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夏天,王扬的母亲身体不适需要住医院,家里向她要些医药费,作为女儿当然有义务承担。可是由于自己日常的习惯,她开始犯愁了。正当踌躇之际,她想到了每次都和她一起逛街、家里很阔绰的同事丽丽。她随即拨打电话,向丽丽借钱。因为着急,也没有向她多解释原因,不过丽丽借钱倒是很痛快。
王扬借的这笔费用金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于王扬这个没有积蓄的人来说,还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拮据的王扬一次次厚着脸皮请人家宽限还钱时间,最后一次,丽丽回答王扬说:“不着急,前几天给女儿交学琴费倒是用钱,不过我已经想了办法。”王扬没心没肺地连声道谢,过后却被“好事者”指出:“其实人家是在暗示你还钱呢。你一身名牌,连这点钱都还不起?”“好事者”言语之中也流露出怀疑。
这种怀疑让王扬很不爽,于是她第二天就从同学那里借了些钱还给了丽丽。
这件事过去后,虽然平常丽丽和王扬还是有说有笑,但是在王扬的心中,已经深深印上了一种亏欠人家的距离感。
办公室不像学校,在学校时你可以很单纯,跟同学借钱不用解释原因,甚至可以“理直气壮”,但在办公室就不行了,毕竟同事是以挣钱和事业为目的走到一起的“革命战友”,尽管比陌生人多一份温暖,但终究不像同学、朋友一样有着互相帮衬的道义,离开了办公室这一亩三分地,还不是各奔东西。
所以,聪明的女性应该放明白点,同事就是同事,不能让彼此间的关系有所错位和变味,彼此的金钱往来还是越少越好。
管住自己的嘴,不做流言的传播者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办公室里,同事之间通常只是隔着一扇小小的“屏风”,再加上工作的单调,聊天自然成为一件极平凡的事情了。但有些女性说到兴起之时,口不择言,不管什么都像竹筒倒豆子那样一吐为快,使话语成为泼出的水,想收回也难了。
同在一个单位,或者就在一个办公室,搞好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融洽,心情就舒畅,这不但有利于做好工作,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就让人很难忍受了。导致同事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一个原因。
对于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少的人感到迷茫,他们常常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生活圈子里好人太少,无法进行令人满意的交往,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交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职场是个残酷的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就算是合作很好的拍档也可能突然反过脸来攻击你,如果你的私事过多地向他暴露,使他知道许多,他就能很容易击中你的要害。所以,有一点要切记:不管自己遭受了什么打击,都不要把情绪带到办公室里,也不要将办公室当成倾诉衷肠的小天地。
小青是个文静的女孩,她失恋了。她告诉同事,她的男朋友甩了她,去和别的女孩子相好了。这件事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在会上说:“有的人连男朋友都摆不平,公司的事怎么可能放心交给她处理呢?自己的私事都四处宣扬,又怎能放心将公司的秘密交给她呢?”不久小青便被调职,工资就像“木瓜打狗,不见了一大截”。
说话要分场合。“公私分明”是一条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规则。在办公室里不能乱说话,要说也只能说公事,莫谈私事。别人没兴趣会令自己扫兴,别人有兴趣可能会对自己更糟。有的人会抱着这样的心理:我只是了解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会守口如瓶。事实上,不要以为你不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就容易保住;更不要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话题往往谈上几个回合就会轮到自己头上!
在工作之余,与同事一起去卡拉OK,下酒馆,去郊游……也要把握这个原则。至于同事中的个别深交者,能否向其倾诉心事,无所不谈,让其为自己的私生活处理出谋划策,他会不会在关键时“背叛”自己,那就只能靠自己拿捏了。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女性,她们总喜欢对人说长道短,品头论足。这种人是要不得的。但是,她们却以很大的比重存在着。
曾经,某市对“上班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其结果令人啼笑皆非,又很值得深思。其中,当被问到“什么是吸引你每天上班的理由”时,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不上班,就听不到许多小道消息、谣言、流言、传言和谗言”。
本来,一个工作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大家在一起工作,不说话是不可能的,只谈公司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难免会讲一些题外话。有些闲谈确实很有趣,而且人们在背后谈的也是同事的好处,这种谈话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后果,还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工作气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无疑给工作带来了好处。但有些闲谈却超出了这个范围,纯粹是伤害别人的闲话,不论有意还是无意,这些闲话都是不可宽恕的,故意的是卑鄙,无意的是草率,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何况有时“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经过许多人丰富的想象,也许会在一番穿凿附会、改头换面之后,谣言就产生了,再加上说闲话者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更使谣言的传播速度加快。
一天,某公司一位员工路过一家咖啡厅,无意间看见同事小赵和一位小伙子坐在一起喝咖啡。此人是一个典型的长嘴婆。于是,一到公司她便嚷开了:“你们知道吗?小赵交男朋友了,我亲眼看见她跟男朋友在一起喝咖啡,俩人搂搂抱抱可亲热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经过众人的传播之后,一个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直至面目全非。实际上,那位小伙子是小赵的哥哥,他们俩那天在咖啡厅只不过是在商量搬家的事而已。
由此可见,流言的危害有多大,它可以使朋友变成敌人。所以作为公司的一员,每天都与同事相处,对同事的品质也应有所了解,切不可把流言飞语当作真事来传。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你工作上的信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老板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忽略某些人眼睛已经发红。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交的人,你就畅所欲言,以图一时之快,对方的反应会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么?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进行长谈,这样做,叫做通达世故。
