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但能润喉解渴,还能清神、明目、祛病除疫,有益于人体健康。中国古代对茶有多种称呼,晋朝郭宏农说,早采的称“荼”、晚采的叫“茗”或“?”,此外还叫作“礑【jiǎ】”、“?”、“”。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将“荼”改为茶,成为泛称。约在公元760年~780年间,《茶经》这一专著问世后,中国境内天下皆知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开元中,从山东兖【yǎn】州、临淄、惠明和河北沧州,一直到洛阳、长安,“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封氏闻见录》)。元曲《五壶春》中说,“早上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它已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茶也深深渗透到文化中去,许多古诗中都有吟咏、赞美茶的句子,晋朝杜毓的《?赋》、南朝鲍令晖的《香茗赋》就是吟茶的佳作。也就在唐朝开元年间,中国的茶种、栽培技术和饮用知识开始传到日本、印度、阿拉伯、印尼、斯里兰卡、俄国,再辗转传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人类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日本,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有人甚至借用茶道来统一天下。茶和丝绸一样,成为联结东西方的文化天使,国外有学者评价:“茶……给予人类难以估量的贡献。”
那么,中国制茶始于何时呢?有的学者认为起源于西汉,因为,西汉时对饮茶有许多可靠的记载。西汉王褒的《僮约》中有“煮荼”、“往武都购荼”的文字,可见位于四川成都西南的武都(今彭山县),当时已是茶叶市场了。东方朔《神异记》中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等语,可知当时人已懂得采茶技术。扬雄在《方言》中注解:“蜀西南人,谓荼曰”。当时是如何制成茶的呢?《广雅》中说,今湖北与四川交界一带地方,人们先采摘茶叶,做成茶饼,老的茶叶需加入米汤处理,才能制成茶饼,如欲煮饮,先将茶饼烤成赤色、捣成末,置于瓷器内,加入沸水,再用葱、姜、桔子作配料,这样制成的茶喝了可醒酒,使人不想睡觉。晋朝张载在《登成都楼》中写道:“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孙楚的《出歌》中也有“姜桂荼苑出巴蜀”一句,意思均为制茶、饮茶的风习起自巴蜀而渐及全国。过去一般都以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记载,作为利用茶的依据,认为是起源于巴蜀。史念书在《中国茶业史略》(《农业考古》1983年第二期)中,通过对《括地志》、《荆州记》及《庄子》等古籍中神农传说和古代巴蜀族源的考证指出,巴蜀只是中国茶业的一个最初统一发展中心,茶业起源的地域,不是巴蜀,而是在今湖北西部。国外有的学者认为,茶叶是和丝绸一起,驮在骆驼背上,沿着丝绸之路,一步步走到罗马,传向欧洲大陆的。因此,制茶约起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
然而,《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伐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部落将茶叶作为贡品奉献给武王。《尔雅·释木》中有“礑,苦?”之语,注明“礑”就是茶,《尔雅》写自西周初年,最后成书于汉。据此,有人认为,可能远在3000年前的西周开国以前,古人已经开始制茶了。
还有一种说法,把中国可能开始制茶的时间推得更远。《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经现代植物学家研究,这种野生嘉木就是古老的茶树,它在5000年前已为人类所知,它生长于我国云南南部,以澜沧江流域为最多,当地人将嘉木叶子,即茶叶发酵、储藏几年后煎成汤,这就是有名的云南普洱茶的前身。清《新义录》引《本草》佚文也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的记载。茶主要用作饮料,是在药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或许远在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茶了。
中国制茶究竟起始于何时,追究此谜,将是大家都感兴趣的。
蚕种孕育的大世界
养蚕起源于何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用生命吐出贵比黄金的蚕丝,编织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丝绸之路”打通了各国的防线,共融互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léi】丝和织绸的国家,这点已成定论,但是,关于养蚕的起源,却存在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
流行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论点是“嫘【léi】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前2550年)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公元557-581年)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这种说法在宋元以后开始盛行。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外有关文献在涉及我国养蚕起源问题时,几乎都以基本赞同的态度加以引述。192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到割得很平整的半只蚕茧。这件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有人把这半只蚕茧与“嫘祖始蚕”说互相印证,由此推定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养蚕业的存在。
但是,从50年代起,史学界有不少对“嫘祖始蚕”说提出异议。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这一说法出现较迟。《史记》中虽然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但没有说起“始蚕”,可见汉初这一说法尚未出现。《通鉴外纪》为北宋末年的著作;《路史》是南宋人撰写的。《路史》中提到的《淮南(王)蚕经》一般被认为是伪书。虽然北周把嫘祖尊为先蚕,但在此以前北齐(公元550年-577年)也曾把黄帝作为始蚕之神进行祭祀。同时,一些著名考古学家对西阴村的半只蚕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发现是靠不住的孤证,大概是后世混入的东西,例如,夏鼐提出:“在华山黄土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层中,蚕丝这种质料的东西是不可能保存得那么完好的;而新石器时代又有什么锋利的刃器可以剪割或切割蚕茧,并且使之有‘极平直’的边缘呢?”(《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见《文物》1972年第二期)有人则认为,“嫘祖始蚕”说虽然出自后人的推想,但作为时代化身而言,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已有养蚕业是基本可信的。颇具权威性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陈维稷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就持这种观点。日本学者布目顺郎认为,在雨量极小的黄土高原,蚕茧完全可以保存四五千年以上;他宣称自己用薄的石片和骨片(模拟当时人的生产工具)进行试验,结果切割的蚕茧确实边缘平直。
