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30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基督教有着近两千年的思想文化积淀,在目前已发展成为信徒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世界宗教。关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探讨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对当代基督教生态神学家及其思想的述评。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生态危机对西方基督教会的挑战,基督教生态神学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神学家魏京信(LWilkinson)、德国新教神学家莫尔特曼(JMoltmann)、美国神学教授库伯(JohnCobb)等,其研究成果也纷纷出现,如莫尔特曼的专著《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生态思想,他从宗教的角度对人类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试图找到维持上帝—人—自然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此外有:EverettJenkinsJr,TheCreation(NorthCarolina,McFarland&Company,Inc,Publishers,2003);PaulaKSampson,DeepChristiantity:Land,liturgyandenvironmentalvirtueethicsinnorthwesternBritishColumbi(California:Berkeley,1999);CeliaDeane-DrummondandBronislawSzerszynski,Re-OderingNature:Theology,SocietyandtheNewGenetics,(NewYork:T&TClarkLtd2003);EdwardRWierenga,TheNatureofGod(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9);AnnePrimavesi,Gaia‘sGift:Earth,OurselvesandGodAfterCopernicu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3),etc。

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探讨可以说才起步,研究还十分薄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多,而且也主要集中在对当代基督教生态神学思想的研究。2003年11月8—9日,首届中国环境哲学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环境危机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环境伦理与中国传统思想”、“宗教与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思想的延伸”、“环境伦理思想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其中不少学者阐述了不同宗教的环境伦理思想。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叶敬德阐述了基督教中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他以弥尔顿《失乐园》中对“伊甸园”的描写为切入点,强调自然的圣洁美。面对人类内心的贪婪和由此导致的生态危机,他认为必须从心灵改变做起,调整人内心与自然的关系,放弃对大自然的主宰,这样才能走出生态危机。为此必须建立“我爱大自然”的信念董安林:《环境哲学的探究与实践——首届全国环境哲学年会侧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7期。近几年来,有关基督教生态思想研究以及对当代基督教生态神学家思想探讨的文章已经出现主要论文有孙雄《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安希孟《地球是谁的?——基督教生态伦理学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5期)《自然生态学与基督教神学》(载何光沪、许志伟编:《对话二: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苏贤贵《基督教与生态伦理》(载何怀宏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袁朝晖《上帝在地球上被玷污了——基督教生态观》、曾繁仁《中国古代道家与西方古代基督教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丁光训主教1990年1月在莫斯科环境与发展全球论坛的讲话《保护上帝的创造》(《英语角》2004年第6期)、黄铭《基督教与环境伦理》(《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李磊《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述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9期)、王伟博与殷有敢《基督教生态伦理论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等。但对《圣经》生态思想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基督教生态伦理是基督教伦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基督教伦理的研究成果较多Forexample,NormanLGeisler,The Chrtstian Ethicof Love(Michigan:Zondervan Corporation,1973);James M Gustafson,The ologyand Ethic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1);Walter CKaiser,Jr,Toward Old Testament Ethics(Michigan:Zondervan PublishingHouse,1983);Keith Ward,EthicsandChristianity(London:Routledge,2002);CordonGraham,Eviland ChristianEthi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AndreJBelanger,SusanFrankParsons,Feminismand Christianethic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6);PaulESigmund,St Thomas Aquinason PoliticsandEthic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88),有关基督教伦理的译介著作,主要有美国查尔斯·L·坎默的《基督教伦理学》、德国卡尔·白舍客(KarlHPeschke)的名著《基督教伦理学》(ChristianEthics)等。后者是当代天主教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系统阐述基督教伦理学体系的一个范本。该书广泛而深入地介绍了基督教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脉络,系统论述了现代欧美伦理学家的新思路和新观点。其中第十二章“对上主所创造世界的照顾与责任”,论及了基督教的生态思想。此外,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的德国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庞大思想体系中宗教社会学理论部分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着重论述了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伦理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新教伦理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尽管其中也不乏过分的或失之于主观臆断的内容,但其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对宗教伦理之社会动力学意义的论述。在人们寻求普世伦理(或“世界伦理”)的讨论中,首先要提到的是瑞士著名天主教神学家、德国图宾根大学天主教神学系教授、普世宗教研究所所长汉斯·昆(Hansküng,亦译为孔汉思)的《世界伦理构想》。在汉斯·昆看来,现代的世界性共同体不需要一种统一的宗教和思想,却需要一些相互关联、有约束力的价值原则、理念和目标,否则世界共同体的生活基础会极其脆弱。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由来自世界各地的6500名宗教界领袖、宗教神学学者参加的芝加哥“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上公开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在我国,关于普世伦理的探讨主要有万俊人的《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了当前伦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三)关于道教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

比较系统的基督教与中国儒、道思想对话早在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就已开始。当时的对话以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为一方,以中国士大夫阶层及中国传统宗教信奉者为另一方,这种对话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互渗,但也导致了二者之间强烈的对抗、排斥。

20世纪以来,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的对话在现代世界新的时代精神及文化氛围中重新展开。一方面,西方基督教学者坚持不断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尤其将基督教分别与表现中国文化两大特色的儒家(儒教)和道家(道教)加以对照、比较。例如,德国传教士尉礼贤和美国传教士赖特烈等人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儒、道思想的灵性剖析,就是基于一种比较与对话的角度。而加拿大学者秦家懿、瑞士神学家孔汉思合著的《中国宗教与基督教》更是这方面广有影响的代表之作,其中涉及中国道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另一方面,中国基督教各派学者与思想家亦对其固有的中国文化传统及精神进行深刻反思,力求弄清其信仰体系与其文化遗产之间的契合之处和异同所在。其代表著作包括王治心的《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谢扶雅的《基督教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思想》和《中国三教的共同本质》,吴雷川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周联华的《基督信仰与中国》,罗光的《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以及张春申的《天人合一》等。

