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奇松。黄山松的祖先是油松,靠着风和鸟类等媒介来到黄山,日久天长,变异为苍郁挺拔的黄山松。黄山历来就有“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说:著名于世的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黑虎松、卧龙松、横盘松、探海松等,都各呈雄姿,给美丽的黄山增添了万般秀色。
四绝:温泉。黄山的温泉终年喷涌。人云:“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这指的是朱砂温泉。传说,朱砂泉与紫云峰、朱砂峰相通,蕴藏于朱砂峰下,水色时赤时清,每小时平均有48吨出水量,水温常保持在42℃,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富有较高的药学价值。
但是,千百年来谁捷足最先登黄山之巅,获此殊荣当属谁?成了千古之谜。
黄山最高峰是莲花峰,这是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间,两登黄山的一大发现。这位明代的旅行家纠正了自秦以来历代人以天都峰为黄山之巅的错误看法。现代的测量也证明了徐霞客目测之准确,莲花峰海拔1860米,而天都峰仅海拔1800米。由于徐霞客黄山之巅之发现,前人以为徐霞客为捷足黄山之巅之先河,其实,早于徐霞客登黄山前的350年,已有人登上莲花峰顶。这就是宋人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复一等三人。
宋咸淳四年(1268年)10月14日,吴龙翰偕鲍云龙、宋复一,在“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蒸萏金芙蓉”(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之诗意的召感下,身带干粮,涉足丹崖,攀石登顶,历时三天,终于登上黄山最高峰。据吴龙翰的《黄山纪游》中记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古梅淡玄,鲁斋通史,足奄歌游仙、招隐之章。少焉,吹铁笛、赋新诗,飘然有遗世独立之兴。”吴龙翰等三人行走于没足草棘之间,攀岩缝,过危岩,在“三天子都”之巅吹乐赋诗,以示庆贺。
另据长期身处黄山,“一生沉酣黄海莽浪中”,和“黄山烟霞协趣,结侣非一朝”的潘之恒(1556—约1621年)精心编纂的、最早的全面系统介绍黄山的专著《黄海》一书中的“纪游”部分,主要收录了宋、元、明人游黄山后写下的游记。其中,吴龙翰的《游黄山记》是现存于世最早的一篇。故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复一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登上黄山之巅者。明代著名文人李维桢在《寡刻〈黄海〉序》中说:“友人潘景升(即潘之恒),因其乡黄山,作《黄海》。搜集黄帝事略尽矣。可以博古,可以穷理,可以反径,可以解惑。”故若有比吴龙翰更早的资料,潘之恒不会不加以嵬【wéi】集,所以,吴龙翰等三人当是捷足黄山之巅之第一人矣。
在宋之前为何有关黄山之游记文字少得可怜?这其中与黄山之传说有关。在秦代之前,黄山被前人称为“三天子都”。天都、莲花、光明顶三座主峰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仙都。特别是莲花峰常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在崇尚神仙之古代,人们为敬仙而远之,故而不敢冒犯“天都”,也许是不涉足或者不记述登山之巅的原因之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既然“登黄山天下无山”,“黄山险处,乃黄山奇处。险不及,奇亦不及;险至不可思议,奇亦不可思议。”有如此迷人之魅力,古人一定在吴龙翰等人之前捷足过“天子之都”,以一睹黄山之巅而后快。只是,历史已将这些捷足的古人们遗忘,而让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复一这三位独居鳌头,获此捷足黄山之巅第一人的殊荣。欲要解开谁是真正捷足黄山之巅第一人的千古之谜,单靠文字记载已无济于事。只有那开天劈地即屹立于黄海的奇峰危岩、扎根于罅【xià】缝的怪松,也许目睹过,登上黄山最高峰的第一位古人。
谁人妙手夺天功
龙游石窟之谜
龙游石窟的发现,引起了我国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的兴趣。江浙一带是我国历史上开化很早的地区,但龙游石窟却在任何历史典籍中都没有记载。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神秘与困惑。于是,这些石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而建造的,就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992年6月9日,浙江省龙游县石岩背村的几位村民将一个地下洞窟的水抽干时,发现这竟是一处庞大的地下工程。到1998年,在有识之士的一再呼吁下,人们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掘,才发现这是一处规模极其宏大的地下石窟群。这就是后来被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浙江龙游地下石窟”。
