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只认得金钱,它不会认得人
曾在报刊上读过流沙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美国著名的《财富》期刊封面上,曾刊登过一位年仅19岁的青年的照片。
他叫詹森·斯维斯彭,一位网站拥有者。在投资家的资助下,他推出一个名叫“心想事成”的网站,在短短数个月内,网页的访问量达到了900万人次。
不少人惊叹:“难道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吗?”
詹森在网站上收益了上亿美元的资金,成为美国的一位网络新贵。
陷入巨大成功中的他,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也能办到一切事情。许多人认为这绝不是狂言,因为他的年龄和成就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比尔·盖茨。有不少预言家也断定他必然会累积巨大的财富,成为类似于比尔·盖茨那样的影响全球的人物。
随后,美国一些金融机构主动向他提供贷款,给予巨大的财力支持,他的公司很快上市。财富的累积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原来的1亿余美元扩增到26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一个财富神话。
他成了美女、媒体追逐的对象,他和世界级的超级模特约会,和大量的媒体接触,甚至准备拍一部反映他的创业史的电影。他的生活也极尽奢华,他一共花去了324亿美元。
好景不长,美国股市风云突变,詹森公司的股票从原来的每股168美元狂跌到2美元,公司被宣布破产。
短短的两年后,他又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普通人。那些曾经和他热恋的模特和像苍蝇一样追逐他的电影公司全都不见了。
詹森四处筹款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发现,原来借钱竟然如此困难。没有一家公司和金融机构愿意借钱给他。
后来,他从叔叔那里借到了钱,又注册了一个网站,但风光不再。
詹森感慨万千:“经过这些事,我终于明白了:金钱只认得金钱,它不会认得人。以前我失败的原因是,我总认为金钱是认得我的。”
有人评价说:“这位20岁的年轻人,以后可以成为一位哲学家。”
可见,金钱没有温情可言,正如现代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所说:“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
幸福顿悟:
迷信金钱能办到一切事情,是自大而可悲的。
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要珍惜每一分钱
对于父母或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我们必须具有爱惜之情。你尊重它、珍惜它,它才心甘情愿地为你服务。
许多时候,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并不代表着大方、豪爽,反而显现出一个人的虚荣、浅薄。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可算是个世界级的巨富了,他牢记中国的俗语“富不过三代”,严格控制子女乱花钱,当发现孩子的母亲、祖母心痛孩子手头拮据偶尔送钱给孩子时,王永庆毅然将孩子送往国外,以使孩子脱离开家人的庇护。
一次,他发现他用的牙签是一头尖的,另外一头刻花比较贵,而市场上两头尖的牙签比较便宜,便告诉秘书:“以后买两头尖的牙签,可以两边使用,又便宜。”他喝奶精,往往将小铝箔奶精盒中残留的奶精用一匙咖啡洗净后再倒入咖啡杯中喝掉,可谓不弃一丝一滴。靠节俭美德王永庆获得了生意上的成功,靠节俭思想的熏陶,他的爱女凭一张文凭、一把刮胡刀,在外独闯天下,同丈夫简明仁用55万美元积蓄在台湾创立了大众电脑公司,成了一家年营业额高达三四十亿元企业的总经理。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也是一个注重节俭的人。他规定,孩子七八岁时每周30美分,十一二岁每周1美元,十二岁以上每周2美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发给孩子每人一个账本,让他们记清每笔钱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如果账钱清楚,用途得当,下周递增5美分,否则就递减。他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并给予奖励,如逮一百只苍蝇奖10美分,抓一只耗子奖5美分等,并对背柴、垛柴、拔草、擦皮鞋都明确提出奖励额度,从小处着眼培养孩子的节俭习惯。在19世纪,洛克菲勒成功地成为美国最有钱的人,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垄断了美国石油生产的3/4。而洛克菲勒的后人不守家业,豪门恩怨迭起,常常为争夺家产大打出手,诉诸公堂,结果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旁落日本三菱集团之手,导演了洛克菲勒绝对不愿看到的“奢侈败家”的一幕。
可见,对金钱除了爱之外,还要惜,即“开源节流”。当然,珍惜并非吝啬,会用金钱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
幸福顿悟:
犹太人说:“赚钱不难,用钱不易。”不懂得珍惜财富的人,也将轻易地丢失幸福。
把赚钱当作一种游戏,才是最有意义的
大金融家摩根喜欢赚钱,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每当黄昏时,他总会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则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
在谈到投资的时候,他总是说:“玩扑克的时候,你应当认真观察每一位玩者,你会看出一位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
他从来不乱花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总是琢磨怎么赚钱的办法。
朋友开玩笑说:“摩根,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感觉滋味如何?”
他的回答让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东西而又可以用钱买到的时候,我都能买到,至于其他人所梦想的东西,比如名车、名画、豪宅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不想得到。”
他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他的生活,他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入资金,又一次次地通过自己的智慧把钱赚回来的感觉,充满了风险和艰辛,但是也颇为刺激,他喜欢的就是刺激。
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地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最有意义的。”
赚钱不过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如果因为这个赚钱的过程,而把生活的过程给忽略了,那就是很不合算的交易。人们追求金钱,是为了使生活更舒适,但奇怪的是,人们一旦有了钱反而更忙碌,更无法舒舒服服得过日子。有些商人就是这样,终日忙于赚钱,虽然腰缠万贯,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机会。而成功人士却在世界上过得极为潇洒,他们既最会赚钱,又最会享受生活。
有一次,一位大商人乘专机到以色列参加一项商务谈判,到达的那天恰好是周六。在美国备受交通堵塞之苦,因而对这里街上汽车稀少、交通畅通无阻感到很奇怪。他问:“你们首都的车辆这么少吗?”“你们有所不知。”有人解释道,“我们从每周五晚上开始,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为止,是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一切杂念皆摒除九霄云外,一心一意地休息和向神祈祷,人们大都待在家里,所以街上来往的汽车比平日起码减少一半。从周六晚上起,才是我们真正的周末,便是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
“你们真懂得休息和享受。”羡慕地说。
“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快乐的人生。”这人不无得意地说,“健康是商人最大的本钱。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必须吃好、睡好、玩好。我们犹太人虽然亡国达2000年,长久浪迹天涯,遭人歧视和迫害,但并没有因此而绝灭,这与我们注重养身之术是分不开的。”
赚钱,是为了更好地休息,所以,人应该在工作之余,好好学会休息。在成功人士的心中,解放自己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假日。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还在为工作烦恼,或者把工作带回家来做,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隐性地牺牲了陪家人和休息的时间。
赚钱是为了享受,知道如何休息,才会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
幸福顿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不应以牺牲健康、家庭、幸福为代价。
太多的欲望是人生的锁链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的欲望。明末清初有一本书叫《解人颐》,对欲望做了入木三分的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令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满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是一句空言。做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最终丧失自我,被欲望所役。
我们应该明白:即使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物欲太盛驱使造成的灵魂变态,就是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这是针对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可计数。
要锁住欲望,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锁住欲望,就是锁住了贪婪;锁住欲望,就是夯实了提防。做人要想真正做到俯仰无愧,堂堂正正,就必须扶正去邪、扬公抑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