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0600000022

第22章 中医常用养生招(1)

§§§51 针灸养生,百般玄妙

中医是非常生活化的医学,很多中医知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习以为常。比如风湿了就贴膏药,头痛腰酸了就揉捏捶打一番,这些都是中医应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中医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包括药养、按摩、针灸等多种养生技术。

针灸是中医学的瑰宝,堪称中国文化的精萃。针灸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远溯至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甚至可能更早。

“针”的更新换代

最早的针灸有石针、骨针、竹针等,随着冶金技术的发明,针具也得到不断改进,至《内经》著作年代,演变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制针,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现在演变为不锈钢针。

●砭石

古代的砭石是一种特殊的玉石。这种玉石有独特的气场。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砭石具有很强的通经脉、活气血、温卫气、祛风湿及安神镇静等作用,有利于消除身体各处的淤滞,加强周身气血流通,改善组织细胞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骨针

骨针主要是选用骨质细密、坚韧挺拔、不松散的禽兽骨格,就其天然之形磨制成针,再涂上豆油,放在接近地气的樟木盒子之中。人们通常是用雄健的鸡的骨格制针,如用质地坚劲挺拔、气蕴雄烈的鹰隼的骨格制针,则为骨针中的上品。另外一种是取水中鱼的刺为针。鱼为水中之物,其气凉柔润,清透滑利。

通常医生会准备两种骨针,如果要温补的话用鸡骨针,要凉泻的话用鱼骨针,相辅相成,妙合阴阳。

骨针没有金属针那么刚锋锐利,刺人不易伤脉,也不太痛。骨针的气柔和,与人体的气相通,就算骨针折断,在体内也会很容易化掉,是针灸的上选用针。

●竹针

用竹做针,主要是选用硬黄青幽的竹子,竹气要清幽凉和,生机要旺盛。竹针的制作主要是把竹针尖磨得尖圆匀滑,质密坚致,而不能有燥裂或起毛刺。

竹针做好后要放在人身上敷贴一段时间,以和人气;也有的要在土里插上万遍,以起其阳刚之气。竹针做好以后,要用香油涂抹,令其光滑莹洁,黄明润致。如果竹针有霉点黑斑、脆变起毛,那就不能用了。

●金属针

据《针灸大成》记载,金属针主要用马口咬过的“马衔铁”锻成铁丝,再涂上蟾酥(蟾酥是蟾蜍的毒腺,这个毒有麻醉作用,中医骨伤科常用它做麻醉药),反复烧三次,然后插入腊肉之中吸油。再用麝香、胆矾、石斛、穿山甲、当归尾、朱砂、郁金、川芎、细辛、甘草、沉香、磁石或用乌头、巴豆、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煮针。

针煮好后,还要在黄土里反复磨擦,把针磨亮,古人把这称为“去火毒”。去了火毒后的针,就在针上面缠上铜丝,做成针柄。针做好后,还要用乳香、当归、花乳石等,跟前面的药水一样再煮,再清洁针具,最后放到狗肉汤中煮一煮,之后再涂松子油,这个针就可以使用了。

施针灸,需辨清经络穴位

针灸治疗主要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经络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经络是人体能量运行的通道,穴道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经络”,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的序言中讲:“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即: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心包经、胆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还有三焦经。

另外还有“奇经八脉”:任脉、督脉、阴跷脉、阳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带脉、冲脉。

中医圣贤们发现每天的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是对应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兴有衰。

《黄帝内经》中记载,说人身上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个月,有三百六十五节,以应一岁。比如:寅时(3点~5点)是人肺经最旺的时候,如果肺部有病的人这时候咳嗽是最厉害的。辰时(7点~9点),是胃经最旺的时候,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丑时(1点~3点)是肝经最旺的时候,“肝藏血”,血液的新陈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未睡的人,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容易亏血生肝病。

所以,针灸的疗法要根据特定的时间,与人体气脉运行的情况相配合,才能奏效。

足三里穴,养生疗疾

中医经络的玄妙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身上体会出来。比如足三里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道,可用以养生保健,也可用以治病。

针灸足三里穴对后天之本的脾胃非常有好处,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导气下行、强身健体的作用。