经考古人员勘测初步确定,这片地下石窟群共有石窟近80座,占地约160万立方米。由于石窟内积水,经过水下超声波探测,确认其中最大的石窟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江浙一带是中国历史上开化很早的地区,但龙游石窟却在任何历史典籍中都没有记载。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神秘与困惑。于是,这些石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而建造的,就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已经发掘出的5座石窟来看,石窟里洞身宽敞,洞高约30多米,四周的洞顶是45°斜坡,由4根粗壮的石柱支撑着。最粗的一根石柱要5个人张手才能合抱。洞内四壁从上到下笔直而平整,洞顶从东墙到西墙切割得非常精确,凿痕线条清晰,匀称细密。整个洞窟总体建造工艺极其复杂。如同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精密加工的机械制造的产品。洞内没有任何文字,却在洞壁上发现了一些极为奇特的符号和图腾,如石刻的鸟和马的图像等。有人认为这些图是古越人的图腾,因此这些石窟似乎是古越人所造。有人却认为那些奇特符号是甲骨文之前的象形文字,据此判断石窟是比文字出现晚早的史前时代的产物。
看着这些几千年前所造而又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巨型工程,即使拥有现代化机械的工程师、建筑师和设计师们景仰不已,人们不禁想问: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凿者是怎样解决如此庞大工程的设计、勘探、测量、乃至施工中的照明、废料运输和地下排水这些在现代人看来也难度极大的问题?他们是使用什么工具或设备,像切割蛋糕一样轻易又如此精密地切割石窟的洞顶和洞壁的?另外,有人注意到在洞门一侧靠近洞壁处有一个20多平米的水坑,这是洞内惟一存水的地方,而石窟的地面和四壁竟然没有任何潮湿和渗水的痕迹,真是神奇。现在水坑里装有水泵,水面升到一定高度,水泵会自动开启,把水排到洞外。但是,这是现代人的设计,古代石窟的建设者们又是如何把石窟里的水排出洞外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说到龙游石窟的成因,更是有着种种猜测和假说,有人说是“采石场”,有人说是“帝侯墓穴群”,有人说是“官方战备仓库”,也有人说是“道家福地”、“古代宫殿”、“军事基地”、“巨石文化”,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绝无仅有的古希腊神庙”,还有人认为是“非常人进行的非常工程”,“非常战争来临之前的秘密工程”等等。尽管科学家们使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并正在继续对其进行科学的发掘,千方百计搜索一切特殊的信息和符号,试图破译石窟的成因,但至今仍是迷雾重重,找不出有关龙游石窟的任何记载和线索。龙游石窟,尽管它以清晰透彻的面容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却还是如坠团团云雾之中。
刚柔兼具的吴越大地
太湖是怎样形成的
太湖以秀丽的风景和浩渺壮阔的气派饮誉中外。太湖以丰富的资源孕育了独特的文化,这里也正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太湖的许多古迹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紧紧相连。
在中国辽阔坦荡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上,镶嵌着一个形如佛手的巨大湖泊,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太湖。太湖地跨苏、浙两省,古称震泽、具区、笠泽等,是一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泊长68.5公里,平均宽33.5公里,平均水深2.1米,最大水深仅3.33米,蓄水量为51.5亿立方米,总面积2425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人们在讴歌太湖美的同时,也在探究着她那迷人的成因。
目前,关于太湖的成因享有多种形成之说,为中外学者所共同关注和探究的课题。早在20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海登施丹就著文(见《Geolo?弈y of Yan?弈tze Estuary below Wuhu》与《Reporton the Yan?弈tze Estuary》),认为是大江淤积之故。他们指出在5000年前,江阴为海岸,江阴以东,如?【?弈āo】以南、海宁以北,即包括太湖地区在内都是长江淤积的范围,这是最初对太湖的成因所作的理论上的描述。
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对太湖的形成有了较成熟和系统的看法。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见《大江下流之地文》)与汪湖桢(见《太湖构成与退化》)等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泻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泻湖论在以后又不断被充实新的内容。德人费师孟在1941年提出经太仓、嘉定外冈、上海县马桥、金山漕径,直至杭州湾中的王盘山附近,为一沙嘴组成的冈身,是公元一到三世纪的海岸线。以后经对位于冈身的马桥文化遗址下的贝壳碎屑进行C14测定,基本上公认冈身是6000年前的古海岸线。华东师范大学海口地理研究所的陈吉余教授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泻湖论。泻湖论主要依据太湖平原存在着海相沉积来推断,认为因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在下游堆积,使当时的长江三角洲不断向大海伸展,从而形成了沙嘴。以后这沙嘴又逐渐环绕着古太湖的东北岸延伸并转向东南,与钱塘江北岸的沙嘴相接,这就将古太湖围成为一个泻湖。后来又因为泥沙的不断淤积,这个泻湖渐成与海洋完全隔离的大小湖泊,太湖则是这些分散杂陈的湖群的主体,又经以后的不断淡化而成为今日的太湖。这一观点,曾为大多数地理学者和海岸地貌工作者所接受,并在出版的有关专著及许多地理教科书中,都承袭泻湖成因的传统说法。
