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9800000017

第17章 红颜知己(1)

不知人世间到底有没有异性的友谊,是那种隔河相望相互投出欣赏的目光。一样地喜欢观日出的浪漫,一样地喜欢月夜下的悱恻,一样地喜欢雨后在荷塘边漫步,一样地为天空失色而暗自神伤。相望而不相守,欣赏而不拥有的友谊。

古往今来对异性的友谊有个词汇叫红颜知己。红颜知己是神交,虽未曾涉过婚姻的河流,但精神是极为相通的。有相知的雅乐,有相同的志趣和爱好,彼此相投欣赏的目光。也许,男女之间爱情和友情是很难划分的,友谊与爱情的临界好比隔着一条河,留在原地遥望是友谊,跨过去就是爱情。

旅欧的学生中很多都是浪漫的,徐志摩也是如此。他喜欢色彩壮丽的大自然,更喜欢美丽风情的女人,他曾半开玩笑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他如蝴蝶在花丛中喜欢追逐艳丽的花蕊。他一生有许多的红颜知己,许多女性都是被他的才情他的性格所深深地吸引的。女作家苏雪林曾这样描绘她看见的徐志摩,他那双炯炯有神发光的大眼,却好像蒙着一层朦胧的轻雾,永远带着迷离恍惚的神态。这正是诗人的一双眼睛,诗人虽然生活在尘世里,他的灵魂却栖止于我们不知道的梦幻之乡。

而我们为他发现了另一双几乎相同的眼睛。这个人就是,凌叔华。

在新月社的聚会中,一些社会名流、名媛也附庸风雅地纷纷加入到这个圈子里来了。美酒与美人从来都是聚会不可或缺的。当年新月社中有三个出身名门、才貌双全的美女,分别是林徽因、凌叔华和陆小曼。

当初泰戈尔看着徐志摩为失去林徽因而失魂落魄悲伤至极的时候,曾向他推荐过另外一位美女作家,并评价说,论才貌她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就是凌叔华。

凌叔华,一个让泰戈尔评价高于林徽因的女子,她如一枝名贵奇异的兰花在民国的文坛隽永而幽香。

有人曾用高门巨族来形容凌叔华的出身,她祖籍在广东番禺,她父亲的官阶尤为显赫,授得一品顶戴,近侍帝王。后任直隶布政使。当年,凌家在北平史家胡同的大宅院落院,到底有多少,她都不清楚。只知道小孩出院经常迷路。她的父亲妻妾成群,她母亲是父亲的四姨太,她是母亲四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有十几个孩子,她是老十,家人都喊她小十。凌叔华的父亲精于词章酷爱绘画,与齐白石、陈半丁、陈寅恪等画家都交往甚密,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年幼的十小姐,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常常看着父亲和朋友们在书房里挥毫作画,那手中的一杆笔仿佛有魔力,洋洋洒洒地就能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让她觉得甚是美妙。

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小十免不了是受冷落的。深宅大院中的孩子常常是寂寞的,六岁的小十觉得孤独,常常独自跑到后花园玩耍。后花园的围墙好像是一张巨大的画纸,让她想起父亲和他那些朋友们的画来。于是,她找来一只木炭,然后踮起脚来在白墙上作画。她无师自通地画山水,画人物,画虫鸟,画花卉,只要她小小心灵中有的画面她都画。

