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8800000046

第46章 第三编 道家智慧(3)

在这期间,司马氏集团在思想上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对当时有名的知识分子采取的是又拉又打的方法。当时著名的“竹林七贤”开始时都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由于司马氏集团对他们分化瓦解,没过多久,“竹林七贤”中有的投靠了司马氏集团,有的被找个借口残酷地杀害了。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的著名人物,也是当时的人望所在,他当然看不惯司马氏集团的所作所为,不愿与他们合作。他志气宏达豪放、性格傲岸孤高,从小就有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在当时人人惴惴不安的恐怖气氛下,他采取的策略只能是“至慎”、“口不臧否人物”,所以,司马氏集团一直没有找到借口来对他采取什么措施。

曹爽专权时,阮籍曾被召为参军,但他以病推辞,隐居乡间。一年多后,曹爽被诛,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他忘情于山水之间,对朝廷的征聘一直不予理睬。后来司马氏掌权,他慑于其高压政策,为了逃避当权者的迫害,才出任小官。但他“居官无官之意”,做官实在是有些胡闹。实际上,他这样做是为了韬光养晦,为了让司马氏集团以为他只是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人,从而才能不被猜忌。

阮籍好酒是出了名的。当他遇到难题时,常常用醉酒不醒来躲避是非,但越是这样,他的名声就越大。司马昭看到阮籍很有声望,极力要把他拉到自己的营垒来,于是就派人到阮籍那儿,为他的儿子司马炎向阮籍提亲,如果二人做了亲家,那阮籍就是司马氏集团的人了。阮籍听说后,十分惶恐。他不愿和司马氏联姻,但是若要一口拒绝婚事,恐怕就会有性命之虞。于是,他又故技重施,听说司马昭派的媒人来了,他就拼命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等提亲的官员来到,只见他呼呼大睡,怎么推他、喊他,都醒不了,什么话也讲不成,只好第二天再来,但他依然大醉不醒。后来司马昭亲自来提亲,他仍是如此。接连许多次,弄得司马昭一直没有机会开口,婚事只好作罢。

阮籍这次醉酒,整整醉了六十天,终于避开了这个难题。但还是有许多人想陷害他。钟会心怀叵测,好几次去找阮籍,提出一些问题来问他,想从他的话语里找出破绽。阮籍看出他的用意,等他一来,就请他喝酒,自己也喝酒,边喝边聊,一喝就醉醺醺的,似乎什么正经话都说不了,搞得钟会对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尽管多次设圈套,却不能抓到丝毫把柄。阮籍因此避免了遭受陷害。

一次,阮籍听说步兵兵营的厨师善酿,还存有三百斛酒。他就主动请求去做步兵校尉,后人因此称他为阮步兵。其实,他恐怕并不只是为了贪杯,而是为了逃避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

然而,在政治斗争的旋涡里是无法自全和自保的。后来,司马昭即位,因为阮籍在当时的文才最好,名气最大,如果他为自己写了即位的诏书,对天下的士人很有号召力,于是,司马昭要他写即位诏书。他一拖再拖,但官员不断地前来催逼,最终无法逃脱,还是写了。他干完了这件最不愿意干的事之后,就郁郁而死了。

当然,在“竹林七贤”中,最以饮酒著称的还是刘伶。由于他既善于写诗,又着意饮酒,并专门写过一篇歌颂饮酒的《酒德颂》,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看做文人中的酒仙。刘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性格落落寡合,不随便和人交往,只有阮籍、嵇康等朋友,几人经常携手同游竹林。刘伶性情旷达,不以家产有无为念,平生所好似乎只有饮酒,他的生命与酒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常常坐着鹿车,随身带着一壶酒,让童子拿着一把铲子跟在车子的后面,嘱咐他说:“如果我喝酒喝死了,你就随地把我埋掉算了,千万不要拘泥于世俗的礼节。”

与“竹林七贤”的其他成员一样,刘伶是非常蔑视世俗的,表达方式甚至比“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还要激烈得多,纵酒任性,毫无拘束。有时在家里喝得高兴了,便脱去衣服,赤身裸体,一个人狂呼乱舞。一次,他正跳跃得高兴,正好有人进来,看见他光着身子,便讥笑他不成体统。他不仅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反而嘲弄那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裤,你们这些人竟然钻到我的裤子里来了,干什么啊?”结果弄得那人狼狈而逃。

刘伶饮酒无度,损坏了自己的健康,害了酒病,每当口渴得很厉害,便又向妻子要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也全毁坏,哭着求他说:“你喝酒喝得太多了啊,这不是养生之道啊,你还是把酒戒了吧!”刘伶听后说:“对啊!我应该戒酒啊!”他的妻子不相信,一定要他对鬼神发誓才可。刘伶对他的妻子说:“好吧!你赶快去准备酒肉吧,好让我向鬼神祷告!”妻子信以为真,赶紧把酒肉备办好,让刘伶来发誓。刘伶跪下祷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就拿起妻子准备的酒,又喝了个酩酊大醉。