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不断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太湖的成因是沿着:“三江(指吴淞江、东江和娄【lóu】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的,其形成的时间应当在全新世中期长江南岸沙嘴堆积发育之后,原来由孟河口(今江苏武进县境内)入江的荆溪(古名濑水),因孟河口逐渐淤塞而改道东流,与苕溪汇集于太湖洼地,遂积水形成淡水湖泊,即否定了泻湖成因论。特别是根据不久在太湖三山岛(指大山、行山和小姑山)上所挖掘出来的旧石器遗址,认为更进一步证实了东、北、南三面为沙冈和沙嘴所包围的太湖平原是一块古陆而决不是海湾泻湖。
此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的陈月秋还提出了太湖系构造湖演变而成的说法(见《地理学报》1986年第一期:《太湖成因的新认识》)。他又提出由于强烈的燕山活动,奠定了太湖地区的地质基础,以后在新构造运动的继续影响下,太湖断陷盆地作西高东低的倾斜式下沉,湖区的边框形态基本上接近今日太湖的面貌,后来随着河道比降的变化,使三江壅塞改道,湖水泛滥,以至在低洼地普遍发育了陆相沼泽层。
不久前,南京地理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又提出新看法,认为太湖是由于长江南移的地势较低的冲积黄土平原上形成的(见《文汇报》1987年2月10日),他们根据可以测量湖底以下40米的地层剖面仪测定,发现太湖大部分湖底是一大片坚硬的深达5至6米的黄土层。同时,在东太湖水域底下,还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稻谷、瓦片及绢片、丝绒和竹器、纺轮等杂物。从而证实了太湖在此时居住着人类,后来由于长江南移,造成内涝外灌(包括长江的支流水),排泄不畅,才在本来地势就低的冲积黄土平原上,逐渐形成太湖。
可见,目前对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均有助于推动人们作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由于古太湖的成因涉及到历史、地理、地貌、考古和文献学等许多学科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在各学科之间的纵深研究以及横向之间的联系。随着不断深入探究,人们最终一定能揭开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
“中国的百慕大”
黑竹沟之谜
这里古木参天,箭竹丛生,一道清泉奔泻而出。这里发生的一桩奇事令人大惑不解……
在四川盆地西南的小凉山北坡有个叫黑竹沟的地方,人们称之为“魔沟”、“中国的百慕大”。
这里古木参天,箭竹丛生,一道清泉奔泻而出。传说,在沟前一个叫关门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摩朗吐出阵阵毒雾,把闯进峡谷的人畜卷走。传说不足为凭,而实际发生的一桩桩奇事却令人大惑不解。
1955年6月,解放军测绘兵某部的两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神秘地失踪了。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一无所获。
197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宿营于关门石附近。身强力壮的高个子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主动承担了闯关门石的任务。第二天,他俩背起测绘包,一人捏着两个馒头便朝关门石内走去。可是到深夜,依然久久不见他俩回归的踪影。从次日开始,寻找失踪者的队伍逐渐扩大。川南林业局与邻近的峨边县联合组成的百余人的寻找失踪者的队伍也赶来了。人们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两张包馒头用过的纸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9年后的1986年7月,川南林业局和峨边县再次联合组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队进入黑竹沟。因有前车之鉴,调查队做了充分的物资和精神准备,除必需品之外还装备了武器和通信联络设备。由于森林面积大,调查队入沟后仍然只好分组定点作业。副队长任怀带领的小组一行7人,一直推进到关门石前约两公里处。这次,他们请来了两名彝族猎手做向导。
当关门石出现在眼前时,两位猎手不想再往前走。大家好说歹说,队员郭盛富自告奋勇打头阵,他俩才勉强继续前行。及至峡口,他俩便死活不肯再跨前一步。副队长任怀不忍心再勉强他们。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好容易才达成一个折中的协议:先将他俩带来的两只猎犬放进沟去试探试探。第一只灵活得像猴一样的猎犬,一纵身就消失在峡谷深处。
可半小时过去了,猎犬杳如黄鹤。第二只黑毛犬前往寻找伙伴,结果也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峡谷中。两位彝族同胞急了,不得不违背沟中不能“打啊啊”(高声吆喝)的祖训,大声呼唤他们的爱犬。顿时,遮天盖地的茫茫大雾不知从何处神话般地涌出,9个人尽管近在咫尺,彼此却根本无法看见。
惊异和恐惧使他们冷汗淋漓,大气不敢出。副队长任怀只好一再传话:“切勿乱走!”大约五六分钟过后,浓雾又奇迹般消退了。玉宇澄清,依然古木参天,箭竹婆娑。队员们如同做了一场噩梦。面对可怕的险象,为确保安全,队员们只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