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华严宗的从"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说华严宗以宗奉《华严经》而得名,它的实际创始人是法藏。华严宗的先驱者,一般是上溯到杜顺(法顺)、智俨,而法藏以后的主要代表人物则是澄观、宗密。宗密死后第四年,恰值唐武宗大力灭佛,华严宗也就随之一蹶不振了。华严宗是在女皇武则天的直接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一度当过尼姑,后被唐高宗李治再次召入宫中,凭其出色的才干和诡诈的权术而夺得了皇后的宝座,并开始染指朝政,觊觎皇玺。后来她又进一步残杀唐室宗亲,排斥开国元勋,篡位自立,正式登基,改国号唐为周,称"大周革命"。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更需要制造舆论,统一视听,借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在这方面,传统的儒家理论并不能对她提供什么有效的论证,于是她就竭力从宗教迷信中寻找神秘的根据。武则天因当过尼姑,有着"佛子弟"、"女菩萨"的招牌可用以蛊惑人心,使她更倾心于利用佛教来为自身的政治行为辩护。她伙同佛教僧侣利用《大云经》和《宝雨经》,恣意发挥,为自己披上神圣的外衣,反复申明自己做皇帝符合佛经意旨,是佛的预言的实现。她先后被特加"尊号""圣母神皇"和"神圣皇帝"。唐代皇帝有意抬高门第,因为和被奉为道教教主的老子同姓李而特别尊崇道教,置道教在佛教之上。武则天则相反,有意颠倒这个次第。她在"登极"后次年就"令释教在道教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则天皇后本纪》,见《旧唐书》卷6。)。她又和唐太宗、唐高宗留下的统治集团利害不完全一致,在选拔利用佛教宗派方面也存心有所不同,因而热衷于另行支持在她直接影响下创立的新宗派。武则天由于政治的需要,特别重视佛法的宣扬,并大力实行奖掖佛教的政策,法藏也因此有机会得到女皇的器重和宠信。法藏的剃度就是武则天为了悼念已故的母亲,舍宅为寺(太原寺)而获得批准的。他随后又住太原寺,成为武则天的家庙和尚。武则天闻知东晋时译出的六十卷《华严经》不完备,就专门派人去于阗取回梵本《华严经》,并亲自组织翻译工作,令法藏参加,这就是后来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唐译八十卷《华严经》。法藏这个人头脑比较灵活,政治活动能力很强,深深懂得这位女皇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命他开讲《华严经》,在讲到《华藏世界品》时,据说出现讲堂"地动"(地震)的现象。法藏当即特意上报武则天,女皇欣然利用,大作自我宣扬,说是如来佛降迹显灵,命史官将此事编于载籍。由于法藏善于利用佛教信仰配合政治活动,传说武则天还赐名法藏为贤首大师,华严宗也因而又名贤首宗。法藏还为唐中宗、睿宗授菩萨戒,成为皇帝的门师。(续法在《法界宗五祖略记》中说法藏"为五帝门师",并注"五帝"为高、中、睿、玄、武后。)唐中宗曾给他三品大官的奖赏,又给他造五所大华严寺。法藏一时地位特高,声名显赫,华严宗一派的实力也因此大增。法藏因为参加了《华严经》的新译,对经文理解得更为全面,他在批判别派的名义下,也吸取了玄奘新译的一些教理和天台宗的某些观点,自行组织系统的判教,发挥和充实了《华严经》一书的思想,著述一百多卷,形成了一个比较周备而独具特点的佛教理论体系。这样,法藏就在天台宗、唯识宗以外,另行建立起新的宗派——华严宗。华严宗又称为法界宗,这是因为它的理论宗旨是依据《华严经》宣扬"法界缘起"论,尤其是阐发了从"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说的缘故。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呢?澄观说:"此经(指《华严经》)以法界缘起……为宗也。法界者,是总相也,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缘起者,称体之大用也。"(《大华严经略策》,见《大正藏》卷36,702页。)"法界"是指包含理和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理",所谓的"真理",这里指事物的本性、本体。"事",即万事万物。所谓"法界缘起"是讲理、事以及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澄观进一步说:"然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无碍法界,具性、分义,不坏事、理,而无碍故。第四法界,亦具二义,性融于事,一一事法不坏其相,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华严法界玄镜》卷上,见《大正藏》卷45,672~673页。)这段话的意思是:事法名界,界是分别的意思,因为形形色色的万物,千差万别,森严分列,所以叫事法界。理法名界,界是本性的意思。因为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本性是同一的,所以叫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具有分别和本性两重含义,因为事和理是互不妨碍的,所以叫做[理事]无碍法界。第四法界也具有分别和本性两重含义,由于本性融会于事物之中,以至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也都是互不破坏、互相包融,如同本性同一融通,层层叠叠,无尽无限,所以叫做事事无碍法界。这是讲法界,共有四相,即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和理法界的"界"字含义不同,前者是"分",即分限、分别、界限的意思,后者是"性",即本性同一的意思。这表明华严宗的法界概念包含了事物的差别性和性理的同一性两个方面。