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它们为什么在较深的海里也能自杀,它们是怎样自杀的,这种自杀是否像人类的“自闭式”或“闭脉式”了结生命一样。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每年那些脆弱的领航鲸或感情受到打击的领航鲸究竟死了多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杀需要具有坚强的自我意识,领航鲸的智能竟能接近人类吗?总之,这是一个谜。
鲸群撞沉帆船、轮船之谜
英国人戴维·塞林斯有着多年的航海经历。他曾两次单人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1988年6月11日,塞林斯驾驶着“海卡普”号帆船,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海面上行进。他决心在这场六天前开始的“卡尔斯堡单人帆船越洋大赛”中获胜。他已驶离英国约1200千米。他调整好自动舵,以便准确地驶往4200多千米外的美国罗得岛的比赛终点。下午5时左右,塞林斯在右舷9米处以外看到了一群鲸,约有十多条。这晚,他感觉到这群鲸仍在帆船附近活动。第二天晚上,海上风平浪静,但鲸群掀起的涌浪使帆船剧烈摇摆,而且鲸的数量也增多了。夜晚,一阵杂乱的声音惊醒了塞林斯。他爬上甲板,只见一条鲸在离帆船两三米的海面上下翻滚,溅起阵阵浪花,另外的五六条鲸也围着帆船转圈子,它们先是越聚越紧,然后又突然散开,过了好久才离去。
6月13日上午10时,在距帆船46米处,鲸群又在活动。站在甲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鲸群那一个个发亮的巨大身躯。它们在海面时而翻滚,时而下沉,时而上浮,向天空喷着水花。塞林斯拿起照相机,拍摄这个奇异的场面。忽然,鲸群向帆船围拢过来,越围越紧。塞林斯放下手中的照相机,紧张地注视着它们。这时,一条约8米长的鲸突然冲出鲸群,猛地向船尾撞来,紧接着,另一条鲸也撞了过来。帆船被撞得猛烈地抖动着,船尾1米长的船舵被撞断,船尾下部被撞碎,“海卡普”号开始下沉。塞林斯马上下到船舱,穿好救生衣,打开无线电话,发出了遇险信号。
“咚,咚!”船首又发出几次巨大的撞击声,小船朝一侧猛地倾斜,桅杆前部舱底被撞开一个大洞,海水涌进船舱。塞林斯将充气救生筏抛出船外,随着它跳进大海。救生筏充气张开了,他爬了上去,回头一看,“海卡普”号已消失在滚滚波涛之中。此时,鲸群也开始散去。塞林斯坐在救生筏上,呆呆地望着海面,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晚上7时50分,在附近航行的德国货船“布里奇沃特”号将塞林斯营救上船,一场使他终身难忘的噩梦终于结束了。事后,科学家们对这次鲸群攻击帆船事件进行了分析和推测。有的人说,塞林斯无意中驶进了鲸的繁殖区,鲸攻击帆船是为了保护它们的幼仔。英国剑桥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东尼·马丁认为,可能是一群凶残的逆戟鲸,袭击正在帆船周围避难的性情温柔、身体较小的巨头鲸,从而造成了这次海难事件。
鲸不仅能撞沉帆船,而且能撞沉海轮。蓝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这么巨大的动物如果全力速泳,撞向航船,撞击力量是惊人的。在航海史上,就有过多起鲸撞沉海轮的事件。
1965年秋天,法国海军的一艘快艇在北大西洋航行,不小心撞到了一头巨大的鲸鱼身上,令人吃惊的是,鲸没有受伤,只是被吓到,它马上逃之夭夭,相反,钢筋铁骨的快艇被撞开了一个大裂口,很快沉没在大洋中。同年,挪威的一艘捕鲸船在捕鲸过程中,遭到了鲸的攻击,也沉没在海洋中。
