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好朋友买了两套公寓,都在洛杉矶市中心,一套自己住,另一套出租。她的要求是,交通方便,接近超市,有中国饭店。她问我,如果我再买一幢房子,要买什么样的?
我说,以前在旧金山海边住了10年,雾气太重,后来搬到美国西北面山上的森林里,一直住到现在。如果再买一幢,我希望在水边,不要大海,湖边、河边都可以。
我想了想,如果买第二栋房子,应该买在南方,可以过暖冬。不要楼房要平房,准备退休以后能常住。地要大,不要和隔壁的房子太接近,窗口看出去的是风景。
她说:“你不在乎交通吗?”
我说:“在家写作,不需要每天上班,远离拥挤才好呢。”
她说:“没有中国菜叫我怎么活?”
我已经习惯于每个月跑一次远路,去中国城吃一顿,买些菜回来。
她说:“住在城市里生活方便,周末到乡村去游玩,也不错啊。”
“是不错。但是,为什么周末要到乡下玩?”
她说:“在大自然中人感到放松。”
讨论到这里我们有了共同点。我对她说,生命来自泥土,人是靠泥土活着的。我们吃从泥土里长出来的食物,穿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纤维做成的衣服。树林扎根在泥土里,给我们提供绿荫和新鲜空气。河床被泥土托着,给我们饮水。离开了泥土,等于四脚朝天,失去生命的支柱。
生活和生命本来是一个整体,被现代社会剥离开来,变成两个体系。现代人喜好以金钱尺度来衡量生活品质,不知道也不在乎自己还剩下多少灵气。豪华车,名牌装饰,几百万的大房子像肿瘤一样摩肩接踵却没有多少地皮种植花草,即便绿化也仅仅为了养眼,有点色彩而已。城市里到处是钢筋水泥,脚下不沾一点土,加上拥挤和嘈杂,人就像被绑上了无形的绳索,压力沉重,创造力减弱,不知不觉失去了心灵自由。
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儿童教育改革--Leave No Child Inside,鼓励老师把能够到自然中去上的课都移到室外,鼓励家长每天给孩子“绿色一小时”,以免在成长过程中得“Nature Deficit Disorder”症。这场改革源自《San Diego Union-Tribune》的专栏记者Richard Louv的一本书《Last Child in the Woods》,成为今天美国式的“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