足三里穴还是一个很好的养老用穴道,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视力老化,腿脚不利。常扎这个穴就会得到改善,体力也会得到改善。

医家有谚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足三里要经常用艾灸,烧出灸疤来。

中医小知识

皇甫谧(215—282),魏晋南北朝人。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湾)人。皇甫谧少贫,奋志于学,经多年苦学,遂博通百家之言,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他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据,总结验证,删其浮辞,论其精要,撰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经典著作,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

§§§52 膏药治病,疗效显著

用膏药能治多种疾病,如消肿、拔毒、生肌、祛风寒、和气血、通经活络、治风湿及跌打损伤等。

膏药治病,中医独有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用膏药敷贴治病是中医所独有的。膏药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海经》中就曾记载了用羯羊脂涂抹皮肤以防皲裂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

在战国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比如《灵枢》里已有“马膏”“豕膏”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说:“桂心渍酒,以熨寒痹”就是说用白酒和桂心来涂治“风中血脉”。

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就常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这时的膏药,主要是用猪的脂肪做的软膏。

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已经出现了用中药熬炼的黑膏药。

唐宋时代,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得到广泛使用。宋代,由陈师文等撰写、朝廷颁布发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已趋完善。

外用膏剂到明、清两代更有发展,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有多种膏药的记载。清代吴师机可以说是用膏药治病的宗师,他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吴师机认为,内服药与外贴膏药有“殊途同归”之处。

膏药种类不同,效果也有差异

膏药有很多种,根据制作膏药的药基不同,有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松香膏药。

如果根据药物四气——寒、热、温、凉,可将膏药分为寒凉膏与温热膏两类。

寒凉膏多为寒性和凉性药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适用于盈盛的热症,如“栀子软膏”“竹叶膏”等。温热膏则多为热性、温性药物,有祛寒助阳的作用,适用于亏衰的寒症,如“苏香膏”。

怎么贴,才能“膏”尽所用

膏药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相关的药物浸在植物油中,泡一段时间后,放入锅内煎熬。

等药物熬得枯黑时,滤去药渣,然后再熬,到滴水成珠的时候,再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然后离火冷却,等到药凝结如膏状时,再切成块,放入冷水中去火毒。

使用时将膏药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

使用膏药也有诀窍,尤其是在冬天,药膏已变得冷硬,在贴膏药前,要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准备贴膏药的地方敷一下,再将膏药用热水袋敷一下再贴。如果使用的是黑膏药,要把药膏烤化再用。

在贴之前应剃尽汗毛或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患处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以让药物更好地透过皮肤和皮下脂肪进入血液。要注意的是,含有麝香、桃仁、红花、乳香等成分的膏药,孕妇要禁用。

用膏药能治多种疾病,例如消肿、拔毒、生肌、祛风寒、和气血、通经活络、治风湿、治跌打损伤等。膏药可以内服,也可以外贴,可以养生,也可以治疾,你不妨试一试。

“三伏贴”,功效奇

还有一种膏药保健治疗方法,即贴“三伏贴”,非常有特色。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的日子。中医认为天人合一,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皮肤完全开泄,是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的时候。这时如对特定穴位用一些辛温、温阳、逐痰的中药进行穴位敷贴,有非常好的疗效。

所谓的“三伏帖”就是将白介子、细辛、附子等药材用姜汁调敷,敷贴大椎、定喘、肺俞、风门、厥阴、膏肓、肾俞等穴位,在三伏天时,每一伏就贴药一次,每次敷贴时间为1~2小时。

“三伏贴”对气喘、过敏性鼻炎及异位性皮肤炎、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要注意的是,在敷贴皮肤时会有奇痒、烧灼感,并可能出现尿频现象。如果皮肤在敷贴后出现红斑,要揭去膏药,洗净局部,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牙膏,或者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如果皮肤起水疱,则要请专业医生帮忙。另外,孕妇、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还有发烧和咽喉发炎者、皮肤过敏起泡者并不适合此法。

古法小妙招

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是过敏体质,不宜贴膏药。另外,膏药在揭掉时有时会很疼,可以先用温水在膏药表面湿一湿,然后再揭。或者在洗澡时揭膏药,那样就一点也不会疼了。