刘伶和“竹林七贤”都不是普通的酒徒,他们或是借酒来逃避现实中残酷的政治斗争,或是以饮酒的疏狂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或是以酒来消解无以抒发的悲剧意识,总之,酒在他们那里已经和他们的内在生命融为一体,他们也赋予了酒以圣明的品格。因此,用酒香熏陶出的魏晋风度一直成为后代文人向往不已的人格楷模。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魏晋名士。其书法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并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隶书的质朴,创造出最能体现魏晋时期文化风尚的佻达飞扬、妍美流便的新体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甚至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因而他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而王家是东晋最有名望的士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两个大家族。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才貌十分出众的女儿,想和王家结亲,为女儿挑一个乘龙快婿。一天,他派门客去王导家挑选女婿。王导带着郗鉴的门客到东厢房一个一个地相看他的子侄。王家的年轻人本来正在各干各的事,看见王导陪着一陌生人进来,都好奇地看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后来听说是太尉的门客来为太尉挑选女婿的,就赶紧都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让客人观看,并诚惶诚恐地回答客人的问话。郗鉴的门客也是一个很有名士风范的人物,他觉得这些人都是俗物,发现只有一人和别人不一样,他毫不在乎有客人进来,似乎不知道挑女婿这回事,依然坐在东床上,敞着怀吃东西,并显出一脸怡然自得的样子。

门客回去后,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年轻人,个个都不错。不过听说我是来为您挑女婿的,都变得矜持拘谨起来。只有一个人好像独独没听说您要挑女婿似的,竟然坐在东床上无所顾忌地吃东西。”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小伙子正是我要选的好女婿啊!”一打听,原来东床坦腹的,就是王羲之。郗鉴十分高兴,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步入仕途后,勤政爱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因不容于上司,便称病去职,并立誓不再做官,从此,寄情山水,既是名士,又是隐士,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五十九岁去世,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但他早已立下的遗嘱,对此不予接受。

其实,魏晋风度包括许多方面。下面是魏晋风度的另一个侧面。

王献之少年时代便负有盛名,他的书法既有父辈的风采,又有创新,书风恣纵雄武,秀劲飘洒。他的为人与其父有相似之处,性格豪放,志向高远,处事镇定从容。这种性格也同样反映在练习书法上。还在七八岁的时候,王献之就开始学习书法,他学得十分认真。

有一次,父亲王羲之看见他在写字,便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然后伸出手来,猛地一下去抽他握着的毛笔,却未能夺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有如此大的定力,实在使王羲之有些吃惊。而王献之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惊吓的样子,手里仍拿着那支笔,回过头来一看,见是父亲,便问有什么事。

又有一次,王献之拿了一支大笔在一面墙壁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人们见一个小孩居然能写那么大的字都十分惊奇,纷纷前来观看。后来围观者竟达数百人之多,把王献之围在里面,水泄不通。王献之却不以为怪,依然旁若无人、一丝不苟地写字。王羲之见他的字写得很有气派,认为难能可贵。

还有一次,当时掌握了朝政大权的桓温请他书写扇面。王献之一不小心,手中的笔落在了扇面上。如果是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吓得不知所措了。但王献之心思机敏,仍然若无其事,只见他就在这块黑墨上描画了几下,立时,一头栩栩如生的黑色母牛出现在扇面上,再配上他写的字,非常精妙。桓温见了,连声叫好。王羲之见他处事如此镇静从容,不由得感叹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名声。”

有一天晚上,王献之在卧室睡觉,几个小偷撬锁溜进了他的房间。王献之被惊醒后,却沉稳不语,看着小偷偷东西,当小偷们正想溜走的时候,他才慢条斯理地对小偷说:“偷儿,那块青毡是我家祖传之物,你们要它无用,还是把它留下吧。”小偷们万没想到会有人观看他们的偷窃行动,慌忙丢下东西逃走了。

王羲之和谢安是好友,也是通家之好。有一次,王献之同他的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行过见面礼后,两位哥哥和谢安以及他们家的客人侃侃而谈,但所说的大都是生活琐事,王献之觉得谈这一类的话题没有什么意思,只不过寒暄几句,便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听大家说话。等王家三兄弟走后,客人们和谢安一起评论他们的优劣高下。有的说徽之谈吐随和,卓尔不群;有的说操之举止大方,一表人才。谢安在当时是以赏识和品评人物著称的,人们一旦得到他的赏识,往往会在顷刻间身价百倍,他认为年岁小的献之最好,这使得客人们大惑不解。客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谢安解释说:“吉人往往寡言少语,因为他说话很少,所以我知道他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果然,王献之与他的父亲王羲之一起被尊为“二王”,与其父亲一样,得到了后世读书人的普遍爱戴。

