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交融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兰州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和新兴的工业城市,其历史文化是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逝去的历史和被淹没已久的工业遗产乃至一堆堆古城废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兴趣。即使孤孤单单坐落在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代建筑群中的至公堂和左宗棠亲笔题写的匾额、楹联,竖立在黄河铁桥南岸的那根“将军柱”以及现存兰通厂的“甘肃制造局”石刻牌匾,甚至白银露天矿的两个大坑等等,看上去已变成了失去往昔活力的浪漫主义象征,但这些工业遗产作为历史与文明的载体,依然荡漾着人类留下的各种各样思想,从而勾起你对历史演变的回忆与思考。
兰州近代工业始于清朝官员左宗棠播下的种子。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兰州经历了“一五”、“三线”、“改革开放”三次工业高潮,如今正值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然而兰州人似乎缺乏珍惜保护工业遗产,并从中获取一种新的价值的意识。就兰州工业遗产而言,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实物遗存破败难寻,甚至荡然无存,加上一些企业对本厂历史文化的无知与冷漠,因此要想用文学笔法真实地再现已经过去的时间里出现的人和事,使之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实在很不容易,更谈不上写什么“诗话”的、“思想”的历史文化读本。
好在本书脱稿送审之际,2006年4月18日,好消息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传来: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使兰州人有一种被猛击一掌的感觉。其实工业遗产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西方兴起,1986年工业遗产第一次出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但愿本书的面市,能唤起人们对工业遗产和非物质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推动兰州工业史的研究进程。
本书是按照《兰州历史文化》编委会的编写大纲提出的要求,由作者采访、查阅有关资料撰写成稿,经专家审定的。但由于采访条件的局限,收集的资料有限,加上作者历史知识和能力所限以及写作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写作过程中,金钰铭、邓明、何生祖、王艾邦、陈乐道、王文元、赵清华、李文梅、雒焕素等先生(女士)欣然提供档案资料与图片,并得到荣耀光先生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