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8800000024

第24章 第二编 法家智慧(6)

刘承佑刚服完三年丧,便欢宴歌舞,听伶人奏乐,赏给伶人锦袍玉带。伶人们晋见史弘肇叩谢,史弘肇大怒说:“战士们在边疆苦战,没有一丝赏赐,你们有什么功劳,却得到这些财物!”说完将赏赐全都夺回,送还国库。刘承佑打算封他最宠爱的耿夫人为皇后,没有得到宰相的同意;耿夫人死后,刘承佑又想用皇后的仪式安葬,遭到了否决。刘承佑这时已二十岁了,对高官重权的压制十分不满,时间长了,心中越来越愤愤不平。他左右侍从于是抓住机会,进谗言说:“宰相以及史弘肇等人专权横行,迟早有一天会出事的。”刘承佑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疑心要发生紧急情况。他变得草木皆兵,听到作坊锻铁造兵器的声音,竟然整夜不寐。朝廷中有许多大臣对宰相以及史弘肇都心怀不满,司空、平同章事苏逢吉与史弘肇之间,结怨尤深,知道李业等憎恨史弘肇,多次用话刺激李业,唆使他密谋杀死这些人。这样一来,刘承佑就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他与后匡赞、郭允明、李业、聂文进秘密谋划,要诛杀宰相以及史弘肇等人。这件事传到了李太后那里,李太后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表示反对,但他们不听。他们利用进宫参加朝会的机会,安排一群武装士卒从广政殿突然杀出,把宰相等三人砍死在东厢之下。接着,聂文进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到崇元殿朝见,宣读诏书:“谋反诸臣,已经伏诛,当跟你们共同庆贺。”又召集各军将领到万岁殿大厅进行安抚。

当时,郭威是枢密使兼侍中,负责军事,任邺都留守兼天雄节度使,统领黄河以北各州军务防守之事,在士兵和朝廷中都有较高的威望,与史弘肇等人也关系良好。刘承佑为了免除后患,砍杀宰相等人后立即派供奉官孟业携带密诏前往澶州和邺都,命镇宁节度使李洪义(此人是李太后之弟)诛杀王殷,命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诛杀郭威和宣徽使王峻。同时,刘承佑又紧急调兵遣将,护卫京师。李业等命令权知开封府刘铢屠杀郭威、王峻的家眷亲属。两家被满门抄斩,无人幸免。

这时,京城已控制在刘承佑的手中。但孟业带着朝廷的密诏抵达澶州,李洪义担心王殷已得到京城的消息而早有准备,所以不敢动手,反而带着孟业晋见王殷。王殷立刻把孟业囚禁起来,紧急派副使陈光穗把密诏送给郭威。郭威请来枢密使魏仁浦,请他阅读密诏,问:“该怎么办?”魏仁浦说:“你是帝国的栋梁,功劳名望一向显赫,且又手握重兵,镇守重镇,一旦被小人陷害,哪里是几句话就可化解的?事已至此,进可生,退必死,不应该坐在这里等死!”郭威思忖良久,召集郭崇威、曹威及其他部将,告诉他们杨等被冤杀的情况,并把密诏给他们看,说:“我与杨、史诸公披荆斩棘追随先帝夺取天下。又受托孤重任,竭尽能力保护国家。而今,杨、史诸公已死,我怎么忍心独自偷生!你们应接受诏书,砍下我的人头,回奏天子,或许可得封赏。”郭崇威等都哭泣着说:“天子年纪太轻,一定是被左右小人的诡计所迷惑。假如他们当权,国家怎么能够太平?我们又能有什么好处!愿追随大帅前往朝廷,肃清朝廷小人,不可死在一个使节之手,蒙受千年恶名!”掌管天文的皇家翰林赵修己对郭威说:“白白送死有什么意思,不如顺从大家的愿望,率军南下,这是上天替你开路!”郭威于是留下他的义子郭荣(注:即柴荣。后来柴荣继承了后周的皇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又发动了兵变,建立了宋朝。)镇守邺都,命郭崇威为先锋出发。