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长江下游地区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使有关养蚕起源的争论更趋复杂。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织品,经鉴定其绝对年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1963年,江苏吴江梅堰出土了饰有蚕纹的黑陶;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纺织工具组件和饰有蚕纹和编织纹的牙雕小蛊(距今6000多年)。许多学者认为,蚕纹在陶器和牙雕上的出现,表明了当时人类对蚕的认识程度以及蚕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蚕纹和编织纹以及纺织工具的一起出土,说明了蚕丝在纺织中的应用;综合这一系列发现,则证明了东南地区也是养蚕业的一个发祥地,这里开始养蚕的时代甚至早于传说中黄帝嫘祖所代表的时代。但是,也有人认为,浙江地区的古代文化落后于中原,钱山漾下层可能包括不同时代的遗存,甚至可能经过部分的扰乱。为此,当时参加钱山漾考古发掘的同志对发掘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回忆,基本上排除了扰乱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回忆时距发掘时间较长,确定某些细节有困难。又有人认为,钱山漾地区出土的丝织物,使用的不一定是家蚕纤维,也可能是柞【zuò】蚕丝等野生蚕丝。纺织界的有关人员,使用石腊切片和显微投影等方法,对钱山漾出土绢片重新做了鉴定,证实它们确实属于人工养育的家蚕丝。但是,他们又承认,由于出土绢片数量太少,碳化程度严重,分析工作受到一定局限。此外,对于河姆渡等地出土器物上的纹饰究竟是蚕还是其他昆虫的形象,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
香嫩可口的传统食品
豆腐起源之谜
小小的豆腐块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豆腐的发明更加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豆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食品。
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山匣字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日。
这是清人张劭所作的《豆腐》诗。作者在诗中以极大的兴致,淋漓尽致地诵咏了中国传统食品——豆腐。豆腐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它是将干黄豆经水泡、磨碎、煮沸过滤后的豆浆加入钙镁的氯化物或硫酸盐凝固剂而制成的食品。这项发明在生物化学史上是我们祖先人工提炼植物蛋白质的成功典范。长期以来,豆腐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何时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呢?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这个观点在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影响很大,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赞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化学史》中,作者李乔苹专列一节“豆腐之肇始”论证了豆腐始作于刘安。其引用的史料是《天禄识余》所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还有谢绰所著的《拾遗录》中“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有此物,至汉淮南王安始传其术于世。”除此以外,在不少食品烹饪史著作与文章中,刘安始作豆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明朝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见卷二十五)对此,在李时珍之后,明末清初时期的方以智在《物理小常识》一书中说:“朱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力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盖‘本草’言豆腐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者也。”(见卷六)据此,有人指出,朱熹的“这首诗可能被明朝人误解为刘安发明豆腐,造成了后来不可靠的误传。”在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列有“豆腐”专条。该书认为:“豆腐的制作技术始于汉朝(前206—220年)”。这里把豆腐的起源置于400多年的长时间跨度中,并不断言是何人、何时所发明,较之前说,更为委婉、谨慎。
如果说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那么,在当时或后代与之相近的文献中,应有蛛丝马迹可寻,但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及唐末,这900多年中,人们至今尚未发现豆腐和豆腐制品的确实文献。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众所周知,成书于5世纪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一部系统农书。它是“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 hǎ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但书中大量有关食物制作的记载中,并没有涉及豆腐。在其他通常记载食物较多的有关农家、饮食烹调、医家、本草医方、杂家等书中,以及丰富的唐代诗文中,豆腐始终没有踪影。难道是人们漏记了?这在情理上也说不通。所以,袁翰青、曹元宇等人均否定了豆腐始作于汉初刘安之说。
但仍有人以新的论据支持了豆腐起源于汉代说。认为我国古代食豆历史悠久,而且早就有了石磨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加上刘安的方士懂得炼丹术(化学),在汉代发明豆腐是理所当然的。或曰:刘安讲求黄老之术,陪伴他修炼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而研制出了豆腐,并把它献与刘安享用,于是,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刘安的名下了。此外,持论者还指出,在1959年至1960年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有豆腐作坊的石刻,图像上有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的情景。(见周光武《中国烹饪史简编》)此图像的内涵是否确实,还待考证。
二、五代时发明。从目前的豆腐史料来看,除了五代时期谢绰的《拾遗录》外,陶谷的《清异录》披露了豆腐的明文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因此,曹元宇认为,在10世纪左右,豆腐在华中一带已是日常的食品,它的创制年代虽然还要更早一些,但不会太早,因为到唐末以前的豆腐资料尚未见到。他推测:“可能是农民和乡村医师。创制豆浆的想是农民,但他们手中无凝集剂,而医师有之。我又推想,可能是医师想改变‘白虎汤’,以豆浆来代替‘白虎汤’中的粳米而偶然发见凝集作用,因而发明了豆腐。”(《豆腐制造源流考》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四期)袁翰青也认为,豆腐的起源无法证明其早到唐朝,很可能是在五代的时候,即9世纪或10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
此外,《事物原会》一书曾说过“孔子不食”豆腐一事,言下之意,豆腐在春秋时期就已产生了,但《论语》等记载孔子的古籍中均未言及此物。所以,此说殊不可信。
总之,中国豆腐起源于何时?对于五代已有豆腐一说基本上已能肯定,而汉代起源说还有待继续辨析后得出结论。至于豆腐是由哪个人发明创造的,看来是难以说清楚的,权且把它作为一个谜存疑于食品史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