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蜀刺史 李頔录
辨癰疽
夫人不節嗜欲,不順時令,則榮衛氣血凝澀,氣虚而凝滯,血澀而不行,着處盡成癰疽。疽之症也,皮厚堅如牛領。癰者,皮薄腫高。癰發或滿光堅,易療,難將息。疽發或如小癤,觸即徹心痛,四邊微起,上如橘皮色,紅赤不全變,膿水不甚出,至七八日,疼悶喘息不止。癰疽初發并宜灸,膿成宜鍼,出膿之後,人必生之。疽將息甚易平復,但人不能決意出膿,誤至於死。疽皮厚宜烙,癰薄宜鍼。斃者,多因方法雜亂無次,臨事倉卒,誰復定其是非,以此惑人,所以斃也。若審其名候,不失其時,以鍼烙之,自療亦瘥。然而内有根,須用藥以攻其内,托之補之,宜順之,宜實之。唯急唯速,方能救生,不可緩慢,緩慢則毒氣展引開闊。初然不問有膿無膿,急以攻腫白藥外圍之,不令引開,旁腫用藥收腫,得定即用拔毒藥引導,見膿不拘多少即可喜,但恐無膿出也。膿出之後,又須看腫處,漸漸消退,不痛不熱不赤,即是毒氣已息,只要安心用平餌,和其五臟六腑,調其飲食,適其寒溫,無不癒矣。
辨痈疽
若人生活中不知节制嗜好和****, 不知顺应时令节气的变化,则易使气血运行不畅涩滞,血涩则瘀而不行,其凝着之处则成痈疽。“疽”的症候,皮厚坚硬如牛领之皮。“痈”的症候,其皮薄而高肿。痈症焮肿光亮坚硬,易于治疗, 但需细心调养。“疽”初起如疖肿,但触之即彻心痛,肿物四边微起,表皮如橘皮色,部分可变红。溃破后脓水引流不通畅,至七八天,可见闷痛喘息不止。痈和疽初起均宜灸疗,脓成则宜针刺引流,待脓排出之后,则预后良好。疽证调养得当则可平复。但医者若不能适时引流排脓,则脓毒内陷,贻误时机,可致死亡。皮厚疽证宜用烙法,痈证皮薄宜引流,则可用针刺疗法。其预后不良者,多因治疗方法杂乱无章,医者论证仓促心无定数,这才是死亡之因,应承担是非之责。若临证有序,详辨名候, 不延误治疗时机,辨明宜针宜烙之法, 自可痊愈。但疽证基底浸润较深者,俗称有根脚,则需服药以攻其内,施以消法、托法和补法,以顺应其证。急者需急速施治,才能挽救生命,绝不可延误时机,若延误时机,则病毒散开,毒邪内陷。若病初期,不论有脓无脓,即以攻脓之法,用白药外围,不使毒邪外引,外引则毒邪内蕴,待病情稳定,用拔毒药引流,如见脓出则属顺证,唯恐脓毒不出。脓出之后,若见脓处渐渐消退,局部不痛、不热、不红,即是毒气已消,只要休息,饮食得当,以顺应五脏六腑之气,注意饮食调养,使能适应寒温,均可痊愈。
辨發背
夫人生最可憂者,發背也。其病有五:一曰陽毒,因風熱而有,或患毒消渴,或先患傷寒,餘有陽毒,觸處蓄積。起於脊膂之間,不問椎數,但從兩夾脊起止腰上,滿背焮熱,狀紫亦或赤如焰, 膿毒難成,成後不止,止復痛不除,驀忽數日之間,平復如舊,將謂腫消,乃是内攻、内陷,不可療矣。二曰陰毒,因氣冷而作,初如黍米粒,起時情緒不快,愔愔而痛,直應前心,心怔忪,頭目昏重,寒熱如瘧,五七日後,引攻發腫,開闊難收,内即有膿,深沉遲緩未透,宜急以補氣湯藥内托,外以抽膿藥貼之,即平癒無患。三曰有人多服金石燒煉之藥,及[1](及:疑作“積”。)惡流[2](流:疑作“留”。)滯,成發背者。初起即驚人,熱似湯火瘡,面色如朱,心膈煩躁, 渴多嗜冷,猶輕於陰陽二毒者,緣此有解金石藥毒湯散治其内也。賴有根底分明,亦須急療方妥。四曰有患酒食毒發背者,此疾非近得之,久積臟腑[3](腑:原作“肺”,據《瘡癰新書·附録》改。)乘饑乘困而起,或因食之便睡,或多食酒肉,冷熱粘滑,肥鮮熾膩,未下胸膈而恣意房事,或當風取快,脾臟氣虚不能承受,發毒攻背兩夾脊,不問[4](不問:原脱,據《瘡癰新書·附録》補。)椎數。初起癰頭如小彈子,後大如拳,堅如石,痛遍四肢,加之拘急,口苦舌乾,腹急,大小便澀,十數日後,頭面手足虚腫及臟腑通泄如痢,内急痛者,是其症也。急用收腫發穴潰膿湯藥,内實其氣,外泄膿水。若放縱遲緩,則皮肉腐壞,傷骨爛筋,漸盛膿多,因而感邪内敗者,死矣。