而事法界,相当于纷纭杂陈的现象,即现象世界;理法界,相当于现象的本性、本质、本体,即本体世界。前者千差万别,后者同一无异。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事和理两大类,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对于人们区分现象和本质、存在和精神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但是它平列事、理两法界,在物质世界之外又虚构出一个本体世界,还提出"一真法界",把四法界都说成是"一真法界"的产物。如宗密说:"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注华严法界观门》,见《大正藏》卷45,684页。)把统摄、产生四法界的"一真法界"归结为"一心"。这个"一真法界"或"一心",就是彼岸世界的精神实体,这完全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法界缘起"论的重心是"事事无碍"说。法藏在形象地说明法界缘起论时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帝网,即"天帝网"。印度神话谓帝释天(诸天神的通名)宫殿装饰的珠网,网上珠光交相辉映,彼此互相透视,重叠无穷。)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明。"(《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见《大正藏》卷45,620页。)这表明华严宗讲法界缘起,其真意在于说明宇宙间的一切和各类关系都是圆融无碍的。"四法界"侧重在三、四法界,即"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但两者比较而言,更主要的是"事事无碍法界"。法界缘起论是通过"理事无碍"落实到"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是前三个法界的归结点。从隋唐佛教宗派理论发展史来看,三论宗、天台宗都依据二谛(真谛、俗谛)说对现象(事)和本体(理)的关系做过这样那样的唯心主义论述,华严宗则是进一步讲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互相关系,即通过调和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来论证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大调和,这是华严宗理论的特色所在。华严宗是怎样论证理事无碍,再进而论证事事无碍的呢?"无碍"是统一的意思,所谓理事无碍,是说有差别性的事物和"平等"的同一的理性,彼此交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理彻(贯彻)于事","事彻于理",相彻相存,即相互交渗,相互依存,所以,事就是理,理就是事,两者是统一的、无碍的。如水与波互相融合、无碍一体,也如塑造金狮子的金体与金狮子相,融为一体。由于理作用于事,事与事也就发生联系,这样就由"理事无碍"进到"事事无碍"。既然事即理,事事物物都是理的体现,那么,千差万别的事物由于理体、理性是同一的,事事也就都能相即相融了。比如一粒微尘,也具足理性,因而也能和其他万事万物互不相碍、互相包容。华严宗还用另一个说法来讲事事无碍,它把法界归于一真法界,归于一心,说事事都是一心的产物,在同一心里,事事都周遍含容,彼此无碍。法藏称理事无碍的关系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经义海百门·种智普耀门第三》,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8套第1册,417页。)。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万殊的事物归结为同一的本体,是"一切即一"。由此也可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括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同样,一切事物都包容于每一个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每一个事物所包含。总之,事事融通,重重无尽。由此更进而说明,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溶融,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相即相入,无碍无障,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也就是华严宗宣扬事事无碍说的宗教实质。
华严宗"法界缘起"论接触到了事物本质与现象的内在联系,涉及不同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的关系问题,包含了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是华严宗以本质为真实,以现象为虚幻,则是形而上学的割裂和唯心主义的歪曲。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是佛教所讲的虚幻的假象,事物有假象,有幻相,"非本质的东西,假象的东西,表面的东西常常消失,不像"本质"那样"扎实",那样"稳固"。例如:河水的流动就是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
