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向用户、向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这个最终目标,中国移动将走出运营商的传统定格,向众多的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一个大舞台,实现开放、公平的接入,并以客户聚集者的身份架起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现有的WAP平台、短消息平台均可向各合作伙伴开放,并将以“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为目标,升级和完善计费系统,争取向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全面服务的网络。我们还将积极关注GPRS、3G 的商用,努力提供一流的网络平台和网络服务,给各合作伙伴充分施展才能创造更大的空间。
无论中国移动后来是否按《计划书》实施了,但移动梦网的到来实实在在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解决了初期包括支付在内的商业模式问题,同时将比互联网用户多得多的手机用户一定程度地开放给互联网公司。
关于移动梦网对于中国互联网的贡献,林军在他的关于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一书中用过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好比把起搏板放在了濒临绝境的中国互联网的心脏上,施加300焦耳的电击,让它从绝境中复苏过来。
今天看来的确如此。
短信:互联网冬天里的一把火
【标签】纳斯达克 压力 手机 制造商 用户
随着纳斯达克暴跌和资本逃离互联网行业,那些原本将希望寄托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开源节流,另谋出路。一个月花200万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2000年年末开始,这些习惯了大手大脚的公司开始裁员、减薪、搬出黄金地段的甲级写字楼。任何可能赚钱的业务都在考虑之列,连那些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门户网站也不例外。它们面临的压力丝毫不比未上市的公司小:股价飞流直下,来自股东和资本市场的压力重重。
搜狐的创始人,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潇洒玩轮滑的张朝阳,在那个时候每日与北京的国企领导在酒桌上聊天,希望从他们手里获得广告;而年轻的技术天才、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在公司面临摘牌危险的情况下,已经在四处寻找买家,准备把网易卖掉。
在这个注定有远大前途的行业里,无数的公司或在挣扎,或在坚持。没有人知道艰难时光会持续多长时间,也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会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混杂着希望与绝望,游移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互联网公司在煎熬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终,拯救者出现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扮演了拯救者角色的,不是互联网广告,也不是人们看好的任何一种互联网应用方式,而是短信。
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努力,凭借中国制造业一贯擅长的低成本和仿制能力,它们迅速将手机的销售价格降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手机就从高档电子消费品变成了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2001年3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1亿,20个月后,2002年11月手机用户就突破了2亿。显然,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构成了短信业务激增的基础。
其次,中国人对人际交往的热衷,以及娱乐方式较少,使大量手机用户愿意支付少量费用,以下载和转发手机铃声、图片和各种笑话。他们并不知道,在下载的同时,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拯救者。
最早发现短信机会的是网易。在网易2002年年报中,丁磊写道:“2002年网易收入增长的最主要部分来自无线增值服务领域,特别是我们为使用者提供的经由手机发送和接收短消息的产品和服务。过去几年中,短信在中国获得了巨大增长,网易得益于先入优势。”2001年,“无线增值服务”—实际上主要是短信业务—给网易带来了人民币1 414万元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到了2002年,短信让网易收获了1.61亿元,占到总收入的69.4%。凭借短信以及网易开发的游戏《梦幻西游》,网易走出了低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网易踏出了第一步,其他互联网公司便蜂拥而上。2002年,张朝阳把精力全都腾出来做短信和尝试推出新游戏。短信带来的业绩非常明显。2003年在搜狐终于单季出现正现金流时,以短信为主的非广告收入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51%。新浪开展短信业务最晚,但是凭借规模和人气,在短信业务上后来居上。
三大门户网站之外,依靠短信存活下来的公司不可胜数。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互联网公司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自己的商业逻辑,它们有不少集中于商业气氛浓厚的长三角一带。提供旅游服务的携程网是其中一个,盛大则是另外一个。
2001年5月份,盛大的创始人陈天桥用50万美元购买了韩国一款网络游戏《传奇》的代理权。在很多游戏玩家眼中,这只是一款二流游戏,但是对盛大来说,游戏的品质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真正能获得巨大收益的,是对渠道的占领。
盛大采取的办法是与内地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的网吧签约,由网吧代售游戏点卡,网吧可以从点卡的销售收入中分成。这是一个绝佳的模式,它实际上将网吧变成盛大的推广中心、销售渠道和支付点,而盛大需要付出的只是一点“佣金”。盛大一次签了25万个网吧,它们在2002年给盛大带来的收入则是4亿元人民币。