还有一些人,他们虽不无中生有,搬弄是非,但是他们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然后用炫耀的语气传播出去以证明自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万事通”,其实,能说的人家自己会说,不能说的就别去挖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说漏了嘴,对此,你不要去探听,不要总想问个究竟。有些人热衷于探听,事事都想了解得明明白白,细枝末节都想弄清楚,这种人是要被别人看轻的。你喜欢探听,即使什么目的也没有,人家也会忌你三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一般来说,爱说闲话的人都是不学无术且心胸狭窄的人。一与同事发生争执,便心怀恶意,寻衅滋事,对其进行人身攻击。长期下去,本来和睦相处的一个团体便被搅浑了,弄得同事关系不合,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人,是大家都深恶痛绝的。因此,对这样的人,大家都力求避而远之,不愿与其进行交往。
“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在与同事交谈中,不要说没有根据的话,不要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即使事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早已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还有,不要大肆张场别人的短处,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话即使无意说出,也刺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所以,我们在讲话时,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口,不要做流言的传播者。
办公室“小帮派”,可“同流”但不能“合污”
女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拉帮结派”:去厕所、逛街、吃饭……当然,在办公室也有这样三五成群的小圈子,只不过它们不再是那么简单。
张静进市场部不久,就发现在这个十来个人的部门里,有一个三四个人的小圈子。这几个人干活相互之间特别默契,但对这个圈子外的人则多少有点不配合,有时甚至暗中使绊。部门经理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个圈子的核心人物的无形影响力似乎比经理还大。
这些天,那个圈子里的王姐中午有事没事就来跟张静套近乎,昨天问她父母是做什么的,今天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当她知道张静现在还没有男朋友时,马上表示愿意为她当“红娘”。
张静知道王姐是想拉自己“下水”,成为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人,她有些犹豫:如果自己不进她们那个小圈子,今后自己在工作中难免会遭到刁难;如果进入她们那个小圈子,自己又从心里厌恶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她有点不知所措。
在现代职场上,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在一个公司内部,由上至下,有总经理、部长、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这种组织形式像个金字塔形,它是有形的和正式的。对于很多职场中人来说,他们承认这种组织形式的作用,似乎也只知道有这种组织形式。他们不知道或忽视了在这种组织形式之外,在自己公司内部还同时存在着另一种形式的组织,即像张静所在部门由那几个人组成的无形小圈子。这类小圈子虽是无形的和非正式的,但是它对公司每个员工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那种正式有形的组织。比如,你在办公室过于积极或过于落后,一些同事就会排斥你,在工作中给你制造障碍,逼得你与他们“同流合污”,让你只能“随大流”。这就是那个非正式和无形的组织产生的作用。
人们常说关系网,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像张渔网。是渔网就有经有纬,有纵有横,缺了哪方面都不行。如果把那种正式的有形的组织形式比作纵向的“经”的话,这种非正式的无形的组织形式则是横向的“纬”。如果你在工作中,眼睛只盯着老板,只注意工作中上下级这种纵向的关系,而忽视同事之间这种横向关系,那你就很难与同事搞好关系。如果与同事搞不好关系,你就很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也许你过去一直习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你进入职场,一下子面对一群陌生的同事时,的确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尽快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与其跟一大帮“无趣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坚守自己的空间。于是,你坚持“三不原则”: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说知心话,不和同事分享秘密。每天例行公事后,就埋头看书,与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如此这般,你会渐渐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虽然自己谁也没得罪,可一些负面评价老是左右陪伴着你。
因此,作为职场中人,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必须与自己办公室的那些小圈子里的人“同流”,因为不管你看不看得惯,它们都存在,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即使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小圈子,你也得习惯与这种小圈子打交道。天长日久,敬而远之不是个办法。
当然,“随大流”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一是你不能对不是圈子里的同事采取排斥态度,真的“拉帮结伙”;二是如果这个圈子真的开始“结党营私”,牟取私利的话,你就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女人悟语
恶意的闲话是不可宽恕的,故意的是卑鄙,无意的是草率,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何况有时“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经过许多人丰富的想象,在一番穿凿附会,改头换面之后,谣言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