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逞一时口舌之快者大多是心浮气躁、又习惯指责他人的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忍”字可言。只要不顺心就见事骂事,见人骂人,为的是排遣胸中的忧烦。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焦躁的情绪得到宣泄了,被骂者的心理感受如何呢?对于有逞一时口舌之快者,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耐性,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争强好胜、处世无方最容易得罪人而招来横祸,与人共事的人只要受了你的气,就可能会与你作对。而得理让人则会赢得他人的感激和尊重,得理之时让三分,这样既给了别人颜面,也算给自己留了退路。为人不可太狠,做事不可太绝,是厚黑学中的一个重要“处世经”。当与人发生冲突时,如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处理事情,对待对方,情况往往就会往积极的一面发展。虽然你有“得理不铙人”的权利,但又何妨“得理且饶人”呢?给对方让开一条生路,让对方有个台阶可下,为他留点儿面子和立足之地,对自己的将来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厚脸法:示弱也是强者
行之而不惹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自由。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孙子的原话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示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思想,能够造成敌人和对手的轻敌。在现实中,弯腰做人,以弱示人,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安身立命的手段。
现实中,有的人张扬个性,争强好胜,表现自我,不懂得弯腰做人的道理,争面子,争所谓的一口气,结果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有的伤害覆水难收,永远都无法弥补。厚黑学认为,为人处世,要知进知退,退一步,路更宽,暂时弯腰,是为了养精蓄锐,以待时机,这样的退后再进则会更快、更好、更有效、更有力,而弯腰则会增强以后的爆发力和冲劲,退是为了以后再进,暂时放弃某些有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弯腰中本身已包含了进的涵义,这种弯腰更是一种进取的策略。
生活中,有时必须要学会弯腰做人,以退换进,特别是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更是要如此。只有做到暂时的“退”,才能有以后的“进”,否则就会像台风中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或被拦腰折断。
武则天年方14时便已艳名远扬,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不久被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王朝将遭“女祸”,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作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了不多久,便身形槁枯,行将就木了。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择靠新枝的机会。她没有就此“撤离”,而是分析形势,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了打算。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还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千秋万代,要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冰雪聪明之人,当然听得出太宗这话的用意!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谈何容易,唯有丢弃眼前的一切,方有一线希望。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聊以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劳心了”。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点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就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却如遭晴空霹雳,动也动不了。唐太宗却在自言自语:“天下没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听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借机溜了出来,径直去了媚娘卧室。见媚娘正在检点什物,便对她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圣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已雨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的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即被招入宫中。
武则天的的聪明之处在于,能识别“风紧”还是“风松”,她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地选择“退”,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风松”了,她又再回来。等到时机一旦成熟,武则天果断地由退转进,成为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对想质问他的记者制止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这整个过程,其实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会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向别人故意“弯腰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才华出众或位高权重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弯腰”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弯腰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交际时掌握主动。
在社会上,必须善于选择“弯腰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妨掩饰自己的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记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承认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弯腰示弱”可以是与个别人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