然而就连泡沫也是本质的表现!"(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见《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1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同上书,137页。)现象包括假象在内都是本质的表现,不仅本质是客观的,假象也是客观的,假象是客观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表现。其次,唯物辩证法还认为,现象比本质要丰富得多,本质是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本质不能把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概括无遗。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再次,不同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各有具体的特殊的规律,是不能无条件地相即相融的。华严宗肯定了差别性,但又片面夸大了统一性,从而最终抹杀了差别性,这是它陷入唯心主义泥潭的思辨途径。华宗严的宗教学说对后来宋明唯心主义理学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它以"理"吞没"事"、"事"只是"理"的体现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和发展。例如,程朱学派宣扬"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1。),是华严宗"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翻版。这个"太极"也就是华严宗"理"的变相。朱熹的"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朱子语类》卷18。)的"理一分殊"说,也就是物物各具一太极、万物统一于太极的意思,这也正是华严宗的"四法界",尤其是理事无碍法界思想的承袭和发挥。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上的调和色彩愈来愈浓。它不仅调和原来佛教各宗各派,而且及时地和新形成的慧能一派禅宗思想相调和。更有甚者,还积极调和儒家、道家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出企图统一三教九流的倾向。如华严宗五祖宗密,是澄观上千门徒中号称独得妙传的唯一高徒,然而他又是禅宗荷泽神会的四传弟子,思想中有明显的禅宗成分,推崇慧能高足神会一派的理论。宗密说:"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8套第4册,306页。)充分肯定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思想。他竭力融会禅和教,认为佛内心的意向和佛言说的教义是完全一致的,他把所谓"直显心性宗"和"显示真心即性教"分别奉为"宗"(禅)和"教"的最高阶段,从而把两者统一起来。宗密在《原人论》一书中,虽对儒道两家有所批评,但又认为释迦、孔丘、老聃都是至圣。该书最后第四节更标节名"会通本末",体现了"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的"三教同源"的思想。他在《佛说盂兰盆经疏》的序文中说:"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为孝道矣"(《大正藏》卷39,505页。),和儒家同声鼓倡孝道。他还以儒家经典《周易》的"四德"(元、亨、利、贞)配佛身的"四德"(常、乐、我、净),乃至以"五常"配"五戒"。在宗密以后,华严宗沿着这种圆融各派的趋势继续发展。华严宗究竟为什么特别强调圆融无碍、事事无碍的思想呢?这主要有佛教思想发展和封建统治者理论需要的两重背景。华严宗是在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之后成立的宗派,为了自我标榜,自称为高于其他宗派的圆教,这就有一种调和、包容、统一当时各宗各派新旧异说的理论需要,也就是需要做佛教理论的圆融工作,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空宗"和"有宗"传入中国后,分别演变成中国的隋唐佛教宗派,但它们在理论上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各种片面性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华严宗不满意于这种状况,将它们一概判为"偏教"。它认为唯识宗的识真境虚的主张是矛盾的,因为境由识所变,如果境不真,识怎能是真的呢?空宗讲心境皆无,这样成佛的主体和成佛的境界也实际上被否定了,佛教信仰因此不就失去立足点和目标了吗?正是为了摆脱这种理论上的窘境,华严宗提出事物虽假,本体是真,同时本体和事物又相即相融,进而事事物物之间也都圆融无碍的观点,从而沟通了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现实世界和涅槃世界的关系,强调两者之间不是相互隔离、截然脱节的,以求得宗教宣传的最好效果。
华严宗独创理论的形成,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原因。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和女皇武则天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御用神学家,他创立华严宗是直接配合武则天巩固个人的统治地位的,因此,华严宗在一定意义上是挂着"武记"牌号的宗派。当时武则天登上皇帝的宝座,她的此举并不符合传统的统治思想,要清除这种潜在的社会习惯势力的反抗,就亟须制造新的"理论"。而圆通无碍、事事无碍的理论恰恰能够充分肯定现实社会基础的价值,美化武周统治的天下是和谐一致、其乐融融的,从而感化社会上各阶级、各集团和各类人们无视差别,不辨是非,调和矛盾,和睦共处,任运而游,相安无事。这样,武则天的统治不就完全有了神学理论根据,而且可以稳坐皇位,为所欲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