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捏脊疗法的基础理论 (2)
中层为蛛网膜,紧贴于硬脊膜的深面,由结缔组织构成,菲薄透明,无血管,向上直接延续为脑的蛛网膜,向下达第2骶椎平面。蛛网膜与其外面的硬脊膜之间有一潜在的腔隙,为硬膜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蛛网膜与其深面的软脊膜之间的腔隙叫做蛛网膜下隙。该腔隙向上经枕骨大孔与脑部的蛛网膜下隙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腔隙内充以脑脊液,脊髓和脊神经根皆浸于脑脊液中。由于脊髓的末端仅达第1腰椎高度,故第1腰椎至第2骶椎之间的蛛网膜下隙相对扩大,称为终池。终池内只有腰骶部脊神经根构成的马尾和终丝。临床常在此进行腰椎穿刺。
软膜紧贴于脊髓的表面,为一层富于血管的结缔组织膜,故又称血管膜。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形成齿状韧带,其尖端附着于蛛网膜及硬脊膜,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的血管行于软膜内,并随软膜进入脊髓的沟裂中。
3椎静脉丛椎静脉丛可分为椎外和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位于椎管之外,前组在椎体的前方,后组在椎骨的后方。椎外静脉丛收集椎体和邻近肌的静脉,注入颈深静脉丛、肋间静脉、腰静脉和骶外侧静脉。这些静脉及交通支多无静脉瓣,可容许血液反流。椎内静脉丛位于椎管内,分布于椎骨骨膜与硬脊膜之间。前组在椎体后方和后纵韧带的两侧,大致为两条纵行的静脉丛,收集来自椎体的静脉;后组位于椎弓和黄韧带的深面。两侧之间有吻合支相连。椎内静脉丛收集脊髓、椎骨和韧带的静脉血,向上与颅内的枕窦、乙状窦、基底丛等有吻合,并与椎外静脉丛有广泛的交通。由椎静脉丛不仅沟通上、下腔静脉系,而且与颅内有直接交通,某些盆腔、腹腔或胸腔的感染、肿瘤或寄生虫卵等,可不经肺循环而直接通过椎静脉丛侵入颅内。当咳嗽或呕吐时,腹内压突然增高,迫使下腔静脉不能如常受纳腹腔和盆腔的静脉血流,在有些瞬间血流可经骶外侧静脉、腰静脉和肋间静脉反流,再经椎内静脉丛而注入上腔静脉。
二、作用原理
捏脊疗法是通过捏、推、拿等手法作用于人体脊背部而治疗疾病,其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就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卫气营血学说、八纲辨证等为基础的。
(一)调整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阴阳代表着人体内两种不同的属性。阴指阴精,代表着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指阳气,具有功能的性质。阴和阳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达到了平衡,人体就健康无病,一旦这种平衡失常并出现偏差,人体就会出现疾病。阴阳之间具有互根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一旦形成阴阳离决的状态,生命也就要终结了。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可分阴阳,体内的各脏腑、各部位也都可以分成阴阳。如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肢体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脏为阴,腑为阳。各脏腑经络本身又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如肾分肾阴肾阳,肝分肝阴肝阳等等。阴阳调和,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如因六因、七情或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一系列“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又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临床可表现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病证。而对患者诊病施术时亦必须“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根据辨证分型,医生采用不同刺激量的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改变人体阴阳不平衡状态,使邪去正复。如临床上对一些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术者常在患者心俞、厥阴俞、膈俞等处采用捏脊疗法以补益心气,改善心肌血供,同时刺激相应脊髓节段以改善症状。捏脊疗法是以调整阴阳平衡为指导原则。
(二)调整经络与脏腑功能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脏腑是藏于体内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其活动和变化必定通过外表的证候变化而体现出来,即所谓“藏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来,是因为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由于脏腑的变化,通过经络的传输而达于体表,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于体表的某一点,则称为该脏该腑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输注的特定点。因此,经络不仅是传输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传导的途径。外邪入侵必先侵及经络,再入脏腑,造成脏腑病变的发生。《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总之,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脏腑有病,而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观于脏腑。”
背部属阳,为胸中之府,前面有心肺居处,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称:“背者,胸中之府。”腰内有肾,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也”。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背。腰背前还有其他脏腑如脾、胃、肝、胆、膀胱、三焦、女子胞等。由于腰背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所以腰背脊部的病变可影响经络和脏腑;经络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循经传至脊背。所以说“五脏之系,咸附于背”。
