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与护理 (3)
2.身体情况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的脱屑。长期的搔抓,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重者可发生皮肤感染。瘙痒往往为阵发性,白天轻,夜晚重,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瘙痒有全身性与局部性之分。全身性瘙痒最初常起于下肢胫前,然后扩展到全身;局部性瘙痒常发生在****、****、外阴、头部等处。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
3.社会心理状况
皮肤瘙痒可导致抑郁自卑心理,心情不愉快可使瘙痒更加明显。家庭成员应给予老年人理解关心和精神支持。
4.辅助检查
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实验、致敏实验等,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为必备检查。
(二)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瘙痒搔抓有关。
2.睡眠形态改变与皮肤瘙痒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皮肤瘙痒有关。
(三)护理目标
1.病人自觉瘙痒减轻或消失。
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促进皮肤功能的正常。
(四)护理措施
1.帮助老年人选择质地柔软、光滑、吸水性好、透气性好、纯棉的、宽松、舒适的内衣裤袜,避免使用浆洗过度的衣物及床单;勤洗内衣裤,晾晒内衣时应将贴身面外翻,以利紫外线杀菌。
2.应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每周不宜超过2次。洗澡时尽量不用沐浴液。如需使用,应选用中性或弱酸性、不含香精、防腐剂、皂基等化学刺激成分的沐浴液,浴后涂抹润肤剂或涂止痒剂。洗澡毛巾应保持湿润,水温应适宜(35~40℃),勿用力擦洗,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3.居住环境应清洁卫生,温湿度适宜,尤其在冬季取暖时,室温不宜过高,经常通风换气,用加湿器湿化空气或养些绿色植物,以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4.生活应有规律,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心境。适当参加音乐欣赏、绘画和书法等有益于身心的活动,转移对痒感的注意力。
5.瘙痒剧烈或外用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内服药物。应提醒老年人,克制搔抓,长期反复搔抓会使局部皮肤变得肥厚、粗糙,局部的感觉神经可因反复刺激而更加敏感,使瘙痒加重,形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
(五)护理评价
经积极治疗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痒感减轻,饮食合理,皮肤保持完整,功能正常,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四、健康教育
1.指导老年人饮食有节,少食鱼虾蟹、辛辣、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喝浓茶、咖啡;饮食宜清淡,多食入蔬菜和水果,禁烟限酒。
2.告知老年人静电会引起瘙痒,冬天应尽量穿纯棉或纯羊毛的衣服以减少静电的刺激。
3.指导老年人养成定量饮水的习惯。人的皮肤是身体贮存水分的重要“水库”,如果总是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人就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使皮肤干燥。
4.指导老年人用药应慎重,遵医嘱服药,可使用含薄荷、冰片的止痒药膏来止痒,不要随意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对于长期顽固的瘙痒,应注意排除潜在的全身疾病。
第六节 肥胖与消瘦
一、肥胖
(一)概念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分布异常,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造成体重超过正常的20%。一般正常成年人体内脂肪含量,男性是15%,女性是20%。若成年男性身体中脂肪组织超过25%,女性超过30%即可定为肥胖。
(二)病因
1.内分泌代谢紊乱
老年人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与肥胖密切相关。
2.生活方式
老年人由于社交活动、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量过多;机体新陈代谢降低,剩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于身体形成肥胖。
3.其他因素遗传、药物、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肥胖。
老年人的肥胖大多是从中年期开始,在年轻老年人阶段达高峰,65岁以后轻度下降。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三)护理程序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老年人及其饮食情况(如进食量、方式),大小便情况及营养状况的改变,体重增加情况以及运动情况等;询问有无家族肥胖史及其能引起肥胖的疾病。
(2)身体状况:肥胖老年人有易累、变懒、嗜睡、爱吃、喜饮等表现,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常伴有忧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害怕受排斥和嘲笑,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甚至产生社交障碍。
(4)辅助检查:①体重指数(BMI)是目前评价机体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的判断标准,BMI的正常值为18.5~22.9,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Ⅰ度肥胖,≥30为Ⅱ度肥胖。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规定BMI值“28”为我国成年人肥胖的界值。②腰围(WC)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结构的综合指标。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对中国成年人来说,男性WC≥85cm,女性WC≥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诊断界值。
2.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活动量减少、机体代谢需要量减少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肥胖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与体形改变有关。
(4)焦虑:与肥胖引起的外形改变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营养知识、正确的饮食指导有关。
3.护理目标
(1)能了解肥胖的病因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2)能主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体重减轻。