基督教与道家、道教的对话主要集中在对“道”的理解和沟通、基督“拯救”精神与道家“逍遥”精神的对比分析以及先知预言之启示体验与整体洞观之神秘智慧的认知意义探讨等问题。例如,“道”虽一字却深奥莫测,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恒久沉思。基督教思想家通过“道可道,非常道”一语双关的启迪而以希腊文中的logos(语言)和hodos(道路)二词来译解中西文化之“道”,藉此沟通基督教与道家思想的灵性智慧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19页。《圣经》汉译中,“太初有道”和表达“上帝之话”现实作为的“道成肉身”,以及耶稣所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等经文已在一定程度上使基督教意趣与道家灵性境界及其表现的东方神秘智慧不谋而合、融会贯通。“道”所表述的浓厚超然意趣和迷人灵性魅力,曾使谢扶雅感到此乃汉语中对西方精神之“宗教”的最好意译:“道兼涵体用两面,Religion亦具宗旨及方法两面;道可以完全表出个人与宇宙本体之嘘吸关系,同时亦不遗落个人对于社会之活动及适应。”谢扶雅:《宗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此外,也有人用“道”来意解基督教信仰中“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却又让人“看不见、摸不着、识不透”的“上帝”观念。目前,基督教与道家思想的灵性对话已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对于道教、基督教思想各自的研究而言,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比较研究还无前例。一方面道教与基督教的对话本身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值得关注的有何光沪、许志伟主编的《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尽管该书是在哲学几大问题下,由研究儒、释、道、基督教的专家学者论说了各教观点,但这项工作却为进一步实质性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许志伟、赵敦华主编的《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对话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产物。在基督教哲学的价值论部分侧重考察了伦理价值,其中第四章的主题是基督教伦理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卓新平阐述了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对中国伦理重建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恒达对基督教与儒家伦理的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思。此外何光沪、许志伟主编的《对话二:儒释道与基督教》,卓新平主编的《宗教比较与对话》,傅有德、(美)斯图沃德、(美)克拉克主编的《跨宗教对话:中国与西方》,陈建明、何除主编的《基督教与中国伦理道德》等论文集中也有涉及道教、基督教哲学、伦理方面的论文,但大多数论文仍是各自独白,只有少数论文进行了实质性的比较,而且,多是在基督教与儒家文化之间展开的。这方面的专著有姚新中的《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此外还有一些论文比较了基督教伦理道德与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区别和联系主要有朱全红、张苹英《儒家‘仁爱’伦理与基督教‘博爱’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王云萍《道德心理学:儒家与基督教之比较分析》(《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骆振芳《人性论——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的比较》(《天风》2000年第11期)、王俊《试比较基督教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区别、联系》(《天风》2005年第2期)等。近年来,涉及道教与基督教比较的文章有丁常春的《道教与基督教人观之比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赵芃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与道教自然观的对话——“三教”自然观的趋同与融合》《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2004年10月,在四川大学举办了“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此为契机推进了道教与基督教伦理的比较研究走向深入。

另一方面,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面对当今世界性的生态危机而对基督教经典的不同诠释也影响了人们对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研究。在2003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环境哲学大会上,一些学者开始将中国传统环境思想与西方环境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其中,卢文忠先生将道家环境伦理思想与西方深层生态学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在整体观念价值取向和平等思想方面有着深刻的相融相通之处。但目前,尚无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问世,这使本选题不失有创新、开拓之意义。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宗教的本质在于通过在不和谐的世界中创造和谐与和平来找寻一条实现永恒与持续幸福的道路。在此对在中西传统文化中占着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两大宗教文化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好因好缘”、“勇于承担”、“心的味道”、“随喜功德”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守心转境”、“用人之道”、“生命力”、“独木不成林”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主天之路

    主天之路

    当日蚀降临、地狱之门大开之时一个被无尽神秘笼罩的少年,开始一步步走上了主天之路立道创法天地变邀战诸神破乾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理智小姐的咖啡式爱情

    不理智小姐的咖啡式爱情

    六年的感情,他们早已练出默契,那种默契不是你吃吐司时我帮你抹酱;也不是你喝咖啡时我帮你放糖,而是你的冷言冷语只能对上我的不理智;而是即使准备开始另一种生活有时常按你的习惯生活。
  • 狐狸是神偷

    狐狸是神偷

    他说,劳资天下第一!他说,劳资富可敌国!他说,劳资活腻了!他说,嘿嘿!
  • 犹馀辜

    犹馀辜

    乌托邦,九十九世纪最繁华的生化城市,所有人类都梦寐以求的天堂,
  • 就这样火遍全球

    就这样火遍全球

    为什么人家一开局就是富二代?随随便便就继承上百亿,连买菜车都是奥迪A6!为什么人家一开局就是房二代?房产证不是按本算,而是按公斤算!为什么老子一开局就是个凭实力把亿万老爹坑到破产的败家玩意儿?豪车豪宅佳人贴身的好日子一天也没享受过,就要面临资产拍卖,沦落到一无所有…还要背一屁股的债!我要这穿越有何用?苍天呐~你到底还讲不讲理啦…叮…恭喜宿主成功激活系统!……Ps:全新剧情已经上线,节奏快,爽点多!
  • 月寒帝尊

    月寒帝尊

    修炼一途,需破尸河万骨!掌阴阳,镇乾坤,破万道,炼玄灵,握天极,灭九渊!少年葬天地,一枪弑妖神!书友群号码:1045028086
  • 江湖踏歌行

    江湖踏歌行

    这不是一部连续剧。每篇一个人物,时间乱序,互相穿插,互相关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