刘承佑听到郭威起兵南下的消息,毫无经验的他自然十分惊慌,忙召集大臣们商议防御之事。前开封尹侯益说:“邺都官兵们的家属都留在京师。我们不可以轻率地出城作战,最好是紧闭城门,先挫挫他们的勇气,然后让留在城里的母亲妻子登上城墙呼唤她们的儿子、丈夫。这样用不着打仗,就可把他们生擒活捉。”这实在是一条毒辣的计策,但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不以为然,说:“侯益衰朽老迈,满脑子都是懦夫的想法,这怎么能阻挡住叛军呢?”刘承佑赞同慕容彦超的意见,派阎晋卿、侯益等率禁军直趋澶州。可是,就在当天,郭威抢先一步进入澶州,李洪义开城迎接。王殷晋见郭威,诉说家人被杀的情况,悲伤痛哭,率自己的部队加入了郭威军队,渡黄河南下。

刘承佑派一个宦官去侦察郭威大军的动向,被巡逻的士卒擒获。郭威审讯清楚后,把奏章放到宦官的衣领中,命他回去向刘承佑禀报。奏章中说:“我前些天接到诏书,伸长脖子等候诛杀。可是郭崇威等不忍下手,一致认为是陛下左右的那些贪权小人谗言陷害,逼迫我南下前往宫门听候审判。我求死不得,又不能控制部属,大概几天之后,就会抵达宫前。陛下如果认为我真的有罪,我怎么敢逃避处罚?如果真有人暗中陷害,也希望能把他们交到军营,使三军快心称意。届时,我虽死无恨。”

郭威大军来到滑州,义成军节度使宋延渥迎接郭威进城。郭威得以用滑州库存的钱财犒军,他向部众解释说:“天子被谗邪小人迷惑,诛杀有功的大臣。我率军南下,实为不得已之举。现在快要与朝廷派出的军队相遇了。如果战场相遇交战,那与我进京朝见的本意完全相反。如果放弃抵抗,一定会遭他们屠杀。你们的家都在京师,不如仍依照密诏行事,我虽死也没有遗恨。”将士们都说:“国家辜负您,您不辜负国家。请大帅火速发令前进,不要耽误。安邦定国,报仇雪恨,正在此时!”王峻接着向大家宣布说:“我接到大帅指令,攻克京师的时候,允许你们抢劫十天!”众士卒都欢呼雀跃。

刘承佑本打算亲去澶州督战,听宦官回来禀报,知道郭威已到澶州,才打消念头。他见到宦官衣领中的奏章,脸上掩不住懊悔和恐惧的神色,私下对宰相窦贞固说:“先前那件事,确实太草率!”但事已至此,刘承佑也只好硬着头皮对付。郭威主力抵达封丘,逼近京城,民心惶恐。刘承佑派慕容彦超率轻骑发动攻击,郭威命何福进、王彦超、李筠等率骑兵迎战。慕容彦超败退,部下一百余人战死,各路人马士气崩溃。到天黑时,朝廷大军大多数都投降了郭威。刘承佑与宰相及随从官员数十人逃奔郊野,被乱兵诛杀。

大军进入京城后,郭威与王峻率文武百官,前往明德门,向李太后请安,请求指立新君。后来请李太后临朝执政。十二月,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告急,太后命郭威北征。郭威率军到澶州驻留。十二月二十日,大军将要开拔,将士数千人突然大声喧哗呐喊,登墙越屋而入,请求郭威做皇帝。有人撕裂黄旗当做龙袍,披到郭威身上,拥上来将扶到上座,山呼“万岁”。大军于是簇拥郭威南下,进入京城。后汉乾佑四年(951年)春正月,郭威称帝,国号定名为“周”。

上述政变案例,真称得上“各领风骚数百年”。世上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并非世事无常的轮回,实在是“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参见《史记》、《左传》、《旧五代史》、《纲鉴易知录》等)

