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有好几个山洞,其中最大的一个,当地人给它取名为“冷暖洞”。山洞里到处是由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钟乳石演变成的石柱、石笋、石帘和石鼓。洞中的面积很大,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在大自然中有这样的山洞不奇怪,山洞里有这么多的钟乳石也不奇怪,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洞口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冷暖交界线。站在冷的一边,让人感到冷风嗖嗖,寒气逼人。站在另一边,马上就有春风拂面来的感觉。左右两边相隔不过是一条线,但温度却相差10度有余。是什么原因使距离咫尺的土地上居然有这么大的温差?有人认为,洞中温度低是正常的,而温度高的一边可能是在它的下面有温泉,使上面的土地受热散发热量。但是根据渗透原理,长年累月地挨着温度较高的地方,不可能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种解释使人对它的可信性产生了怀疑。还有人对洞口的结构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由于洞口的构造比较奇特,冷热空气在洞口相交、混杂,构成了一道空气屏障,故此产生了这种奇怪的现象。目前,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说是在地上,一个说是在地下,但是这两种解释都缺少足够的说服力。看来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神农架地区最神秘和最吸引人的还要说是关于“熊山”和“人熊”的传说。熊山的传说,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书《山海经》上说自很久以前熊山上有许多不同的熊。然而熊山在什么地方,却是近年来大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1986年,有关专家指出,熊山可能就是神农架地区。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不仅神农架在地图上看像一只站立的熊,而且它的山林深处到处都有熊的踪迹。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神农架地区有大约七种熊。如果按熊的毛色和外形区分,大致可分为狗熊、马熊、棕熊、白熊、猪熊、花熊和人熊。其中最有争议的是花熊,最神秘的是人熊。
有人认为花熊就是大熊猫,也有人认为花熊可能是狗熊和白熊的后代。关于人熊,人们的说法就更多了。有人说它是野人,不是熊,也有人说它是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之外另外的一个人种。这种说法比较大胆,但也能比较容易地解释人熊的直立行走,人熊用手抓拿东西,人熊长着一张酷似人的脸的这种现象。那么它到底是人还是熊?目前还无从知道,因为我们还从来没有捉到一只活着的人熊。它究竟是什么,人们只能靠猜测,我们期待着谜底揭开的那一天。
神农架真的是古书中记载的那个“熊山”吗?专家们也仅仅说是可能,我们期待熊山之谜能早日解开。
你相信土地能发出耀眼的强光吗?这是事实。在神农架地区有一座戴家山,每逢2月和8月晴天的中午,这里的一块土地就会发出耀眼的强光。这是一束像手电筒发出的聚束光,光线的长度可达200多米,比太阳光还强烈,每次出现大约两三分钟,然后自然消失。当地的农民曾沿着光线出现的土地往下挖,在离地面大约有一米左右发现了一堆像鸡蛋,但又比鸡蛋大很多的土蛋。光线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吗?这堆土蛋里面难道有秘密?人们抱着这种想法砸开了一个土蛋,结果却大失所望,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有的只是一堆土。土不会发光,更不要说是强烈的光,土也不会反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强烈的光是从何而来?光线的长度是不是也隐藏着极大的秘密?有人推测说这些土蛋不是地球上的产物,或许它里面含有人类所不知道的元素。但是这种推测使人怀疑,不是地球的东西是如何来到地球上的?连人类都能轻易地砸开它,可见它并不是很坚硬,它如何进入大气层,钻入地下的?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也许它们就是一堆在偶然的机会里形成的普通的土蛋,也未可知。就当人们打算放弃对土蛋的研究时,那个被挖开有一米多深的土坑,在第二天神秘地被填平了。当人们按着记忆中的位置再一次向下挖时,土蛋不见了。
现在的2月和8月的晴天偶尔也可以看到那束强光,只不过再也挖不到那堆土蛋了。可以肯定的是它还在这片土地里,但它究竟在什么位置?它是怎样移动的?最重要的是强光是如何产生的?难道它的主人真的是外星人吗?我们期待着答案。
神农架不仅在陆地上有不可思议的现象,而且在水中也有难以解释的问题。
在石头屋村的附近,有一个深水潭。潭中有三只怪兽,它们的表皮呈灰白色,长相与蟾蜍相近,体积却是蟾蜍的几十倍。它有两只圆眼睛,嘴巴极大,发达的前肢上有五个粗长的手指,指与指之间用蹼连接,在指尖还隐藏着锋利的爪,这有些像鳄鱼。它们常常上半身露出水面,下半身浸在深水中,所以,人们至今也不知它的下面是什么样,有没有尾巴?这种怪兽似乎有冬眠的习惯,冬季从来都看不见它,而春夏秋季,它们常常伸出前肢,在水面上捕捉食物。
这种水中怪物到底是什么,它是鱼,还是怪,就连生物专家都不敢妄下断言。这种怪物的身上有毛、有蹼、有爪,显然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尚不知道的一种动物。也有人企图捉住它,但都没有成功,甚至在原地失去了它的踪迹。
有的专家指出,大约7亿年前,神农架地层开始从海洋中崛起,几经沉浮,最后形成今天的陆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古生物的后代有条件在这里存活。但值得研究的问题是,这种怪兽是哪一种古生物的后裔?是什么为它们提供生存下来的条件?看来,神农架又给人类留下一个难题。
在神农架梦幻般的许多自然奥秘中,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随着探险的深入和人类的努力追寻,我想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香港”来历之谜
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响遍大江南北,“香江”两岸,使人不仅想起香港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和兴奋,这是国人洗刷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荣时刻,是开端,也是征兆,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人心所向。“香港”的来历要从“香江”说起……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它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深水港是我国优良海港之一。1842年英殖民者侵占本岛,1860年又侵占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嘴一带,1898年又强行租借了九龙半岛尖沙嘴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诸岛,以上合称:“港九”,通称“香港”,共计约1030平方公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万民同庆。
