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有所作为,有的人却碌碌无为?情商研究专家告诉我们,除了机遇不同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的人情商高、自制力强,而有的人自制力差,老是漫不经心、朝秦暮楚。缺乏自制力是人最大的弊病,它使得人蹉跎一生,无所成就。而要培养自制力,就必须有一定的意志力来约束自己,让自己一次只完成一件事。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控制好自己,养成这种习惯,循序渐进,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控制住情绪,就控制了世界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显、最直观的情感反应。它会使人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为他人所利用。
掌控自我情绪是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非依赖感情行事。没有自制力的人终将一无所成,他会因为抵制不了一点儿小刺激或小诱惑而深陷泥淖。
有一个间谍,被敌军捉住了,他立刻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问他,他都不为之所动。等到最后,审问的人故意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
你认为这个间谍会立刻转身走开吗?
不会的!
要是真这样做,他伪装成聋哑人的用心就会被当场识破。因此,这个聪明的间谍依旧毫无知觉似的呆立着不动,仿佛完全不曾听见那个审问者的话。
审问者是想以释放他为诱饵使他麻痹,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真实——因为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精神放松。但那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就不得不使审问者也相信他确实是个聋哑人了,所以他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人,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
就这样,间谍保住了性命。
很多人都惊叹于这个间谍的聪明与镇定。其实,与其说这个间谍聪明绝顶,还不如说是他超凡的情绪自控力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的生命,换回了他的自由。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显、最直观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和充满智谋的考虑,这样的结果,常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就已距离很远了(人常常以情害事,为情役使,情令智昏),情绪更是情感最表面、最浮躁的部分,完全以情绪做事,焉能保持理智?不理智,能够拥有胜算吗?
很多人在工作、学习、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常常任由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情绪上来了),什么蠢事都会做,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关利害的话,有人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诗人莱蒙托夫、诗人普希金与人决斗死亡,便是此类情绪所致);又如,有人因别人给他们一点儿小恩小惠,而心肠顿软,犯下根本性的错误……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因情绪的浮躁、简单、不理智等而犯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这都是因为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
同时,能够管理他人情绪的人也是高情商之人,所谓管理他人情绪是指在准确识别他人情绪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情商影响他人的能力。
这当中识别他人情绪是管理他人情绪的首要环节,不能正确认识别人的真正意图就不能很好地施加影响力。
清末陈树屏有急智和快才之称,善于用简单的话化解纠纷。
陈树屏在江夏任知县的时候,清朝著名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关系不太好。
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二人。宾客里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退让。
陈树屏知道,这二人是在借题发挥,心中虽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但是又怕扫了众人的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说道:“江面上涨时就是七里三分,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这有什么可争论的呢?”
张、谭二人本来是信口胡说,又正因陷入争执而担心下不来台,听了陈树屏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
众人一齐拍掌大笑,争论不了了之。
陈树屏能够机智化解张之洞与谭继询之间的尴尬,在于他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背后的关键信息,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正是他情商较高的表现。相反,情商低下的人往往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也看不到自己言行给对方带来的影响。
战国时代的弥子瑕以知书达理著称,并因此得到了魏王的宠爱。
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生病,情急之下,他谎称大王给予了特许令,乘着国王的马车回家探望母亲。而当时魏国法律规定,不经国王同意,偷驾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断双足。魏王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怪罪他,还说:“弥子瑕多么孝顺啊!为了母亲,他宁愿犯断足之罪。”
又有一天,国王和他在果园里漫步,弥子瑕摘下一颗桃子,吃到一半,竟然把剩下的桃子给魏王吃。魏王感叹道:“你的心中真的是时时都有我啊!自己先尝尝桃子的味道好不好,才给我吃!”
朝臣们看到国王如此宠爱弥子瑕,都对他嫉妒不已。他们纷纷传言弥子瑕倚仗国王的宠爱而目空一切,为非作歹。国王在谗言中逐渐改变了对弥子瑕的看法,重新审视弥子瑕以前的种种行为:“这家伙曾经假冒我的命令乘我的马车!甚至给我吃他剩下的桃子!”从此,国王不再宠爱弥子瑕了。
同样的行为在受宠时令魏王龙心大悦,而在失宠时却被视为罪过。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地位是一成不变的,也千万不要被任何荣誉冲昏了头脑。情商的高低,在“察言观色”和“敏于行,慎于言”上立见高下。
16世纪末期的日本盛行茶道,贵族阶层尤其喜好。千利体以独特的茶道获得了丰臣秀吉的宠爱。千利体非常有谋略,在皇宫里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人民也非常敬重他。但是,没过几年,丰臣秀吉就逮捕了他,并判处他死刑。
人们一直对丰臣秀吉的做法迷惑不已,也不明白为什么千利体的命运改变得那么快。原因其实很简单:千利体为自己制作了一座穿着木屐、仪态傲慢的木头雕像,并将这座雕像放置在宫内最重要的寺院里,让过往的王族都能看到。千利体本是平民,虽然因为茶道高超受到宠爱,却公然违反了在当时只有贵族才可以穿木屐的规矩。千利体做事没有分寸,以为自己和最上层的贵族享有同样的权力,而忘记了自己的地位。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一旦别人触犯了自己的这些原则,很多人便会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最终被心中的怒火冲昏了头脑,不但伤害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
容易生气甚至发怒是人的一个普遍特征,殊不知,生气和发怒正是一些人生病或者失去生命的重要原因。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幸福、安然、自在,必须摆脱“嗔”的困扰。
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旁边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从这个角度看,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其实是深谙从容的生活智者。
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和焦虑的态度是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情绪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你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算达到了一种境界。而林肯总统显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境界。
美国前总统林肯因在南北战争中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黑人奴隶的解放而一直备受美国人的尊崇,他在很多方面的言行都成为后人的楷模。但即便是伟大的林肯,也有忍无可忍而失态的时候。
有一次,他与另一位政客因政见不合而反目,林肯当时气得大骂:“这个混蛋!他就是我的死敌!我要干掉他!”但令人惊讶的是,几天后人们发现那个让林肯恨得咬牙切齿的政客,居然与林肯谈笑风生,俩人俨然如多年好友一般!