“弯腰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已处于有利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对小名小利应淡泊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为人处世,懂得“弯腰示弱”有时可以是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的“灵丹炒药”。
在人际交往中,“弯腰示弱”并不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一个人,总有他不知道、不太了解的地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事事都“知道”的人反而会引起别人的不信任,倒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弱点,让别人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这样他会觉得你更加真诚可信。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要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少遇挫折,学会“弯腰低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问。弯腰做人也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必备的自我保全手段,熙来攘往的社会处处风雷激荡,时时风云变幻,只有甘于弯腰之人才能在社会的风雨中获得更多的人生保全。
人在社会行走,与人相处,有时要学会弯腰低头,低调做人。一个人才华横溢,锋芒毕露,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的。因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容易得罪人。厚黑学认为,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厚黑处世之士,总是能做到这一点: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但他却不会对别人造成威胁。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就需要弯腰低头,示弱以人。这就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明知故问,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已,也去向他请教;明明自己懂得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这样,你就可以减少一些来自于他人的攻击和中伤了。
刚柔相济,能刚能柔真丈夫
他(李宗吾)发明一种拳术,称其为“无极拳”。据说,他是把气功和太极拳整合为一,随意动作,师其意而不泥其迹,略略参加些黄帝内视法、天隐子存想法,并会通庄子所说“真人之息以踵”的道理而成此拳法。他说这种拳法,睡时、坐时、读书作文时、与人谈话时,都可以运用。他说如果把这种拳术传出来,不但为厚黑教主,而且可以称为无极祖师。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过于刚硬的物体往往容易折断,不能久用,而那些柔软的东西却百折不变其形,经久耐用。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为人处世方面。一个人性格过于刚强,就容不得周围的人和物,最终也必被外界所不容,为他人所抛弃,人生遭挫,功败垂成。
李宗吾先生一生最佩服老子,将他的著作视为“厚黑圣经”。老子曾这样评论强和弱的关系:“人之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他对水的外柔内刚的生存智慧推崇备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总是往低处流,流入最安静最没有声息的地方,从最低的地方仰望高处;水没有形状,在圆形的容器中,它是圆形的;在方形的容器中,它又变成方形的。可以说水是最没有刚、最没有的东西,然而它又拥有强大的力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地。可为滔天巨浪,摧枯拉朽,吞噬一切,可以洞穿坚硬的岩石,冲垮坚固的堤岸。
可见,柔并不等于弱,刚也并一定等于强,关键在于如何去利用它,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它。厚黑学认为,为人处世,最忌逞刚好强、缺乏柔和退让之心,刚可压柔,但柔也可克刚。所以得天地之道,最适合的处世方式应该是,能刚能柔,刚柔相济。
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书法家,也是唐代最杰出的忠贞大臣。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河北二十余郡望风而降,只有他以一座小小的平原郡城,弧军抵抗,誓不降贼,成为抗击叛军的中流砥柱,赢得唐玄宗极大的赞叹。此后,他历经唐肃宗、代宗和德宗数朝,官至太子太师,德高望重,天下景仰。然而,这样一位名震天下的忠臣,却因与当朝宰相卢杞有过节而最终被叛军所杀害。
颜、卢两家曾是世交,父辈曾携手并肩浴血沙场,为刎颈之交,但即使如此,卢杞在自己羽翼丰满之后,却再也容不下颜真卿这样的老前辈。最初,卢杞想把颜真卿挤出朝廷,便问他:“想安排你去外地任职,你看哪里对你比较合适?”
颜真卿生平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听了这话,便在朝堂中当众回答说:“我这个人由于性情耿直,一直被小人所憎恨,遭到贬斥流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今我老了,希望你能有所庇护。当年安禄山杀害了你的父亲,将首级传到我那里,以威胁我投降,我见到你父亲脸上的血迹,不敢用衣巾擦拭,而是用舌一一舔干净的,难道你还不能容下我吗?”
几句话说得卢杞满脸通红,心中却对颜真卿更痛恨了。不久,割据淮西的节度使李希烈正起兵反叛朝廷,很快便攻下了汝州,引起朝野很大的震动。德宗问卢杞如何平息叛乱,脸厚心黑的卢杞决心利用这个机会除掉颜真卿,便对德宗说:“李希烈是个年轻的悍将,恃功傲慢,他的部下不敢阻止他。如果朝廷能派出一位儒雅重臣,向他宣示陛下的恩德,陈述逆顺祸福的道理,李希烈必然会革心悔过,这样就不必大动干戈而将他收服。颜真卿是四朝重臣,忠直刚强,名重海内,人人敬服,他去最为合适。”
卢杞的这番话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完全是为了迅速平叛,丝毫也没有陷害颜真卿之意。不辨忠奸的德宗皇帝没有听出卢杞的玄外之音,完全听从了他的意见。朝中一些有识之士为之震惊,有人劝告颜真卿说:“你这一去必然会遇害,最好暂且留下来,看一看朝廷会不会有新的平乱措施。”颜真卿慨然道:“国君之命,怎么能够不从?”还有人甚至上书朝廷说:“让一位元老重臣去送死,这是国家的耻辱!请将颜真卿留下吧!”
颜真卿义无反顾,受命即行。到了李希烈那里以后,李希烈使出各种手段,用尽威逼利诱之能事,劝颜真卿拥戴李希烈为天子,并许愿封他为宰相。颜真卿对这一切均不为所动,大义凛然,断然拒绝,对叛军严加痛斥,最后终于被杀害。
颜真卿的人品气节固然令人可敬,但是他的为人处世态度却是不可取的。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封建王朝的官场中,可谓处处充满杀机,时时飞来横祸,不知忍让退步,忍辱负重,意气用事,刚直不阿,是很容易遭人打击和暗算的。假如颜真卿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以“柔软之心”与卢杞周旋,不与之正面对抗,那么对局应该不至于这么悲惨了。
在历史上,厚黑之士总是将自己打扮成弱者,用“柔”作为自己的护身符,用“柔”赢得他人的好感,博取他人的同情,换取他人的帮助,最终换得的是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踌躇满志。
后人评价说,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能柔能刚、能弱能强之人。那么他柔弱在什么地方?刚强在什么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