1977年夏天,三名德国快艇运动员在卡特加特海峡训练时看见了一头鲸。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在意,因为鲸对于他们来说并非稀罕之物。不过,虽然他们没有主动招惹鲸,这头鲸却主动靠近了他们的快艇。只见这头鲸很快游近快艇,似乎对这个铁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把身体紧紧靠在快艇,不断地磨蹭着船舷。与巨大的鲸相比,快艇显得渺小极了。鲸轻轻一蹭,快艇开始猛烈地上下摇晃起来,几乎要翻。三名运动员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他们既无法驾驶快艇逃离,也不敢跳入海水中逃生。幸好其中一名运动员忽然想起来他们身边还带着信号枪,就急忙拿出来,接连向空中发射求救的信号弹。求救信号弹被正在附近进行训练的丹麦空军飞行员发现,于是通知了海上救援部门。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巨大的鲸依然在小船周围玩耍,不过幸运的是,小船还在水面上,没有沉没,而三名德国运动员已经吓得面如土色。救援人员连忙降低直升机,几乎接近海面。直升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吓跑了鲸鱼,三名德国运动员终于得救了。
德国人的这次遭遇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在1976年夏天发生的一起鲸鱼撞船事故更为惊险。当时,有六名美国捕鲸爱好者驾驶一艘快艇,在加利福尼亚附近的海面上捕杀鲸鱼。他们驾驶着快艇在浩瀚的海面上飞驰,突然发现了一个鲸群,他们兴奋极了,驾驶快艇紧紧跟踪在鲸群后面。这群鲸一会儿在海面上游弋,一会儿潜入水中,美国捕鲸者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机会进行攻击。在跟随鲸群很长一段时间后,机会终于来了。一头母鲸出现在射程范围之内,而且还慢悠悠地游动着,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捕鲸者抓住机会,赶忙发射鲸炮。鲸炮准确地击中了这头母鲸,捕鲸叉深深地插入了母鲸身体里。他们连忙收回绳索,拖动被击中的这头母鲸。
没有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附近一头雄鲸发现自己的同伴被可恶的人类击中了,它不仅没有逃跑,相反,它被激怒了。只见它猛扑过来,并高速游向捕鲸者的快艇。它显然是想为母鲸报仇,复仇的气势居然吓呆了六名捕鲸者。捕鲸者坐在船上,看着恶狠狠扑过来的雄鲸,一时失去了反应,忘记了逃跑。只见巨大的雄鲸直愣愣地冲向快艇底部,连撞带顶,轻易地就把快艇掀翻了。船上的六名捕鲸者全部被掀入水中,在海面上拼命挣扎。其中一名捕鲸者正好落在雄鲸的附近,看见雄鲸巨大的嘴巴在自己的头顶上,捕鲸者吓得拼命地向远处逃离。幸好雄鲸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兴趣,摇摇尾巴,转向了受伤的雌鲸。六名捕鲸者在大海中游动着,不知所措,显然他们不可能自己游回岸边。正在绝望之际,忽然发现海面上有另外一艘海轮。非常幸运的是,这艘海轮上的船员目睹了快艇被鲸鱼撞沉的场面,知道有人落入了水中,立即改变航向,赶到了美国捕鲸者落水的地方,及时地把他们救了上来。
来自湖里的怪物
从一般常识来看,湖泊与海洋不同,它窄小得多,不可能有庞然大物或者人们尚未认识的动物生存着。但从世界各地传来的各种消息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曾报道有类似不明动物的湖泊和河流超过265处,仅在苏格兰地区就有不少于24处。1969年有人在尼斯湖东南部的另一个峡湖——莫拉湖中也看到了一个长约15米,与尼西一样的怪兽。这个湖同样完全不通大海,并且深达310米。
加拿大、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的湖中都传出发现了湖怪和水怪的消息。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东部190千米处的亨加穆克湖中,有人看见一个长达7.5米的怪物。发现者认为那根本不是鱼,至于是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因为他从任何资料上都没见到过这样的怪物。它与尼西长得差不多,人们叫它“波尼克”,人们也企图捉住它,但不管怎样费尽心机,包括派出加拿大军队的潜水员潜入湖底,结果也是毫无所获。
