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北岸小积石山中的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旧称莲花堡)西北20余里的寺沟峡内。炳灵石窟这个古老的艺术瑰宝在北魏以前称之为“唐述窟”(羌语“鬼窟”的译音);唐代时曾称为龙兴寺,后改为灵岩寺。宋代以后又称为“炳灵寺”,炳灵为藏语意为十万弥勒佛或“十万弥勒佛州”。
史料记载,炳灵石窟始建于公元265—274年,比敦煌莫高窟的建窟时间还早八九十年。炳灵寺现有洞窟200多个,比天水麦积山所存石窟数目还要多些。虽历经千百年的岁月侵蚀和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至今仍然保存着为数众多的佛像、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共有从西秦、北魏、隋、唐到元、明各朝建造的窟龛195座,内有大小石雕800余座,泥塑近百件,壁画900多平方米,大型摩崖石刻4方、石碑一通,墨书及石刻造像题记六方。
炳灵寺是我国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之一,不同时期的雕塑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对研究我国石窟的发展演变及雕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新中国成立前,石窟曾多次遭到破坏,洞龛残损、栈道失修、壁画造像毁坏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天水籍学者冯国瑞先生对该寺作了多次实地勘察,并撰写了《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一文,全面详实地对炳灵寺石窟进行了研究和报道。他的工作,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组织“炳灵寺石窟勘察团”作进一步考察。1961年,******将炳灵石窟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峡水库建成蓄水时,周总理又亲自指示筹款130万元,修建了长达350米、高20米的防护大坝,有效地保存了这一民族艺术瑰宝。
炳灵寺窟龛中的石雕、泥塑,很少雷同,不论是佛陀、菩萨、比丘、天王,还是供养人像,都造型生动,各具风采。他们中有的身着圆领轻纱服装,宽袖拖地,肌肉匀称,既显示了衣料的单薄轻柔,又表现出人体的优美健壮;有的造型古朴庄严,神态端庄,使人敬畏;有的微露笑容,和蔼可亲。炳灵寺不仅塑像精妙,其壁画艺术更是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这些壁画无论是描绘佛教故事,还是反映世俗劳动生活场景,都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真实记录了古代西部人民的生活风貌、音乐舞蹈和装饰艺术。
俗称“天桥南洞”的169号石窟是建造最早也最有价值的石窟,它距地面约50多米,建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洞内题记为我国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题记。该窟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内塑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立佛等众多神,造型简练,生动传神。它们有的闭目沉思,有的侧耳谛听,有的注视远方,有的谈笑自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尤其是东壁第六龛内的大立佛,高达2米多,眉清目秀,面色鲜亮,穿一件摩诘式紧贴身的通肩大衣,里面的肌肤依稀可辨,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雕塑技艺。这些神态刚健挺拔、古雅朴实的造像和色彩明快、笔意遒劲的壁画,无疑是研究这一时期我国历史、艺术的珍贵资料。古代的匠师们在石窟艺术中发挥了惊人的想象,创造出这人世间的“极乐世界”。无论是一个个神情活现的雕塑,还是一株株装饰不同的花草,无不显现出民间艺术家们高超的创造才智。他们把美留给了人间,自己却连姓名都未留下。
由于炳灵寺处于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它那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吸引着无数南来北往的僧侣和善男信女。
“石匮藏书”的传说,大禹“导河自积石”的动人故事,鲁班爷筑建“天下第一桥”的神话,为炳灵寺的石窟艺术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使这颗古老的艺术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两千年的岁月,犹如黄河层层翻卷的浪花,一浪推拥着一浪,迅速地流向大河的尽头。岁月沧桑,炳灵寺这块古老的文明宝地却丝毫没有被岁月的泥沙湮没其光彩,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雕、泥塑,连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壁画,数百年来静静地伫立在黄河岸边,听潮涨潮落,观云卷云舒,历尽了多少时代的兴替变迁与荣辱沉浮,依旧风采依然,光芒四射。
炳灵寺,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座浩大的天然雕塑馆,而且更是一座驰骋想象的艺术天堂。它那独具匠心的件件艺术瑰宝及其艺术生命力,将会永世常存,惠及万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