一天,父亲的朋友偶然看见了她的壁画,吃惊地说,十小姐,你的画很有风格。你有天才,你会成为大画家的。我要跟你父亲讲,让他给你找一位老师……父亲听朋友说小十有绘画的天才非常高兴,他专门为她请了慈禧宠爱的宫廷画师缪素筠教她作画,等到七八岁时又让她拜了著名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为师,后又师从女画家郝漱玉习画。在艺术大家们的悉心教授下,聪颖的凌淑华很快就显现出了她良好的艺术潜质。父亲看着女儿的画满意地跟家人说,小十才学了一年竟比大人画得还好。从此,她父亲更加宠爱她了,他把自己对艺术的爱好与希望都寄托到她身上了。等她稍微年长些,父亲又给她请了著名的学者辜鸿铭教授她英语和文化课。使长大后的凌叔华不仅有绘画才能,而且古典诗词和英文功底都非常扎实。在多重艺术的熏陶下,兰心蕙质的凌叔华渐渐长大,她的字淡雅秀丽韵泽天成,她的绘画雅洁而清爽受到大画家齐白石的赞赏。凌叔华一手绘制着笔墨丹青,一手书写着锦绣文章。如一朵开在豪门深宅的名贵兰花散发着高贵的幽香。尽管凌叔华是庶出,但她父亲非常喜爱他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儿,给她的嫁妆竟然是由99间房舍和后花园组成的大房子中的28间。

徐志摩曾把凌叔华称为“中国的曼殊菲尔”。在徐志摩的心里一直对女作家曼殊菲尔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她就是他心目中那个集爱、自由、美为一身的理想女人。他称赞过曼殊菲尔对艺术的追求“像夏夜榆林中的鹃鸟,呕出缕缕的心血制成无双的情曲,即便唱到血枯音嘶,也不忘她的责任是牺牲自己有限的精力,替自然界多增几分的美,给苦闷的人间几分艺术化精神的安慰”。而对于曼殊菲尔的外貌,徐志摩的溢美之词几乎达到顶点。说她“眉目口鼻之秀之明净,我其实不能传神于万一;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水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或是南洋莹彻的星空,你只觉得它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在徐志摩心中,曼殊菲尔惊为天人。

而徐志摩把中国“曼殊菲尔”的这项桂冠,没有给他心中的女神林徽因,却颁给了凌叔华。凌叔华当年的文章,文字之精美,心理描写之细腻,情绪表达之幽深,与曼殊斐尔以细腻的笔法描写心理而闻名于世的写作风格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因此,徐志摩把中国的“曼殊菲尔”桂冠给凌叔华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当年,泰戈尔一到北平,如同在京城的文学界刮起了一道泰式旋风。凌叔华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代表去北京车站欢迎泰戈尔。后来欢迎泰戈尔的茶话会也是在凌叔华家的大书房里举行的。在凌家的大书房里,凌叔华以女主人的身份主持了欢迎泰戈尔这场世纪大聚会。她美丽清雅的身影穿梭于各名流之间,她含笑如花,谈吐珠玑,在她身上有着大家闺秀的温婉和娴雅。她倾倒了在场的所有男人。这里也包括日后成为她丈夫的著名教授陈西滢先生。从此,凌府的大书房,成了京城大文人相聚的沙龙,被称为“小姐的大书房”,比日后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要早十几年。

在京城的几日相处里,泰戈尔对凌叔华欣赏有加,所以才说出了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话。

当年徐志摩刚从英国回来,与张幼仪离婚惹非议,与林徽因恋爱却无果,他的公开感情尚未表露。徐志摩是北大年轻的教授,又是《晨报副刊》的主编,新诗坛的美男子,他玉树临风的气质,曾让许多女郎为他倾心,一时间他竟成了北平少女争相追逐的“大众情人”。据说有女子为他单思成疾,徐志摩以“淑女枉多情,使君已有妇”而谢之。徐志摩被视之为当时北平女子择偶的最高标准。

在新月社最负盛名的三大美女中,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关系已如一缕淡淡的云烟,随风而去。她已经明确跟梁思成有婚约在身了,再相见时,俩人虽青莲不舍烟云,也只能有若即若离的牵挂和惆怅了。而另外两个美女是凌叔华和陆小曼,她们都以火一样的热情去欣赏着徐志摩的才气,与之越走越近。徐志摩生性浪漫,有这样两位才貌绝佳的名媛与之交往,他如蝴蝶一样,纷飞在花蕊中。他的爱与美之心又一次泛滥,同时与凌叔华、陆小曼交往并通信。