§§§53 看气色,辨病情

看病看病,很多病是看出来的,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了解一些望病之道,对养生保健很有益处。

相面诊病,出神入化

中医有望闻问切的诊病技术。所谓望,就是相面。古语有云:“看相看相,看在面相,故面相者,相法之契要也。人之所别,要在面相,面相之别,要在五官,故五官者,复为面相之契要也。”

关于相面,在汉代王充《论衡·骨相篇》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西汉人周亚夫,在他未封侯时,有一个叫许负的人为他相命,说:“您三年后要封侯拜相,权倾朝野,除了帝王,再没有人能和你比。不过再过九年,你会饿死的。”周亚夫听了不以为然,笑道:“我的哥哥已经承继了侯爵。父死长子理应替代他,怎么能轮到我封侯呢?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会封侯拜相,一定是很富贵了,怎么又会饿死呢?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许负就指着他的口,说:“你脸上有通往嘴角的横纹,这就是主饿死的命相。”后来,许负说的果真都一一应验了。

如果相面达到这种水平,可真是出神入化了。

看五官气色,辨健康疾患

相面的根据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所以一个人的五官包含了全身的信息。

按中医来讲,人的面目五官,都有气色。通过对气色的观察,可以判定人的身体健康与否,是否有疾病,也可以推测他的寿夭,甚至在社会上、生活中是顺利还是坎坷。总之,人的身体状况和社会处境的顺逆,都可以在气色上反映出来。

气色,总的来讲以含蓄、藏而不露、明润为好,就像是美玉和明珠,放在暗的地方,久而久之,渐渐就显出光辉来了。其光蕴于静中,久视则可显明。神色内敛之人,一般来说,是属于神气内充之人。

在人得病之前,先一定有病气,然后才有病症。如果能预先查到疾病的病气,在初期就加以治疗,那么很多病就可以治愈。望诊的先决条件是能看到病气。看气色不能粗枝大叶,气色的表现是很复杂的,需要平心静气、专注细致地观察它的变化。这就是气色望诊的基本要求。

气有很多种,正气、祥气、生气、衰气、病气、死气、魔气、戾气,等等。气有不同的层次和状态,比如,气色的浮,指的是气浮现于外,很容易看出,而且颜色较新。沉气则若隐若现,好像在里层,颜色比较深,不新鲜。有的气润泽,有的气晦暗,有的气散淡,有的气浓聚。人身体健康时气色光亮润泽,有的发出鲜艳的色彩。反之气色晦暗浓聚,那表示将要得大病或有灾难。如果气的色峰向上发展,我们就知道疾病是向上部发展;如果色峰向下,我们就知道疾病是向下转移。

青赤黄白黑,认识五病色

由于疾病的原因,人的皮肤会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

如果青如枯草,或者黄如枳实,或者是黑如烟尘,或者是红如凝结着的一种败血,或者是白得像干枯的骨头,这些都说明相应的五脏之气出现了败色。

如果出现青绿的颜色,青得像翠鸟的羽毛那样清润;红色,红得像鸡冠那样红火;黄色,黄得像螃蟹的腹部那样黄润;白色,白得像油膏那样白润;黑色,黑得像乌鸦的羽毛那样漆黑。这些则表示了五脏之气的充盛,表示了生机的健旺。

从这里看,五脏之色,一定必须透着神气才行。俗语说:气无色不颜,色无气不灵。有色无气就是散气,诸虚不足。所以,宁可是有气无色,而不可是有色无气。有神气,即便是有灾难病患,也无伤于命,如果没有神气,即便是病不危重,也可能预后不良。它体现了“气能留神,气能润色”的道理。

解读常见不良气色

人的面部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望诊的经验之谈:

(1)脸色潮红的人,尤其需要注意心脏健康状况,比如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红的脸蛋。

(2)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的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

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调畅情志才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3)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

(4)脸色发黑则是肾虚的表现。

(5)如果在两脸颊部出现了对称性的红斑,则可能是红斑性狼疮。

(6)如果面部出现了一种樱桃样的红色,往往提示煤气中毒。

(7)患肝硬化的病人,脸色会出现一种青黑色。

(8)心脏病患者、心气衰竭的危重病人,面部会出现一种黎黑色。

(9)如果面部有黑痣,而且迅速地增大,或者颜色加深,要警惕有癌变的可能。

眼耳口鼻窥健康,业余扁鹊好眼力

通过对人的眼耳口鼻的观察,也可以发现一些病情。

●眼

中医讲: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眼睛的位置在全身至高之处,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神采奕奕。