10.阴谋的胜利

中国历史上的“谜”实在太多,尤其是由帝王将相导演、发生在宫廷里的那些“谜”。

这些“谜”,与其说是谜,倒不如说是阴谋。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就是阴谋政治。

世界上有两个最不讲道德的地方,一是妓院,一是宫廷。妓院在社会的最下层,唯钱是图,连皮肉都出卖了,还有什么道德可讲;宫廷在社会的最上层,唯权是从,连灵魂都不要了,更没有什么道德信义可言。宫廷与妓院,虽处社会的两极,实有殊途同归之处啊!

上面说到中国古代“政治是阴谋政治”,如果能把这些阴谋“曝光”,放在光天化日之下,置于大众眼前,也许会使今人清醒一些,起码少一些所谓的神圣感!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胜者为王的时代,也是一个阳谋与阴谋混杂不分的时期。这时候的观念是:不管阴谋还是阳谋,只要胜了就是好谋。

齐国的晏婴大名鼎鼎,这个人其貌不扬、身材短小,却才智非凡,他不仅留下了一部《晏子春秋》,还因善于劝谏齐王而名垂千古。他屡次出使,能够不辱使命、为国扬威,也算难得。但就是这么一位“正人君子”,也少不了要搞阴谋。

一次,鲁昭公到齐国访问,齐景公想趁此机会发动外交攻势,让鲁国脱离和晋国的联盟而加盟齐国,所以,齐景公隆重地接待了鲁昭公。在宴会上,鲁昭公让叔孙舍做襄礼,齐景公就让晏子做襄礼。在齐景公的下边,站着三个铁塔般的勇士,他们是齐景公平时最宠爱的人。这三个勇士往那里一站,就把晏子比下去了。他心中不忿,觉得这三个人在这里挡道,景公就不会认识真正的人才,人才也不会来。于是,就想把他们除掉。

晏子对景公说:“主公种了几棵稀有的桃树,今年该结桃子了,我想去看看,摘几个桃来给二位君主尝尝鲜,不知可否?”景公同意了。

晏子只摘来了六个桃子,对景公说:“桃子未熟,只此几个。”并行酒令,把桃子献到鲁昭公和齐景公的面前说:“桃大如斗,天下稀有,君王吃了,千秋同寿。”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吃了一个。晏子和叔孙舍相互推赞,都说对方辅佐君主有功,也各吃了一个。这样,就只剩下了两个桃子。

晏子对齐景公说:“现在还剩下两个桃子,我想不如让下面的大臣各说自己的功劳,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子。”齐景公同意了,晏子就传下令去,让下面侍立的大臣各表功劳。

站在齐景公近处的三勇士性子最急,其中一个叫公孙捷的走出一步说:“在桐山打猎时,一只老虎冲出来,直向主公扑来,是我打死了老虎,救了主公的命,应该说功劳不小吧!”晏子说:“你救了主公的命,确实功劳不小,应该吃一个桃子。”晏子就请景公赏了他一个桃子、一杯酒,公孙捷拜谢退下。

另一个名叫古冶子的大力士上前一步说:“打死老虎算什么,我跟主公渡黄河的时候,一头大鳄鱼咬住了主公的马,是我和那鳄鱼拼死搏斗,杀死了鳄鱼,才救了主公的马。”

齐景公插言说:“要不是古冶子,别说我的马,就连我的命也保不住了。”晏子一听,忙让齐景公赏给古冶子一颗桃子和一杯酒。古冶子吃了酒,吃了桃子,拜谢而退。

最后一个大力士叫田开疆,他一看桃子被前两个人吃光了,气得大声嚷嚷:“打死老虎、杀掉鳄鱼算什么,主公让我去打徐国,我杀死了徐国的大将,俘虏了五百敌人,连郯国和莒国都归附了我们,这样的功劳算不算大呢?与他们相比如何?凭我的功劳,能否吃到一个桃子呢?