五曰人有服山嵐瘴氣,毒發於背者,先亦在臟腑,年月浸遠,氣血虚損衰弱。初腫色青黑,如靴皮色,漸深附筋骨徹髓,按之如木石,引手探里,方覺似有痛處,至五七日,毒氣浮起,腫高色變青白,有拳打之狀,寒似瘧及有風候,頭動口偏,手足厥逆,眼黑[5](黑:原脱,據《瘡癰新書·附録》補。)睛小,白多而慢。此内有邪氣相搏,急破出青血三五升[6](升:《瘡癰新書·附録》同,疑誤。),方有黄膿白汁相和發泄。其皮不寬不慢,急脹痛亦不住,直至色退熱消方癒。其藥在後,并依次用,無不奏效。亦宜急急追膿,趕毒外出爲妙。
辨发背
人最怕患发背。其病因有五种:一种为阳毒,是由于感受风热毒邪所致,或是患有严重的消渴症,或是病前曾患伤寒,阳毒未尽,积于体内而发病。病发于脊背,无论在脊椎的什么部位,均从二侧夹脊起到腰部以上,背部焮热,色紫红或鲜红,难以成脓,脓成后痛仍不止,几天之间,肿消平复,(有人)误以为肿胀消退,其实是毒邪内攻,内陷之症,预后不良。第二种为阴毒,是由于感受寒邪所致,病初皮损似黍米粒大小,伴情绪低落,隐隐作痛,痛及前心,惶恐不安,头昏沉沉,寒热如疟,五或七天后,肿胀加重,并向四周扩散,难以收敛,其内有脓,因脓毒深陷,故迟迟未溃,应速予补气药以内托,外用抽脓药,便会痊愈。第三种病因是有些人常服金石炼丹之药,毒邪长期蓄积滞留而患发背。患病初期症状便很重,发热似烫伤,面红赤,心烦急躁,口渴喜冷饮,比阴、阳二毒致病稍轻,因为这种类型有解金石药毒汤散可以治愈。但皮损有根境界清楚的,也应及时治疗才可病愈。第四种是由于嗜酒或饮食不节而患病,这种类型不是新病,而是毒邪长期积于脏腑,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或是由于饭后即睡,或是由于过食酒肉,冷热黏滑,肥鲜厚腻之物,未及消化便恣意房事,或是由于贪凉受风,脾气虚不能承受,则毒邪攻于背部脊椎两侧,脊柱上下均可。病初起痈头像弹子大小,尔后增大似拳,质硬如石,痛及四肢,伴拘急,口干,口苦,腹痛,二便涩滞不畅,十余日后,头面手足肿胀,腹泻似痢,里急而腹痛,即属此症,应急用收肿发穴溃脓汤以补其气,使脓水外流。若治疗不及时,则皮肤,肌肉溃烂,伤及筋骨,病情加重,脓渐增多,则毒邪内攻, 预后不良。第五种病因是由于有些人感受山岚瘴气而患发背,最初邪气侵于脏腑而毒发于背,日久天长,气血虚损,身体衰弱而患病。病初起肤色青黑,如皮靴色,逐渐深及筋骨至骨髓,触之不痛,重按才觉疼痛,到5~7天时,毒邪外浮,肿胀明显,肤色变为青白,似外伤之状,寒热似疟,并有风邪的表现,如头动口歪,四肢厥逆,瞳孔缩小,眼动缓慢,这是由于体内邪气相争之故,应及时切开引流放血三五升,到有黄白脓汁流出方可。若表皮不松发展缓慢,胀痛不止,直至肤色正常,热退,病即痊愈。用药列于后,依次应用,无不奏效。应及时排脓,使毒邪外出为妙。
辨腧法
五臟六腑腧:第二椎骨下。肺腧:第三椎骨下。心腧:第五椎骨下。心包絡腧:第四椎骨下。膈腧:第七椎骨下。肝腧:第九椎骨下。脾腧:第十一椎骨下。三焦腧:第十三椎骨下。腎腧:第十四椎骨下。大腸腧:第十六椎骨下。小腸腧:第十八椎骨下。膀胱腧:第十九椎骨下。中膂腧:第二十椎骨下。白環腧:第二十一椎骨下。胃腧:第十二椎骨下。
辨腧法
五脏六腑腧穴位于第二椎骨下。肺腧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心腧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心包络腧(膈腧)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膈腧(肝腧)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肝腧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脾腧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三焦腧位于第十三椎棘突(第一腰椎)下。