昏睡而眼睛微微张开,表示脾胃不和。

眼白发黄,这是肝病引起的黄疸现象。

眼皮生红色斑点,表示血液流通不畅。

眼睑下垂,表示有脑血管疾病,如血脂过高,血压不稳。

眼眶周围发黑,表示肾阳气不足,水的代谢发生了障碍。

同类推荐
  • 中医的保健之道

    中医的保健之道

    疾病是人类的大敌。它不仅损害人体的健康,还能消磨人的意志。本书分别根据相应的疾病配以相应的秘方。本书所列的药膳秘方,既有古方,又有创新,内容翔实,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既有传统医学内涵,又是一本推广药膳秘方的科学读物。
  • 生活必备丛书——心脑血管病饮食与防治

    生活必备丛书——心脑血管病饮食与防治

    在全球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其一生,可能有1/3的人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的人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之一。
  • 冠心病保健宜忌

    冠心病保健宜忌

    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是造成心肌缺氧的主要原因(90%左右),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炎症、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机械性损伤,亦可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有人亦将其归属为冠心病的范畴。
  •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是结合《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养生绝学于一体撰写而成的一部养生著作。这本书不仅体现了东方人的养生智慧,更教会了大家如何清楚地认识养生。养生是一种智慧,掌握好养生绝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受益一生!
  •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随着科学的发展,食品与营养知识也多有更新。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向您提供食品与均衡营养的最新理念,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价值和需要量详加分析,指出当前危害人体的各种食品及其识别的方法,介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防治的最佳食品选择,并对小儿、老年人、孕产妇及辐射环境工作者的食品选择提供建议。本书适于社区医护人员、营养技师、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一赌成情:傲娇校草怀里收

    一赌成情:傲娇校草怀里收

    他是所有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是所有家长眼中的乖孩子,他也是所有同学眼中的优秀会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吞噬着他十八岁的生命。面对疾病与爱恋,他选择让自己放纵一次。他说:“叶白,敢和我谈一场生死恋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王黑篮之茫茫人海遇见你

    网王黑篮之茫茫人海遇见你

    她过着如同灰姑娘的一生,却始终没能遇见属于她的王子。偶然的穿越令她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抹属于她的鸢紫色。文风比较轻松,主网王,原创人物有,希望大家能够适应。幸村bg,可能中间会小虐?其实我应该也是虐不起来的,反正结局绝对美好。前期内容会有点赶,看着大概会有点乱,而且前期文笔实在是不想说什么了,自己看了都……受不了……——能够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 罪狱剑仙

    罪狱剑仙

    神,无所不能。但我要的?神,也给不了。生在罪狱,不是我的错。所以,我,无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报告老大嫂子又跑了

    报告老大嫂子又跑了

    时间是孤独的烈酒,你是时间的过客,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仰望天空,岁月静好,你我都好。
  • 埃辛魔灵卫

    埃辛魔灵卫

    为了一句儿时的誓言,雷痕与众位魔灵卫不顾生死安危,大战邪魔师。然而邪魔师的内部矛盾重重,一场惊天阴谋正悄然发生着......
  • 新媒体激变

    新媒体激变

    铺天盖地的液晶屏幕已经让广告业产生震荡,新媒体的崛起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广告业的未来究竟是怎样一番图景?而你和你的企业如何在激变中完整广告布局,实现战略构想?这正是本书试图告诉你的一切。
  • 怀孕圣经:超值白金版

    怀孕圣经:超值白金版

    本书分为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分娩指导、产后护理及恢复、认识新生儿等几部分。囊括了从准备怀孕开始到新生儿降生的各个时期的围产保健注意事项。
  • 星河彼岸

    星河彼岸

    此书已在磨铁签约,http://www.*****.com/?book/66610/,喜欢此书的读者可以去磨铁继续欣赏,也可以进粉丝群时刻关注。粉丝群:30437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