相对于阮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隐士确实能够避祸全身。东汉时期的法真是有名的隐士。法真,字高卿,扶风人,他的父亲法雄曾任过南郡太守。法真好学,对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涉猎,学问很渊博,是关西地区有名的大儒。

法真出身名门,按当时的情况,如想做官应该是不难的,但他性情恬静寡欲,不愿参与政事,越是这样,他的名声就越大。扶风郡太守久闻其名,希望与他见面,法真无法推辞,便应邀前往。太守对他说:“春秋时,鲁哀公虽然不是贤君,但孔仲尼却对他称臣。如今,我德薄名虚,但想委屈你在郡里当个功曹,怎么样?”郡守竟然拿他与孔子相比,这对他的评价当然是很高的了,但法真不愿做官,回答道:“太守待人以礼,所以我才做您的宾客。如果您要以我为吏,那我就要躲到北山之北,南山之南了。”太守听了这话,再也不敢勉强他了。后来,朝廷举他为贤良,法真也没有应承。

同郡人田弱对他的才学和品德是十分推崇的,多次荐举他。有一次,顺帝西巡,田弱又乘机推荐,顺帝前后四次征召法真。法真不但没有前往,反而深深隐居起来,始终没有露面。法真的朋友郭正称赞他说:“法真这个人呀,可闻其大名,却难见其本人。他不愿出名而名声却老伴随着他,逃避功名而功名老追着他。他真可以为百世之师了。”

法真生活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宦官外戚之争、党锢之祸屡屡发生,为此丧命的人很多。而法真却能以八十九岁高龄善终,在东汉的士人中,实在是少见的,不能不说这是他隐逸立身的成功。

(参见《晋书》、《后汉书》、《世说新语》等)

5.雅量

历史赋予了中国知识分子实现王道的使命,但现实却又总是与他们的愿望相龃龉,于是他们便以愤激的言辞来批评社会,以不羁的性格来标举自由,以放诞的行为来惊世骇俗,以特异的举止来彰显独立,这便是魏晋风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所倾慕的人生方式。

魏晋风度历来是为人们所向往的,但要想效法,又谈何容易。在《世说新语》中有一节叫做“雅量”,专门记述魏晋时期某些士人豁达大度的气量。据说,在这方面,最突出的要数谢安等人。

谢安做事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坐船在海上游玩,忽然,狂风骤起,白浪滔天,船被颠簸得东倒西歪,船上的人都吓得大惊失色,紧紧地抓着船舷,动也不敢动,只有谢安面不改色,依然如故,还迎着风浪吟唱呼啸。船夫倒是有雅趣的人,以为谢安很喜欢在这样的风浪中行船,就继续费劲地向前划船。这时狂风恶浪越来越猛,船夫却只顾划船,别人都害怕得实在不行了,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要求回去,这时谢安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像这样的天气,还要把船划到哪儿去玩?”船夫这才掉过船头往回划。大家对谢安遇难不乱的气度非常钦佩,从此知道,将来治理国家是非谢安莫属了。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简文帝司马昱死,孝武帝司马曜刚刚即位,早就觊觎皇位的大司马桓温,便调兵遣将,炫耀武力,想趁此机会夺取皇位。他率兵进驻到了新亭,而新亭就在京城建康的近郊,地近江滨,依山为城垒,是军事及交通重地。桓温大兵抵达此处,自然引起朝廷恐慌。

当时朝廷的重望所在,在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二人。而王坦之本来就对桓温心存胆怯,因为他曾经阻止过桓温篡权。简文帝在弥留之际曾命人起草遗诏,让大司马桓温依据周公摄政的先例来治理国家,还说:“少子可辅最佳;如不可辅,卿可自取之。”王坦之读了草诏,当着简文帝的面就把它撕碎,愤怒地说:“天下是宣帝(指司马懿)、元帝(指司马睿)的天下,陛下怎么能私相授受呢?”简文帝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让王坦之改诏为:“众国事一禀大司马,可仿照当年诸葛亮、王导辅助幼主之故事。”这样一来,桓温才没有当上皇帝。现在,桓温带兵前来,京城朝野议论纷纷,认为桓温带兵前来,不是要废黜幼主,就是要诛杀王、谢。王坦之听了这些议论,怎能不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呢?

