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按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队,我国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100名以外。所以对我国来说,正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在一定时期加快发展步伐,达到一定增长率才有可能逐步赶上发达国家。进一步分析,增长速度还涉及许多社会问题,例如我国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和农业人口的非农化,都要靠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解决,如果速度放慢,现有的就业岗位还要减少,那么巨大的人口压力就更无法缓解了。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追求高速度,在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已吃过多次高指标的亏。宏观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追求的经济增长应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近一两年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年增长7%以上的良好态势。如果今后一段时间仍能保持这样的速度,我国在21世纪中期步人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一、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所谓稳定物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这里的物价是指物价的一般水平或总体水平,而不是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价格。目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困扰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和避免通货紧缩以保持币值的稳定,从而实现物价稳定,已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任何国家都试图将物价波动限制在最小的幅度内,以便与其他经济目标相协调。
市场经济要正常运转,价格信号就要真实可靠,价格总水平要保持大体稳定,这样才能稳定人们的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大幅波动。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预期,扭曲正常的经济关系,误导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各国政府都把稳定币值与物价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我国计划经计体制下,不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采取固定物价的方针,几十年价格变化很小。这并非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反而是扭曲了价格体系,使价值规律的作用难以发挥。改革开放后,一度价格放开步伐过快,物价升幅过大,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但国家及时调整了价格货币政策,控制住了物价的过快增长。例如,1988年由于急于搞价格改革,进行所谓“价格闯关”,物价指数达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20%多,搅乱了经济秩序,以后几年通过治理整顿才逐渐把过高的物价增长压了下来。近几年则情况相反,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加之国内各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宏观调控目标就转而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保持物价稳定,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量,使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要控制预算赤字的过度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因为长期的预算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引起物价的波动。
三、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这种经济体制的特征。传统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以国家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就其基本规定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以社会的名义直接对个人进行分配;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首先由国家集中控制,国家在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直接对劳动者个人进行分配。二是收入分配过程不是通过微观主体间的相互等价交换,而是通过纵向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国家确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渠道来实现的。三是在这种分配制度下,收入分配过程和收入调节过程被统一为一个过程,因此,国家确定的收入分配标准即为可支配收入分配的标准,劳动者个人按此标准取得的收入即为可支配收入。由此看来,传统的个人收入制度带有集中性、统一性、单一性的特点。
在一体化收入分配制度下,工资是个人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因此工资制度对个人收入的分配具有决定性意义。传统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包括工资等级制度、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制度、其他辅助工资制度等。而工资等级制度构成整个工资制度的基础,也是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这种工资等级制度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逐步建立起来的。解放初期,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相适应,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和工资制度。1952年前后,全国进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废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资制度,在各大行政区分别建立了新的职工工资等级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把供给制改为工资制。1956年全国进行了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按产业、部门统一了职工的工资制度。根据统一的工资等级制度,在企业工人中普遍实行七、八级工资制度,在干部中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这种工资等级制度形成后,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都没有大的变动。不可否认,这种工资等级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它割裂了收入分配与劳动成果之间的联系,以事实上的“大锅饭”工资分配制度替代了按劳分配,扭曲了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因此不仅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抑制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分配方式逐步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取代。在多种分配方式中既存在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也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既有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性的分配方式,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收入分配方式。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资分配;三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四是按资产分配;五是其他方式,如国家按公平原则进行的再分配等。
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是同我国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市场收入分配过程中,虽然收入的取得以劳动或非劳动要素的投入为前提,然而劳动的投入要受市场约束即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约束,特别是劳动市场需求约束使得一部分劳动者难以被吸纳,结果难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显然不是他们不愿意提供劳动,而是市场不能为他们提供劳动就业的机会,由此造成的收入差别和生活差距对于劳动者是不公平的。因此,“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收入分配宏观调节过程必须遵循社会公平原则,进行收入的再分配,消除微观收入分配造成的不合理的收入过分悬殊,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别,特别是把由劳动者自身条件差别以外差别所引起的收入差别控制在利益差别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以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其调节的过程和机制是:利用所得税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起来,作为收入保障基金的来源,再通过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机制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全面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处理效率与公平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原则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首先将国民收入这个“馅饼”做大。坚持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是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效益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谁投资谁得益,就是按投资者投入资本所获得的利润进行分配,多出资多得利,少出资少得利,不出资不得利。同时,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我国的分配政策必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通过税收进行再分配,保持合理收入差距,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追求效率与公平目标。就效率来说,两者并无制度差异,但就公平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应当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解决不公平问题,在效率与公平的统筹兼顾上做得更好。
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交易在原则上是平等的和等价的,但由于人们的资源禀赋不同,收入水平就会有差别。而且实际上是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的波动而上升或下降,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从而偏离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即社会公正,引发社会矛盾。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制定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政府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措施抑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过分膨胀;通过直接的转移支付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再分配政策,增加贫困阶层的收入,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四、充分就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的压力自然较其他国家为大。更重要的是,我国将在可见的近期内,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将会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领域,这又给就业问题增加了巨大压力。就目前来说,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大问题就是消除冗员,国家也不可能采取包下来的形式为下岗职工普遍安排工作,这方面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燃眉之急。纵观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失业问题,都是政府最难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造成一定的工作岗位变化、就业结构转化。问题是作为宏观调控目标,把就业问题放在何种地位,制定怎样的指标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认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要调动和利用一切因素促进就业。原则上讲,有失业人口就是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未完全解决失业问题,这除了社会制度方面的本质原因外,也还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在经济结构转化必然存在一定的所谓“摩擦失业”,即因结构变化而长业。在西方的经济理论中,是把摩擦失业排除于充分就业外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有一定的摩擦失业是正常的。固然我们不必认同这种分析,但也应看到在当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大趋势下,存在一定因经济结构变化而暂时失业的现象,并不可怕。只要积极为这些一时下岗失业的人找到再就业机会,就达到宏观调控关于就业的目标了。
五、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交易而发生的收支关系。长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正常的对外经济活动和国内经济活动,尤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经常性项目长期出现逆差,不仅会影响物价稳定,而且会消耗本国的国际储备,削弱本国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会降低对本国的信心,严重时会出现资本外逃,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因此,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加以有效调节。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入分配公平、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五个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目标都是一个目标变量或政策变量。
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是一致的、统一的,都服从于核心目标,并且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目标之间又存在某种矛盾,当政府调控使某一目标优化时,另下目标有可能恶化。但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的区域。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目标之间可能发生矛盾或冲突,因为实现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增加投资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增加政府投资,在政府收入一定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民间投资,一般要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赤字的扩大和货币供给的增加,最终可能威胁物价稳定。反过来.稳定物价,就要控制投资,这可能又会影响经济增长。在众多的矛盾当中,最主要的矛盾有两个:一是增长与稳定的矛盾。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稳定要求保持现有平衡,经济增长要求打破现有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维持原有平衡与创造新的平衡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要维持经济稳定,对原有的各种经济结构、经济联系和经济增长格局尽可能少动或不动,使经济沿着原有的惯性轨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