1978年9月,从日本传来发现尼西同伙“伊西”的消息。9月3日,日本鹿儿岛新宿市的一名37岁男子川路丰带领全家扫墓,之后当他们到达九州最大的池田湖畔游玩的时候,川路丰忽然叫了起来:“快看,和尼西一样的怪兽。”站在湖边的20多人几乎同时看见湖里有个巨大的黑色生物,浮出水面露出了两个像驼峰一样的脊背,驼峰露出水面约50厘米~60厘米,两个峰的间距据说达5米,估计这个生物足有30米长。当时还派出了汽艇追赶,但毫无结果。川路丰父子们还将所看到的影像画成了草图。自然,这成了新闻,报纸上大力宣传,吸引了众多的有志者前来搜寻、探查,但毫无所获。池田湖是一个圆形的火山口湖,方圆19.22千米,面积11.14平方千米。湖虽然不大,但最深处可达265米,除养殖淡水鱼外,还是一种大鳗鱼的保护区。这种大鳗鱼长2米,体宽50厘米,体重1.5千克。问题是尽管该湖的湖水透明度占世界第七位,可是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办法从湖里再次看到怪物的影子。池田湖的池字在日语的发音是“”,第一个假名发音是“伊”,所以人们给这个湖怪起名叫“伊西”,表明它和尼西有可能是同族兄弟。
差不多与此同时,在美国东海岸也发现了怪兽——“切西”。这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东面从波特马克河河口伸向切萨皮克湾的海域里发现的。1978年夏天,对美国东部来说是一个炎热的夏季,连续好多天气温超过30℃。大概是因为在水里太憋闷了,“切西”这个长约10米、圆背、长颈、小脑袋的怪物伸出了水面,有时甚至同时出现3头这种怪兽。发现它们的人当中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职员,这些经过射击训练的神枪手们,迅速掏出手枪射击。遗憾的是,对于这些幽灵般的湖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们的本领也显得不够了。人们除了以切萨皮克湾的名字给这个怪兽起名叫“切西”,并大肆登报宣扬之外,也就别无所获了。
此外还有消息传说在俄罗斯、印尼爪哇岛等地都发现过湖怪。
奇怪的是不论是“切西”,还是“伊西”,人们除了偶尔一睹它们的尊容之外,却怎么也捕捉不到它们。有人以这些湖怪长久不露出水面为由否定它们的存在,认为如果是爬行类的动物,怎么会长久潜在水中呢?古生物学家却发现:有些生活在水里的蛇颈龙头上有一个孔,原来这是它们的鼻孔,用以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如果湖怪也是这样的话,人们自然就很难发现它们的面貌,因为它只需把头顶露出水面就可以了,小小的头部浮在水面上很难被人看到。
一些深达二三百米的湖中,发现湖怪的事例很多,在未得出结论之前,暂且当做尼西的同类。于是有的生物学家说:“拜托了,请多注意深湖里到底有什么怪物。”如果说某些湖中确实有着人们不认识的庞然大物的话,那它们只能是祖居在湖中的。有意思的是发现怪兽的湖,虽然面积不算大,却都很深,而且是地质年代久远的湖泊。这么多的湖怪是不是都是人们的妄谈或者的胡说呢?看来不像,不管怎么说,尼西始终成为近代生物学上一个最大的谜。
就在最近,从新华社传来一则报道怪兽的新消息。消息来自于挪威,一支新组织的国际探险队准备揭开挪威南部泰勒马克地区的塞尔尤尔湖怪兽之谜。据说这个湖中类似尼西的怪兽已困扰了当地居民达250年之久。从1998年8月4日起,探险队将在这个深水湖展开搜查,探险队队长瑞典人松德贝里对记者说:“如果湖中确实存在着一种至今人们还不认识的动物,那么今年夏天我们就要把它找出来。”看来人们探索深水湖怪兽的工作尚未结束。
半人半鳄之怪
一具半人半鳄的尸体化石,使人怀疑在远古洪荒时代,可能有人鳄交配,产下上述“怪物”。
在距今数万年的洪荒时代,自然地理环境和现代完全不同,人类的生活艰苦到现代人不能想像的程度。