肾腧位于第十四椎棘突(第二腰椎)下。大肠腧位于第十六(第四腰椎棘突)下。小肠腧位于第十八椎骨(第一骶椎棘突)下。膀胱俞位于第十九椎骨(第二骶椎棘突)下。中膂俞位于第二十椎骨(第三骶椎棘突)下。白环俞位于第二十一椎骨(第四骶椎棘突)下。胃腧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
決生死法初患腫,三日内灸,生。八日内膿成,鍼烙導引之,生。慎勞力,生。慎食,生。慎喜怒,生。懼腫猛療,生。急療,生。不諱發背,生。
决生死法
肿疡初起,三天内施灸法,预后佳。八天内脓成,用针烙法引流排脓,预后佳。应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预后佳。注意饮食调节,预后佳。注意调节情绪,预后佳。重视肿疡,积极治疗,则预后佳。及时治疗,则预后佳。对发背不忌讳,无思想负担,则预后佳。
待膿自出,不導引者,死。未内攻前,鍼烙導引之,生;内攻後,鍼烙,用藥導引者,死。膿成後,不導引,不出,但薄敷藥者死。如赤白痢,氣急,已是内攻,療亦死。癰不救,十得五生;疽不救,十全死。輕腫怕痛,必死。節候不依法,必死。愚執恣意,用性逸情者, 必死。
若等待脓成自行破溃,不予引流者,预后不良。在毒邪未内攻前,用针烙法引流者,预后佳。若毒邪已内攻, 仍用针烙法或药物引流者,预后不良。若脓已成,未予引流,脓不排出,只用外用药者,预后不良。若出现赤白痢,心情烦躁,是毒邪内攻之兆,预后不良。若为痈症,又不积极治疗,十之有五预后较好。若为疽症,不积极治疗,预后均不良。若肿胀较轻,但疼痛明显的, 预后差。若不顺应时令治疗,预后差。若性情主观,偏执贪图安逸,预后差。
赤色疽發頭額及胸前并手掌中,十日石[1](石:疑爲“不”之訛。)穴者死。七日可刺,出赤血;七日未有膿,不可治。人年二十五歲、三十一歲、六十八歲、七十四歲,已上百神在額,額見血不治。
赤色疽发于额部,胸前及手掌,十天内不破者,预后差。七天时可行刺法,出血,七天时无脓,预后差。人若二十五岁、三十一岁、六十八岁、七十四岁患病,神采显露于额部,额部出血者,则预后差。
凡禽疽始發者如疹,數十處如拳打之狀。發寒,齒禁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導引膿。人年二十一歲、三十八歲、五十歲、四十一歲,已上百神遍身, 見血不治。
禽疽之病,病初像发疹,全身数十处如拳打之状,伴寒战,牙关紧闭者,十四天时即死。十日内可行刺法,引流排脓。人若二十一岁、三十八岁、五十岁、四十一岁患病,神采见于全身,见血不治。
杼疽發鬚鬢及兩耳,六十五日[1](日:原脱,據《瘡癰新書·附録》補。)死。十日可刺,其膿色異如豆豉;如見血,死。人年十九歲、二十三歲、四十九歲、五十一歲,已上百神在兩耳,見血者死。
杼疽发于须鬓及两耳,六十五天即死。十日时可行刺法,若脓色像豆豉样,见血即死。若十九岁、二十三岁、四十九岁、五十一岁患病,神采见于两耳,见血即死。
丁[1](丁:原作“下”,據本條下文改。)疽發兩肩,惡血結留内外,榮衛不通,發成丁疽。五日腫大,令人口禁,寒戰。十二日可刺;不治,二十日死。
丁疽发于两肩,恶血积留,气血不畅而发本病。五天时肿胀明显,伴牙关紧闭,寒战。十二天时可行刺法;若未治疗,二十天即死。
蜂疽發背起心腧及心包絡腧若肩骨禺[1](骨禺:原作“隅”,因形、音似致誤,今正。)二十日不救死,十日可刺。其色赤黑,膿青不治。人年十八歲、二十歲、四十五歲、五十六歲、六十七歲、七十二歲、八十九歲,已上百神在兩肩骨禺,不可見血,見血死。
