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
【原文】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旧唐书·李靖传》
【释义】表示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唐朝初期的军事家李靖,为李渊建立唐王朝出过力。李渊当皇帝后不久,李靖上书平定长江中游地区称帝的萧铣。李渊采纳了他的计策,任命他为引军总管,并作为李渊的堂侄李孝慕的副手,率军前去讨伐萧铣。
公元621年8月,唐军队伍开抵夔州。萧铣以为正值秋汛期间,江水上涨,唐军不敢进入危险的三峡地区,因此不做任何防备。
唐军将领中,对是否要在此时渡三峡也看法不一。
许多将领认为,在水涨时渡江太危险,希望水位下降后再进兵。
但是李靖认为,兵贵神速,现在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李孝慕采纳李靖的意见,决定进兵。
萧铣得知后,赶紧派部将文士弘抵御唐军。
李孝慕打算出击,但李靖考虑到文士弘是萧铣的一员猛将,一时很难打垮他,建议等敌军士气衰落时再出击,李孝慕不听,亲自率军出战,结果大败而归。
李靖见敌兵在追击中抢掠了许多东西,每人身上背得重重的,觉得这又是个好机会,就乘机出击。结果大败敌军,又挽回了败局。
最后,李靖率军把萧铣包围在江陵城里,萧铣只好投降。
鸡鸣狗盗
【原文】(秦昭王)国孟尝君,谋欲杀之……最下生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孟尝君至关,关发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史记·孟尝君列传》
【释义】学公鸡鸣叫,装狗进行偷窃。比喻不足称道的技能,也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
秦昭王仰慕齐国相国孟尝君的名声,请他到秦国去。孟尝君带了许多门客前往,并献给秦王许多礼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秦王非常高兴,吩咐手下好好收藏起来。
不久秦王拜孟尝君为相国。但后来听了一些大臣的话,又觉得他是齐国贵族,任用他对秦国不利;而放他回国,则担心他已掌握了秦国的情况,考虑再三,下令先把他软禁起来。
孟尝君不清楚秦王这样做的意图。亏得秦王的弟弟泾阳君秘密地向他通气,又建议孟尝君买通秦王宠爱的燕姬,让她在秦王面前说好话,争取释放回国。
孟尝君取出一对上好的白璧,请泾阳君赠给燕姬,让她在秦王面前为自己说好话。不料,燕姬不要白璧,而要白狐裘。只有得到白狐裘,才肯向秦王求情。
孟尝君很犯愁,因为白狐裘只有一件,并且已献给秦王,现在该怎么办呢?他与门客商量,大家一筹莫展。后来,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说:
“我潜进宫去,把早先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偷出来!”
“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去偷呢?”孟尝君问。
“我打算装扮成一条狗去偷!”
孟尝君急于获救,马上同意。当夜,这门客从狗洞里钻进宫内,终于偷到了白狐裘。燕姬得到白狐裘后,马上说服秦王签发了过关的凭证,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怕秦王反悔,一拿到过关凭证,马上带了门客离开秦都。来到边境的函谷关时,因天还未亮,城门紧闭。按照规定,必须等鸡鸣才能开关。
这时,又有个居于末位的门客圈起嘴唇,发出鸡鸣的声音。连续的叫声,引起附近公鸡都啼叫起来。守关士兵听到鸡鸣声,以为天快亮了,验看了凭证,就开城门放孟尝君一行出去。
秦王果然反悔,派人迅速追赶。但追到函谷关时,孟尝君等早已出关了。
集思广益
【原文】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yuan)属》三国·蜀·诸葛亮
【释义】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蜀国的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诸葛亮处理决定,他实际上成了蜀国政权的主持者。在朝野上下人们的心目中,他有极高的威望。尽管如此,诸葛亮并不居功自傲,经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
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官杨甬,对诸葛亮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的工作作风提出意见。他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之间应有不同的分工;并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来劝导诸葛亮不必亲自处理一切文书,少插手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自己应着重抓军政大事。
诸葛亮很感谢杨甬的劝告和关心,但他总觉得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得不亲自处理。后来杨甬病死,他非常难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了一篇文告,号召大家主动发表政见,反复争议,这篇文告就是《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他在文告中写道:“丞相府里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疾风知劲草
【原文】上谓霸曰:“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东观汉记·王霸传》
【释义】比喻危难时才显出人的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
西汉末年,颖阳有个年轻人名叫王霸,他胸怀大志,一心要做番大事业。当时社会动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王霸认真读书学习,研究天下形势,积累了许多知识。他又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钻研兵法,练出一身好功夫。他的父亲见他有远大的志向,就把他送到长安去求学,拜在名师门下深造。王霸学成归来,和朋友们一起等待机会,准备投靠一位英明的大人物,建功立业。
不久,王莽篡夺王位,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反抗。皇族成员刘秀趁机起兵,率领队伍同王莽作战。一天,刘秀的队伍经过颖阳,王霸就带领朋友们去投奔刘秀。刘秀非常器重他,立刻把他们编入军队。
王霸忠心耿耿跟随刘秀英勇作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刘秀十分高兴,对他另眼相看。后来刘秀担任大司马,提拔王霸担任功曹令史,王霸也更加兢兢业业履行职责。
刘秀的部队进入河北以后,连接几次战斗都不顺利,每场战斗异常艰苦,伤亡很大。这时军心动摇,许多将领悲观失望,对刘秀的前途丧失了信心,纷纷开小差,逃离了部队。战斗越来越激烈,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朋友,都劝王霸离开部队,可是王霸不同意,那些人只好同王霸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去了。王霸仍旧和先前一样忠心耿耿跟随刘秀作战。
刘秀非常感动,对王霸说:“在颖阳投奔我的几十人都跑了,而你独自留了下来。疾风知劲草,你努力奋斗吧!”
