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处女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标签】中关村 张树新 报社记者 启蒙者 网络意识
1996年的早春,北京,中关村。
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南大门零公里处突然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现在,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产业的一个纪念日。那个竖广告牌的女人和她的“向北1500米”的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因此走进了历史:张树新和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
1986年,23岁的东北抚顺姑娘张树新走出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门。就在那一瞬间,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自己原来的理想。于是,自主意识超群的张树新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出国和报考研究生的机会,到《中国科学报》当了一名记者。日后,她又一次次地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轨道。
3年后,被称为“报社最好的记者”的张树新突然又决定到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企业局从事企业策略研究工作。又过了3年,在汹涌而至的“下海”热潮中,按捺不住创业冲动的张树新走出中国科学院,创建了北京天树策划公司,当起了一个到处指手画脚、忙碌而快乐的策划人。其间,张树新还和丈夫姜作贤一起做起了刚刚热起来的传呼台生意,并很快挖到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桶金。
这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收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也就在这一刻,“互联网”这只长着翅膀的精灵飞进了张树新的视野。就在张树新收到那张启迪了她心智的通讯录后的第100天,她走进中国邮电部,成为第一个申请做互联网服务的人。
其实,连张树新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个“元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树新和瀛海威,甚至可以说,瀛海威的每一个探索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解读。她与丈夫一起设计出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是挂在中国科学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记者、策划人出身的张树新很快让瀛海威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她也迅速地穿上了领跑衫,跑在了还显得稀稀拉拉的中国互联网长跑队伍的最前头。
在这个尚未成形的市场中,张树新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启蒙者的角色。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在网络服务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启蒙了中国人的网络意识,在网络服务的市场培育上功不可没。出于历史缘故,瀛海威是在整个行业的资源、环境都不成熟的条件下做起来的。瀛海威向国人传播了几乎所有关于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清新的空气,辽阔的疆域,伸手可及的荣誉的彩虹,张树新仿佛闯进了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为600万股。与此同时,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100余人,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瀛海威和它的“书写中国ISP传奇”的理想。1997年1月,瀛海威与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春节,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公司上下群情振奋。3个月内,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的分站开设,其线上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公司在相关地方报纸上买了12个专版广告,宣布在未来3年内投资总额将达到5个亿,节点建设超过60个,所有的版面上都以一句充满激情的口号为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95年,互联网商业元年
【标签】电信 Internet节点 改革 分拆 创业
1995年1月,中国电信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在北京、上海开通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本只是中美之间部长级会谈中关于加强两国相互开放的一种交代而已,在1995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大新闻,更无法称之为事件,但在一部中国互联网史中,这一事件却成为中国互联网诸多事件的开端,成为一个历史时刻。也因此,1995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
在此之前,中国曾经与Internet有两次互联。
1993年3月2日,经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许榕生研究员的推动,中科院高能所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建立的接入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的64K专线正式开通,成为我国部分连入互联网的第一根专线。说是部分,是基于以下承诺:中国专线只能进入美国能源科学网,并且不得在网上散布病毒和用于军事及商业目的,中方必须签字后才能使用。
1994年4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主持开发设计的,当时的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NCFC工程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从这一天起,中国开始了以一个国家的身份进入互联网的接入时期。
不论许榕生所推动的中科院高能所的专线还是由钱华林主导的NCFC工程接入,都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们服务的科学家和教授等中国的科技、教育界的精英阶层,这些人有如火种,照耀了夜空,但终未成燎原中国之势。
而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的开通,此举有如打开了大众对互联网无比渴望的黑匣子,提供了一条公众对互联网进行连接的有效路径。
1995年,也是电信改革大幕正式开启的一年。这一年,成立两年的联通借着“中中外”模式成功获得了上到政府、下到投资人的一致认可,就连联通的对手中国电信的主管部门领导——当时的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也出来表态认为这是一种创新。这一年,电子工业部旗下的另一家运营商吉通先于中国电信为大众提供电子邮件方面的应用。对手的出现,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电信对互联网、对数据通信业务的重视和推动。
1995年3月,中国电信虽然没有从邮电部分拆出来,但邮电部为中国电信独立申请了商标,这相当于为其准备了准生证。而电信内部,特别是地方电信内新成立的数据分局里,不乏对互联网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先于他们的系统和组织活动了起来,他们中的李黎军、谢峰、张静君以中国互联网的推手的身份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名,他们所在的城市—李黎军所在的深圳、谢峰所在的杭州、张静君所在的广州不仅在早期都曾领一时风气之先,直到今天在互联网大浪中也保持着领先地位。
1995年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前后下海的人被称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波创业者,相对于改革开放第一波创业主要是因为“无路可走”和第二波受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鼓励的创业者来说,这一波创业者大多有相当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关系积累,他们也很自然地会去尝试互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大学英语老师马云、宁波电信员工丁磊都是这一年决定离开公职准备闯一闯的;而先富起来的张树新、万平国等人也开始折腾起ISP(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生意。
1995年,也是全球互联网商业发韧之年。这一年网景公司上市,打开了人们关于互联网公司的种种商业想象;这一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95,提供了集客们利用和研究底层技术平台的可能。
中国用Internet连接并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一开始就不曾落后。
1997年,中国互联网元年
——丁磊、王志东和张朝阳集体出现
【标签】科技狂潮 网易 新浪 搜狐 全球化
在互联网历史上,1997年却是一个科技狂潮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