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4200000041

第41章 魏晋思想风采与文艺对话(13)

正因为这样,嵇康在与司马氏的交往中,本能地要对此加以反对。这就造成他们在理论上势不两立的交锋。这种交锋是对话的一种较为激烈的方式,但采取的仍然是说理的方式而不是漫骂嘲笑的态度。嵇康在《明胆论》中提出:“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赋受有多少,故人性有昏明。惟人特钟纯美,兼周外内,无不毕备。”这里指出人的个体性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秉承了自然的天性,是元气陶铄的产物。唯有圣人是至中无偏的,但这种理想的人物可望而不可求。嵇康在《难自然好学论》中还强调:“鸟不毁以求驯,兽不群而求畜,则人之真性无为,正当自然,耽此礼学矣。”所谓人的“真性”,就是“口之于甘苦,身之于痛痒,感物而动,应事而作,不须学而后能,不待借而后有,此必须之理,吾所不易也”。嵇康强调人的天性是自然天性而不是道德性行,反对将儒家所说的性行作为先天设定的人性论。儒家《礼记·中庸》中有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说法,推广下去就是将才性合为一体,以性统才。但嵇康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才性论显然与曹魏集团的刘劭和曹丕等人很接近。崇尚个体性与自然性,反感名教的束缚人性,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经常主张的人性信条。他天性刚烈,不受拘束,而才干盖世,因此在当时遭受司马氏集团诸人的嫉妒与仇视,招来杀身之祸也就是必然的了。《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注引曰:

初,康采药于汲郡共北山中,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及遭吕安事,为诗自责曰:“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下,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赧良朋。”康所著诸文论六七万言,皆为世所玩咏。《康别传》云:孙登谓康曰:“君性烈而才俊,其能免乎?”称康临终之言曰:“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固之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从这段记载可以见出,嵇康“性烈而才俊”,不受名教的约束,与儒家所要求的才性合一、以性统才的人物标准大相径庭。钟会所以不敢公开与嵇康对话与交锋,也是事先就知道与之对话必然要产生激烈的冲突。从嵇康与向秀、山涛的交往辩论与对话中,便可见出这一点了。因为对话渠道的壅塞而导致政治惨祸的发生也是令人深思的。其中责任究竟在于谁,即使是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如当代作家王蒙就认为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得太过分,而导致了杀身之祸。这种说法令人愕然。

当时才性论另一对话与争辩之个案,便是傅嘏与荀粲等人的交锋,以及他们与曹爽集团诸人的交往。荀粲虽是荀彧之子,但思想和为人却与其父大不相同。《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记载,在才性论上,荀粲坚持识与才的分离,反对将识见与事功统一起来。他在这个问题上与傅嘏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三国志》记载:

粲字奉倩,粲诸兄并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言道,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俣难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则微言胡为不可得而闻见哉?”粲答曰:“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及当时能言者不能屈也。又论父彧不如从兄攸。彧立德高整,轨仪以训物,而攸不治外形,慎密自居而已。粲以此言善攸,诸兄怒而不能回也。

荀粲在与家族中人的对话中,彰显出自己的反叛个性。荀氏本是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荀彧曾为曹操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东汉末年儒林重要人物。他的儿子荀粲却服膺老庄,用老庄的道论与言不尽意论来消解儒学,以为“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与嵇康倒是很相似。荀粲崇尚言不尽意之观念,同时公开品评父亲与从兄荀攸之不同,认为其父不如从兄。为什么呢?因为其父过于遵守儒学风轨,而从兄荀攸则有魏晋风度。这其实也涉及才性问题的论争。显然,荀粲主张才性相分,性行则是内在的自然天性,而不应当是儒家价值的标尺,因此,外在事功并不足以说明内在性行的高低优劣,像父亲荀彧儒学深厚、事功显赫,但在人物价值品判上却不如荀攸的性行简放更加富有人情味道。

