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管你活得如何辉煌,或是如何潦倒,但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死亡。人们常常为了延长生命的过程而不遗余力,总幻想着活得如何的精彩。很少有人愿意深想,最后如何得到理想的死亡。而徐志摩却是个例外。
徐志摩一生最崇拜的诗人是雪莱,甚至连他的死都欣赏至极。雪莱是海上覆舟而死的,平时,他与拜伦都酷爱在湖上泛舟,有次他俩泛舟在日内瓦湖上,当风暴来临几乎颠覆小船时,根本不会游泳的雪莱却交叉着双臂,泰然外之。他的胆量让拜伦更增添了对他的敬意。
不会游泳的他敢带着心爱的女人荡小舟到大海的深处,他根本不考虑覆舟的危险,看着湛蓝色的大海他竟停住划行,独立船头堕入思想的遨游中。那一刻也许他的思想已经融入了海天一线的世界。他仿佛生来就不惧怕死亡,随时愿与死神交谈和亲密接触。
最终雪莱还是死于水中。一次他独自驾驶着他心爱的“艾丽儿”号游船,在横越大海的途中,遭遇风暴葬身于浩淼的大海中。
徐志摩常羡慕地跟陆小曼说,雪莱覆舟的一刻多么洒脱,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得到了升华。如果我将来能得到像他那样刹那间的解脱,让后世人谈起就寄予无限同情与悲悯该多好呀!每当陆小曼听了徐志摩说这种话,总是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也让她对徐志摩乘飞机有了恐惧心理。她不许他坐飞机,但他还是瞒着她去坐飞机,最终丢了命。当然徐志摩选择坐飞机终是因她的挥霍而起的。
徐志摩走了,他与雪莱一样死得不同凡响。只是一个选择了碧空万里的天空,一个选择了辽阔无边的大海,也许只有天高海阔,才能盛得下这两个这样不凡的诗人。更为诡异的是,徐志摩死去的年龄竟与雪莱死去的年龄几乎同庚,都是35岁。
一个人的离去,常常让我们感知生命的无常。如同当年徐志摩闻听到天宁寺的礼忏声,这一声佛号,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磬,谐音盘礡在宇宙间——解开时间的埃尘,收束了无数世纪的因果。……颂美呀,涅槃!赞美呀,涅槃!
人生都是过客,没有人可以永恒,只是徐志摩绚烂至极的涅槃,给民国留下了惊鸿一瞥。
那些生前围绕在他感情世界周围的女人,各自如何安命归属?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挽联
徐志摩之死打击最大的人之一便是陆小曼,当她得到徐志摩死亡的消息如同苍天给了她一个霹雳打得她满身颤抖,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浑身只是麻木。她在《哭摩》中写道,从前听人说起“心痛”,我老笑他们虚伪,我想,人的心怎会觉得痛,这不过说说好听而已,谁知道我今天才真的尝到这一阵阵心中绞痛似的味儿了。你知道吗?曾记得当初我只要稍有不适即有你声声的在旁慰问,咳,如今我即使是痛死也再没有你来低声下气的慰问了。摩,你真的抛弃我了么?你从前不是说你我最后的呼吸也要连在一起才不负你我相爱之情么?