于是有人就问林肯:“他不是你的政敌吗?你不是要干掉他吗?”林肯泰然答道:“不错,我是要干掉这个敌人。现在我把他变成了我的朋友,那个‘敌人’不等于被我‘干掉’了吗?”
由“政敌”到“朋友”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林肯管理对方的过程。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这种管理他人的能力:情商高的人,万事操之在我;情商低的人,处处受制于人。
学会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
谁都会有烦恼的事情,但是,如果总是为一些无端的事情或自己无法操控的事情而烦恼,就是一种病态心理。
不快乐是一种不良情绪,是低情商的表现,所以我们需要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为情绪找一个宣泄的出口。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因之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使身心受到伤害。
有位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油漆匠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神情,他觉得她的丈夫很可怜,看不到阳光、花草和亲人。
可是男主人很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那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相反,他一直在观察男主人这么开心的原因。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那位太太发现比原先谈妥的价钱要少很多。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的开朗、他的乐观,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的一点儿谢意,因为他使我不会把工作看得太苦!”
我们无法选择将要发生的事情,情绪的到来也没有任何信号。尤其是负面情绪,我们无法阻止负面情绪的产生,但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态度,调节情绪来适应一切环境,生活中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完全可以选择你所要体验的情绪,关键在于自己对生活态度的选择和学会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尽管这样做是控制情绪的最佳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顺心的外部刺激,是非常难做到的。
所以,人们在控制情绪时常常综合应用忍耐和自控的方法,而且,为了照顾全局,暂时忍耐的方法用得更多。所以,尽管在面对不愉快时会努力做到自控,但往往不能做到真正的洒脱,做到真正的洒脱还需要个人的忍耐力。然而,每个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的,当情绪上的烦躁、内心的痛苦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会非理性地爆发出来。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一味地操之在我,还要懂得适当地宣泄,为自己的坏情绪找一个“出口”,将内心的痛苦有意识地释放出来,而非不可控地爆发。
情绪应该宣泄,但宣泄应该合理。当有怒气的时候,不要把怒气压在心里,生闷气;不要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不要把怒气发泄在自己身上,如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咒骂自己,甚至选择自杀的方法当作自我惩罚;不要大叫、大闹、摔东西,以很强烈的方式把怒气发泄出去。因为上述所有做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有人说过:“既然你无法控制天气,那么为天气而烦恼岂不是庸人自扰?”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问一位坐在墙边的老人:“明天天气怎么样?”
老人看也没看天空就回答说:“是我喜欢的天气。”
旅行者又问:“会出太阳吗?”
“我不知道。”老人回答道。
“那么,会下雨吗?”
“我不想知道。”
旅行者完全被搞糊涂了。“好吧,”他说,“如果是你喜欢的那种天气的话,那会是什么天气呢?”
老人看着美国人,说:“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我没法控制天气了,所以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喜欢。”
谁都会有烦恼的事情,但是,如果总是为一些无端的事情或自己无法操控的事情而烦恼,就是一种病态心理。如果总是为不期而至的意外烦恼不已或悲观失望,结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糕,这样做不是很愚蠢吗?我们既然不能改变既成事实,为什么不改变面对事实尤其是坏事的态度呢?
其实,消除不快乐最有效的办法是正视现实,摒弃那些引起你忧虑不安的因素。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消除不快乐的方法。
1.更加现实地利用时间
人们有时变得烦躁不安是由于碰到了自己所无法控制的局面。此时,你应该设法创造条件,使事情向着对你有利的方面转化。例如,当你在商店、公共汽车站或某地排长队等待时,切不要为之烦恼。此时你可以把思想转向别的什么事上,诸如回忆一段令人愉快的往事,思考一下工作中所遇到的事情,也可以做几次深呼吸。
2.做事情切莫一拖再拖
当面临一项既艰巨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时,很多人能拖一天就拖一天。可是,这只能增加你的不安情绪,倒不如选择及时、圆满地去完成它。因为今天对你棘手的任务明天同样棘手,因此,你应立刻行动、切莫等待。
3.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在怀有远大抱负和理想的同时,要注意树立短期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你的理想,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结果。
4.使自己静下心来
感到烦闷无聊时,最重要的是先静下心来,再找其根源。什么都不做是消除烦恼的简单彻底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良方,静观掠过的思绪,默数呼吸次数,加以反省。
5.合理宣泄心中的烦恼
当我们心情不佳时,最好找个亲密的朋友、亲戚、可依赖的同事,将自己的心事倾吐出来,告诉他们,你需要他们的劝告和指导。就算他们不能给你什么具体的帮助,但只要他们能耐心地坐下来,静静地倾听,你倾吐完也会感到豁然开朗。
6.采用其他的放松运动
放松运动并不一定只是体育方面,或类似的一些简单机械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所有能使你完全摆脱日常无味的工作、家庭琐事的活动。如弹奏乐器、绘画、养花种草以及唱歌、摄影等,培养自己的兴趣,才能找到一种寄托,从而忘记烦恼。