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晋国的君主,是一位贤明者,春秋五霸之一。参见本书故事17注③、110注①。原,诸侯国的名。
②裹:携带。
③金:鸣锣,古人退兵的信号。
④亡:失去。
故事大意
晋文公攻原国,携带十天的粮食,与大臣们约定,攻原的日期为十天。攻原十天了,原国没有被攻克。晋文公鸣锣退兵,准备把军队撤回国内。此刻,有人从原的城中出来,同晋文公说:“请坚持三天原就可以被攻下。”众大臣也劝晋文公:“原国国内粮食快尽,请等待之,不要撤兵。”晋文公说:“我有言在先,攻原十日,现在没有攻下,我不撤兵,是我的失信。得原失信的事我不干。”于是晋文公命令罢兵回国。原人知道这件事情了,感慨地说:“有哪位君王像晋文公那样讲信用,我为什么不归顺他呢?”于是就降了晋。卫人也发表了上述同样的感慨,也降了晋。对此,孔子议论说:“晋文公攻原得卫,靠的是信啊!”
读后感
晋文公攻原。说定10天时间内攻下原国。事实是,10天过去了,原国没有被攻下。此刻,尽管有人从原国城内出来,劝再坚持三天。晋文公的臣子们也劝阻晋文公,说对方粮快尽,“姑待之”。晋文公本人也明白不需几天晋就可获全胜。但是,晋文公还是按约决定撤兵,说:“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晋文公重信,罢兵,此举感动了原人,打开城门投降。此举也感动了卫国,也决定依附晋国。就这样地,晋不费兵卒,不血刃,只凭信,轻易地取下了原与卫。信的威力是何等大呀。
古人有“五常”说法。所谓“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信”作为“五常”之一,是值得重视的。晋文公不是靠了“信”,使自己的事业取得了胜利的吗?我们做任何事,若要使它成功,也必须依赖“信”,实行“信”。
关于这,孔子发表感慨说:晋文公所以“攻原得卫者,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