晚了,真的晚了。当平凡的感情摆在我们面前时,许多人往往不知道珍惜,他们总以为人生很长,足可以容许我们去尽情地挥霍。当倏然失去时,才感到他的弥足珍贵的。也许,从现在开始,人们应该珍惜爱人送上的一杯茶,一个亲吻,一声叮嘱。让平凡幸福的生活弥久绵长,才不至于留有心底永久的遗憾。
徐志摩的死让陆小曼的灵魂颤栗着,她的内心是极爱徐志摩的,只是她爱得刁蛮,爱得懒惰。她以为徐志摩会永远与她在一起的,她有的是时间享受挥霍。可是最爱她的那个人悄然走了,从此再没有一个那样的人关心她,督促她,唠叨她了。她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下活着。她一夜之间仿佛彻底地醒了。自从徐志摩罹难后,陆小曼从此闭门不出,终生素服,并谢绝了一切喧哗的社交场合。她在自己的卧室里挂着一帧徐志摩的大幅遗像,每日用鲜花供奉着。她跟朋友说,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象征,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会让鲜花有枯萎的那一天。
陆小曼开始拿起了画笔,她特意把白居易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用正楷写下,放置玻璃板下。每次在案几上作画写字的时候总可以看到。本来她的天资就好,又拜了贺天健和陈白丁为师,潜心学画技艺提高得很快。她的山水画,笔触细腻,寓意深远,并独具一格,得到许多画家的赞许。
徐志摩死后,他生前的朋友都远离了陆小曼,大家把徐志摩的死都归罪于陆小曼放任自己过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生活,才使志摩走上了这条不归的路。遥想当年梁任公证婚时说,她会害死志摩的话得到了印证。因而都断绝了与她的来往。
但是,翁端午没有离开陆小曼,他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没了生活来源。是翁端午靠变卖古董字画来供给她生活和阿芙蓉税。徐志摩去世后的陆小曼,疏于装扮,毒品把她糟蹋得更厉害了,她的牙齿全部脱落,但她并没有镶一颗。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名媛,已经成了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太婆。但是翁端午还是爱她,尽自己所能黑(鸦片)白(米饭)供应无缺,他们公开同居了,但是陆小曼始终不肯与他结婚。
陆小曼在解说她与翁端午的关系时曾说,与他有感情但没有爱情。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第四种感情,就是在亲情、友情、爱情之外,融亲情、友情、爱情为一体的感情。其实,只有翁端午才最合适陆小曼的人生。陆小曼与王庚的婚姻,是因为没有爱情,而破裂的;与徐志摩虽然爱得深刻,但终因人生观的不同,让他们的感情也充满矛盾和痛苦;陆小曼只有与翁端午在一起,才会觉得活得轻松和快乐,他们都喜欢娱乐人生,都沉迷于醉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颓废生活。最后,还是翁端午扶持着照顾着陆小曼走完余生。
有人曾说,做徐志摩容易,做翁端午难。翁端午置家庭于不顾,尽全力照顾陆小曼,即使是在她人老色衰一贫如洗时,仍对她尽心尽力始终不离不弃。又有几个男人能有这样重的情义呢?得翁端午也可以说是陆小曼的不幸中之大幸了。
一九五六年,在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关怀下,陆小曼进入了上海文史馆当了馆员,她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出版徐志摩的全集。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一代名媛,风华绝代的陆小曼因病在上海寂寞离世,终年六十三岁。生前,她与前来看望她的朋友要求,死后能与徐志摩葬在一起。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志摩我的朋友,死本来也不过是一个新的旅程,我们没有到过的,不免过分地怀疑,死不定就比这生苦,“我们不能轻易断定那一边没有阳光与人情的温慰”,但是我前边说过最难堪的是这永远的静寂。我们生在这没有宗教的时代,对这死实在太没有把握了。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丽的诗意的信仰!
有人说,徐志摩的离世还与另一个女人有关,如果他那天不是急于赶回北京参加林徽因的中国建筑演讲会,也许就不会匆匆登上那辆邮政飞机而命丧黄泉。其实,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着偶然与必然的危险。偶然的危险大多数人避开了,但是总有少部分人会不幸赶上。就像我们每天奔波出行,总有人会遇上不测,这与我们出行无关。
红颜薄命,天妒英才,也许就是说,上帝给了你一世才情和绝色红颜,你注定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平淡地生活。美人迟暮和江郎才尽也是人生的悲哀。有人说,只有徐志摩才配这样的死,死得不凡,死得如烟花一样绚丽灿烂。
从林徽因的《悼志摩》中就可以看出她是如何彻骨铭心地疼。在众人眼里,徐志摩终是因她而去的,难道注定她的一生要与徐志摩有牵扯不断的因果吗?康桥上的美丽邂逅,欢笑声荡漾着康河里的一池睡莲。雪夜谈诗取暖,雨后共赏彩虹,雾都里的那一场浪漫的爱情,开启了少女心灵的门槛。他为她抛妻弃子,不惧尘世的滚滚微言。
虽然他们没有缘分做夫妻,但在林徽因的心里始终有徐志摩的位置。风雨来临时,她首先想到的是他,因为她知道,他是她永远可以依靠的肩膀。
虽然林徽因与梁思成做了夫妻,但她内心却爱着两个人,她爱徐志摩的热情浪漫,也爱梁思成的稳重踏实。只是她太理智了,她知道,生活不可能像徐志摩期待的那样永远燃烧,更多的时候都是平凡踏实的生活。因为她知道,热情终会冷却,如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羽毛退化后,会变成失望的蛹,她不会用激情去赌自己的人生。她要把自己的人生经营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高音,高亢美妙,低音,浑厚优美,一直圆满地唱到人生的终点。
徐志摩走了,她镂刻在心里那低回婉转的情义再也没有了。风雨来时,谁与宽慰?锦绣诗文,谁来欣赏?谁与她品茗夜话,谁与她谈诗论文话人生!她在《悼志摩》中写道,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丽的诗意的信仰!