蜂疽发于背部,起于心腧及心包络腧及肩,二十日时不救治即死,十日时可行刺法。若肤色赤黑,脓色青,预后不佳。若十八岁、二十岁、四十五岁、五十六岁、六十七岁、七十二岁、八十九岁患病,诸种神采见于两肩,不能见血,见血即死。
徐[1](徐:疑爲“陰”之訛。)疽發髀及陰股,始發腰强,數飲不能多,七日發堅,腫脹惡疼。心煩躁,死不治。
阴疽发于髀及腹股沟内侧,起于长强,不可多饮,七日时皮损变硬,肿胀痛甚,心烦急躁,预后不良。
特疽發肺腧及肝腧,不救,十日死。八日可刺。其色紅,赤肉隱起如椒子者,死。人年十九歲、二十六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五十七歲、六十二歲、八十歲、九十一歲,已上百神在肺肝,見血者死。
特疽发于肺腧及肝腧部位,不可治,十日即死。八日时可行刺法。若皮损色红,见鲜红色肉芽肿,预后不良。若十九岁、二十六岁、四十九岁、五十六岁、五十七岁、六十二岁、八十岁、九十一岁患病,神采已在肺肝,出血则预后差。
百脈疽腫起環頸,疼痛,身軀大熱,不敢動止,或不能食。此有火炎上,熱咳。十五日可刺導引,不刺導引見血,八十日必死。
百脉疽起于颈项,疼痛,伴高热,行动不便,或不能进食,这是由于火邪上炎,热咳,十五日可切开引流,未切开引流而出血者,八十日必死。
土龍疽大發寒熱十數日,有大汗展頸淋身,熱極如沸,腫處刺入,出膿可治。若淺刺不入中,膿不出,二十日死。
土龙疽多寒热交作十余日,伴大汗淋漓,自颈上而至全身,高热,在肿胀处引流有脓出,则预后佳。若浅刺脓未引出,二十日即死。
使[1](使:疑爲“俠”之訛。)榮疽腫起發肋及兩肩肘頭,不救,二十日死。九日可刺。其膿赤白相間,若全白無赤,可治。
侠荣疽病发于肋及两肩,肘部,若不救治,二十日即死。九日可针刺,则见脓血,若均为脓汁无血者,则预后较好。
衝[1](冲:疑爲“行”之訛。)疽發腫或時復往來,可要其腫所刺之,導引膿出即癒。
行疽发病,肿胀可游走发作,可在肿胀处针刺,引流排脓,病自愈。
涌泉疽腫起發太陰,如伏鼠,不救二十日死。十日可刺。膿赤黑死;白者可治。人年十五歲、二十一歲、六十二歲、七十五歲,已上百神在尻尾間,不可見血,見血死。
涌泉疽病发于太阴经,形状如伏鼠,若不救治,二十日即死。十日时可切开。脓为赤黑色则预后差,脓为白色则预后佳。若十五岁、二十一岁、六十二岁、七十五岁患病,诸种神采在尻尾处,不能见血,出血即死。
癰陽疽起足趺及足下,不救二十日死。十日可刺。奇癢,膿赤黑死。膿血赤白不多,可治。人年十三歲、二十八歲、五十二歲、七十二歲、九十三歲,已上百神在足下,見血者死。
痈阳疽,病发于足背部及足底,治疗不及时,二十日即死。十日时可切开,若伴奇痒,脓赤黑色,预后不良,若脓血不多,则预后佳。若十三岁、二十八岁、五十二岁、七十二岁、九十三岁患病,诸种神采在足下,出血即死。
衝疽發小腹,疼痛而振寒熱,四五日變色可刺,即導引出膿。若毒成不出,五十餘日死。
冲疽病发于小腹,伴疼痛及阵发性寒热,四五天若变色,可切开引流排脓, 若脓已成,但未排出,五十余日即死。
熟[1](熟:疑爲“敦”之訛。)疽發兩手指及足指,不救五日死,四日可刺。其色黑不甚,未過節者可治。
敦疽病发于两手指及足趾,不及时治疗,五日即死,四日时可切开,脓色不甚黑,肿未过指趾关节的,预后较好。
内疚疽[1](疚疽:疑爲“疥疽”之訛。)發兩腋下及兩臂并兩手掌中,寒熱而振,血[2](血:疑爲“衄”之訛。)嗌乾,飲多即嘔, 煩心,六七八日宜汗。不汗,死。
内疥疽病发于两腋下及两臂,两手掌,伴阵发性寒热,衄血,咽干,但多饮即呕,心烦,六七八日时宜用汗法。若汗未出,则预后不良。
陰陽二氣疽廣闊滿背,或大或小不常,腫熱脹大。十日可刺,導引出膿,不拘深淺,多少。發渴體倦,十日外不見膿,不治。人年三十二歲、四十二歲、五十五歲、六十一歲,已上百神在廣背,不可見血,見血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