关于香港名称由来还是从香港之别名“香江”说起。
据说早年在香港岛东南部的石排湾,有一条岛上最大的溪涧,流注入海,岛上居民和过往船只常在此汲水,因其水质清甜甘香,遐迩闻名,故有“香江”之美称。由是,香江流注入海的港口也就成为“香港”了。至今人们仍乐于称香港为香江,如“香江八景”、“香江夜话”之类,正如人们喜欢将广州称之为“羊城”、成都之为“蓉城”一样,似乎更有点诗情画意呢。
另有一说却是与海盗有关: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香姑的女海盗,武艺高强,貌美如花,占据本岛,落草为生。因此,该岛便名为香姑岛,简称为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这大概是从刘香的故事演变而来的。据《新安县志》等史籍所载,明末崇祯六年至八年(公元1633-1635年),有一股势力颇大的海盗以香港岛一带为基地,贼船竟有200余艘之多,四处劫掠,并曾先后攻入南头、新会、江门等地,其盗魁就是刘香。后经数年围剿,才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所镇压。曾任教于香港大学的我国已故知名学者许地山先生在其所著《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见《广东文物》中册,1940年版)中,就为此做过考证,但他认为香港因香姑而得名,“有点靠不住”。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神奇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红香炉从海上漂流到海边天后庙前,当地居民以为这是天后显圣,便把它供在庙里,因而把这个地方称为“红香炉港”,简称“香港”,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不过,每年的天后诞辰至今仍是香港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对于渔民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认为天后是渔民的守护神,因此,天后庙前常年香火不绝,尤以大庙湾佛堂门的一间为著。目前,全港的天后庙不下24间,据说信众多达25万,影响可谓不小。另据史籍记载,在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就曾派兵在这一带驻守,设立“红香炉汛”,这倒是事实。
不过,“香港”一名的由来,目前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莞香”说。
“莞【?弈uǎn】香”就是广东省东莞【?弈uǎn】县所产的一种香料(自唐肃宗至德二年至明神宗万历元年,香港地区隶属于广州东莞县)。从植物学的分类而言,此“香”属瑞香科植物,即所谓“土沉香”,学名Aquilaria Sinensislouro·Gil?弈。古称蜜香树,常绿乔木,产于我国南部,历史上广东东莞、香山、德庆、海南岛等地均有分布。至于始于何年,目前似难定论。不过,据有人估计,香港地区的种香制香业大致在唐、宋时期,似已有之。唐刘恂【xuń】《岭表录异》卷中,虽未言及东莞,但对其时广东南路已多植香木则已有记述。至明清之际,东莞之香业更是盛极一时,量多质优,远销江浙,饮誉全国,故有“莞香”之称,不少人还以“香”起家呢。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公元1630-1696年)在其所著《广东新语》卷二十六“香语·莞香”条中,对其时东莞之香业有过精彩的记述:“莞香度岭而北,虽至劣亦有馥芬,以霜雪之气沾焉故也。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苏松一带,每岁中秋夕,以黄熟彻旦焚烧,号为薰月,莞香之积阊【chān?弈】门者,一夕而尽,故莞人多以香起家。”
循着莞香的余韵探求“香港”之得名,倒是不少读者所关心的。据有的史家研究,当年的莞香贸易,已颇具规模,其产品多数先运至九龙尖沙嘴,用船渡海而集中于港岛东南部的石排湾,然后换载大眼鸡船运往广州,再度岭而北,远销江浙一带。因此,尖沙嘴古时也称“香头”,而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港口附近的村庄也就称为“香港村”了,只是清初以后,历经战乱、迁界,老树被毁,新苗不继,一度颇负盛名的东莞种香制香业才渐渐地成了历史的陈迹。至于以“香港”一名来称呼全岛的,那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现在,广义上的“香港”,更是指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了。
“香港”名称由来之说不下十种,主要有以上几种说法,让我们去探求更加准确合理的解释吧!
宝岛大陆心连心
台湾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台湾四面环海,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文化深厚,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温泉、溪流、瀑布、日月潭都是游玩的好去处。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东汉称夷州,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番。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台湾”这一名称由何而来?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学术界仍持不同看法。
有人说“台湾”是古代神话传说“岱屿”和“员峤【qiáo】”首字联名“岱员”转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还有人说“台湾”原作“埋冤”,后因其词不祥才改称为“台湾”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zhé】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其后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
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台湾”来源于陈第所著《东番记》中的“大员”,周婴《远游编》中的“台员”。“台湾”则由“大员”、“台员”等或因语音相同转译,或以当地部落名称谓转化而来的。《辞海》大员条:“本为当地平埔族社名,闽南人用闽南语言汉译为大员,一作大圆,又作大湾,至明末崇祯年间始写作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