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张仲景 (1)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当时,除连年战乱外,疫疠流行。张仲景称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余口,自建安以后的不到十年间,死亡者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张仲景有感于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俗之弊,医家之弊,医道日衰,伤往惜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前代医籍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又结合个人临证之经验,编成了《伤寒杂病论》。原书十六卷,经汉末战乱兵火而散佚,复得后世医家整理,成为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专门讨论伤寒病,后者主要论述内伤杂病。
巧用蜂蜜治便秘
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有一天,张伯祖接诊了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经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思半响,一时竟没了主张。
这时,站在一旁的张仲景便开始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橙橙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黏稠的团块。待其稍冷,张仲景便把它捏成一头稍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内。一会儿,病人就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栓剂直肠给药法。
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症,备受后世推崇。
张仲景的恩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蜂蜜
(释名)蜂蜜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酿的蜜糖。中药学有石蜜、石饴、食蜜、蜜、白蜜、白沙蜜、蜜糖、沙蜜、蜂糖等别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入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适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干咳不止,目赤,外用治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以及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用法用量)内服:冲调,15~30克;或入丸剂、膏剂。外用:适量,涂敷。
(注意)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禁服。
编者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驯化蜜蜂的国家之一。在《三国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可见蜂蜜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
袁术称帝后遭遇众人围攻惨败,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
——《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精方简药
治上气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 杏仁、生姜汁各500克,糖、蜜各250克,猪油100克。上五味,先以猪油煎杏仁至黄,捞出后,以纸拭净,捣如膏,合姜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服如杏核一枚,日夜六、七服,渐渐加之。(《千金方》)
治高血压,慢性便秘: 蜂蜜48克,黑芝麻45克。先将芝麻蒸熟捣如泥,搅入蜂蜜,用热开水冲化,一日二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蜂蜜48克,生甘草9克,陈皮6克。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冲入蜂蜜。一日三次分服。 (《现代实用中药》)
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用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证不同,治疗方法也应不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同一种病有不同的证型,应该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治法、不同的药物治疗。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写成了这部《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辨证论治
中医术语。辨证,简而言之,就是辨别证候。如一个感冒的病人,初起有发热、怕冷、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再结合舌苔、脉象等体征,进行辨别,若病人发热较轻,恶寒怕冷,流清鼻涕,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就可诊为“风寒表证”;相反,病人发热较重,稍有怕冷的感觉,流浓鼻涕,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则诊为“风热表证”。上述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就是证候。
在辨证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就是论治。所以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正确与否。辨证和论治,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另一个特点,既不是对症处理,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完全是辨病处理,如上述感冒病人,要分清寒热表里,才能正确治疗。
编者的话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十分突出。书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方剂269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临床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蒌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常用良方。
名家评说
张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写出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然而,在动荡战乱的漫长年代里,《伤寒杂病论》却难以保全。在张仲景死后的八百年里,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部分残卷。人们分别校注,刊印成书。于是,写入中学历史课本的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现在实际上一分为二,成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这两本医学名著,至今仍然是中医药系统的经典教材,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
诊脉断病验如神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较早提出了通过脉象诊断和治疗诈病的方法。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病例:有一天,有人带来一位说是得了热性病的女患者,张仲景看此女目光随和自如,心想这人身健心清,并无患病的迹象;便问她热病的症状,患者支支吾吾,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张仲景认真摸了病人的脉搏,脉象平和安定,他明白了:这个女人肯定是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