荀粲在当时的才性论争中倡导才性分离,将性行理解成老庄的自然简达,不拘小节。他本人在男女关系上更体现出这一点来,成为当时风流名士。《三国志》记载:“粲常以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骠骑将军曹洪女有美色,粲于是娉焉,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宴。历年后,妇病亡,未殡,傅嘏往喭粲;粲不哭而神伤。嘏问曰:‘妇人才色并茂为难。子之娶也,遗才而好色。此自易遇,今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国之色,然未可谓之易遇。’痛悼不能已,岁余亦亡,时年二十九。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至葬夕,赴者裁十余人,皆同时知名士也,哭之,感动路人。”荀粲认为女性重在容貌,而性行与才能则不足为论。他自己也以此观念与女性相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此类传说,并标之为《惑溺》。荀粲不仅将性行理解成老庄的简达放荡,而且鄙视当时司马氏的论客傅嘏的才性观。傅嘏当时偏向司马氏一派,强调事功与性行即道德的合一,认为识即是对时局的实际认识与指挥,是功名事业的前提。而荀粲则以老庄的玄识论来反对这种政治与时势意义上的识见论,更反对将识见与事功统一起来的说法。在才性论上,荀粲坚持识与才的分离。因此,他在这个问题上与傅嘏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对话,从而推动了这一论题的深入发展。《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骑驿,顷之,粲与嘏善。夏侯玄亦亲。常谓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盛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余者邪?”(才性合与离之争也。)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非识之所独济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同嵇康与钟会的紧张对峙不同,荀粲与傅嘏及夏侯玄三人就与才性有关的才识问题展开对话。《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傅嘏善言虚胜,荀粲谈尚玄远,每至共语,有争而不相喻。裴冀州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夏侯玄与荀、傅二人不同,是自觉参与曹爽集团的人物,站在何晏等人一边,强调识与才即事功不同。当时的何晏等人鄙视司马氏的事功论,倡导无为而治的玄论,以识为贵。何晏曾以《周易》中的三种境界为目标来比况司马昭、夏侯玄与自己的人格境界。(《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曰:“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景王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勰《文心雕龙·论说》中提出:“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所以以才识来抗拒才力功名成了当时反对司马氏集团中人的自觉意识与才性论。因此,夏侯玄才主动地提出以识为高而鄙视傅嘏等人的功名所为。而傅嘏也自觉地提出功名与识不可分,识高才能成就功名。其所理解的识,显然是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傅嘏传》注引《傅子》曰:

是时何晏以材辩显于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于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于嘏而不纳也。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心,然犹怪之。谓嘏曰:“夏侯泰初一时之杰,虚心交子,合则好成,不合则怨至。二贤不睦,非国之利,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

这是从党于司马氏并且自觉用传统儒学看待人物的傅嘏那里发出的声音。在傅嘏看来,这些人都是虚声美誉大于实才,而他却要综核名实,打击浮华。当时用综核名实即名教的口实来整人,是司马氏常用的手段。比如何曾就用这样的口实来批评阮籍,钟会也用这样的罪名来整治嵇康。《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傅嘏传》记载:“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裴注引《傅子》曰:“嘏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能及之。司隶校尉钟会年甚少,嘏以明智交会。”这些话可以证明傅嘏与钟会气味相投。而裴松之则为之辩解:“《傅子》前云嘏了夏侯之必败,不与之交,而此云与钟会善。愚以为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钟会以利动取败,祸自己出。然则夏侯之危兆难睹,而钟氏之败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见钟会之将败,则为识有所蔽,难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终,而情有彼此,是为厚薄由于爱憎,奚豫于成败哉?以爱憎为厚薄,又亏于雅体矣。《傅子》此论,非所以益嘏也。”裴松之的这段话是没有多少道理的。傅嘏与钟会政治上同属一党,才性观上接近亦为自然,至于能预见夏侯玄之败而不能预见钟会之败也是自然的,因为很容易明于察人而暗于自见。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傅嘏自觉地成为司马氏集团中人,他的才性观自然有着明显地党同伐异的色彩。比如他对于曹魏一党的人就极力加以贬低。《三国志》本传注引《傅子》曰:“初,李丰与嘏同州,少有显名,早历大官,内外称之,嘏又不善也。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失而昧于权利,若处庸庸者可也,自任机事,遭明者必死。’丰后为中书令,与夏侯玄俱祸,卒如嘏言。”从这些地方来看,傅嘏的“同志”即同党意识异常强烈。这也应证了陈寅恪先生所言,才性四本中的现实政治斗争的色彩很浓。陈寿《三国志》对傅嘏是有保留的,对于同时的几个人这样评价:“刘劭该览学籍,文质周洽。刘廙以清鉴著,傅嘏用才达显云。”相比较而言,说傅嘏“用才达显”显见得是有微词的。而裴松之则为之鸣不平:“臣松之以为傅嘏识量名辈,寔当时高流。而此评但云‘用才达显’,既于题目为拙,又不足以见嘏之美也。”裴松之的辩解显然偏向于司马氏的晋朝。