当前的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地区,在洪荒时代,仅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地带,不规则的野生林木遍布整个地区,当时没有耕种,没有生产,更没有牲口和可供食用的植物,人类赖以为生的,只是沼泽中的“资源”。当时沼泽中的主宰,不是人,也不是神和宗教,甚至不是大自然和造物主,而是一些凶恶无比的鳄鱼。
有人怀疑鳄鱼是上古时代恐龙的支派,它们因身体较扁长而转到沼泽地带生活,这种说法虽然还未能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遗物中得到证实,不过科学家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鳄鱼是洪荒时代沼泽地带的主宰,是因为在那儿生活的“初民”,根本上要仰鳄鱼的“鼻息”生活,他们要靠鳄鱼在沼泽中把鱼类和贝类的生物“搬运”上陆地,人类才有果腹的机会。鳄鱼属爬行类动物,也相当有灵性,它们知道在沼泽地区,除了生存在污泥中的同类外,最多的“生物”便是人类,为了抗拒和防避大自然所产生的种种灾害,其他生物必须和人类合作。
当时的鳄鱼非常怕雷和闪电,在狂风暴雨来临时,总是潜伏在沼泽之下的河床底部,以免身体受到雷击。不过人类对于躲避大自然的灾害,却较它们有办法得多。
由于鳄鱼既是人类的主宰,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当时甚至有人鳄交配的事情发生。
最近“出土”的一具洪荒时期的尸体化石竟是一个人上身、鳄下身的“人兽综合体”,使我们怀疑当时确有半人半鳄的生物存在,想起来,则令人不寒而栗。
聪明的海豚
海豚比人聪明吗
众所周知,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是最聪明的。这几乎是无人怀疑的浅显道理。但是,根据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和试验,证明海豚的脑子要比人脑还发达,它比人更聪明。美国学者贡·勒利研究这个问题已长达10年之久。他经过反复试验后证实:海豚能用鼻孔迅速而精确地向它的伙伴发出各种复杂的消息,而且一条海豚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与其他两条海豚对话。这包含什么道理呢?这位学者解释说,那是由于海豚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它的脑子分成两部分来使用。海豚能发出高声波的声音,这也是人所莫及的。在实验室里,这位学者几年来一直在教海豚讲英语,他发现海豚重复的声音与人不同。但令人惊讶的是,当他教海豚讲1~10的数词时,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海豚竟能模仿人声表达无误。同时,他发现刚与一条海豚做伴的另一条海豚也能讲出1~10的数词。由此表明,海豚能在几秒钟内把它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伙伴。这还不能说明海豚比人聪明吗?
海豚的聪明还表现在它们还爱好音乐。有一次,在加拿大海岸与温哥华岛之间的海湾,一艘轮船上正在举行一场不同寻常的音乐会。人们带着扩音器、电吉他等乐器来到轮船甲板上,然后在乐器的伴奏下,开始唱起歌来。
这场音乐会没有一个听众,难道是在排练吗?当然不是。过了一会儿,听众出现了,但不是出现在甲板上,而是在海水中,这些音乐爱好者是一群海豚。
海豚一个个头朝上,垂直伫立在水中,把头和脖子露出水面。甲板上的人们立即戴上耳机,耳机与水中听音器联结。通过耳机,人们听到了海豚的骚动声、尖叫声,最后听到了它们的“歌声”。这种歌声好像风笛声一样美妙。甲板上演奏的每章乐曲,都能在水中引起相应的反应。人们就这样与海豚用“音乐的语言”相互交际了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