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你一生看表的时间加在一起,要3天。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看了这份“生命账单”,你是否有些触目惊心?这份账单上的时间开支,有一些是非花销不可的,但有的却完全可以节省。
所以,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必须考虑并安排好:我该为哪些事花费时间?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缩短?
只有像对金钱那样计较时间,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幸福顿悟:
人生在世,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历经磨砺,生命才愈加美丽而灿烂
据生物学家说,在鸟类中,寿命最长的是老鹰,它的年龄可达70岁。但是如果想活那么长的寿命的话,就必须在它40岁的时候做出困难而重要的抉择。
活到40岁时,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够牢牢地抓住猎物,并且它的喙会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够碰到胸膛;同时,它的翅膀也会变得十分沉重,使它在飞翔的时候非常吃力。在这个阶段,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就是等死;要么就要经历在它一生之中十分痛苦的过程来蜕变和更新,才能够继续活下去。
过程漫长无比,它需要150天的漫长锤炼,而且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的顶端筑巢,然后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
它要先用喙不断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经过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之后,还要经历更为痛苦的过程——用新长出的喙把旧指甲一根一根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老鹰再把旧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等150天后长出新羽毛;这时候,老鹰才能开始重新飞翔,从此得以再过30年的岁月。
同鹰一般,璞玉只有经过粗粝的环境的雕琢,才能闪烁高贵的光芒;河蚌只有历经沙砾的顽固折磨,才能孕育出华美的珍珠。人的生命亦是如此。怯于磨砺,生命将平庸而无奇。
幸福顿悟:
污泥中常盛放最美丽、最纯净的花,再看着温泉中那快乐的石头吧,它们永远是黑的。
孤独之中,孕育着伟大的种子
在人生的长河中,既有欢乐,也会有孤独、寂寞和焦虑。
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礼的人,才能捕捉到人生的真正底蕴。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于极平常的小村落,父母都是犹太人,母亲是个农家女。他在另外一个小村庄里长大,在木匠店里工作。30岁后开始旅行布道3年之久。
他没写过一本书,没有担任过什么职务,也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屋,没有自己的小家。他从来没有进过大学,也不曾涉足过大城市。足迹所到的地方,离他的出生地不逾200英里。一切和伟大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他全没有。他连一张证书也没有,他只有他自己。
年轻的时候,人们看不起他,反对他。他的学生有的抛弃他,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出卖了他。他被交到当时的统治者手中,受到审判,被人嬉笑、嘲弄。他被钉在一个木头十字架上,钉在两个强盗当中。他在世上拥有唯一的一件外衣,被士兵们抓阄来分。他死后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来,埋葬在一个借来的坟墓里。这个坟墓是他的一个朋友让出来的。
2000年后的今天,有人说把全世界所有的陆军、海军,所有议会的议员,所有统治过人类的帝王都加起来,对地球上人类生活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这个孤独的人。
这个一生孤独的人就是耶稣。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
古语云:“居不幽者思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即智高者需要静静地同自己的心灵悄悄地对话,要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
能够毕生忍受孤独的人,能在孤独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不断创造成果的人,是最令人钦敬的。
寂寞是辉煌的前奏,杰出者都有耐得住孤寂的秉性。可以说,人不独处,就不会有冷静而缜密的思考,不能忍受孤独、寂寞的人是绝对干不成大事的。
看一看下面这些人是如何在时光的流逝中,抗拒着寂寞与孤独的——漫长的不只是岁月,也是他们坚守自我的历程。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用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
左思写《三都赋》用了1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
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
孤独,就是将最后的生命、生命中最后的力量留给自己,在孤独中寻求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价值。
幸福顿悟:
大成就,大幸福,都无法绕开“孤独”二字。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一天,上帝降临到尘世。他看到一位聪明的老人正在思考人生。上帝便走上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
老人并未认出上帝,点点头说:“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人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常的不明智,而且往往在大的方面迷失了理智。”
上帝叹了一口气说:“是啊。他们厌倦童年的美好时光,急着成熟,但长大了,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往往牺牲健康来换取财富,然后又牺牲财富来换取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焦虑,却往往忽略现在,结果既没有生活在现在,又没有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还说人生如梦……”
老人感到对方的话十分中肯,就说:“研究人生的问题,很是耗费时间的。您怎么利用时间呢?”