当时夏侯玄将才性合一,理解成超越功名的神识,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与超脱的境界。夏侯玄为魏晋名士,人格方正,风度高亮,其人格境界与嵇康有相似之处,只是政治上党于曹爽,在嘉平之变中罹祸。这也可以证明,他的识并不擅长于具体的政治判断,而是作为一种与司马氏相对立的人性观而高自标峙。而傅嘏则意气正旺,自然而然地要提倡才性合一。荀粲则提出,成就功名由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固非识所能完全逆料可见他所理解的识与夏侯玄倒是颇为相似的。他们都以玄识来抵御司马氏的事功论。司马氏的事功确实与政治上的狡诈相关。他们在政治上富有经验,机诈善变。在这方面,夏侯玄也并不是其对手,最后遭受杀身之祸也并不是偶然的。其实他们的遭遇与西晋另一名士庾敳相似。《晋书·庾敳传》记载庾敳:

雅有远韵。为陈留相,未尝以事婴心,从容酣畅,寄通而已。处众人中,居然独立。尝读《老》、《庄》,曰:“正与人意同。”太尉王衍雅重之。敳见王室多难,终知婴祸,乃著《意赋》以豁情,犹贾谊之《鹏鸟》也。其词曰:“至理归于浑一兮,荣辱固亦同贯。存亡既已均齐兮,正尽死复何叹。物咸定于无初兮,俟时至而后验。若四节之素代兮,岂当今之得远?且安有寿之与夭兮,或者情横多恋。宗统竟初不别兮,大德亡其情愿。蠢动皆神之为兮,痴圣惟质所建。真人都遣秽累兮,性茫荡而无岸。纵驱于辽廓之庭兮,委体乎寂寥之馆。天地短于朝生兮,亿代促于始旦。顾瞻宇宙微细兮,眇若豪锋之半。

飘玄旷之域兮,深漠畅而靡玩。兀与自然并体兮,融液忽而四散。”

从子亮见赋,问曰:“若有意也,非赋所尽;若无意也,复何所赋?”答曰:“在有无之间耳!”迁吏部郎。是时天下多故,机变屡起,敳常静默无为。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转军谘祭酒。时越府多隽异,敳在其中,常自袖手。豫州牧长史河南郭象善《老》、《庄》,时人以为王弼之亚。敳甚知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瘐子嵩。”象后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敳谓象曰:“卿自是当世大才,我畴昔之意都已尽矣。”

庾敳的遭遇说明当时的政治游戏毫无规则可言。人们处于这种情境之中,没有了安全感,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因为当时的机变太复杂,不愿意进入政治赌场成为赌徒也在所难免。因此,完全要凭政治机缘与识见来取得自由的人是没有的。庾敳尽管静默无为,意欲远离政治斗争,而对郭象这样的势利之士自叹弗如,也无法为时世所容,最后罹祸而死。这种惨祸真是无法预料的。庾敳与郭象的人生较量,体现在才性离还是合上。显然,庾敳以性行简达静默为贵,远离事功,不愿用才显达;而郭象则势焰熏天,为当世之才,素论去之也不顾。这说明当时才性之争涉及人生价值的深处。