此时的陆小曼虽然风华绝代,但已是名花有主的已婚之人,她的丈夫王赓跟徐志摩是朋友。徐志摩虽喜爱陆小曼但与之交往却多少有些顾忌。而凌叔华是云英未嫁的自由之身,她的才华横溢、她的大家闺秀的风范都让徐志摩为之动心。有人把林徽因与凌叔华做过一个比较,林徽因俏丽、急躁、率性。凌叔华娴雅、细腻、温婉。女人如一束花,能让你在清晨欣赏到莲的清新,到夜晚又嗅到了兰的暗香,那岂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徐志摩既然已经攀折不到青莲出岫,怎舍兰的幽香。眼前的凌叔华越发难得,他欣赏她,喜爱她,自然把“曼殊菲尔”的美誉送给了她。他们越走越近,交往便越来越密切,相识半年光通信就有七八十封,差不多两天一封,再加上新月社的聚会,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文学谈诗谈人生,徐志摩那灵动的精神、不衰的兴致,让与他相交的每一个女人心动。

徐志摩是凌叔华家“大书房”的常客。他常如梧桐叶般飘然而至。他身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那清俊的风雅让人想起李白杜甫一班的诗人。他们常常在暮色中欣赏晚霞的壮丽,感叹人生的许多希冀。徐志摩那带着江南味道的普通话在秋风中响着特别的韵律。在朋友中,只要有徐志摩在便不会寂寞,他永远都有好兴致。他刚从印度回来,正兴趣盎然,在凌家的大书房里,徐志摩斜靠在沙发上,沐浴着橘红色的灯光,他神情柔和地讲起在印度时的事,说,到了晚上,睡在床上可以看到野兽在月光下的丛林里乱跑,又有獐鹿绕着他的卧床而行走。徐志摩说印度是天堂,说起在印度的事他神采飞扬,笑容如同一个孩子样纯真。凌叔华静静地听着,灵魂像躺在了梦的摇篮里,摇曳中嗅到了四溢的花香。月色中他走到门外,看着门外的那架藤萝,意味深长地说,在冬天的夜里,你静静地听,这藤萝花子爆裂的声音,会感到生命的力量。凌叔华望着他娴静地笑着,她觉得跟他在一起总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她与他很多相像的地方,朋友们说,凌叔华的眼睛虽然清澈明亮,但时常带着一点迷离和一点儿恍惚,思绪仿佛总像在飘着,显得心不在焉似的。而徐志摩的眼睛也常常像蒙着一层朦胧的轻雾,眼珠像灰色的琉球,时常带着迷离的神态。他们的状态是如此的相似,都生活在自己梦幻的世界中。

正因为如此,他俩有许多相似的默契而走近,徐志摩为凌叔华的第一部小说《花之寺》作序,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人作序。而他出版的处女诗集《徐志摩的诗》扉页上的“献给爸爸”,四个清秀俊逸的题词是出自凌叔华的手笔。他们的关系很奇特,如恋人如朋友,但又比恋人略淡些,比朋友更近一些。

凌叔华曾经送给徐志摩一帧海滩上种花的贺年片,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枝花到海滩上种花。而很快徐志摩以这画为寓意,写了篇非常著名的文章,题目也叫《海滩上种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徐志摩在文章中说:

……

这张画是我的拜年片,一个朋友替我制的。你们看这个小孩子在海边沙滩上独自的玩,赤脚穿着草鞋,右手提着一枝花,使劲把他往沙里栽,左手提着一把浇花的水壶,壶里水点一滴滴的往下掉着。离着小孩不远看得见海里翻动着的波澜。

你们看出了这画的意思没有?