王霸在艰难困苦时毫不动摇,终于协助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政权。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当了皇帝,不忘王霸的功绩,封他做了大官。
家徒四壁
【原文】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释义】徒:只有,仅仅。家中空空荡荡,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家中贫寒,无所有。
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以文才闻名天下,善于击剑抚琴,为人风流潇洒,许多人都愿意同他交往。汉景帝和梁孝王在位时,司马相如曾做过小官,后来他两袖空空,回到家乡成都,过起清闲的生活。家中虽很困苦,可是他不以为然,仍旧快快乐乐地与朋友们吟诗作赋。
家乡的朋友们见司马相如回来了,纷纷和他来往,司马相如有时也外出访友。他有位朋友叫王吉,是临邛(qiong)县令,有次他去拜访王吉,住在临邛城的一个小客店里。王吉听说司马相如来了,放下架子,到小客店恭恭敬敬来看望他。两位好友无拘无束高谈阔论,早惊动了城里的一些大财主。有一位大财主名叫卓王孙,见王吉如此敬重司马相如,也想结识他,就备下宴席,请王吉和司马相如来做客。可是司马相如不愿意见他,推托有病不肯前来。这可把卓王孙急坏了。
卓王孙有个女儿名叫卓文君,丈夫去世后回到娘家来居住,她自幼喜爱诗赋音乐,早已听说过司马相如的大名。卓王孙请了几百名客人,央求王吉亲自去请司马相如,这才把他请来。酒宴热闹非凡,司马相如演奏了几支乐曲,博得满座宾客称赏。卓文君偷偷在窗外听到司马相如悦耳动听的琴声,又看见他一表人才、举止大方,不由产生爱慕之情。
司马相如知道以后,也很喜欢卓文君的才貌,产生好感。两人私下来往,订下终身。卓王孙发觉后,嫌司马相如贫穷,不同意他俩的婚事。卓文君毅然星夜投奔司马相如,两人趁着黑夜偷偷离开临邛,回到成都。来到司马相如家中,卓文君一看,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可她仍然爱着司马相如。
卓王孙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不肯接济他们一文钱。卓文君对此毫无怨言,愿意同司马相如过艰苦的生活。他俩返回临邛,开了一家小酒店,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穿着短裤当伙计,一点也不以为苦。卓王孙怕丢面子,给了卓文君一些钱财,他俩才又回到成都。后来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文章,大为赞赏,把司马相如召进京城,封他担任中郎将。
间不容发
【原文】系结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释义】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是吴王刘濞的谋士,他见刘濞积蓄力量准备反叛,便上书劝谏。
原来,刘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刘邦称帝后,把他的亲属分封到各地当诸侯王,并赋予这些诸侯王很大的权力。时间长了,诸侯王与朝廷尖锐对立,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为此,文帝、景帝两代逐步削减王国封地。刘濞对此不服,阴谋反叛,引起了枚乘对这件事的严重关切。
枚乘在上书中分析了反叛的严重后果。他举例说,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千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重物,这重物悬在空中,下面是无底的深渊,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极其危险。
接着他又指出,马刚受惊骇就打鼓吓它,线将断又吊上更重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线在半空断掉无法连结,马坠入深渊无法救援。这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两者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请大王深思。
尽管枚乘以及其他一些谋士反复劝谏,吴王刘濞还是不听,决定谋反。于是枚乘等人离开刘濞,前去投奔梁孝王刘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原文】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释义】兼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听取多方面意见就能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片面相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心里糊涂,愚昧不明。
唐代初期,唐太宗身边有位谏议大夫,名叫魏征,是唐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他出身贫寒,很有学识,敢于向皇帝直言劝谏,经常提出各种建议,在朝廷中威望很高,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和信任。