同类推荐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人物散文随笔集结,记录了费孝通先生身边众多的人物和国外历史名人,展现了一代人的风采、信仰和精神,而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弥足珍贵,正是当今社会逐渐缺失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索。
  • 中国经典诗文集-长生殿

    中国经典诗文集-长生殿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热门推荐
  • 庶女嫡妻

    庶女嫡妻

    穿成了将门庶女?运气还不错,啥,冲喜出嫁?勉强答应好了,可这夫君家里却好似一个大染缸,各房心思谋算,她怀胎十月被人残害失子,你不仁我不义,杀子之仇不共戴天!粉身碎骨?不好意思,您一人先去陪我儿子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命运逃脱者

    命运逃脱者

    神界以人类世界的一款游戏《命运》为媒介开始了与人类世界的融合,很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世界的交融,生灵与亡灵的战争,神的阴谋与欲望,罪恶的动乱,以及逃脱规则者的反抗,未知正在到来。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 穿越来的爱情

    穿越来的爱情

    她因为一个玩笑似的愿望而莫名的穿越……她不喜欢富贵向往着平凡……她真的能如愿吗
  • 或已出尘

    或已出尘

    ——————当你看到“时间”之后,请立刻奔命,它是一只恶兽,任何进入他领地的生物,都将被彻底清除。
  • 幸存者车队

    幸存者车队

    世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病毒,它们依附在清澈的水中,鲜美的食物中,甚至于天空所倾泻的雨珠。只要沾上那么一点,无论是人,或者动物,无一幸免都变异成了吃人怪物。潜藏在这些怪物体内的病毒无时无刻不再指挥着这群怪物去寻找鲜美的肉食,去扩大感染的范围。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人们总是在群尸漫步的大地上见到这样一群人,并称呼他们为“幸存者车队”
  • 光明与黑暗之战的神奇故事

    光明与黑暗之战的神奇故事

    唉,我是五年级小学生,请看一眼我的小说。可能大家认为我可爱,随笔写的内容,于是审核就不通过。但我也是尽力了,也可以作为启蒙读物啊,我们好好商量,别看都没看,直接得结果。谢谢各位的支持。
  • 生存日记之安歌篇

    生存日记之安歌篇

    这时只听“叮”的一声,面板上弹出了一封信:致亲爱的玩家:首先恭喜你成为第1位被我们“末日生存手游”游戏系统选中的玩家。虽然你生活在和平富足的世界,但是你仍然有着高度的安危意识与较强的生存能力,很多世界正在遭受着末日的侵袭,它需要你这样的人来加入并拯救,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请致力为末日建设贡献出你的一份力量吧!我们将贴心的为你传送至末日来临的三个月之前,这三个月请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美丽的风景吧!同时我们将在末日结束后将你送回你的世界,不要担心哦!笑脸末日生存手游系统官方
  • 快穿之曲尽依君妆

    快穿之曲尽依君妆

    作为一个音痴少女以及小说党领军人物,宁珞内心表示穿梭音乐世界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棒了(? ̄▽ ̄)?,不就是帮气运子重新实现人生圆满嘛?而且,听说有颜好声好的偶像小哥哥,宁珞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很诚实的点点头,她可以!(≧?≦)/
  • 从唐朝活到现在

    从唐朝活到现在

    携一池朔月,灭天下邪毒。饮一抔黄土,遥问卿何如?龙朔三年,时值盛唐。天地间教派林立,风起云涌。唯山人与凡人协力齐心,冲气为和,方能化解浩劫。此时有婴童出世,兼具山人与凡人混血,肩负济世使命,其名雪漾。当世药王料定,此婴活不过二十岁。2020年,雪漾作为华侨归国。(开篇节奏稍快,许是让客官受累了。正所谓,前章之果,后章之因。故而信息量大些。在下保证越往后越易读。)另,客官若是喜欢,投下一张票子再好不过。举手之劳的支持,是在下熬夜码字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