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纽约,就像所有的纽约客一样,我对于“上东区”和“皇后区”的区别深有体会。一个是高档的中产阶级住宅区,一个是脏乱差的住宅区。如果你需要在深夜经过皇后区,那么你身上就应该带上一点现金,以备某位牛高马大的哥们向你“借”钱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手中只有几张信用卡而被修理。上东区之所以成为上东区,而皇后区之所以成为皇后区,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的心理惯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2辆一模一样的汽车,1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另1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1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过了一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实验,提出了“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提出后,不仅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也被推而广之,成为一条金科玉律。
老巴特有一家十分现代化的宾馆,装修金碧辉煌,而员工们也都会尽职尽责地管理、维护,宾客们也都格外小心地使用,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老巴特决定退休环游世界为止。小巴特接手宾馆的时候,设施刚刚开始有陈旧的苗头,房屋也显露出破损的先兆。员工们并不忌惮年轻的小巴特,工作态度懈怠起来。宾客们受到氛围的影响也跟着马虎。尽管小巴特时时提醒要加强管理,但设施毕竟陈旧了,很难再调动起员工的敬畏之心,所以小巴特常常督促也是无济于事。小巴特就此歇业,重新装修,对员工进行二次培训。于是,宾馆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破乱陈旧的设施,往往使员工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在心情不愉快时,还会做一些小小的破坏。于是,“破窗效应”便循环开来。小巴特的做法便是跳出“破窗效应”的怪圈,建立一种新的秩序,重新调动起员工的敬畏之心,使酒店的运营再次步入有序的轨道。
英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极少开除员工。有一天,资深车工卡特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卡特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不巧的是,卡特的举动被主管怀特逮了个正着。怀特大怒,命令他立即装上防护板,还声称卡特一整天的工作就算是义务加班了。
次日一上班,卡特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你是老员工,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多重要。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在别的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时,卡特流泪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几年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来没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碰到的是触及公司灵魂的东西。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不仅要及时修复“破窗”,更要严厉惩治“破窗”,即那些违反纪律的人。
组织的运作中难免会有问题的发生,领导者看待问题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会影响组织的有效运作。漠视问题,不立即处理之,除了可能会造成问题的漫延引发更大的危机外,在往后的处理上也必须花费更大的心力来处理与矫正。
在日本,有一种被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东西人们会尽量保护它,而差的则会使人不自觉地任其变得更坏。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采取“小题大做”的方式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及时修好“第一块打碎的窗户玻璃”的明智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