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也是对张爱玲的一个致敬——由于她“希望至少替大众保存了(《海上花》)这本书”的努力,我是受益者之一。
但却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了“50年”之说——这时间不长啊!我不禁想。(再说才华圈里不要生孩子——“无后”的,又比普通人多——别说“后”不“后”的了,活着的时候能否得到应有保护都难说!)而且显然是越有才华的越“吃亏”——因其作品价值是长久的(而平庸的作品自动地过不了多少时间就完了,无所谓保护期长短)。
有才华的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确实应该被感谢。
另插录一篇当年胡适作的序,因为尤其文中关于原作者韩邦庆的部分,又恰是我这本书应该交代而缺少交代的。而我若交代起来,无非再引用一番。
说到引用,近来我囫囵看了一堆书——因为针对性比较强,同一类书看数本——发现有些人引用不带注明“引用”的,一模一样的文字(并非资料)在数本不同作者名下着作中出现,真是惊悚——难道这就是“共享”时代?我实在不知道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化”到这个程度了!
也许,对才华的尊重,就是有那么难的。和许多美好的感情一样。
最后,在此我一定要感谢《安徽商报》的钱红丽老师对我写作这本书给予的鼓励。感谢我的朋友杨彬彬以及一直关心我的亲友、师友、读友、网友、博友,感谢他们容忍我的缺点。感谢为出版发行这本书付出辛劳的人。感谢此时阅读这本书的你。
谢谢。
朱映晓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