不管是通过短信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到了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颓势。
互联网旅游业的孤独舞者
【标签】携程网 领导者 竞争者 传统 趋势
携程从来不是行业的开拓者。它不是第一家旅游网站,在携程出现之前两年,已经有了中国旅游资讯网和华夏旅游网;它不是第一个做酒店订房的旅游网站,当时的旅游网站大多涵盖这项业务;它也不是第一个收购订房中心的互联网公司。它并没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传统旅行社组建的网络公司,看上去拥有更雄厚的资源。
因此,探究携程为什么会成为行业领导者,就必须了解它的竞争对手们为何没有能够占据领导者的位置。
如果对携程各个阶段的竞争对手进行一个粗略的分类,至少可以划分出三类:旅游门户网站,如华夏旅游网;传统旅行社开办的旅游网站,如青旅在线;传统订房中心,如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商之行。
从1999年至2000年年初,携程旅行网还是一个旅游门户,它的竞争者主要有两家—中国旅游资讯网和华夏旅游网。
中国旅游资讯网1997年6月由武汉联合资讯网络有限公司创建,1999年11月中国旅游资讯网正式将总部迁至北京,并成立了北京商旅假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它提供网络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网上旅游用品购物和旅行代理企业入网等电子商务服务。同时,普通用户可以查询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风景名胜、旅游线路、酒店、旅行社、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综合信息资料,给出行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性指导及背景资讯。1999年8月,中国旅游资讯网被中华网收购。
华夏旅游网成立于1997年10月,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广东新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华达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2000年年初,华夏旅游网络有限公司与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结成战略联盟,成立了iTravel公司,并成为Tom.com在中国网络旅游业的独家合作伙伴。当时,华夏旅游网号称中国旅游资讯最丰富、服务功能较完善的旅游电子商务专业网站,丰富易查的旅游资讯是其最大特色。
在媒体的眼中,当时旅游网站呈“三足鼎立”之势。事实也的确如此,携程旅行网在早期与这两家网站并无本质差别,如果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无雄厚财力和背景的携程,结局可能只有两个:要么被门户网站收购,要么在网络寒冬中死去。
幸运的是,携程比较早地转向了酒店预订,从2000年开始,旅游网站的“三足鼎立”已经不存在,携程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成为中华网旅游频道的中国旅游资讯网和仍然坚持旅游门户模式的华夏旅游网,则很快在网络寒冬里元气大伤。
传统旅行社兴办的网站目标明确,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因此被人们认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然而不久人们就发现,将传统旅行社的资源与它的竞争力画上等号,实在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对于旅行社兴办的网站来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财富,而是负担。旅行社越强大,它的网站就越无力。
无力感首先来自传统旅行社的架构。表面上看,诸如中青旅这样的大型旅游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实力强大、资源丰富。但在业务操作层面上,中青旅所有的业务都由分散在各地的公司完成,比如上海青旅、成都青旅,这使得中青旅更像是一个由全国各地分公司组成的松散联盟。由于各地公司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基本上无法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一致的利益取向推行一项业务。就这一点而言,青旅在线和所有旅行社网站都不可能对依靠呼叫中心在全国范围提供酒店预订服务的携程构成真正威胁。
最为重要的是,不论中青旅的高层管理者发展青旅在线的决心有多大,设计出的青旅在线在“前台”、旅行社在“后台”的模式有多么合理,都不能否认,如果青旅在线真正发挥了设想中的作用,必将对中青旅的线下业务造成冲击,也必定会影响一直在为中青旅提供利润的旅行社员工和管理层的利益。因此,当中青旅这样的传统旅游企业把触角伸到互联网的时候,它原本拥有的巨大资源就成了巨大障碍。
传统订房中心面对的是另外一种困境。大多数公司都面临一个瓶颈:难以大规模推广业务,无法快速成长。这些公司的初始投资数额都不大,作为传统企业,它们也没有办法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因此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扩大规模、树立品牌。
一些领先的订房中心—比如现代运通—也注意到了互联网趋势,1999年11月的时候,颇具前瞻性的现代运通就已经专门开通了一个名叫“未来运通”的网站,但是几个月过后,明显感到在操作能力和资金上的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运通没有运作一个网站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传统订房中心规模小且缺乏概念,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而凭借订房中心自身的资金积累,根本无力支撑互联网的庞大费用。
这正是具有长远眼光的王胜利“甘为牛后”的缘由。盈利而没有想象空间的现代运通在获得风险投资上的能力,反而不如还在亏损但拥有想象空间的携程;开创了酒店预订市场的行业老大几乎不为公众所知,一旦与携程联系在一起就频繁出现在报纸的新闻标题上。
正因如此,2000年到2001年这段时间里,在酒店预订这个舞台上,携程成为了互联网模式的王者;也正因如此,2000年吴海在给携程的四位创始人分析酒店预订行业时,以睥睨群雄之势说道:“他们全都不是真正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