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恐惧心理,进行自我消除
恐惧这种情绪是怎样形成的?该怎样消除它?你知不知有一种心理疾病叫恐惧症?恐惧症是以对某一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常不得不回避某些害怕的对象或情境。它是一类违背病人意志的恐怖情绪,病人对常人习以为常的某一普通物品、环境或活动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自己明知这种恐惧不正常并且无必要,但不能自制,无法摆脱。通常将其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第二,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
第三,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
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一般认为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因素是无能力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
上述两种因素互相冲击,当某一阶段精神压力过大时,就可能诱发恐惧症的发生。恐惧症患者大多发生在要求必须有自控能力的管理工作阶层,较少见于简单劳动者。此外,恐惧症患者中也多有酗酒及吸毒的,因为他们往往期望从酒精及毒品中寻找解脱。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华生(Watson),他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有一位名叫彼得的小孩就做过消除恐惧的实验。
彼得是一位三岁的男孩,他不但惧怕大白鼠,也怕兔子、毛大衣、羽毛、棉团、青蛙、鱼和机械玩具。
华生有一位研究生名叫琼斯(Jones),华生交给他一项任务,要他设法减轻彼得的恐惧行为。他们想,如果把彼得所害怕的东西同可能引起愉快感的东西放在一起,呈现给他,也许他就不会再害怕了。于是他们别出心裁地利用彼得吃午饭的机会进行实验。他们把彼得领进一个长约40英尺的大饭厅里,让他坐在一把高椅子上,当他吃得正高兴的时候,把一只兔子放在远处让彼得看。因为距离远,兔子又是放在铁丝笼子里的,彼得并不害怕,照样吃他的饭。以后每当吃午饭时便如法炮制。不过逐日将兔子移近,后来竟把兔子放在桌上,进而又放在他的大腿上,最后彼得一手吃饭,一手玩兔子,恐惧就这样消除了。
当然,我们大部分正常人都没有恐惧症,我们只是会对某些特定事物或状况感到恐惧。这很正常。恐惧与生俱来,是人的本能。正常人对黑暗、凶猛动物、形态丑陋的昆虫、死亡、雷电等都会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一般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属于合理的心理防御,有利于人们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回避行为,可使人们更加小心谨慎,有意识地避开有害、有危险的事物或情景,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失败和意外事故。
不正常的恐惧,是非常消极的一种情绪,并且总是和紧张、焦虑、苦恼相伴随,而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因此它必然损害健康,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疾病。长期的极端恐惧,甚至可使人身心衰竭。
而且这种不正常的恐惧心理,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和前途,比如有人因惧怕社交,甚至与陌生人接触或在众人面前,就会出现脸红、出汗、发抖、口吃、拘谨不安、手足无措等异常表现,结果只好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几乎与世隔绝,更加重了自己的孤独感;还有的人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临场考试因过于紧张,平时滚瓜烂熟的知识竟忘得一干二净,平时清晰的大脑思维竟如一团乱麻,以致未考出正常水平,最后名落孙山;还有的年轻人对事业、对人生自我设置恐惧的路障或陷阱,处处畏首畏尾,不敢追求,不敢拼搏,不敢创造,以致终日得过且过,浪掷青春……
既然恐惧心理有这么多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应该鼓足勇气,努力战胜自己不健康的恐惧心理。其实方法很简单,总结起来也就是以下几句话:
第一,学习科学知识。有人怕“鬼火”,如果他明白“鬼火”原来是人或动物的尸骨散发出来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对“鬼火”的恐惧心理就会顿然消失。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通过学习,了解事物本身的规律,揭去其神秘的面纱,就会很快消除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无端恐惧。
第二,勇于实践。经常主动接触自己所惧怕的对象,在实践中去了解它、认识它、适应它、习惯它,就会逐渐消除对它的恐惧。例如,有人惧怕登高、惧怕游泳、惧怕猫、惧怕毛毛虫等,只要经常多实践、多观察、多锻炼、多接触,就会增长胆识,消除不正常的恐惧感。
第三,转移注意力。当你感到恐惧时,把注意力从恐惧对象转移到其他方面,以减轻或消除内心的恐惧。例如,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如果感到恐惧,就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听众的目光、表情转移到讲话的内容上,再配合“怕什么”等积极的心理作用,心情就会变得比较镇静,说话比较轻松自如了。
有了以上的这些认识后,再结合一些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把改变付诸行动,相信你会克服恐惧心理。