“是吗?我的时间是永恒的。对了,我觉得人一旦对时间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人生了。因为时间包含着机遇,包含着规律,包含着人间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没落的尘埃、经验和智慧,等等,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
老人聆听上帝的回答后,请上帝对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
上帝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却只有这么几行字:
人啊!你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取悦于所有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去拥有什么东西,而是去做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富有并不在于拥有最多,而在于贪欲最少;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它却要很长很长的时光;有人会深深地爱着你,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金钱唯一不能买到的,却是最宝贵的,那便是幸福;宽恕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不够的,你也应当宽恕自己;你所爱的,往往是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极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伤,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心爱的人;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
老人读完,激动万分:“只有上帝,才能……”抬头时,上帝已经不见了。
其实,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谛,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一切的悲喜哭笑皆掌握在自己的双手中。
幸福顿悟:
对每个生命而言,最最重要的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活着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有位青年,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感到一切只是无聊和痛苦。
为寻求刺激,青年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
活动规则是:一个人呆在山洞里,无光无火亦无粮,每天只供应5千克的水,时间为整整5个昼夜。
第一天,青年颇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袭来,四周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响。于是他有点向往起平日里的无忧无虑来。
他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以及小孙子的一双虎头鞋。
他想起了终日相伴的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
他想起了宝贝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
他甚至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曾经给自己买过的一份工作餐……
渐渐地,他后悔起平日里对生活的态度来: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冷漠虚伪,无所作为。
到了第三天,他几乎要饿昏过去。可是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独、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
他责骂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分娩之时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听信流言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觉出需要他努力弥补的事情竟是那么多。可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最后一关。此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
洞门开了。阳光照射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悦耳的鸟鸣——他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着走出山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五天来,他一直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
放下死亡的包袱,敲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你才能好好地活着。
一位名人去世了,朋友们都来参加他的追悼会。昔日前呼后拥、香车宝马的名人躺在骨灰盒里,百万家财不再属于他,宽敞的楼房也不再属于他,他所拥有的只有一个骨灰盒大小的空间,山珍海味浇灌的肚子也化成了一把灰烬。
从名人的追悼会上回来,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看破红尘的念头,那么聪明的一个人,那么会算计的一个人,每一个曾经与他斗的人最终都败下阵来,可是他斗来斗去也斗不过命。撒手人寰以后,一切都是空。
人们想:趁现在好好活着吧,活着就是幸福,什么利、权、势,轰轰烈烈了一世,最后还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路?以前踩着那么多人的肩膀向上爬,得罪了那么多人,值么?
追悼会是一次洗礼。从死亡的身边经过以后,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
明天还是要忙忙碌碌地奔波,钩心斗角地生活。
一边是死亡的震撼,一边是活着的琐碎,我们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们更容易被活着的琐碎所淹没。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活着就是幸福,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鲜活的生命。
幸福顿悟:
苦痛、伤害、低迷等,一切的一切仅仅是生活中小小的注脚而已。活着,即意味着追求幸福的资本和契机。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天划了缺口
在今天这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常禁不住艳羡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煊赫的名声、傲人的财富,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
其实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造物主给了你容貌,却拿走了爱情;给了你智慧,却拿走了容貌;给了你头脑,却拿走了情感;给了你金钱,却拿走了幸福;给了你权力,却拿走了朋友。你还想要什么呢,你还敢要什么呢……
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
你要宽心接受,体会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惜。
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用同情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人生不要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是很美的一件事。
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而另一些人顺其自然,因为他们知道,今天你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了,这样我就不需要用任何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做交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