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有负面情绪发泄在日记之中,她长舒了一口气。这本日记记载了她所有不可告人的情绪,每次写完她就将其锁在抽屉中,就像她把自己锁在角落一样。
半夜,孙熙乍醒,到母亲房间(在龚真珍染病之后,孙孝之与龚真珍已经分房而睡),见母亲安详地睡着。她心念一动,伸出食指去探龚真珍的鼻息,手指感觉到暖意才拿开。
她自嘲一笑,帮母亲盖好被子,静静地退出房间。迎面碰上深夜归来的孙孝之,他满身酒气,满脸通红,却还十分清醒,摆出父亲的威严:“这么晚了还不睡?”
“我马上就寝。”
“嗯!”他整一整衣冠,大摇大摆地走回房间。
他从身边走过之际,孙熙屏息,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甚至讨厌闻孙孝之身上的味道,那是一股烟草混杂着烈酒的臭味。
望着孙孝之的背影,她捏紧的拳头慢慢松开,往龚真珍的房门望了深情的一眼,回屋就寝。
第二日清晨,接到黄士郎电话:“孙熙,我出关啦!”
“才十五天,也太快了吧!”
“兵贵神速,师傅说我天资聪颖,孺子可教。现在的功力绝对可以独挑大梁。不过我答应师父剪完这部片子后还要上山进修一段时间,而且还要经他亲自审核,片子才能公映。”
“怎么,我到公司和你会合?”虽然睡眼朦胧,但提到影片,孙熙马上精神振奋。
“好,九点到公司会合,让你见识见识我的盖世神功,顺便让你学点皮毛。”听黄士郎的语气,他已经重拾信心,踌躇满志。
九点不到,孙熙在预约的剪辑室等候,但黄士郎却一直未现身,打他电话却被挂线。过了一个小时,黄士郎才气喘吁吁地现身:“对不起,我迟到了。”
孙熙一脸狐疑,指着手表说:“你足足迟了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
黄士郎躲过孙熙的凌厉眼神,说:“人无完人,我迟到,有什么出奇的。你干嘛那样凶狠地看着我?”
孙熙摇头晃脑:“别人迟到并不奇怪,但是你,黄士郎,一向吹嘘自己准时守时。你居然会迟到,而且还是一个小时之久。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是不是遇到女神了?”
黄士郎浅浅一笑:“果然瞒不住你。”
“咦,发骚就发骚,还不肯承认!”
“我不是怕你说我有异性没人性吗?”黄士郎痴痴一笑,“说起来,我们真是有缘分。我闭关十五天,一回来就遇到她,都没有约的。她刚好要做一个儿童节目。”
“要赶通告啊,那你怎么能耽误她?”
“没有,我只是在布景板后面看她做节目而已,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到我?”提起刘如君,黄士郎一脸扭捏。
孙熙皱眉浅笑:“你气质那么与众不同,她一定看到你的!”
“真的吗?什么气质?”
“花痴的气质啊!”
“你!”黄士郎准备动手,孙熙喝住他:“喂,你浪费了一个小时,还要不要做正事了!”
“对,言归正传。这次师父教了我一部电影的灵魂,所以我要将《我们的梦》重新剪辑,附上新的灵魂。”黄士郎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份光芒与他提起刘如君时透露的游离不定的光芒是截然不同的。
“新的灵魂?《我们的梦》是我所写的故事,所以它的灵魂应该就是我的思想,对不对?”
黄士郎摇摇头:“大错特错。”
“这部戏你是导演,有参与了部分编剧,所以灵魂是你我二人?”
黄士郎又摇摇头,露出“孺子不可教”的神色来,问:“一部小说的灵魂是什么?”
“当然是人物。”
“所以……”
孙熙拍手:“对,一部电影的灵魂也应该是主角,是人物。”
“没错,我以前剪片老是以局外人的视角,但事实上我应该用局内人的视角去处理一个片子。幻想自己就是戏中的人物,以他们是视角去处理场景处理感情,这样一部戏才有真正的灵魂。”
孙熙也渐渐开窍:“你说得没错,拍电影如此,写剧本也是如此。当剧本里面的人物具备性格之后,将他们放在大环境之中,他们就会依照他们的性格爱好自由发展,剧情到底何去何从,是我这个作者都不能驾驭的。”
黄士郎点头:“拍电影也不过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创作音乐、画画、写小说一样,也是将作品赋予生命的过程。我要做的就是将拍下来的剪辑成有生命的故事。”
“说了那么多,还等什么?赶紧动手吧!”
“嗯!”两人开始坐上剪辑台,重新给《我们的梦》附上新的生命。
剪辑的过程中,由黄士郎操刀,而孙熙会时刻将自己幻想成戏中的角色,把想法告诉黄士郎。黄士郎会结合她的意见去处理画面,配上适合的音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配合无间,废寝忘食,转眼之间就到了晚上十点。
孙熙打了个哈欠,黄士郎说:“你不是有门禁吗?先回去吧。”
孙熙看看表,说:“没有关系,我现在可以尝试用某人做借口,多晚回去也没有关系。”
她拨动手机:“妈,我今晚要去攸清去看音乐会,迟点回去。……好的,我会小心照顾自己。”
挂下电话,孙熙吐吐舌头:“搞定。”
“你假借贺攸清的名义,被他发现了岂不大件事?”黄士郎对来去如风,脸上不带一点色彩的贺攸清心有余悸。
“你放心,他不至于那么神通广大。除非他在我手机上装了窃听器。”
黄士郎耸耸肩:“料想他不会那么无孔不入,我们继续工作吧。你觉得余乐天和吴怀梦之间是不是一点特殊情愫都没有?”
“当然没有,我写的时候他们就是朋友的身份。”
“你忘了。我们刚刚说过,等你写完一部作品,里面的人物就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没有情愫不是你这个作者说了算。”
孙熙嘟嘟嘴,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底有没有,还是让观众自己看吧,我们坐在这里就算讨论到海枯石烂,也没有结果。”
黄士郎举双手赞成,在两人相遇的那一刻配上了《找朋友》的音乐。孙熙倒抽一口气:“这个,会不会太幼稚!士郎,配乐还是交给音响师处理吧,你找的音乐实在是……”
“音响师负责后期制作,但抉择音乐是导演的工作。音乐能更好得带出剧情,我一定要亲力亲为。”
孙熙皱眉:“尽管如此,但是我对你的音乐修养实在是不放心。你确定这里要配上《找朋友》?他们两个又不是小朋友,第一次见面为什么用这样的音乐?”
黄士郎反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飙舞过后,一起走在路上,不约而同唱的歌吗?”
“自然记得,我们就是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两人再一次唱起初见面的儿歌,一首歌毕,黄士郎说:“既然我们可以这样幼稚,为什么他们这样有梦的人不可以幼稚?在这个事事讲究效益的社会,他们岂不是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永远那么幼稚?”
于是,戏中人见面的那一刻配上了《找朋友》的音乐,这一处神来之笔为这部戏迎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在荧幕前仔细看刘如君,孙熙有了新的感觉:“现在看来,刘如君并非十分适合这个角色,她太过妩媚了。”孙熙绞尽脑汁,想出这样一个词,妩媚两字形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孙熙总觉得刘如君扬起的眼角透着说不清的味道,连她这个女人也看得怦然心动,让她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媚骨天成”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