唐太宗经常把魏征请到后宫,向他请教治国道理,听他评论政事,批评得失。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做皇帝的有什么优点才能称得上贤明?由于什么样的过失才变得糊涂?”魏征回答说:“贤明的皇帝,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涂,是因为他只爱听个别人片面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唐太宗听了,点头称是,又问历史上有哪些例证。魏征侃侃而谈,列举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个道理。魏征说,古代的尧帝和舜帝是大家公认的贤明帝王,他们善于听取四面八方的意见,特别善于采纳下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就不同了,他们重用奸臣,疏远冷落甚至残害忠良志士,喜欢偏听偏信小人的阿谀奉承,而讨厌忠臣的逆耳忠言,结果是祸国殃民,这就不免遭到悲惨的下场。唐太宗认为魏征说得很有道理,虚心听从他的意见,广泛采纳众人的建议,精心治理国家,全国很快出现繁荣兴旺的景象。
唐太宗有次在魏征顶撞他以后,回到后宫发火,说要杀掉魏征。皇后听说后,立刻换上礼服,向太宗庆贺,说:“人们说‘主明臣直’,魏征如此正直,正表明陛下的贤明!我为陛下有这样一位忠贤而庆贺。”唐太宗哈哈大笑,连忙说明刚才发火是不对的。
见怪不怪
【原文】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夷坚三志已·卷二·姜七家猪》南宋·洪迈
【释义】怪:奇怪。见到怪异或不正常的事物,若无其事,不大惊小怪。
宋朝的时候,某城有个名叫姜七的人,开了一家旅店,接待过往客商,也代销一些货物。
一年春天,姜七常常听到后园那边隐隐传来悲切的声音,但到那里去张望,又一无所见。次数多了,他也不以为然。
过了两个月,有五个客商来到他店里居住。当天深夜,五个客商都听到了悲切的哭声。他们一一起床,到了后园,发现哭声是从附近的猪圈里发出来的。走到那里一看,见是一头老母猪在流泪哭泣,便争相问道:“你这畜生,为何半夜里在此作怪?”
说来也怪,那老母猪竟口吐人言道:“列位不知,我本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养母猪为业,等产下猪仔后便卖掉,一年卖掉的多达数百头,靠此撑起了家业。我死之后受到惩罚,被托生为猪,如今真是懊悔啊!”
第二天一早,客商们把这件奇事告诉了姜七,并规劝他好生养那老母猪。姜七不以为然地说:“畜生的话怎能相信?两个月前我就觉察到这件怪事了。见到怪异的事不惊怪,这个怪便会自己败坏,你们不必大惊小怪。就算它是我祖母托生的,又怎么样?随它去吧!”客商们劝他还是好生奉养那头老母猪,姜七不屑再听,反跟其中一位客商争吵起来,闹得大家不欢而散。过了两天,姜七忽然患病。他怀疑是那头老母猪在作怪,便叫屠夫把它杀了卖掉。
不料,姜七的病越生越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临死时,他发出猪被杀时一样的惨叫声。
箭在弦上
【原文】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陈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袁绍)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
【释义】箭已搭在弦上,势在必发。比喻被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说或这样做。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在北方军阀袁绍手下当书记官。袁绍野心很大,见曹操崛起,感到威胁很大,便把矛头对准了他。为了讨伐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陈琳在檄文中慷慨陈词,历数曹操各种罪状,并且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檄文最后号召天下州郡共同起兵,讨伐曹操。
当时,曹操犯头痛病。有一次,曹操又犯了头痛病,正好侍从送来陈琳起草的讨伐他的檄文。尽管曹操很讨厌其中的内容,却又为它精彩的文笔所打动,越读越兴奋,不再感到头痛了。后来,了解到这篇檄文是陈琳写的,觉得像他这样有文才的人竟为袁绍所用,实在非常可惜。
袁绍骄横无能,最后被曹操打败,陈琳也投靠了曹操。有一次,曹操责问陈琳:“你当初替袁绍写檄文,骂我也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祖宗三代呢?”陈琳谢罪说:“当时的情况是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射出去。”
曹操听陈琳这样回答,觉得不无道理,也就不再追究这笔旧账,反而对他很器重,让他担任司空参谋祭酒。
渐入佳境
【原文】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云:“渐入佳境。”《晋书·顾恺之传》
【释义】逐渐进入佳美的境地。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