、摄养论

朱权既信道,对道教的养生术也有相当研究,并亲身有所实践,只不过仍有他的特点。

首先,主张不损不耗的保养法。他说:“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如平昔燕居之日,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全精全气全神是也。三者既失,真气耗散,体不坚矣,曷能拟于仙道哉!”(《神隐》卷上)此,他每天夜半时,实行一套养生功法:“每于鸡鸣时,便可起坐床上,拥衾调息,叩齿聚神。良久,神气既定,方行火候搬运数十遍,一遍谓之一周天。便觉浑身和畅,血脉自然流通。当此之时,华池水生,神气满谷,便当大漱咽下,纳入丹田,以补元阳。”强调施行火候搬运,须寻明师口授,“若是常人所传,绝不可信”( 《神隐》卷上)他又提出一套起居保健法:“如在床上搬运了,就吃些平昔补养的药饵。以两手摩擦令热,乃行导引之法。行毕,徐徐下床,方可栉漱。盥漱毕,乃焚香默诵洞章一遍,逍遥步庭,约行百步,待日高三五丈,方可食粥。食毕,以手扪腹,又行二三百步。大忌嗔怒。”“食消后,随其所业。”(《神隐》卷上)

其次,十分重视饮食摄养和收贮。他说:“腹空即须索食,不得忍饥。”食不能太饱,“太饱则损气”。食后须缓行,“勿令气急”。“食饱不得急行。及走,不得大语,远唤人。”“凡肉补人,莫过于乳酪,?牛当多养几头,以供乳酪,胜如食肉。”若吃肉,须选新鲜者,“有气息者,食之则生恶疮”。“隔宿之物不可食,恐防恶虫,皆要计较,则无他患。”“面食虽养人,益气力,胃气弱者多食,烦闷难消。绿豆、紫苏、芝麻,皆能下气,薄荷又能解热,皆可收贮。其余豉酱、瞏藏瓜菜,干肉之属,食所不可缺者,皆须造下,以防一年之用。”(《神隐》卷上)再次,十分重视滋补药物的贮备与服食。他说:“若能善调养者,必当用药以扶之。少壮者,血气方盛,则无虚弱,其中年之下及于老年,其保残喘、扶羸济弱之理,防危备疾之道,不可不知。”其中,滋补药物的食用就很重要,为此,必须广泛采集贮藏,以备使用。他说:“所用药物,尤宜备赡,如益于人者,山药、地黄、枸杞、甘菊、人参、苍术、胡麻、石菖蒲、苁蓉、防风苗、何首乌之类。当收之时,则多收采,治而食之,甚能益元阳、助真气。如采蔓菁作薤,甚妙,如春间采韭,四时采薤,食之可助肾气不衰。”又说:“如琼玉膏、地黄煎,皆能益寿助气生血,每岁至新地黄出时,可造下数十斤煎。鹿解角时,可收下鹿角熬作胶,入于煎中,大能益补养真元。其鹿角霜亦可熬粥,以助神气不耗。其于防御风气疮疾诸般之证者,宜有药草时都采取下,制造停当,以备不时之用。凡人肉血之躯,岂有常无疾者,故药饵不可缺。”(《神隐》卷上)

此外,朱权还炼制外丹,并服食丹药。他曾经服食“九转灵砂”,并批评别人误解它的药性。他说:“九转灵砂,愚人以为火候太热伤人,孰不知有神化妙理在焉。一钱灵砂,加朱砂、琥珀、珍珠、石菖蒲各一钱,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九丸,人参、石菖蒲汤下服之,其药性径至丹田,以固元气,此灵砂之功也。其寿若无百年,必过九九之数,谓阳气不绝,不能死也。予常服之,亦不知其热,而热何至哉!老者必当服,此其常药也。”(《神隐》卷上)

在《仙家服食》一节中,他又记下了“山中煮白石法”、“服食钟乳法”等二十余种药物的制作及服食方法,这些都证明他对道教的炼丹术确是很在行的。

由上可见,在朱权的摄养论中,饮食卫生及药物补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这反映出他作为藩王的富贵本色。

三、隐逸论

朱权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平坦的和一帆风顺的,坎坷曲折是常有的事。他说:“川流之长,江汉之大,泛溢之日几何,无波之日固少。草木之有荣悴也,芬葩之枝,其日苦短,繁实之木,其枝必折。物之美者,不能自全,爵其大者,众怨必至,山峭者崩,泽满者溢,故君子不欲尚也。人生百年,得意日少,失意日多,盖以物理推之,物成者废之始也,事成者败之终也,得之者失之由也,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天地尚不能遗万物之情,况于人乎!”(《神隐》卷上)那么,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呢?他采取了“知命听天”,不作任何抗争的态度。他说:“人常要知止知命,老子所谓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天生万物,各有定分,切不可苛求。任尔用尽心力,便求得来做的成,终不长久。……老夫只是顺命听天,以乐此生足矣。”(《神隐》卷上。)更进一步,他又采取避世退隐的态度。他说:人们“务在知进退之节,可出则出,可隐则隐。果道之可行,则激昂振厉,大鼓宣化,为霈泽,为甘霖,以辅王道;果道之不行,便当抱一张无弦之琴,佩一把倚天长剑,骑一角黄牛,拽一辆破车,载其妻子,向青山深处,白云堆里以为巢穴……做一个老实庄家,以保妻子,以老此生足矣。”(《神隐》卷上。)