晏子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说:“开疆拓土比杀虎斩鳄的功劳要大,只是桃子吃完了,就让主公赏你一杯酒吧!”

齐景公也说:“要论功劳,数你最大,可惜说得晚了!”

田开疆十分生气地说:“我为国争光,帮主公打败敌国,反倒不如个杀虎斩鳄的人,还站在这里丢什么脸哪!”说完,拔剑自刎。

公孙捷说:“我凭这么点儿功劳,竟也抢桃子吃,想想真是脸红,我也不活了!”说完,也拔剑自刎。古冶子大叫道:“我们三个人是生死兄弟,你们俩死了,我还能活吗?”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两个桃子,杀了三个盖世英雄,非桃之力,乃阴谋之功也。

宋太宗继宋太祖而立,也是一个有为的皇帝,然而,他在即位问题上却留下千古悬案。在今天看来,这虽已成不解之谜,但根据当时的许多蛛丝马迹来推测,这恐怕是一场阴谋。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中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他自己也正年富力强,还会大有作为,却于五十岁时突然去世,由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史书对这件事的记载多有征引猜测。赵匡义是赵匡胤的胞弟,与赵匡胤不同,赵匡义因为有哥哥的经济支持而读了好多年的书,所以,虽然他少了许多武功,却在文采学识方面明显地优于他的哥哥。赵匡胤当后周禁军首领时,赵匡义就已进入朝廷的核心,成为赵匡胤的得力助手。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的事件中,赵匡义是主谋之一。因为拥立有功,赵匡胤十分重视他这个胞弟,有意栽培提拔,先把他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后来又认命他为开封府尹。

开封府尹是个十分重要的官职,在这一位置上,既可通上,又可达下,对于经营自己的势力十分有利。赵匡义在这一位置上培植了大批亲信,这在他即位以后所任用的官吏中即可看出,而这些人也确实为巩固他的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语焉不详,原因恐怕是自宋太宗赵匡义以后北宋皇帝均是由太宗一支人继承有关。这些人既不愿说清事实,又不好胡编历史,最妙的办法就是绕过去。但一些非官方的记载和传说却很丰富。

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山林老僧写了一本书,叫做《湘山野录》,其中记载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便召胞弟赵匡义入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在身,他把宦官和宫人赶得远远的,自己和赵匡义对酌饮酒。宦官和宫人远远地看去,只见烛光之下,赵匡义时时避席而走,似有激动难忍之状,又像是推辞不受的样子,后来又见赵匡胤拿柱斧砍在雪地之上,大声对赵匡义说:“好做,好做。”最后,赵匡胤入内就寝,当夜留赵匡义在宫内住宿。刚入睡时,赵匡胤鼾声如雷,天还未明,便无声息。内侍急忙入内查看,只见赵匡胤已死去多时。

还有的传说赵匡胤十分宠爱原后蜀主的花蕊夫人费氏,在赵匡胤死前的那天晚上,赵匡胤召赵匡义进宫问事,并留宫侍候。赵匡义见哥哥睡熟,就乘机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被惊醒,就用柱斧去砍赵匡义。皇后和太子闻声赶到,赵匡胤已气息奄奄,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

关于赵匡义即位,也是众说不一。有人说他在灵前即位。有人说赵匡胤病危之时,派宦官王继隆召他的儿子秦王赵德芳来见,王继隆却跑到开封府,找来了赵匡义。皇后见王继隆回来,忙问:“德芳来了吗?”王继隆却说:“晋王(赵匡义)到了。”赵匡胤和皇后都大吃一惊,皇后哭着对赵匡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交给官家(皇上)了。”赵匡义安慰皇后说:“共保富贵,不必担忧。”

还有一个“金匮之盟”的传说企图为赵匡义继承皇位作“合理”的注解,把子承父业变成兄终弟及的转化说成是维持赵宋王朝的要求。

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深受宋太祖赵匡胤的宠信,但他利用职权,做了许多违法的事,赵匡胤知道后,就撤了他宰相的职务,到太宗赵匡义即位后他仍郁郁不得志,于是就说出了一个“金匮之盟”的故事来,赵匡义按他说的地方去找,果真找到了这个“金匮”,发匮得书,果如赵普所言。

