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72

第72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4)

心性理论与人生理想是紧密相联系的,心性理论的差异直接影响人生理想的实现途径、操作方式和内涵规定。相对而言,印度佛教,尤其是小乘佛教基于心性本净学说,强调灭除人生的现实烦恼、痛苦,主张由烦恼心转化为清净心,由人转化为罗汉、菩萨或佛,并把理想的实现寄托于来世,极富外在超越的色彩。中国佛教有所不同,天台宗鼓吹众生和佛的本性一样,都具足宇宙万有,互摄互融,并无差异的思想,“性具善恶”,善性恶性本具不断的思想,以及“贪欲即是道”的说法,为理想与现实的沟通提供心性论的基础。华严宗强调佛和众生同由心造以及一切圆融无碍的思想,为佛与众生、理想与现实的圆融确立了充分的理论和逻辑的前提。至于慧能禅宗也和天台宗、华严宗一样,而且更鲜明地主张发现、返归、证悟众生心性的本来面目、原始状态,以求自在解脱,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在现世中成就佛果。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40页上。]和临济义玄的“无事是贵人”[注释:《镇州临济 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7页下。]两个命题最集中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禅宗的这种思想,显然与印度佛教视人的现实生活为苦难,现实世界为秽土,强调超俗出世,转生超升彼岸世界的主张是迥异其趣的。禅宗与印度佛教在佛教终极旨趣上的巨大反差,是中印两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致。这方面,我们认为《中庸》所说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思想影响是至深且巨的。“高明”,广大精微的境界。“中庸”,平庸,平常。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性理,同时讲求学问而致知,使德性和学问臻于博大精微的境界,而又遵循平常的中庸之道。这里包含着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境界提升的意义。这是一种严酷的现实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道,是成就人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模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必然影响轻视印度佛教经典,重视自我心性修养的禅宗人的修持生活轨迹,这也就是在平常心态中实现内在超越,在平常生活中实现精神境界的飞跃。

二、尽心知性与明心见性

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给中国佛教宗派修持轨道以影响,而儒家的“尽心知性”说则给中国佛教宗派心性修养方法以启示。儒家重视伦理道德,提倡“反求诸己”,向内用功。孟子倡导的“尽心知性”就是一种反省内心的认识途径和道德修养方法。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这里讲的心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是仁、义、礼、智之端,而仁、义、礼、智是苍天赋予人的本性。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尽量发挥心中的仁、义、礼、智诸善端,就有了解自己的“性”,并进而认识到“天”。与孟子思想相近似,《中庸》强调尽性,即充分发挥自己以及事物的本性。文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中庸》认为,人和物之性包含着“天理”;只有至诚的人才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并进而发挥他人的本性,再进而发挥万物的本性。儒家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是深刻的。

中国佛教天台宗人智顗就作《观心论》[注释:《大正藏》第46卷。],所谓观心就是观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智顗说:“前所明法,岂得异心?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注释:《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上,《大正藏》第33卷,696页上。]认为观自己的心是一个比较容易修持的法门,提倡观心修持。华严宗人提倡“妄尽还源观”,主张在修持中,使妄灭尽,内心澄莹,还复清净圆明的自性、本原,以得解脱。禅宗又称佛心宗,尤为重视心的修持。如前所述,菩提达摩讲安心、慧可、僧璨重自性觉悟,道信、弘忍主张守心、守本真心,神秀认为心有染净之分,提倡“看净”,即观看心净。慧能提倡性净顿悟,主张径直彻悟心源,一举断尽妄惑。慧能后的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更是明确提出“直提人心,见性成佛”[注释:转引自《黄檗山断际禅师传法心要》,《大正藏》第48卷,384页上。]的明心见性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禅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国佛教宗派的心性修养方法与儒家尽心知性的修养方法,在内涵界定、具体操作、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儒、佛两家都重视发明心或善心,都重视认知或体证人的本性,都重视反省内心(内省),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心性修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绝非出于偶然,这里,问题的答案只能是说,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佛教学者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以及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层的传统道德修养方法的影响的结果。

三、情染性净与灭情复性

唐代反佛旗手之一的李翱(772-841),其实也深受佛教的思想影响。他的《复性书》虽以阐扬《中庸》思想相标榜,而实质上不过是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想——情染性净说的翻版。《复性书》宣扬人人本性是善的,由于心“动”而有“情”,有“情”而生“惑”。《复性书·中》说:

情者妄也,邪也。邪与妄则无所因矣。妄情灭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虚[注释:“周流六虚”,语出《周易大传·系辞下》。“六虚”,指《周易》六爻之位。因六位无体,因爻而见,故称六虚。谓阴阳周遍流动在六位之虚。],所以谓之能复其性也。