他把古代的隐逸者分为三类。谓“藏其天真,高莫窥测者,天隐也;避地山林,洁身全节者,地隐也;身混市朝,心居物外者,名隐也。”(《神隐》卷上。)他说他的退隐与三者皆不同,名为“神隐”:“予之所避,则又不同矣,各有道焉。其所避也,以有患之躯而逃乎不死之域,使吾道与天地长存而不朽。放生于黄屋之中,而心在于白云之外,身列彤庭之上,而志不忘乎紫霞之想。泛然如游云,額然如长风,荡乎其无涯,扩乎其无迹,洋洋焉,??焉,混混沦沦,而与道为一。若是者,身虽不能避地,而心能自洁,谓之神隐。”(《神隐》卷上。)

就是说,身体没有离开王府的黄屋彤庭,仍然过着王爷的富贵生活,只把思想寄托在修学神仙、飞升冲举的希翼之中。这就叫“神隐”,这就是他之区别于其他隐士之处。

据有关资料,朱权在晚年又曾离开王府,过了一段避地隐居的生活。《明史·诸王·权传》说,他在被人告发巫蛊事后,曾“构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这里未说此精庐建在何处,朱权在《神隐》下卷序中,说此精庐建在南昌西山之巅(或许他所造精庐不止一处,此西山巅之精庐,只是晚年所造者)说:“今西山之巅,有庐存焉,可以藏予之老,西江之曲,有田在焉,可以种吾之禾。壁间有琴,可以乐吾之志,床头有书,可以究吾之道,瓮内有酒,可以解吾之忧。能如是汩其名,藏其形,锉其锐,解其纷,使天下嗤嗤莫能识,莫能知,是为逃空虚,洁身于天壤之间。故有志于是书,使后之观者则曰:涵虚子游方之外者也,岂不高哉!”(《神隐》下卷序)在这样的精庐中生活,自然比上面说的身在黄屋彤庭、心怀紫霞之想的隐逸更像隐士一些,但其丰富的物质供应,又非一般隐士所能企及,真有几分俗人眼中的神仙生活了。

同类推荐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百年佛缘:行佛篇

    百年佛缘:行佛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热门推荐
  • 锦绣山河之连心

    锦绣山河之连心

    女主本想装疯卖傻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现实形势显然不允许。
  • 海贼之金刚觉醒

    海贼之金刚觉醒

    一觉醒来的何平,意外来到大海贼时代的海贼王世界,成为一个还未满月的婴儿。这一年,艾斯和路飞还没有出海,黑胡子还在苦逼等待,四皇君临天下,海军如日中天,七武海肆无忌惮。历史的走向从这一刻改变,何平表示,我是要书写新时代的男人!且看何平如何揍天龙人,灭四皇,收七武海,平海军!成就不一样的《海贼王》!本书慢热,请大家耐心阅读。
  • 放弃了你也放弃了世界

    放弃了你也放弃了世界

    为了你,我愿抛下我一切,想与你一起步入婚姻。为了你,我放下我的一切,想与你慢慢变老。为了你,我放弃我的一切,想与你共同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爱无眠

    让爱无眠

    这是一个冒险爱情故事,一群人为了大爱或私情都注定要冒险的故事。她,是外表柔美可爱,身具高超咏春拳功夫的刑警队长。而他,是俊朗帅气、性格温柔的魔术师,扮演传奇蒙面大盗。他们,既是恋人又是敌人,当身份揭穿时,爱情将面临怎样的抉择?一次意外相残、不辞而别后她伤痛地寻找他的身影和谜团的真相,宏大神奇的地下魔宫、荒凉残破的古老寺院迷乱了她的步伐,这一切竟是幕后邪教头目妒忌他们恋情设下的一个又一个嫉恨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0号归来

    0号归来

    现在的NBA球迷一被问到你知道那个NBA球员穿0号球衣,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是维斯布鲁克!可是真正意义上令0号球衣声名远播的球员却不是他!而是被中国球迷们戏称为“大将军”的阿里纳斯!小弟不才,写了一本关于阿里纳斯的篮球小说。希望能和所有的90后NBA球迷们一起缅怀当年那个科比,艾弗森,卡特群雄并起的NBA。缅怀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将军”!
  • 拳霸万古

    拳霸万古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自始至终只想守候自己的爱人亲人和朋友,可是却被逼着走向了逆天之路,管你是各路神仙还是妖魔神佛,伤我亲朋者我必杀之!
  • 异世魔兽领主

    异世魔兽领主

    广阔的亘古大陆,大陆上有强大的兽人,凶残的豺狼,美丽的精灵,狡猾的半兽人,弱小的人类只能在弱肉强食大陆艰难的生存。新书发布需要支持。
  • 帝王的智慧

    帝王的智慧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帝王谋略天下、治理天下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纵横天下、征服天下、法制天下、容纳天下、交际天下。
  • 黄昏时遇你

    黄昏时遇你

    所有人都以为盛桉没了,连温暮也这样认为。七年过去,他却满眼星光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对她百般追求。他彬彬有礼,正人君子,温柔到温暮都觉得自己拯救了银河系。在一起后想拥抱时,他会礼貌地问:“暮暮给我抱一下?”想接吻时,他还会礼貌地征求意见:“让我亲一下我的宝贝?”直到后来,温暮发现他腹上的纹身;看到他的书房贴满了她的画像…原来那个绅士温柔的盛先生,剥开壳是一只大尾巴狼。他偷偷惦记了她七年。有人问:“你不是得了绝症吗?难道是假的?”盛桉说:“是要死了,然后遇到她了。”#1v1温馨治愈甜文,美强励志法语翻译女主×干净温柔痴情画家男主##通篇恋爱,剧情为辅,从头甜到尾#可看完结文《许你韶光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