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山公路上,有一辆救护车也在疾驰。
救护车距离警车有十公里左右。这辆救护车是应市公安局之邀,到蛤蟆沟抢救人的。偏远县公安局防止一旦开棺以后,被害人有救,就当即救治。因而,打电话请示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直接将电话打给了市医院院长,要求,要去最好的医生。要带上最全的医疗器械。市医院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急救科。原打算,急救科的车与县公安局的车一起走,因车上药品不足,又急需到仓库配药。因而,救护车告诉县局的车先走,他们随后跟。
急救车里坐着急救科的主任刘金凤、大夫张殿起、护士柳荫。刘金凤三十四五岁、张殿起二十七八岁、柳荫二十二三岁。三人都是地区的医专毕业生。张殿起和柳荫除了正式场合喊刘金凤主任外,背地里一直喊刘金凤为师姐。刘金凤虽然是个女同志,但是巾帼不让须眉,处处奋进,赢得了全院上下的好评。
一个小时以前,院长亲自给她打电话。当时她正睡得迷糊,摸起了电话一听是院长,立即来了精神。当听到有个老者被活埋,她当即表示:“放心吧院长,只要开棺以后,人有一丝救治的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她立即给张殿起和柳荫打电话。张殿起通知了救护车司机。几个人来到市医院后,查看了一番所带的药品和器械,发现药品已经不足,于是连夜到药品仓库配药,然后开始上路。
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着。司机开着车全神贯注。张殿起说:“师姐,你迷糊一会儿!起这么早。到了还不知道有什么时候呢。”
刘金凤说:“你和柳荫也打个盹儿!”说完几个人就不说话了。急救车在公路上盘旋,过了一个弯道又一个弯道。刘金凤并没有一点儿睡意。她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脾气,只要醒了,就精神。她望着漆黑的车窗外,想起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程。
她家住在偏远县城郊区,属于农村户口。家里祖祖辈辈是农民。父母一生就是她一个女儿。千方百计的让她读书。父亲是个木匠,利用给别人做木工活挣几个钱供她上学。可是父亲积劳成疾,由于没钱医治,四十多岁就离开了她们。只剩下她和娘。为了报答父亲和娘,她发奋的读完了高中。别人劝她考大学,可她毅然决然的考取了医专,决心要用她的所学为乡亲们治病救命。这时她已经出落的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大姑娘。她高挑的个头儿,在地区医专,是有名的校花。有人说,漂亮的人,就不注重学习,而是靠漂亮赢得一切。刘金凤却是列外,她不但漂亮,而且学习也好。在医专的几年学习中,她门门功课都是一流。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临山市医院工作。一个农家的孩子变成了一名医生,这使她感到自豪。因而,她就认真的工作,全心的为患者服务。她决心用好的工作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国家的培养之恩。为此她对自己要求很严,工作要精益求精。她出色的工作了二年,不但受到了众多患者的欢迎,也受到了市医院上上下下的好评。不少患者给她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看到她是一棵好苗子,临山市医院就为她联系到北京友谊医院学习深造的指标。这个一直到医专毕业只到过临山市的刘金凤,就像山里的一只山鸡一样飞到了北京。飞到了友谊医院。在友谊医院学习深造了三年。又毅然决然的回到了临山。回到了临山以后,院长说:“我们去了一个秃尾巴鸡,回来一个金凤凰。”
临山市医院比不了别的医院,这里真正的大病和疑难病症在偏僻农村。而到医院治疗,村民们有没有能力,因而,往各县、乡、村跑着救治是这个医院的重头戏。为此院领导决定由刘金凤牵头成立急救科。刘金凤挑了几名精明强干的医生,支起了急救科的摊子。张殿起和林荫就是其中的两位。急救科建立以后的几年时间,跑遍了临山市的各区、县的多数乡镇。各区县的头头儿们都说,临山市医院,治疗不是在医院,而是在急救车上。每次跑下边,作为急救科主任的刘金凤都是首当其冲。医院说,急救科已经把救护车作为诊疗室了。他们就是流动的医院。听着这些说法,刘金凤也自豪了好久。
她们是昨天从一个县救治回来的,还没过几个小时,又被市、县公安局邀请。刘金凤想,这就是急救科被承认的表现。这使她感到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
想着,她闭上了眼睛,想打个盹儿,但大脑仍然在不停的转动。
车仍然在大山中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