这是主张灭息妄情,以恢复清明本性。为了灭情,《复性书》还强调“弗虚弗思”,认为若能“弗虚弗思”,“情”就不生,就能回复到“心寂不动”的境界。《大乘起信论》讲一心二门,真如门和生灭门。生灭门的性是“动”,一心由“静”到“动”,就是由“本觉”到“不觉”的众生流转之路。相反,一心由“动”到“静”,就是由“始觉”到“究竟觉”的众生解脱之途。这几乎可以说是《复性书》关于人生本原和人生境界的直接思想源头。至于灭情复性的方法——“弗思弗虑”,实同于禅宗的“无念”;灭情复性的境界——“心寂不动”,实也是禅宗理想的空寂境界。此外,李翱灭情复性说与华严宗人的“妄尽还源”修行方式也是相当接近的。事实上,李翱对佛教义理是赞赏的,他说:“天下之人以佛理证心者寡矣,惟土木铜铁周于四海,残害生人,为逋逃之薮泽。”[注释:《与本使杨尚书请停率修寺观钱状》,《李文公集》卷10,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成化乙未刊本影印,商务印书馆,1919。]认为佛理对人的心性修养是有益的,只是大兴寺庙于社会有害。李翱的反佛实是反对建庙造像,劳民伤财,以及寺庙成为逃亡者的聚集之地,这与他吸取佛教思想,甚至如《复性书》实质上宣扬佛教心性思想,并不完全是矛盾的。

四、识得本心与发明本心

如前所述,陆九渊的心性哲学特别提倡和重视“本心”说。“本心”,具体讲就是仁、义、礼、智四善端。本心人人皆有、本无少欠,不必他求。由此他进而主张“学问之要,得其本心而已”[注释:《袁爕序》,《陆九渊集》附录1,536页。]。在陆九渊看来,一个人只要发明本心,就是去欲尽性,就是排遣蒙蔽人心的各种私欲、杂念,恢复人心澄明的本来面目。这和视人心为罪恶之源,强调心外求道的主张不同,而和禅宗所倡导的“识得本心”、“明心见性”、“不假外求”、“自悟成佛”的修养之路,起码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五、顿悟与神悟

宋代心学家还在心性修养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主说:“到恍然神悟处,不是智力求底道理,学者安能免得不用力?”[注释:转引自《记疑》,《朱熹集》卷70,第6册,3682页。]认为达到真正了悟,是在恍然之间,靠神秘的直觉体悟,而不是靠智力求得的。朱熹对此总不以为然,他批评说:“恍然神悟,乃异学之语。儒者则惟有穷理之功,积习之人,触类贯通而默有以自信耳。”[注释:《记疑》,《朱熹集》卷70,第6册,3682页。]这里所说的异学,自然包括佛学在内。朱熹反对神悟说而主张格物穷理,触类贯通。陆九渊则批评朱熹的修养工夫是“支离事业”,费神劳力,收效甚微,他称自己提倡的发明本心是“易简工夫”。他打比喻说:“铢铢而称,至石必谬;寸寸而度,至丈必差。”而“石称丈量”,则“径而寡失”[注释:《与詹子南》,《陆九渊集》卷10,140页。]。强调易简工夫能收到“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注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469页。]之效。王阳明也宣扬良知本体工夫是“一悟尽透”。应当说,儒学本没有恍然神悟之说,宋明心学家的这一说法是吸取佛教顿悟思想的表现。佛教,尤其是慧能禅宗不赞成神秀的渐悟主张,提倡顿悟,认为“一了一切了,一悟一切悟”,后来甚至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佛教内部一直存在顿渐之争,南宋儒家中出现的顿与渐的紧张,在思想上与佛教是有关联的。

六、禅定与静坐

宋明理学开创者周敦颐(1017-1073)提出“主静”说作为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原则。周敦颐所讲的“静”不是动静的静,而是“无欲”,“无欲故静”[注释:《太极图说》自注,见张伯行辑:《太极图详解》卷1,2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后来有些理学家把“静”引向“静坐”。正如明代理学家陈献章所说:

伊川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此“静”字发源濂溪,程门更相授受。晦翁恐人差入禅去,故少说静,只说敬。学者须自量度何如,若不至为禅所诱,仍多静方有入处。[注释:湛若水:《白沙子古诗教解》引,见《陈献章集》(下),7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可知程颐是主张静坐的,朱熹则恐与禅划不清界线,少说“静”而说“敬”。心学家与朱熹主张不同,认为静坐是求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陆九渊有的门人就专门打坐,据詹阜民的描述,陆九渊的教学方式是:

先生谓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某因此无事则安坐暝目,用力操存,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窃异之,遂见先生。先生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注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471页。]

这是讲通过较长时间的静坐而达到心体“澄莹”的境界,也就是通过静坐获得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和心灵飞跃。

杨慈湖也主张静坐得悟,他还把这种方式称为“反观”,说:“尝反观,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注释:《慈湖学案》,《宋元学案》卷74,第3册,2466页。],“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之中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注释:同上书,2468页。]。这就是说,在反观中产生出万物通为一体的神秘体验——自性澄然清明,洞然无际,非物非量,天与地都成为自性中的象或形,而天象地形都是“我之所为”。也就是说,自心无体,清明无际,与天地万物同范围,无内外之别。心学家的静坐、反观与佛教的宗教实践方式十分相似。静坐是佛教禅定的重要方式之一,反观和止观的观心近似。至于天地万物通为一体,与禅宗的会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即在自心的禅修了悟中达到消除主体与客体、此物与他物、部分与整体的差异、对立,两者实在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在历史上有一些儒者“坐在禅床上骂禅”的现象,但是,应当说,心学的确受到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不小影响。

明代黄绾(1477-1551)就宋代大儒与禅的关系说过这样的话:

宋儒之学,其入门皆由于禅:濂溪、明道、横渠、象山则由于上乘;伊川、晦庵则由于下乘。[注释:《明道篇》卷1,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上乘”、“下乘”是指禅法的上下高低区别。黄绾一语道出宋代最有代表性的儒家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都是由禅入门的。这种文化交相渗透的现象是很值得深思的。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热门推荐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猪猪公寓

    猪猪公寓

    (爱情公寓5续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爱情公寓,花瓣飘来的地方,曾经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在对面自爱情公寓拆迁后,众人分离而散,但好在所有人都留在这个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有他们最美好的回忆,幸运的事,他们又遇见了哪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哪里就是爱情公寓
  • 丑妃,敢甩本王试试

    丑妃,敢甩本王试试

    “南宫离,你这么嫌弃我,信不信我出墙,送顶绿帽子给你!”“只要你心灵手巧织得出来,这顶帽子本王一定戴。”半年之后,看着眼前这手挽手的两人,南宫离真后悔当时没有把她锁起来,无盐女怎么会有这么大魅力,这岂止是一顶绿帽子,简直是好几顶,还是超级的绿的出水的帽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洛特兰梦

    洛特兰梦

    神女之子,却亦是魔王的孙子,神界容不下他,从小跟着洛特兰大陆一个古老的国家的守护神龙长大
  • 长剑指天

    长剑指天

    林秋凭他的异能,凭手中之剑,剑指诸天。PS:本书是都市异能文,爽文,不戳天道老爷的屁股,也不逆天改命。最后:一个耿直的微笑送给各位读者。
  • 邪王独宠之天才小医妃

    邪王独宠之天才小医妃

    做了无辜的炮灰,穿越成了不受宠的将军府四小姐。姑且算了,但为何一穿越就要嫁人?竟然还是嫁给传说中那个恐怖邪王?逃婚总行了吧。岂料被那邪王给抓了回去。
  • 绝世盛宠:倾世佳人绝世妻

    绝世盛宠:倾世佳人绝世妻

    21世纪冷血杀手遭组织灭绝,一步转身,华丽丽转世投胎亡国公主。“命怎么那么苦啊?”某女不禁感叹。无奈之下,只好浪迹天涯,却因长得红颜祸水欠了一屁股风流债。成婚拜堂当日,某女泪奔:相公,有人讨债讨上门了~~~某妖孽男深情款款道:娘子别急,这债,为夫以后替你还了……某女:那现在干嘛!某妖孽男坏笑:现在吗?赶紧的,洞房花烛夜……
  • 墨少追妻路漫漫

    墨少追妻路漫漫

    【已完结,放心入坑】安城发生了一件前所未闻的奇事!啥事?帝爵太子爷竟然有儿子了!墨楚希懵逼,他明明还是未婚!哪里冒出来的儿子!多了一个儿子也就算了,啥!还有一个女儿!狭窄的车厢里,墨楚希将女人拦住,“言小姐,请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嗯?”“……”某日清晨,小包子牵着大包子的手,眨着水灵无辜的大眼睛看着墨楚希。
  • 爱情站点

    爱情站点

    爱情,都有些自己的站点,到站下了车,却还是会留恋。可有时,该离去的还是要离去。无法挽留的,就让它成为永远的美景,一直存在吧。
  • 慢慢入情深

    慢慢入情深

    一往情深.[温柔慢热]世间有她,才是最大幸福。“你是我的光。”她说。“你是我的药。”他回。深情很久,余生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