谢安则不同,他听了众人的议论,不以为忧,神色表情一如平常。实际上,谢安曾经应聘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桓温十分了解他的才干,明白谢安才是他篡权的最大障碍。果不出所料,桓温此次来确是想借机杀掉王坦之和谢安。不久,他便派人传话:要王坦之和谢安两人去新亭见他。

王坦之接到桓温的通知,不知如何是好,就去找谢安商量办法。谢安却神色不变,态度安详,和往常一样,好像没有什么杀身之祸等着他。王坦之说:“桓将军这次带兵前来,朝廷恐怕凶多吉少。现在又要我们两人去新亭见他,万一有去无回,如何是好?”谢安笑道:“你我同受国家俸禄,当为国家效力。晋室江山的存亡,就看我们这一回的作为了!”说完,谢安牵着王坦之的手一起出门,直去新亭,朝廷官员也有许多人相随同去。

同类推荐
  •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本书所研究的是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多·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内容包括:同一性哲学的消解、中介与否定的形而上学、自然对历史的参与、语言学转向的自负、否定的现代性等共八章内容。
  • 无意识的文明

    无意识的文明

    法团主义曾作为法西斯主义的知识基础而臭名昭著,但它并未随着法西斯的溃败而灰飞烟灭。本书作者提醒我们,我们仍生活在一个法团主义社会中,民主政体仅仅是其软装饰,合法性与专家或利益群体同在:在数以万计的公共和私有的法人团体中,从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索尔全方位勾勒了一种落入法团主义之手而不自知的文明:权力的语言如何被设计来阻止交流?个体的合法性怎样被否定和破坏?市场、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如何被牢牢掌握在管理阶层手中?技术官僚管理和技术官僚投机把我们拖入了怎样的危机?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索尔使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操控保持警醒,并提供了一种抵制从众性、被动性和必然性的可能。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异界楚留香

    异界楚留香

    楚留香在心爱之人苏蓉蓉死后郁郁寡欢服毒自尽,转世天元大陆。名为楚轩,这一世不再到处留香,只为与自己心爱之人笑傲江湖。可惜不能事事如心,且看这一世是如何留香。
  • 异瞳萝莉养成记

    异瞳萝莉养成记

    一世安稳,乱世浮华。一切的契机都源于那面镜子,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当你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救世主时,面对危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是一个蠢萌少女的脱线冒险,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 九州夜行录

    九州夜行录

    他本是上古神祗,一杆笔定下万千生灵世世轮回,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做神仙游历大地,于是司命神笔不再司命,笔尖记录下来的尽是各类奇人轶事;她本是山村不谙世事的小女娃,却阴错阳差成了大神门徒,从此跟着腹黑师父一路被坑,看尽各种神魔鬼怪,人世百态……《九州夜行录》,即司命大神十夜霖带着徒弟倪菜菜游历九州记录下来的一些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女大作战:邪恶王爷养成记

    恶女大作战:邪恶王爷养成记

    她是沈府千金,香娃娃沈晓蝶,他,箫离,是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亲王,他是嗜血的百人斩,以一人之力斩杀百人,他是战场上的魔鬼,他是戴着面具的妖魔!当弱女子与强势王爷相遇,冷酷与杀欲交锋。“如果我不死,箫离,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臣服我在脚下,百般,千般求我的原谅!”沈晓蝶被自己的新婚丈夫一剑刺穿的时候,发下了这个誓言。
  • 记忆里单纯的你

    记忆里单纯的你

    浅柠被南宫耀公爵收养进入了贵族学校,一场少女的浪漫青春开始了。【浅言cp】浅柠:“如果哪天你走了怎么办?”慕言:“把你也打包带走。”浅柠:(脸红ing)【夏勋cp】夏沫:“给老娘让开。”凌勋:“(一把抱住)不要,不要,就不要,我赖定你了。(一个华丽丽的壁咚)”夏沫:“。。。”某男倒地。
  • 火影技能称霸异界

    火影技能称霸异界

    刘天穿越了,成为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既然是穿越,没外挂怎么行呢?。于是刘天获得了一个火影系统,可以兑换火影中的各种技能,血继限界。写轮眼、木遁、尾兽……于是乎主角无敌了……
  • 读《素书》学生活

    读《素书》学生活

    人生在世,以什么作为根本?黄石公认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即为做人、处世的根本所在。这五者也是中国人文思想呶最高境界。人生成败荣辱,说到底就是对这五个方面的把握。道、德、仁、义、礼,看似五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其实在指导做人上,是合而为一的,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同时具备这五种美德,所以儒家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它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生最大的谋略。有些现代人对古代道、德、仁、义、礼这些精神因素不以为然,认为对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是人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中国社会绵绵五千年不绝?其实奥秘就在中国道、德、仁、义、礼的文化之中。
  • 穿越到大唐世界

    穿越到大唐世界

    本想着情场失意,赌场得意的林云去了一家地下赌场内豪赌,在输光所有钱后林云大醉一场,在醒来后发现自己正睡在大唐贞观年间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