同类推荐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老子修身27妙术

    老子修身27妙术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世界的奥妙无处不在,世界的真相无时不在暗示我们,但我们没有觉察到。这本书带你走进老子修身的世界。因为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你有太多的人生使命去完成,所以你无法静下心来看世界。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热门推荐
  • 候鸟不南归

    候鸟不南归

    在17岁的时候,那个明媚的夏天,乔恩遇见了沈南木,乔恩说"这是她一生的劫。"沈南木说"这是他目标明确,计划周详一生的唯一意外。"可遇见了就是遇见了,那有那么多的理由,,,,,,
  • 总裁,我要离婚!

    总裁,我要离婚!

    “严谦琛,这辈子,我乔木兮和你不死不休!”严谦琛:“乔木兮,你真贱。”N年后。“老婆,你的眼里,心里,只能有我。”严谦琛情深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傻王爷的替嫁妃

    傻王爷的替嫁妃

    她是有着“丑陋”之名的穿越女,因为家族的利益,被当做牺牲的筹码,代替在家族中颇为受宠的姐姐下嫁给众人皆知的傻王爷。他是人尽皆知的傻王,在阴谋之下,娶了天底下最为“丑陋”的女人为妻。当丑陋不再丑陋.....当痴傻不再痴傻,他们之间的缘分走向又如何?
  • 名门盛宠:总裁的娱乐宠后

    名门盛宠:总裁的娱乐宠后

    前世的她因为一部戏迅速蹿红,拿下2015年年度金橄榄最佳影后奖,成为第一位只有25岁就拿下金橄榄奖的华语女演员,人尽皆知,然后人红是非多,很快就有人扒出她的家庭背景,发现是某某家族的千金,网上顿时一片沸腾,不少人说她的奖项是贿赂评委所得,高傲的她怎么能容忍自己背后辛苦的努力和付出被别人否定,越是否定她越是努力,努力接大量高难度的戏,档期排的满满的,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却也因此遭到了他人的嫉妒,在一次吊威亚的打戏中因为突发意外而从威亚绳上摔落…重活一世,她再次踏入演艺圈,她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不再看别人的脸色,不顾别人的想法,只做那个肆意的自己,站在娱乐巅峰,做自己人生当中的主角,为自己而活..
  • 游离空洞

    游离空洞

    梦,死亡的真相,血,刀尖绽放成莲,名为弥浮之命运,斩断记忆与梦的枷锁,终成孤独的王。登临虚无,救赎真我。
  • 形意入道

    形意入道

    传说,地球是一粒尘埃。传说,地球是一座封印的牢笼。传说,地球被时间法则所包围,里面一天、外面一年。传说,只要修炼到至高境界,就能打破封印,破虚而去。冷樊、一个乡下小子,因为一场梦,走上了宿命之战。一柄断刃,却有着鬼神莫测的能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传说。他!是否也能成为传说?
  • 原石王

    原石王

    盘古开天辟地,眼睛化为能量结晶,人族、龙族、魔族和天使族结伴找寻结晶,一路冒险。
  • 都市之最强弃少

    都市之最强弃少

    我是一个弃儿,到处遭人白眼,被人嫌恶,受人嘲弄,连我付出一切的心爱女人都不正眼瞧我,我一直游走在绝望的边缘,直到有一天,神秘的亲生父母找上了我……
  • 我以为你以为的是我以为的

    我以为你以为的是我以为的

    我以为,你以为的,是我以为的…也许我们年龄有偏差,个性不相融,爱好不相同…也许我们的想法总是相距甚远,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但是,这件事,真如你所想!关于相爱这件事上,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你以为我爱你,是的,没错我深爱你!☉姐弟恋,相差3岁☉拒绝人参公鸡汤,因为苦!☉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