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晋国正在忙晋文公国葬。但为了保持晋国的霸业,重臣先轸等人仍然主张对晋国采取强硬态度,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与秦国的战争不可避免成为了晋国的普遍看法。当滑国别灭的消息传到绛城的时候,晋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晋襄公终于下达了截击秦军的命令。晋国选择的截击地点果然是崤山的山谷。晋襄公命令全军将丧服染成黑色,开进崤山埋伏起来。梁弘统帅戎族军队作为左翼,莱驹率领右军。崤山谷地两侧的高地上满地伏军,只等秦军到来。秦军因为晋军的时候一路畅通因而返回途中疏于防范,再加上满载灭滑的战利品,行军速度很慢。4月13日,秦军队列完全进入晋军的设伏地段。等待多日的晋军突然发起猛攻,神兵天降般扑向秦军。巨石、弓箭和惨叫声迅速充斥了山谷。秦军几乎没有反应过来就全军覆没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乞丙三人见败局已定,躲在巨石后头,束手待擒。晋襄公在短短几小时中就取得了被后世称为“崤之战”的这场战斗的全胜。
二
每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总会遭遇失败或者挫折。短暂失利只是成长的经历,关键是看到如何看待和弥补它。
晋襄公的母亲文嬴是秦国人。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乞丙三个秦将被俘虏到晋国时,文嬴说服晋襄公将三人释放。当天朝会,先轸愤怒地质问如此纵敌行为。晋襄公猛然醒悟,立刻派阳处父带领人马追杀孟明视三人。阳处父一直追到黄河边上,孟明视三人这时候已经登上渡船,划到了河心。阳处父忙将驾驶的兵车的左边的骏马解下来,在岸边大喊:“三位将军留步,国君赠与骏马作为坐骑,特地叫我赶来相送,请你们收下!”孟明视绵里藏针地说:“感谢晋君仁慈恩惠,不敢再收受礼物。我们有幸保全性命,三年以后再来报答晋君的恩赐。”这最后一句话简直就是下了一道战书。
秦穆公穿着素服,用隆重的仪式亲自到郊外迎接孟明视三人。三人请罪。秦穆公公开检讨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才使你们三位遭受侮辱,错在我。我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秦穆公不仅恢复了三人的官职,还更加信任地将军队大权托付给他们。孟明视等人摩拳擦掌,一心复仇。
三
在战败的第二年(公元前626年),秦国大军就向晋军复仇了。
秦军是气势汹汹而来,但战果并不好。秦军抢先突入晋国领土,在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遭遇到了晋军的顽强抵抗。在战斗中,晋军的冲锋打乱秦军阵势。秦军再次失败。秦穆公并不气馁,继续整顿军队在公元前624年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晋军渡过黄河以后,秦穆公下令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有人担心:“我们万一再失败了,到时候怎么回去啊?”孟明视郑重地说:“如果再失败了,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再回国去啊?”秦军以敢死必胜的决心,一连夺得王官和郊等晋国城池。晋军采取了避其锋芒,坚壁清野的对策。任凭秦军怎么挑战,晋军就是不出战。秦军纵横晋国领土,但一直没有找到决战的机会。秦穆公表面上获得了不大不小的胜利,实际上并没有触及晋国强大的实力。这也表明晋国依然阻挡着秦国东出争霸的道路。
30多年来开辟东进道路的努力,近年来连续败于晋文公父子的惨痛事实都促使秦穆公在战场上开始反省自己的战略。寻找不到晋军主力后,秦穆公干脆率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达南岸的崤山。三年前丧身于崤山的秦军将士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收殓埋葬,已经变为累累白骨,情景凄凉。有些白骨缝隙中已经长出了茂密的草木,不知道是白骨掩映在草木之间还是草木生长在枯骨之间。新来的秦军将士们面对此情此景,无不悲伤落泪。面对惨痛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秦穆公终于明白:秦国尚不具备争霸中原的实力。理想是美好的,但国家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痛定思痛,秦穆公下令在崤山战场上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标记,全军肃立默哀。之后,秦国大军悲伤地踏上了回国之途。
四
地缘环境、外交格局塑造着一个国家的前途。