在海沙里种花。在海沙里种花!那小孩这一番种花的热心怕是白费的了。沙碛是养不活鲜花的,这几点淡水是不能帮忙的;也许等不到小孩转身,这一朵小花已经支不住阳光的逼迫,就得交卸他有限的生命,枯萎了去。况且那海水的浪头也快打过来了,海浪冲来时不说这朵小小的花,就是大根的树也怕站不住——所以这花落在海边上是绝望的了,小孩这番力量准是白花的了。

同类推荐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有温度的唐诗

    有温度的唐诗

    全书分为“春光里、秋风起、边塞外、别离时、愁绪中、爱正浓、红尘里、山水间、禅心内、志难酬”10卷,通过对59首知名唐诗的赏析,对诗人传奇经历的叙述,刻画了众多形象鲜明的诗人的形象,并揭示了在文字背后沉默而丰腴的情感世界。漫长的人生里,我们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缠绵情话,但也会感怀岁月“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浪漫如唐诗,让我们品红豆、历情劫。狂放如唐诗,却让我们读到了盛世繁华里的落寞少年。
  •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本书分九辑:会飞的太阳、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与自己和解、蔷薇几度花、一去二三里、小扇轻摇的时光、等你80年、小欢喜、琵琶语。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千里寻得朝朝慕慕

    千里寻得朝朝慕慕

    “王爷!王妃她又翻出王府去喝酒了!”“在哪家酒楼,备好马车。”“王爷!王妃她把李将军家的小小姐拐回来了,说是要给世子定个娃娃亲!”“无妨,今夜备下酒席,本王和李将军商量商量婚事。”“王爷…王妃她…她说她要去闯荡江湖,离家出走!”“无…”“给本王收拾东西,给王妃说,本王陪她一起!”
  • 浮生如梦梦浮生

    浮生如梦梦浮生

    简南星,莫名穿到古代不知名的朝代,化身穆思弦,既不通宅斗,也不会格斗,时而犯点二,时而犯点错,本想平淡潇洒过一生,奈何却总与俗世纠缠不清。午夜梦回之时总会模糊听到有人唤她“星儿”,梦醒之后却还是谁的“思思”?这纷乱的离愁,究竟是她陷入了自己的梦中梦,还是错踏了他人的局中局?终是一梦浮生,拯救不了他的一生困苦,也成全不了他的一世清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元降妖纪

    青元降妖纪

    这个时代,妖魔横行,人杰辈出。别人穿越是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我咋这么惨?来自地球的普通大学生如何生存下去?成仙?成神?成魔?
  • 生命序章

    生命序章

    宇宙中大能的战斗还在继续,平凡的生命序章却已完结。多矢和天元为了宇宙这弹丸之地争执不休,一束强光从大法珠星射穿了整片黑色...
  • 他年我若为仙帝

    他年我若为仙帝

    修仙之下凡人亿万,无数生灵在修仙者的天道下生存,叶云以战仆的身份一步步爬上顶尖,上古战仙血屠万里晴天!他自百万生灵战场中被选中,成为战血门一名战仆,厮杀,掠夺,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上古仙路!如果修仙者口中的天是如此不堪,那我便用手中战矛杀穿这片天!他年我若为仙帝,肯叫青天万古开!仙帝书友群:340556256
  • 我想告诉你,我不配做你的兄弟

    我想告诉你,我不配做你的兄弟

    我从小就有一个毛病,经常会忘记非常熟悉或者非常重要的人的相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毛病,并且从二十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况愈下。下午阿远的妹妹来老妈家、请我们全家去参加她下月举行的婚礼时,我竟看着她茫然了很久。
  • 手链空间致富记

    手链空间致富记

    李妍在经历了考研后的一些事情,幡然醒悟,决定好好独立、自强,踏踏实实做人、做事,而老天亦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李妍的坚持不懈下,给了李妍一份不一样的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成长记。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汗水。
  • 中国煤炭产业经济研究

    中国煤炭产业经济研究

    不论是从中国能源资源赋存以及现已形成的能源工业生产力布局,还是从中国能源系统和国民经济实际运行的分析来看,煤炭在能源结构中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立足中国能源系统和煤炭产业实际,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研究煤炭产业组织及其产业政策以及实施怎样的政府规制成为煤炭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 少年早已不年少

    少年早已不年少

    因为一场意外,大哥成为了凉屺企业的继承人,一个处处和他作对的男人也出现了。祸不单行,在萧荀的地盘里,闯入了一位来头不小的不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