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中央编制办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初步的思路。《方案》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对完全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根据具体情况,转为行政机构或进行其他调整,对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行政职能和公益服务职能与其他单位分拆整合,今后我国原则上将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对现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逐步转为企业,进行企业注册,并注销事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至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则再划分为三个类别: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不得开展经营活动,不得收取服务费用;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所需经费由财政按照不同方式给予不同程度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可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实行经费自理,财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具备条件的,应逐步转为企业,今后这类单位主要由社会力量举办。
(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2006年2月9日,人事部发布实施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就事业单位进人问题做出的专门规定。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从2006年起,所有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2006年11月17日,人事部又正式公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试行办法》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凡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试行办法》的颁布,对于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促进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制度环境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暂行规定》和《试行办法》的出台,使我国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法律环境得到完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的“入口乱”和“出口窄”问题,大大提高了其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化,也为今后进一步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应当说,中央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上述政策,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保证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行业改革
从行业来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教育、科研、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下面介绍几个主要领域的改革状况:
(一)教育事业单位改革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振兴、社会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义务教育法》;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国家教委升格为教育部。
中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另外还有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并为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
中国的教育事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本上没有摆脱落后的局面。从目前的实际状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薄弱。基础教育对国家的整个教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础教育落后,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会制约其他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兴办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据统计,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还有381个县没有“普九”。与此同时,占全国人口50%左右的已经“普九”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普九”程度是低水平的、不稳定的。
第二,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条块分割严重,办学活力不足。以高等教育为例,国家兴办的各类正规高校大部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专业设置重复、规模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对高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致使学校缺乏活力,也没有多少自主权。这与一些发达国家注重规模效益形成很大反差。
第三,在教育与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方面,也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中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开发,造成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乃至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第四,教育结构失调,各类教育的比例不合理。如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不合理,实用型的专科毕业生少,本科毕业生多;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结构不合理,职业中学相对较少;高等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一,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发展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民族的存亡、盛衰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政策上的失误是很容易纠正过来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就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给学校以更多的自主权。通过改革,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基础教育的责任落实到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已逐步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以中央统一领导、省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大力提倡中央部委与地方、企业联合办学,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在职业教育方面,由于注重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因此各类职业教育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教育经费的筹集方面,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以及以“希望工程”
为代表的社会捐赠为辅的多渠道格局。2006年起我国开始在西部地区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2007年起这一政策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第三,社会力量办学,有了极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异军突起。社会力量办学主要集中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逐步打破了过去政府包办教育的做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间办学的政策,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使这一办学形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补充,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对社会力量办学虽存在一个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的问题,但总的看,其发展方向是应充分肯定的。
(二)科技事业单位改革
科技事业单位是中国除教育事业单位以外的另一个事业单位主体构成之一。科技事业单位按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大致可分为基础型、技术开发型、工程设计型、勘探型、社会公益型及混合型等。
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科技机构的管理方面,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整体优势难以发挥,研究开发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劳动。
2.科研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不足,智力产品的价值与价格背离。
4.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第一线、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科技人才奇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在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引下,对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提出了科技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1985年以来,中央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科技体制和科技机构改革的思路做了规定。具体表现在:进一步放活科技机构,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生产横向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手段,实行科学管理;支持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技术工作,放开搞活技术开发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民办科技机构、优化科技组织结构,推动科技机构走上市场并自主地向开放、分流、联合、竞争、壮大方面发展,建立科技机构结合体系及运行机制。
第二,制定了科技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和措施。
科技机构改革的主要原则有:按照科技机构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改革;正确处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按市场导向确立科研项目;正确处理国有科技机构与民办科技机构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非国有科技机构;建立责、权、利高度统一的工作责任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等。
制定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一是鼓励科技机构成为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向科技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积极改善政府对科技机构的宏观管理,全面落实和扩大科技机构的自主权。三是改革科技机构的领导体制,实行所长负责制和聘任制。四是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人翁作用。五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六是合理安排科技机构的收入分配,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七是完善科技机构的资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人股、参股、分股的改革新路子。八是改革科技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九是改革计划和经费拨款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如有偿合同制、科学基金制、经费包干制等。
科技事业单位“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不仅促进了中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增强了科技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实力,而且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充分显示出来。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科技经费支出额5 790亿元,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9年时的0. 83%上升到1.4%,全国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 209万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7.3万件,取得科研成果32683项。
(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文化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国家包揽过多、统得过死,造成队伍臃肿,人浮于事,缺乏活力。
2.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组织管理松散,影响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3.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事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1.把竞争机制引入文化事业单位,对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分层次、分类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激励竞争机制引入文化事业单位,使文化建设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从而改变了计划体制下文化事业行政化、垄断性的局面。与此相联系,国家对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依据其不同的特点,通过政策导向等,实行分层管理,调动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例如,对出版事业,主要采取放宽限制,增加出版机构的自主权,在经济方面实行企业化管理等,为出版事业注入了活力,从而为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各类演出团体,国家改变了过去高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而是将演出团体分为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除集中力量抓好少数骨干演出团体外,其余的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更灵活的管理。
2.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注重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已逐步改变了在计划体制下单一追求社会效益的属性状况,不断向既注重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因此,培育发展文化市场,加强对作为特殊商品的文化事业的引导、管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例如,国家一方面鼓励文化事业单位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对进入市场的各种文化产品提出严格的要求,防止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不良倾向。这些举措,对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3.弘扬时代主旋律,扶持高雅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