背为主阳,督脉循脊而上,《难经·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其经脉中大椎穴为三阳经交会之穴,所以说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阳,全身的阳气运行皆与其有关。而足太阳膀胱经又夹脊(督脉)而行,与督脉交于大椎,会于目内眦,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其经。足太阳膀胱经上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下与足少阴肾经相连。十二经脉之间循环相通,其八条分支又作为奇经八脉分布全身,十二经又有十二经别和十五络等贯通联络成网。因此,脏腑通过经络及背俞穴等的连属关系,构成了经络相连,气血相注,阴阳相贯,互相通应的统一体。
故五脏有病,观其背俞穴,则知病之所脏所腑,取其俞穴而治之,即可以使阳经之气血达于阴经,阴经之气血达于阳经;使在里之气达于肌肤,在表之气达于脏腑。正像李东垣在《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中论用背俞穴所说:“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俞”、“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故治其“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所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俞以除之。……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因此,捏脊疗法可以振奋督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达到以手法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调整气血与脏腑功能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气为阳,血为阴。阳气与阴血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滋生,气能生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说“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
人体中最基本的气是元气,它的生成有赖于肾中的精气、水谷精微之气和自然界清气的结合,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血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化生而成。血与营气共行于脉中,在心、肝、脾的作用下流注全身,起到濡养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作用。因此,气与血的生成都需要水谷精微的充分供给,而又有赖于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及脾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消化吸收及输布精微等,因此脾又称为后天之本,由于饮食失节或病后失调均可造成脾胃功能的损伤。
捏脊可以振奋督脉之阳气,使各脏腑之经脉与之相通,阳气得以统血而行,使气血旺盛,调节脏腑功能,尤其是脾胃功能,促使人体气血的生成,同时通过疏通经络,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畅调,这样又加强了气之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促进或改善人体生理循环,使人体气血充盈而畅调。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还可以改善气血循行,促进气血循行。刺激各脏腑的背俞穴,使脏腑气血阴阳和脾胃的功能得到调节,胃肠中的积食通过大肠排到体外,疾病得愈。
三、现代研究
捏脊疗法同推拿按摩疗法一样,都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产生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生物电变化以及循环系统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这些方面的变化,促进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功能趋向正常,消除病理变化,达到增强人体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手法对人体主要是力的作用,这种力可以是压力,如按压、捏挤、推挤等产生的力;也可以是摩擦力,如揉按、摩法、擦法等产生的力。根据能量转换定律,一个物体向另外一个物体做功,另外一个物体在接受力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能量。能有动能、势能、化学能、热能、电能、磁能之分。能与能之间的转换使捏脊手法作用于体表的动能转换成热能,使局部皮肤发热,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也可以转换成电能,引起人体神经系统产生生物电的变化,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体内各系统发生生理、病理的变化。当然最直接的变化是手法的力量使局部解剖学方面发生的变化。
(一)捏脊疗法作用途径
1神经反射捏脊疗法具有三种作用,即机械刺激、电位形成和由于细胞损伤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捏脊疗法部位的神经于是发出向心神经冲动。机体对这样的刺激作出局部的、节段的和全身的应答反应,通过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强机体内环境的适应性和防御机制,消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理灶”。
2体液调节捏脊疗法使局部组织损伤,产生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胺、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E等的释放和变化,再引起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这些介质引起的刺激反应,包括:①血管反应;②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改变引起的细胞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变化;③通过体液和自主神经反射途径再影响细胞内cAMP和cGMP,控制免疫学反应。
3自主神经的作用捏脊疗法既可产生拟交感、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又可产生抗副交感神经作用,其作用是通过自主神经途径来实现的。
4“气生物能”“气”是生命的能量,有人认为经络就是“气”运行全身的通道。实际的解剖通道可能由自主神经纤维所组成,因而“气”的运行就是动作电位在自主神经纤维上的传播,而推动动作电位的则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有认为体内“气”的电位是不均匀分布的,经络是场力的聚集,脏腑是人体“气”的原始产生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气”的变化是第一位的,而神经系统仅起第二位的作用。捏脊疗法也被认为是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