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先读人 阅人即阅世
读史:体验性阅读与都市脱困
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几乎每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在事业、社交、生活方面不如意。而几乎每个有“不如意感”的人,都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态失衡、经受不起挫折、生活没有希望、对周围的人与事极度失望……
不过,有这样一句谚语,叫做“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那里打开窗”。我们看到,现代都市人正在进行一种群体实践,那就是对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进行体验性的阅读,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很多都市人在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遇到过的问题,古人也曾经遇到过,而且他们想出了很高明的解决办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向古人学习,从历史中求证如何走出“中国人式的困境”呢?
的确,古人也曾经遭遇过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心态渡过难关,让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今人虽然与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环境不同,但是古人在渡过危机、扭转局势的情况下的特殊思维方式,却是值得今人去细细品味的。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思维,才能将古人的智慧融会贯通;而只有了解了古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古人为何会选择那样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历史的人性
既然读史可以获得摆脱都市困境的良方,那么,历史是什么?
厌倦了应试教育的人认为,历史是一长串的年代、人物、事件的名称,是故纸堆里的文化,是和今天距离很远的学术研究对象。
其实不然!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人生历程,是过去的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永远是生动的、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纪年和称号。
一言以蔽之,历史就是古人的人生。历史上最深刻的印记,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物。而历史人物最让后人关注的,不是他们的豪言壮语,也不是他们的赫赫功绩,而是他们作为特定时代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喜怒哀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不可逆转地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经历成为往事,不代表它就此便会失去生命力。相反,后人阅读历史的时候,总能为古人独有的性格、气魄所感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人性的魅力。
人物是历史的核心,人性是历史的神髓。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阅世先读史,读史先读人”。
历史生态与现代社会
为什么人性会穿越时空,令现代人感觉到格外温暖?
因为,古人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的人性来自于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如果古人所处的时代状况与现代有相似之处,我们在阅读史书时,就会从古人的经历中找出与自己近似的遭遇,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
古人所生活的时代,与现代社会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组成的,它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生活背景,但它却是古人的性格之所以散发光辉的根源。
我们将这种时代因素称为“历史生态”。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能够造就曹操和诸葛亮,活力四射的唐代能够诞生唐太宗和李白,阴郁的明清则会走出朱元璋、张居正、康熙、曾国藩。
同样,很多现代人抱怨自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没有下海,也没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炒股,更没有在这个世纪初买房……由此而生的自怨自艾、悔不当初的说法比比皆是。回过头来看,时势造英雄,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时代,就算诸葛亮、曹操重生,恐怕也不能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又何必怨天尤人?
人性之所以永恒,就在于造就它的时代独一无二。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今天的现代人正确认识自己的出发点。事实上,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人的成败,也大抵如此。
读史·阅世·新知
历史应该是生动而充满细节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读那些枯燥的历史数据与假大空的历史赞歌,而是应该从个性鲜明的人物入手,看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无名的白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或者是如何从万众瞩目的事业顶峰滑落到人生谷底的。
充满现实关怀与现代气息的历史,应该是人的历史,这才是历史的精髓,古代文化的经典。而读史,就应从读人开始。古人的诗句说得好:“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只有不断地回味往事、品读古人,才能让自己的见识更加广阔,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
当然,你大可以在获得人生经验的同时,将对历史人物的感觉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其实,那又何尝不是体悟了人生之后,对历史的新知呢?
你可以嘲笑吕不韦的机关算尽、众叛亲离,也可以讥讽刘邦的小肚鸡肠、两面三刀;你可以感慨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无力回天,也可以赞叹曹操的慷慨激昂、豪情万丈;你可以向往唐太宗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也可以认同康熙的事必躬亲、深谋远虑;你还可以批评张居正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读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品评古人,也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这就是我们推出“中国历史人物十讲”丛书的初衷。但愿您能在阅读本书系的同时,增加对人生的体悟,陶冶性情、笑面人生。
皇帝人生的历史定律
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所有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基本都能保持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然而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立了某个“盛世”或者“治世”之后,就会迅速走下坡路,而且从顶峰一直跌到谷底,再没有反弹的机会。
黄炎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古代王朝兴亡的轨迹,“新兴—发展—兴盛—衰亡”这一发展过程也像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宿命,更是封建王朝无法摆脱的绝症。
事实上,这并不只是王朝的定律,也是皇帝的定律。中国古代有多少曾经励精图治的皇帝,在志得意满之后便荒淫无度、刚愎自用,将大好江山毁在自己手中。也有一些幸运者,江山没有毁在他们手上,但或者给王朝留下了后患,比如乾隆,又或者给自己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比如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是少有的一位皇帝。他没有以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可以说,从这些方面来讲,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皇帝的楷模,是古代皇帝的道德标兵。
他结束了隋朝末年以来长达十几年的战乱与经济倒退,让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废止了许多不合理的政治制度,采用了精兵简政的策略,提高了行政效率;他遏制了野心勃勃的突厥南下进犯中原的阴谋,将边疆防线推进到广袤的西域。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大乱之后的大治,史称“贞观之治”。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为世人所称颂的皇帝,也逃不过“黄炎培定律”。在他统治的后期,对大臣不再信任,而是胡乱猜疑,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就推倒了魏徵的墓碑;他面对大臣的苦谏,不为所动,远征高丽惨遭败绩;他对大臣不再坦诚相见,而是用权术考验他们的忠诚,将名将李勣一贬千里;他面对皇子之间的争斗一筹莫展,甚至想要自寻短见……这样的一个唐太宗,与意气风发的贞观天子简直判若两人。
真实与完整的唐太宗
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对唐太宗这个特殊的个体进行分析,我们就能找出“黄炎培定律”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找到破解这一定律的办法。
首先,皇帝也是人,是有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的正常人。一个正常人不能将个人的欲望压抑太久,所以礼贤下士也好,虚心纳谏也好,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否则不是扭曲人性,就是变成形式主义。唐太宗没有让这些变成形式主义,所以他只能放弃。
原因很简单,在他建立起骄人的功业,志得意满之后,作为一个普通人,自然会产生满足感与自大感,而这种情绪又影响了他的接受能力,一切直言进谏听起来都十分刺耳,他大概会觉得那是对自己伟大功绩的贬低与诬蔑。
同时,他又是一个在腥风血雨、峥嵘岁月中走出来的战士。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看惯了生命的凋零,自然会产生一种麻木感。也许,在登基之初,他会有一种天降大任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驱赶着他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但一旦时过境迁,久违的麻木感就会重新降临,让他不再体恤生命,因而发动一次次劳民伤财的战争。
另外,他还是一个对权力有欲望的政治家。他之所以能够励精图治,也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抱负,而他又不是按照传统的皇位继承制度登上皇位的,而是靠一场血腥的政变。于是,这场政变成了他永远放不下的心理负担,篡位的罪名时时压得他喘不过气,他需要证明自己比死去的对手强,但证明了之后呢?他又能做些什么?失去了目标,失去了斗志,他被那沉重的负担吞噬了生命的活力,当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如自己当年一样明争暗斗,也许他会觉得这是一场报应,于是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唐太宗,一个完整的唐太宗。作为普通人、战士、政治家,他的一生显得复杂而矛盾、多彩而悲凉。读懂了唐太宗,也就能读懂被困在“黄炎培定律”中不能自拔的中国王朝和中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