当徐志摩出事后,梁思成、张若悉、沈从文等几个朋友先赶到飞机出事的现场,处理徐志摩的后事。临行前,林徽因央求丈夫从徐志摩失事的地方带回一块飞机残骸,她将这块飞机残骸一直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作为对徐志摩永久的纪念。
若干年后,林徽因乘火车路过徐志摩的老家硖石时,本来正谈笑风生的林徽因突然不说话了。她望着黑黝黝的窗外,想起了徐志摩,想起了他的诗《火车擒住轨》: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
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
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
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
月台袒露着肚子,像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
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
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就差你我的寿数比他们强,
这玩艺反正是一片湖涂账
望着黑夜里的硖石车站,她的表情凝重,许多回忆的残片连在一起,变成了生与死的混沌。林徽因忽然感到,人生如火车蜿蜒起伏在苍茫的大地上奔驰着。
看见林徽因的忽然沉默,有人不解地问她,你怎么不讲话了?林徽因正色地说,你以为我乃女人家,就总是说个不停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座爱人的坟墓,悲怆与怀念都只属于你自己。内心那见不到阳光的一隅,长满青苔。更多的时候,我们把伤口留给了时间,希望时间的流水可以把内心的痛苦冲淡。可是真爱能那么简单地就治愈得了吗?
春天的嫩绿与鹅黄,梁间燕儿绕梁的呢喃,在诗人眼里都是唤醒爱情的希望。这一年林徽因写下了著名的诗,《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花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是首让后世传诵不已的爱情诗篇,它轻盈,灵动,色彩美妙。读着她,不由让你感到,在春天缤纷的花絮中,有一名叫徐志摩的诗人含笑迎面走来。关于这首诗到底是为谁写的已经不重要了。
欣赏林徽因,不仅仅是因为她有风华绝代的美,也不仅是因为她有会吟风颂月的雅,还有她坚强的毅力。她以娇柔之躯背着行囊与丈夫在战火连天中遍访穷乡僻壤中的古城,寻找和保护古建筑,尝尽风霜。这个诗一样的女人,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位女建筑师,她与丈夫梁思成合作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并主持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牌等项目。是名噪一时的女建筑设计师。她把一个女人的精彩活到了极致。
人生如四季,既有春花跃上枝头的繁盛,也有秋叶落地之静美。林徽因因数年的劳累和颠簸,身体彻底垮了。其实,当年林徽因第二次住院时,医生就跟梁思成说过,她只能活三五年,但她凭着乐观和坦然走过了十个年头。人在病中时,往往喜欢回忆往事,林徽因静静地躺在医院,往事如残片一段段地在她眼前掠过。她想起了在康桥那一帘幽梦,仿佛看见徐志摩正含笑地站在她面前说,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她还是当年那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含笑朝他飞奔而去……
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孱弱了,她知道,她生命的冬天已经快来临了。她在等待着自己生命之树的最后一片树叶的飘落。
在做完最后一次肺结核大手术后,虚弱的林徽因跟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见见张幼仪,以及他们的孩子。也许她是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跟这位与她纠结一生心怀愧疚的女人说声,抱歉?
历经数十年的情怨,这两个女人终于见面了。但此时的林徽因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摇摆着头不断地打量着张幼仪。张幼仪说,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即使她嫁给了梁思成,也一直爱着徐志摩。
一九五五年莺飞草长的四月,林徽因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一岁。这朵美丽的青莲,到另一个世界去约见那位相互牵挂一生的男人?
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逐失路,
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张幼仪挽联
在与徐志摩有关系的几个女人中,结发妻子张幼仪的感情是最复杂的。徐志摩的无情曾给这个女人的心灵上造成过巨大的伤害。但徐志摩之死,她也是最悲怆的女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