生来害羞,后天努力改变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害羞之谜也许就存在于这些难以捉摸的性格差异中。害羞的人通常具有目光游离、总爱耸肩和远离人群的姿态,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痛苦、很糟糕的状态。儿科教授威廉·加德纳说:“我将害羞当做人类性情正常范围内的一部分。”
但是,在科学家和那些极力逃避社会的人眼中,他们对害羞的正常范围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决定一个人是否害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该将如何面对这个问题?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研究人员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状态。
人们感到害羞,肯定有其原因。但这并不仅是一个人性格内向的问题。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羞涩的人更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不过,害羞的人还是不少。美国心理学家凯根说,我们之中30以上的人可以称得上害羞。比率这么高,以至于很多人不承认。
伯纳德·卡尔杜奇(Bernardo Carducci)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其实,害羞完全可以克服。这是因为害羞心理的形成需要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他们面前。”
大文学家卡尔杜奇说:“害羞的人有时也想走出去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在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他们交朋友时并不顺利,因为害羞的人太忸怩了。如果感到不舒服,他们很快就会‘逃跑’。”
最终,害羞的人倾向于在一个有限的社交范围内活动,他们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小圈子内交往,反复做一些同样的事,而不是去扩展新的社交领域。卡尔杜奇指出,害羞与自信无关,一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自信,甚至可以在数百人面前演讲,但一旦与陌生人面对面谈话,他们就会感到焦急不安。
另外,人们害羞还有一个原因集中在文化因素上。害羞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比例最高,这是对9个国家和地区研究的结果。最显著的有日本和台湾,最低的在以色列。这些不同,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不同所造成的。在这些亚洲国家里,由于社会活动中的失败而屈从于权威,被认为是一种耻辱。而在以色列,由于冒险而被表面上责备一番,会被认为是一种鼓励。
来自美国的关于害羞普遍性的报告认为,年轻人都被电子产品包围着,他们长时间独自一人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网上冲浪和发电子邮件,由此产生了社会隔离感,减少了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过量使用网络会使人们感到孤独、隔离而变得更加害羞。当害羞变得更极端化时,就会迫使人们的生活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使得一个人将其社会快乐最小化,使其社会不适和隔离感最大化。如果你是一个害羞的人,你可以这样想:这世界上至少3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并不可怕,但它不能成为我一生的负担。尝试着遵循一下几个给害羞者的简单原则和策略,相信会有所帮助:
第一,要意识到,并不只有你一个人感到害羞,每一个你见到的人可能都会比你更害羞。
第二,即使存在着遗传因素,害羞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需要勇气和毅力,就像你要改变一个存在了很久的习惯一样。
第三,尝试对你所接触到的人微笑,并与他们进行目光的接触。
第四,与别人交谈,大声说话,用最清晰的声音,特别是当你说出你的名字或是询问信息时。
第五,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努力使自己第一个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观点。准备一些有趣的东西去说,第一个去说。每一个人都会欣赏“破冰者”,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认为你害羞了。
第六,永远不要小瞧你自己。相反,想一下为了达到你想要得到的成就,下一步你要采取怎样的行动。
第七,注意要使别人感到舒服,特别是当你寻找其他害羞者时。这样做会降低你的自我意识。
第八,在你去通常会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练习沉思,放松,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状态。
第九,不管你是天生害羞,还是因为后天不愉快的经历而害羞,你都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改变自己的这种状态。你想啊,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时,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害羞。在这种时候,你完全可以放开自我,去与别人交往。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第十,你可以试着阶段式地克服害羞心理。比如,如果身为男士的你想与一个女同事约会,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与这位女同事搭上话,聊一些工作上的事。而在与女同事搭话之前,你应该先找一个朋友,练习一下谈话。当你遇见女同事的时候,谈起话来可能就要自然一些。慢慢地,与她的谈话就会越来越畅快。
不过,最重要的是,害羞的你要有勇气面对所有失败。如果能够做到这点,也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