4.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控制饮食,限制脂肪、糖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应适量的摄入膳食纤维。饮食应有规律,少食荤、多食素、少零食,少盐食。适当饮水,保持每日饮8~10杯白开水。应戒酒,不饮咖啡、浓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
(2)加强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项目,每次运动保持30min以上。最宜参加集体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速度不宜过快,以感到发热、微汗为宜。运动时穿宽松衣服,软底鞋,注意安全。
(3)提供适当照顾:患者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提供适当的帮助,避免出现意外。鼓励其自理,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同老年人一道制定减肥计划,鼓励老年人按计划减肥。
(4)药物治疗:适合于BMI≥28,年龄60~69岁,有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并发症,经运动、饮食治疗半年以上效果不显著,希望进一步减轻体重者,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减肥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兴奋、口干、头痛、便秘、心率加快、腹泻、抑郁等,长期服药可产生依赖性,有的甚至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5.护理评价经护理干预后老年人能控制饮食、合理饮食、主动锻炼,体重减轻。
(四)健康指导
指导老年人坚定减肥信念,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坚持体育锻炼。消除不良心理、社会因素,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丰富日常生活内容。
二、消瘦
(一)概念
消廋是指体重较标准体重低10%或以上者。衰老导致的生理及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使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类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消瘦。消瘦使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并加速衰老进程。
(二)病因
1.药物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服用某些药物,如使食欲减退的药物、引起恶心的药物、增加代谢的药物均可引起人体消瘦。
2.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胃肠、肝淤血,消化酶分泌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引起消瘦。
3.人际交往减少造成孤独、失落感、贫困,缺少精神安慰,生活兴趣减少,这些均能使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4.其他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酗酒、营养知识缺乏等也是影响进食和体重变化的因素。
老年人消瘦不要认为是健康的表现,要积极寻找原因,尤其是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消瘦,可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三)护理程序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病人饮食习惯、近期的饮食情况、咀嚼功能、食欲等有无变化;有无营养不良史及其他疾病史;有无影响进食的因素等。
(2)身体状况: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低体重,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纤细、干燥无光泽。可伴有疲乏无力、免疫力下降、水肿、维生素缺乏等症状。可有轻度贫血,甚至出现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有些患者存在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肿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的经济条件、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影响心理情绪的因素以及家属对老年人的关心照顾的情况。
(4)辅助检查:①BMI=体重(kg)/身高(m2)。BMI在17.0~18.4为轻度消瘦,BMI在16.0~16.9为中度消瘦,BMI<16.0为重度消瘦。②血清蛋白质含量测定。清蛋白(g/L)2.9~3.5为轻度营养不良,2.1~2.8为中度营养不良,<2.1为重度营养不良。③消化道检查。胃镜、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食物能力减弱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三大营养素代谢紊乱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正确饮食知识。
3.护理目标能接受正确的饮食指导,应用平衡膳食,营养合理,增加体重。
4.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足够营养的饮食,食物种类应多样化,注意菜肴色、香、味及营养的搭配,增进食欲。
(2)用药护理:定期测体重,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最好安排和家人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一起进餐,使老年人心情愉快,促进食欲。
5.护理评价
经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食欲恢复正常,能摄取均衡的营养,饮食规律,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体重增加。
(四)健康指导
1.指导老年人饮食应有规律,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入咖啡、碳酸饮料、油炸食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腌制、烟熏、发霉的食物。
2.指导老年人适当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情绪,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力。
第七节 尿失禁和排尿困难
一、尿失禁
(一)概念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意识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尿失禁是老年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85岁以上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16.2%,男性为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