秦国占据的关中地区决定了它是一个西方大国,既限制了它的发展,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首先,关中地区虽然在国际格局上地处西方,但气候温润,少有天灾,农业经济发达,“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秦人有重农的传统,关中有稳定的农业收成。其次,关中地区地理虽然相对封闭,但地势较高,攻守自如。关中对外的主要通道函谷道和武关道都是易守难攻的关隘。东进的道路上,山麓、丘陵与河谷广泛覆盖着黄土,受黄河、伊河、洛河、汝河、颍河的切割,只有一条三门峡峡谷可以通行。崤山就在这里,悬崖高耸,上下相对高度有300到500米。这样的地缘环境既是劣势,又是秦国发展的优势,虽然东进困难,却也易守难攻。在西方,如果秦国要巩固自守,没有人会成为他的敌手。秦穆公要回归的外交定位就是做一个西方霸主。
秦国要称霸西方,主要是要解决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在现在的陕甘宁一带,春秋时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自陇以西有绵诸、组戎、翟、貌之戎,歧、梁山、径、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函”。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秦国的人口比例中,只有贵族和少数百姓是华夏族血统,多数人口都是少数民族血统。秦国的崛起过程就是与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斗争融和的过程。早先,少数民族常常突袭秦国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干扰了秦国正常的国家发展。最先被封为大夫的秦仲就是被西戎杀死的;秦庄公的长子世父还为酉戎俘虏;世父的弟弟秦襄公将妹妹缪赢嫁给了丰地的西戎王为妻。秦穆公先前的东进政策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取得了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与强大的晋国形成了势力均衡。这就使得秦国能够腾出手来经营西方。秦穆公调整发展战略后,采取了先强后弱,次第征服的谨慎战术。
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在今甘肃天水的绵诸、在今甘肃宁县的义渠和在今陕西大荔的大荔。这些部落都形成了固定的政权形式,其中又以绵诸最为强大。绵诸不仅有国君,还因为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而与秦国交往密切。绵诸王经常与秦穆公互通使节。
一次,绵诸派了个叫由余的人出使秦国。秦穆公向由余展示了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本意是想让由余折服于秦国的强盛。不想由余看完后颇为不屑:“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也就是说由余觉得壮观的秦国宫殿只是秦穆公的形象工程,除了劳民伤财,没有给他其它感觉。秦穆公大吃一惊,想不到蛮族的使节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继续问到:“我们华夏国家礼法完备,但内乱外患不断,你们绵诸是怎么发展的?”由余平静地回答:“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由余的意思是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治国,治国大概就像对待身体一样,顺其自然就可以了。秦穆公又吃了一大惊,不无忧虑地对内史廖说:“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现在由余就是绵诸的贤才,也就是寡人之害,怎么办呢?”内史廖建议说:“少数民族地处偏僻,社会落后,人的享受也就有限。国君可以试着赠送给绵诸王美女和礼乐,让他玩物丧志。”秦穆公赞同内史廖的主张,决定从国君那打开缺口。国君被攻陷了,你大臣再贤再由能力也白搭。
于是,由余被“挽留”在秦国居住。同时,秦国给绵诸王送去美女礼乐。左拥右抱、翩翩起舞、美酒佳肴,绵诸王很快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国事;绵诸又遭遇了灾荒,大批牛马死亡。绵诸王也不加过问。于是,秦穆公这才将由余放回乱得一塌糊涂的绵诸国去。由余的确是个贤臣,数次劝谏国君要振作起来,要励精图治。陷在温柔乡里的国君自然是听不进去。秦穆公在那边又频频抛出橄榄枝,招揽由余。由余于是降秦。
由余入秦后成为了秦国统一西方的总设计师。秦穆公的征伐策略基本是由余设计的。
五
公元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绵诸王被抓,国灭。
秦穆公乘胜前进,20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 。至此,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成为和楚国一样的庞然大物。在秦国基本统一西戎后,名义上的天子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承认秦穆公是西戎侯伯。秦穆公终于成为了霸主,但只是地区霸国。秦国的巩固强盛引起了东方诸侯的关注。齐景公就曾向孔子提出疑问:“昔秦穆公国小处僻,其霸何也?”秦国这个西戎小国怎么就成为了西方的霸国呢?
