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攸清握住她的手,说:“刘如君遇人不淑,她的悲剧不能怪你。”
他总是向着她。孙熙说:“这个死局,我本来不想解。我做了那么多错事,应受此报。就算剥夺我一生的自由,也不能让她死而复生。”
贺攸清脸色凝重,握她的手紧了一紧,说:“既然我知道了真相,就不会让你含冤受屈。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会救你出来。”
他说话从来说一不二,孙熙正色说:“她安排周详,手枪上只有我的指纹。她临死前的电话打给楼下的管理员,当他跑上来的时候,刚好看到刘如君死在我怀里。我的衣服在我昏迷的时候,就已经被她做了手脚,警察查过有硝烟反应。人证物证样样聚齐。”
贺攸清闭眼思考,说:“总有破绽的。再精密的布局,也会有破绽!”
孙熙想了一想,说:“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是仙人渡的萧俊,他说不定能看出来。”孙熙曾经同贺攸清提过萧俊,贺攸清知道他的身份。
“我去找他。”
孙熙点点头,把萧俊的联络方式告诉他,并在他的手机里录下了一段话。
贺攸清出了警局,第一时间找到萧俊,把事情原委告诉他。听完这件事,萧俊居然大声笑起来。他抚掌道:“真是妙诀妙诀!孙熙真是本事,总是能碰到精密的千局,更妙的是布局的都是门外汉。这个刘如君居然用生命来布局,这在老千史上算是一大突破!”
贺攸清冷冷地说:“萧先生还真会幸灾乐祸。”
萧俊此时的装束是白面书生的样子,恰是他第一次和孙熙见面的模样,看来他颇喜欢这个造型。只见他嘟起嘴巴,说:“我说的可是大实话,我真羡慕孙熙有这样的运气。若是我身临其境,也不知道该怎么拆解这个死局。”
“所以我来请你,希望你能协助警方破案。”
萧俊“哈”的一声,说:“你听过老千和警方合作的吗?真是天方夜谭。”
“不然你和律师合作,提供疑点,这样也能帮助孙熙脱罪。”
萧俊摆摆手,说:“孙熙既然让你来找我,她就应该告诉我你。老千从来不会拆老千的局。刘如君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布置这样一个千局,我很是尊重。我又怎么会帮助孙熙来搅乱刘如君的布局呢?”
他说的都是自我陶醉的歪理,贺攸清若不是有求于他,早就拂袖而去。眼下他只是声音冷淡地说:“我以为你和孙熙是朋友。”
“她不过是我的一位顾客,所有的顾客都和我称兄道弟,我岂不是要忙死?”萧俊满脸的不在乎。
贺攸清问:“你要多少钱,才肯帮她?”
萧俊又摆手:“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问题。千门有千门的规定。”
和萧俊再说,也不过是对牛弹琴。贺攸清想起孙熙在他手机上录了一段话,说如果萧俊不肯相助,可以播给他听。他不相信萧俊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段话会肯改变主意,但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贺攸清拿出手机,说:“孙熙有段话带给你。”
他按下播放键,手机里传来孙熙的声音:“萧俊,刘如君是个门外汉,但她不惜用生命布局来冤枉我。她布局巧妙,样样证据都对我不利,我知道这世上没人能解开这个局,连你都不会例外。我知道你不会帮我,因为你根本就害怕自己技不如人。一个专家却远远不如一个门外汉,传出去真是千门里最大的笑话。”
孙熙一段话播完,萧俊脸上阴晴不定。过了半晌,他叹了口气,说:“该死的孙熙!我们走吧,去案发现场看看。”
孙熙早就料到萧俊吃硬不吃软,激将法对他最是有效。贺攸清本来不相信,没想到萧俊果真就范。他们兵分两路,萧俊去凶案现场调查(虽然现场已经被警方封锁,但萧俊总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随意化妆成个便衣警员,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贺攸清去请律师。他请的律师是元世昌和沈婷,前者是在陶天佑的委托下到警局(陶天佑虽然被孙熙一番话气走,但还是请来元世昌做孙熙的辩护律师。),后者看到新闻报道也马上前往警局。孙熙在律师的陪同下,更改了口供,使得案件有了新的进展。
萧俊从案发现场出来之后,又去警局查看了涉案口供以及证据,去太平间查看刘如君的尸体(他打扮成史博辛,轻而易举地看到了所有证供证据)。他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我接触了一单死局。设局人是刘如君,她向自己开了两枪,当场死亡。她死前戴上手套,用的手枪留有孙熙的指纹。她死前打电话给管理员,说自己被孙熙所害。管理员从一楼跑到三楼,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期间听到了枪声。当他到达现场的时候,看到孙熙扶着刘如君。
这个布局造成孙熙杀害刘如君的假象,其实真相是刘如君自杀。经过我的调查,这个布局虽然精妙,但还是有漏洞。第一,手枪四周都有孙熙的指纹,而且指纹参差不齐,但偏偏扳机上没有她的指纹。第二,孙熙的衣服上虽然有死者的血迹,但是血迹并非呈喷雾状,而是呈现散墨状态。(如果孙熙在刘如君对面,用枪射杀她,那么刘如君身上的血,会喷射到孙熙身上,血迹便成喷雾状。如果孙熙是在刘如君自射两枪后,才扶起她,在这个过程中沾到刘如君身上血迹的话,血迹就会呈散墨状态。)第三,房间里有绳索,地上有毛巾,绳索上有孙熙的皮屑,毛巾上有孙熙的唾液。这说明孙熙的供词属实。
除此之外,涉案枪支到底从哪里购得?如果孙熙真是凶手,她的犯案动机是什么?尖沙咀的公寓,是刘如君的短租场所,为什么那里是案发现场?”
萧俊将这份笔记打入电脑,列印了两份出来,一份给孙熙的律师,另一份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放在史博辛的案头。史博辛看到这份文件时,默默点头:“这个案子本来就是疑点重重。孙熙当初认罪,我也没有一口咬定她是凶手,就是因为她没有作案动机。这上面详细分析了案情,里面的三个疑点都头头是道。肯定是外面哪个小子,闷声不响地查案,却又怕我说他办事不力。不知道是哪个新手?虽然做事藏头露尾,但眼光还算准确。”
萧俊若知道自己在史博辛眼中,不过是个藏头露尾的新手,一定气得吐血。史博辛得到这份文件之后,又带着法证法医回到案发现场,案情重组。他把新的证据交到律政署,提出了新的可能性:“刘如君为了冤枉孙熙,不惜自杀。法证和法医,证实了这个可能性的存在。”
“这只是嫌疑人的片面之词,你能百分百地保证这就是事实真相吗?”说话的是律政署的组长凌峰,人称铁面判官,不肯放过任何罪恶。
“世上没有百分百的事情。”
“那就行了。谁会相信有人会为了让另一个人坐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呢?不管真相是什么,我还是会照样起诉孙熙,剩下的就让陪审团去判断吧。”
就这样,刘如君被杀一案就排期上庭,孙熙作为谋杀犯的嫌疑人不能保释外出。在拘留所的日子,孙熙像是死刑犯一样,开始回顾一生。她这一生,哭过笑过恨过爱过,疯狂过也后悔过……不管审判的结局是什么,她都会承受。陶天佑从元世昌那里得知了事情真相,马上来看她,安慰她:“你就当在这里度假,过几天就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