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5)
讲解:脉结代,不一定都用炙甘草汤,但若是阴血虚,不足以养心而心动悸,则当使用炙甘草汤。前文脉沉结用抵当汤治之,而不见动悸,实证当下瘀血为法。
本方以桂枝汤去芍药为基础,外调营卫,内滋阴液,健其胃气,另加麦冬、地黄、麻仁、阿胶等滋阴药,同时加入人参健胃,以生血、生津液。方中生地用一斤,麦冬用半升,用量最大,而不以“生地麦门冬汤”名之,而甘草仅用四两(12克),却冠以“炙甘草汤”,乃由于甘能养脾健胃,为治血虚津液虚之正法。《千金》言此方又名“复脉汤”,误也,若脉绝不出,当以通脉四逆汤治之,温热养胃,救脉扶阳,断不可用阴性滋润之药。本方主要作用在于补益津血,补养胃气,不在治疗脉结代,更非治疗脉绝不出。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讲解:脉按之来缓,非缓急迟数之意,乃是太阳中风脉浮缓之意,即脉按之松弛而不紧,有时中有一下停顿,但很快回复正常,名为结脉,结者,如绳有结,绳子中间虽结有一扣,但整条绳子仍是完好,故病极轻,正常人亦可偶见此脉。脉来摇动而中间停止,之后脉来细小而快,其中亦有节律正常者,脉仍跳动摇摆,名曰“结阴”脉,为死脉、怪脉。脉来动而中间停歇,却不能回复节律,比较长的时间才又现动脉,名曰“代阴”脉,即如同一脉代替原有脉象之意,预后亦差。临床上时一止就来为结,中止良久而再来为代,脉来快慢不均,脉形不整则为“结阴”、“代阴”脉。
太阳病小结
仲景于太阳篇所耗笔墨最多,全书112方,太阳篇中占到74方。篇名“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明治疗的根据在于辨明脉象及症状,从而辨证施治。故于篇首即提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后世称此为提纲证,即有这样的症状就可算为太阳病,一说太阳病,就应具有这些症状。其中概言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另一种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另有一种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表里俱热,不是发热恶寒之太阳病。表证不仅仅是太阳病,亦可发为无热恶寒之少阴病,故太阳病为表阳证。太阳病常常在四、五日时传为半表半里为少阳病,也可在六、七日时传入里为阳明病,此为表里相传,若一经病未罢,而传入他经,则为并病,若起病即有二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则为合病,此皆言太阳病形象与变化。
太阳病的治疗:有汗之中风证用桂枝汤,无汗之伤寒证用麻黄汤。其中随着证候千差万别,又衍化出众多的加减方:如桂枝汤证项背强甚,则加葛根;桂枝汤证里虚有寒而脉沉迟,则加芍药、生姜、人参为新加汤。可见仲景辨证是由“六经”至“方证”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使方证相对,使方药恰好适合症状,故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表里并病,里实当攻,但当先解表,里虚当温,当先救里,此为定法。若太阳少阳并病,或少阳阳明并病,不可汗下,当治从少阳,亦为定法。表证不解,内有停水,小便不利,必当解表之同时通利小便,不可一味发解,亦不可单利小便,否则必生变证,如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小青龙汤证等。太阳病法当发汗,但有些特殊情形不可发汗,文中列出七种禁忌,其中大都是丧失血液,丧失津液,而不可发汗。
仲景一书,是以伤寒为例而言辨证论治的方法方式,研究古人书,需注重两个问题:一是方法方式,中医发展时代久远,不像西医是在一种基础科学之上,演绎而成的理论体系,中医不能辨病论治是受到了当时客观实际的限制,只是从脉证的观察与总结得出结论,经过临床检验,而形成的客观存在。古时太阳病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时太阳病也不例外,将来亦不会变,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对这一规律的描述是受当时客观条件所限制,故而出现了冠以经络名称的六经,对这种理论应持有着扬弃的态度去看待。太阳病,就是表阳证,六经之中又分析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实为八纲俱备,可见仲景一书亦详论八纲。就病位而言,除表里之外,尚有半表半里,阳性病,表、里、半表半里均有,阴性病亦是如此,故有三阴,三阳病。所谓表者,即人体外在的躯壳,由皮肤、肌肉、筋骨组成,病邪反映在这些部位,即是表证,故将风湿相搏而身体疼痛之病归于太阳病篇;里即指消化道,位于人体最里,病邪反映于此,则称为里证;半表半里,即指表之内,里之外,胸腹腔间之处,其中脏腑众多,病邪反映于此,则为半表半里证,疾病万变,病位不离此三种。
就病性而言,不出阴阳,人体生病,机能当有相应的改变,而这改变不外太过、不及两种,太过则兴奋、发扬,为阳性病,反之现抑制、衰沉,为阴性病。寒热更属于阴阳之内:颜面红赤、口苦咽干、脉数皆是热证、阳证;颜面苍白、下利清谷、脉沉细皆是寒证、阴证,寒热非仅仅指温度的寒热,寒热在辨证治疗中用处极大。虚实者,虚言人虚,实言邪实,如太阳病中,伤寒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表实证,中风自汗出、脉弱,为表虚证。二者一实一虚,虚者不及,实者太过,是阴阳特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以前讲过“寒热有常,虚实无常”,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寒就属阴,是热就属阳,永远不变,但虚实在与寒热交叉互见时,随寒热为阴为阳。例如虚为阴证,但虚人发生阳性病热时,而为虚热,仍属阳证,此时虚则随热实而转变;实为阳证,发于寒实证中,则为阴证,如前文所言寒实结胸,断不可用一点凉药。阴阳、寒热、虚实谓之病情,必须还要反映到病位上,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对证的描述,既有病位,又有病情,寒热虚实统归于阴阳,病位又分表、里、半表半里,故而出现六经之数,即表、里、半表半里各有阴、阳两种病型,而为六经病,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古人冠之以六经名称而成,实则为八纲的具体运用。
晋代皇甫谧云:“仲景论广《汤液经》”,说明仲景之《伤寒论》非自行创作,实有蓝本可考,《汤液经》即《汤液经法》,汉书中有所记载,概《汤液经》中已有六经名称?皇甫氏非但对医学有所研究,且是一位历史学家,其所处历史时代与汉代相近,不可能视序言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如无物而单言《汤液经》,故序言恐为伪文,为南北朝之后加入,致使后世学者均称《伤寒论》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黄帝内经》中言“三阳俱在表,可汗之,三阴俱在里,可下之”,与《伤寒论》所讲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