有了西方作为巩固的根据地后,秦穆公的外交变得灵活而从容。从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秦国的外交战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抗晋联楚”。春秋后期,秦国是晋国坚定的敌人。尽管外交孤立主义情绪在国内重新成为主流,但秦国在外交棋局上运作自如。每个政治人物在政治大格局中都有自己的位置。秦穆公经过近四十年的摸索,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穆公为继承人留下了巨大的遗产。秦穆公身后的秦国西起甘肃西部,北到宁夏,南达汉中等地。在这一大片疆域内,国家巩固、强大而难以攻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赞秦穆公说:“自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俨然将秦穆公作为日后秦王朝帝业的奠基者。
借天下之智
一
秦穆公死时所作的一件事情备受后人诟病。他用了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一些才能有目共睹的人才。秦国的文化并不发达,自身培养的人才相当有限。国家的发展相当程度上依靠吸引外来人才,为己所用。秦穆公的崛起就始于百里奚的到来。因此秦穆公用人才殉葬的做法遭到了国内外一致的批评。
庆幸的是,殉葬的行为至此得到了杜绝。秦国在春秋后期和整个战国时代基本上向东方各国的人才敞开胸怀,吸纳贤才。秦国崛起的路程可算是一个“借天下之智”的人才引进史。
秦国下一次质的崛起,要等到战国中期一位来自卫国的人才商鞅。史称:“里奚致霸,卫鞅任刻。厥后吞并,卒成凶慝。”
二
商鞅为什么又叫做卫鞅呢?开始的时候,商鞅是卫国落魄的公族后裔,所以叫做卫鞅,入侵后被封于商地,所以又被称为商鞅。其实,商鞅复姓公孙,真名应该是公孙鞅。
商鞅在卫国相当不得志。他早年学过刑名之学,但是进不了仕途,就从卫国流落到魏国,作了魏国丞相公叔座门客。公叔座很赏识商鞅,认定此人有匡世之才。在他临终的时候,魏惠王亲自来到病榻前探视。魏惠王询问他:“丞相不幸死后,何人可以委以国政呢?”公叔座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门客商鞅。这个人选大出魏惠王的意料之外,他只好以沉默代替意见。公叔座见国君不愿意,就屏退左右,加重语气对魏惠王说:“如果大王不愿意重用商鞅,那就要把他杀了,免得他到别国去为他人所用。”魏惠王笑着答应了,告辞而去。
公叔座这个人很有意思,之后又把商鞅叫来,把刚才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末了,公叔座劝商鞅赶快逃离魏国,免遭杀戮。商鞅则说:“魏王不会听从您的话重用我,自然也不会听从您的话杀了我。”实际上,魏惠王根本就没把公叔座的话放在心上,之后根本就没搭理过商鞅这个外国人。
商鞅怀才不遇,听闻西方秦国在招贤纳士,于是西入秦国,经过大臣景监的引荐见到了国君秦孝公。商鞅不清楚秦孝公的思路和喜好,同时也为了试探秦孝公,在两人第一次谈话的时候大谈儒家的治国之道,把秦孝公整得昏昏欲睡。事后,秦孝公把景监叫来大发脾气,说你推荐的那个人是个什么东西啊。景监灰头土脸回去后,把商鞅叫来大骂了一顿。商鞅平静地说:“既然国君对儒道没有丝毫兴趣,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又说动景监安排了他与秦孝公的第二次相见。这一次见面后,秦孝公对景监说,商鞅这个人不错,可以与之谈话。原来商鞅第二次谈的是霸王之道。秦孝公对霸道很有兴趣,让商鞅摸透了秦国的思路。他与秦孝公的第三次会谈延续了数日之久。两个人促膝而谈,难舍难分。事后,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秦国的全面改革。
当时的秦国虽然独霸西戎,但与东方强国相比,国力并不占优势。国内的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也比较落后。商鞅以强兵富国为目的,对秦国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大改革。这场史称“商鞅变法”的大改革为秦国引进了东方先进的制度和法家思路,涉及到制度、农耕、战争、赏罚、文字、民风等各个方面。变法的措施很多,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了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等,把权力都集中到秦孝公手中,整个秦国整肃一新;二是激发秦国人民的热情,比如奖励军功,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秦国民风彪悍,原先勇于私斗,现在都将注意力凝聚到了国家共同的事业上,同仇敌忾。人心、物力和士气全集中到发展大计上来了。
商鞅变法在秦国实施十年,秦国出现了路不拾遗、乡邑大治、百姓盛赞的富强景象。秦孝公也把首都从雍迁到了咸阳。之后秦国就定都咸阳。强大后,秦国迅速走上了向东扩张的道路。秦国首先威服了周天子,又出兵攻魏,占领魏国全部的河西之地。魏国被迫从安邑迁都大梁,走向衰败。秦国东并六国的漫长道路由此拉开了序幕。
魏惠王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悔恨地说:“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君立。改革的功臣商鞅因为树敌太多,被车裂而死。但是商鞅的变法措施和开启的东扩道路得到了之后历代秦国国君的延续。
商鞅死后,秦国的东扩道路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秦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引起了东方六国集体的恐慌,进而促成了东方六国的集体抵制。当时齐国和楚国是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两个强国结成了联盟,共同抵抗秦国的进攻。其它国家在共同的利益下,跟随在齐国和楚国后面对秦国作战。因为各国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是自北向南纵向排列,历史上又称之为“合纵”抗秦。当时六国有苏秦等一批理论家,专门鼓吹六国联合抗秦。六国的军队多次配合得当,不仅遏制住了秦国东进的势头,而且还将秦军牢牢限制在函谷关以西,动弹不得。
三
秦国的窘境一直到又一个人才从魏国入秦才得到改变。这个人叫做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